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事后素”是孔子在《论语·八佾》中答子夏的问题时说的一句话。原意为:绘画完成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转意即为: 一个人由绚烂归于平淡。
这让我想起一个玩笑话。它说的是,如果要判断一个中国人来到美国的时间长短,大体只要看他吃中午饭时喝什么就行了。如果喝的是可乐,那他来美的时间就在1~3年左右; 如果喝的是橙汁(Not from concentrate), 大约来美3~5年左右;如果喝的是瓶装水,则至少来美5年以上。我没做过调查,不知其是否准确。不过,这个评判,对我及我周围的一些朋友而言,还是适用的。
这个过程发生得很自然,至少我自己并不具有“返璞归真”的文化自觉。只是本能地觉得,还是喝水最爽:既解渴,又不腻味,反倒有点淡淡的甘甜。看来由绚烂归于平淡,也是一种人性之使然。就象一个人吃腻了山珍海味,反倒爱上了粗茶淡饭的道理一样。这么一想,才有点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句话了。进而,好像又有点明白“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了。
看来,要真正地明白一个道理,必须首先达到其相应的境界,否则就会贻笑大方了。谈到婚姻,有句时髦话:夫妻做久了,彼此之间,就像左手拉右手,没了感觉。可我怎么觉得,这话有点像那喝可乐的人在笑话那喝水的人呢?一对新婚燕尔的夫妻,如何能够体味出一对饱经忧患却又相濡以沫的夫妻所拥有的那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情怀呢?
生活就是这样,越是平平淡淡的东西,越是至真至纯。因为,正是那份平淡,才让人心安,也才会有:“此心安处,便是吾乡”那般的笃定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