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

留住孩子们成长的快乐时光。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引子

2001年搬到现在的房子。这地方是个新开发的小区,三面是农地,一面靠城市,但也被一条铁路隔开。我们这里的居民就把这里叫村子。这里虽是乡下小城,华人却也不少,有几千人吧。这个300多户的小区,估计现在也该有15-20家华人了。我认识十几家。几个新来的还没有机会打交道。

同胞嘛,免不了来来往往。而这其中两家,距我家也就一个block,加上孩子的年龄也相差不远,来往也就多了。久而久之,三家就象是亲兄弟,三天一小聚,5天一大聚。谁家作菜少了跟葱,少了块姜,也是一个电话,跟着就是小孩子跑过来拿。碰巧我们这三位男士(姑且就让我以B公,C公,和猫公来称呼吧。猫公是我,不要搞错。)都有“妻管炎”的老毛病,所以,三兄弟怎么着都得在一起诉诉苦。你不信,是不是?那B婆,C婆的电话一来,俺只有一说话,马上就是“叫你们当家的接”。现在就讲讲我们的故事吧。

买酒钱

猫公的嗜好不少,这酒嘛,是其中之一。哥们三人,B公以前不大喝,现在也让猫公和C公培养出来了。自然是大道理:什么改善心血管功能,长命百岁啦等等。现在的B公,酒量不大,但每天都来点。一人在家喝,多没劲,还得看老婆脸色。所以,总是隔三隔五地,从这家跑到那家,小酒一杯,啤酒一瓶两瓶,有菜没菜没关系,图的就是那个轻松自在。

猫公以前也喝,每次买酒,都得让猫婆数落。自从我们哥们三个开始一起喝,这卖酒就再也不是问题了。每次周末去采购,夏天顺手就是啤酒一箱,冬天就是 wine几瓶。开始猫婆还过问一下。猫公自然是理直气壮地说,待会儿B公,C公要来,没酒怎么成?猫婆对猫公的粗细长短自然是了如指掌,心知肚明。但也知道一半是真,摇摇头,无可奈何。现在当然是连问都懒得问了。

鬼子进村

这猫公,B公,C公好酒,倒是出了名地。总有邻村的弟兄要过来,喝上一把。以前的老中文学校校长听说了,这不就过来要过把瘾。给猫公一个电话,说有点公事,要过来,顺便喝点。猫公和他对过阵,让他上过大当,知道他对那“一箭之仇”还耿耿于怀。猫公不是他的对手,知道大事不妙,急电B公,C公:“鬼子进村,赶快前来助阵。”。C公酒量大,一听有这等好事,放下手上的活,从办公室立刻赶回来。三人喝个平手,“鬼子”至今“一箭之仇”未报。

拼酒还靠真弟兄,灌酒还得夫妻档

这猫公交友广,经常是要出去party地。一上party,猫公总是得和所有朋友碰碰杯,一圈下来,也是2-3杯下肚。这不,有一天,猫公和C公两家应邀去party,主人安排猫公招待客人,负责打理酒吧。围着酒吧一圈,大家一碰杯,几圈下来,3杯wine已经下肚。猫婆的三个同事一看有机可乘,就想来个车轮大战,“壮起鼠胆,把猫灌翻”。猫公几个干杯,看出苗头,给C公一个眼色。C公心领神会,去和他们寒暄。C公是教授,面子还大,几杯一碰,那边就有一位已经不行了。另一位正好喝得兴起,看出苗头,调转枪口,再冲猫公而来。猫公“重任在身”,岂能误了其他客人?给C公一个信号。C公立刻去另一房间把猫婆叫来,猫婆和同事一赌:过得了我这关,猫公自然和你有得喝。猫婆眉都没皱,三杯wine下肚。他那同事知道完了,三杯下去,立刻去找地方睡觉去了。

亲兄弟,明算账

三家来来往往,账目还是要清楚地。这不,前一阵,B公生病,不能喝了。还是请我们两家去他那里BBQ。一箱Samual Adams, 24瓶,猫公和C公干掉10瓶,还有14瓶呢。猫公和C公一合计:这酒八成会让B婆糟蹋。咱们得想办法把那酒弄出来。

这B婆,见老公喝剩的酒,一律用来烧菜。那什么啤酒作红烧肉,wine当料酒,是她的拿手好戏。还津津乐道地告诉我们。上周末,一打听到B公病已大好,C 公马上去搬了箱德国啤酒,请B公过来,喝上一瓶。B公也是念酒心切,立刻开斋。一瓶下肚。当然是告诉他得把酒看好,过几天再找他好好喝。

猫公鱼多,每次聚会,鱼是不能少。少则5-6斤,多则9-10斤。边喝,边聊,边炸鱼。常常中途有客人不请自来。这天在C公家,中途来了客人,C婆着急吃的不够。C公成竹在胸:怕什么,不行,把猫公家冰箱里的鱼再搬点来。

C公的儿子算盘打得真好

猫公钓鱼出名,C公儿子想学一把。猫公就带着另一家邻居,C公的儿子去钓。两个孩子钓了一会儿,就没劲了,看着猫公一条一条的把猫鱼拉上来。回到家,猫公也赖得清理,就一半先分给另一家。知道C公的小女儿爱吃猫鱼,把余下的都给了C公的儿子。这小子一看这么多鱼,说:我一条也没钓上来,干吗都给我?猫公说:跟叔叔去掉鱼的,钓没钓到没关系。叔叔都按人头分。C公儿子一听,大乐:那下次我让我妹妹也去。TMD,教授的儿子就是不一样,他妹妹才5岁不到呢。

孝敬师傅

这B公是城里长大,对农村啥事都有兴趣。前年回国一趟,还把在颐和园坐船,对荷赏茶的事,津津乐道,被猫公嘲笑一翻--那玩意,我打小从光屁股就开始玩了,肯定比你玩得精彩。把他气得无话可说。

B公在后院开了块巴掌大的地,居然想当回农民。可惜天天折腾,就是没结果。前年猫公无事,指点了一下,居然大有收获--摘下红透了西红柿,就送到猫公家,说是孝敬师傅。去年也不知他从哪里弄来丝瓜种,栽在门前。从苗出头起,就问过不停。先是让猫公看看是什么苗,得到是丝瓜的答复,又担心是不是季节晚了。到8月底,滕终于长上了屋顶,开始开花,又担心霜冻。猫公告诉他别急,那里向南,阳光好,霜冻会晚两个礼拜。好不容易有两条大点,快能吃了。过了两天,猫公发现怎么没了。说是给来访的好朋友揪下来,吃啦。有猫公的话作后盾,B公就耐心等,到霜冻之前,终于吃上了丝瓜。那兴高采烈,恨不得来个全体村民大会呢。

远亲不如近邻

三家都是谁家有事,随叫随到。B公上班远,有时回不来,而B婆呢,有时得“on call”。有事,就把孩子在另外两家放上一阵子。这阵子,B公儿子要报考重点中学,猫公和C公女儿在那里,就又凑一起商量,从考试到申请表格怎么填,都出谋划策。

猫公女儿和C公女儿是同学,天天得接送。C公出差多,平常就抢着干。等出差了,猫公就一力承担。这不,C公闻到了德国足球世界杯的味道,上周末出差去了德国。走之前,把猫公请去,哥们4瓶啤酒下肚,有什么不好商量?昨晚,C婆忘了儿子的钢琴课,急电猫公帮忙送一下。猫公刚到家,放下手里正在洗地菜,就去帮忙。嘿嘿,等C公回来,没几瓶啤酒,是摆不平地。

(二00六年六月六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