Wall Street Journal reported today that power cost is increasingly a concern of the growth in high tech industry. With both Internet services and power costs soaring, big technology companies are scouring the nation to secure enough of the cheap electricity. The companies mentioned include Microsoft, Yahoo, Google, and IAC’s Ask.com. Microsoft and Yahoo both are planning to set up data centers in Quincy, Washington where per kilowatt-hour costs 1.8 cents, nearly a third of industry average price. The price may jump to 2.6cents after the new facilities are completed.
生产要素:资源与劳动力
迄今为止,还没有谁会在买PC的时候会考虑它的耗电成本,就是说某台机器每个月会给我们增加多少钱的电费支出。这个数字基本上是被假定为忽略不计的。又考虑耗电量的情况,也多半是评定笔记本在电池情况下能耗多久的问题。印象当中,整个IT业也从来没把电当成主要成本想来考虑,大家考虑的基本是不要让服务器断电一类的安全问题。然而在过去的四年中,电费支出在数据中心(IDC)的成本结构里翻了一番。就不得不迫使各公司开始寻找廉价电力。按报道称,华盛顿州东部的人因稀少的地区成了热点之一。
能源产品与粮油,矿产,土地等一起,是人类社会生产消费的基础商品。这些商品都是直接从自然得来(或加工或不加工),属于资源性的商品。资源性商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随着经济发展其价格变化最为明显。在通胀的情况下,资源价格的涨幅要高于其他类商品。正是因为这个特点,短期性的资源涨价并不见得对引起大部分商品的连带性涨价,因为资源与人工是两个投入生产的要素,随着产业等级的提升,人工累计所占的比例就会增加,因而行业附加值加大,产值对资源成本的依赖度也就降低。所以没人会因为电费涨价去抢购PC的。或者可以说,人工在经济中是应对资源变化的缓冲器。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和低通胀
中国经济在1996-2003年中体现出来的高增长和低通胀,其实就是由于人工的缓冲作用。当时国际间有称这为中国经济奇迹,朱总理也因此大大得了很多credit。究其原因,政府的金融紧缩政策虽然有功,但主要的功劳,还是大批涌入劳动力市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扩大教育规模后产出的大量毕业生。因为劳动力过剩加之海外资本的大量流入,造成生产能力超速增长,进而有商品过剩、甚至通货紧缩的出现。生产能力的爆增,让中国经济不仅有能力把原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进来,而且还能够把一些技术、管理、甚至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转化为劳动力密集型给吸收进来。比如电子行业,本来属于技术密集,到了中国逐渐就成了劳动力密集了。
曾几何时,我们高呼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人所经营的都是附加值很低的生产行为,价值都让外国的二、三道贩子赚走了。一双耐克运动鞋,中国的厂商的出口收汇3-4美元,然而国外零售价格400美元。一件中国生产的低档衬衫,出口价格2-3美元,在日本的商场里卖30美元。我们当时所没有看到的是这样的表面差异竟然给中国人的经济振兴积累了资本。日本和韩国经济的兴起,其实都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战略来启动的。只不过,他们的经济容量没有像中国一样牵动世界的可能—中国的人口实在太大了。目前处于生产峰值的30-60岁的中国人,占到人口总数的40%,于1950-1980年代之间出生的人,是中国的baby boomer们。(只是,20-30年后,这部分人口步入老龄,将是中国老龄人口由目前11%增长到20-30%之间。到那时,中国经济面临的将不再是过剩的产能和低价的商品,而是消费和投资增长的双缓慢。)
IT业的未来
回来说说美国能源对高科技业的新影响的意义的是什么。首先,资源杠杆作用的增大,意味着人工的缓冲在美国IT业的作用的减弱。所以IT业在2003-2005年间比较明显的趋势是中、印外包。随着IT业生产的逐渐标准化、模块化和程序化,必然造成生产、设计与市场环节的剥分。设计和市场领域可能作为核心继续长时间保留在本土,而生产领域的外包甚至外迁会不断扩大。
其次,就是产业的整体降级,原来的高科技不会继续成为高科技了。技术密集的产业,转到中国很可能也被有效降解成劳动密集。当然,前面提到的设计领域,会从老的IT业中分化出来。这一点就好像耐克公司,在北美基本只维持设计和市场功能,生产全部外包到亚洲。目前,生产能力继续从中国向越、缅、老转移;这不是坏事,因为中国已经在承担部分设计和市场的功能了。2001年后风靡世界的iPod,其原始设计就是来自中国台湾的无敌科技。继日本和韩国之后,中国电子方案设计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厂商的青睐。贴牌都快成这个行业的行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