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看“茉莉花开”后有感 看了“茉莉花开”第一遍后,觉得好看, 再看第2遍, 感觉更好看。 或许是我一直喜欢读苏童的小说,这个电影的原著“妇女生活”我在中学时代就已读过。 那个时候我读的时候感觉里面母女三代怎么那么变态, 而现在再读读,感觉其实这母女三代是如此的可怜, 如此的悲哀。 或者性格决定命运, 这话一点也没错。 事实上, 在那几个年代, 也是社会决定了这几个妇女的悲惨命运。 3代妇女, 包括茉的妈妈, 算4代吧, 4代女人在特定的社会里, 都属于悲剧人物。 ![]() 先谈谈这个剧本吧, 和原著小说比, 电影要比小说更好看的地方,是改了2个人的命运, 一个是花(书中的箫), 这个角色, 在书中是个卖肉的俗气小市民, 也是自己和命运过不去,和外婆母亲关系都不是很好。 而电影里的花, 却是一个自立勇敢的新时代青年女性,在命运捉弄她的时候,她却独立的坚强的走到最后。 尤其是电影里最好她那些灿烂的微笑, 给人感觉一个新气象的到来, 尤其她在雨中生孩子的情形, 让人感觉非常的感动, 这样的坚强, 没几个女性做的到。 第2个就是邹杰, 在小说里,那个形象有些感觉不象个男人,而且所做所位, 而在电影里, 却让我感觉是这电影里唯一不让人恨的男人。 再谈谈整个电影的拍摄吧,我觉得摄影道具都安排的很不错, 而且尤其多次突出绿色的茉莉花。 感觉女主角多爱穿绿色的衣服,而章子怡多次在剧中唱着茉莉花这首歌, 歌曲结尾也是用茉莉花结束。 但是我却觉得50年代的场面拍的不好, 尤其是打篮球那段, 感觉象80年代的场面, 也许是选用的颜色太鲜艳的感觉。 电影里, 寓所楼下, 从汇隆照相馆到寿衣店, 到红旗照相店, 再到后来的影搂, 再从周围的环境布置, 给大家讲诉着上海滩变化的历史。其中变化最大的却是那个窗台, 以及窗台边的花(也许就是茉莉花)。 那个老屋里住着的3代人, 那些老道具, 总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 ![]() 接着谈谈几位演员。 说实话,我一向不是很喜欢章子怡, 觉得她演的“英雄” 或“十面埋伏” 感觉很一般,没有特别好的感觉,到是从这部“茉莉花开“ 让我改变了这个想法, 可以说, 她在这部戏里演的非常好, 起码感觉演了不同年代不同的人物, 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开始的三十年代少女“茉” 我觉得很一般, 或者这个接近她本身的性格吧,也没点挑战性, 那几个舞会的感觉不象是在三十年代的舞场, 反而象现在好莱乌的场面。 50年代的“莉” 让我感觉开始也很一般, 到是到了中年的“莉”, 演那个十三点,又总充满疑心的“莉” 让人感觉演的好, 尤其是最后她跪在铁路边那狼狈样开始让我对她有了新的认识。 但是真正让我对她认识的还是最后那个“花”, 那个八十年代的新青年形象, 让我觉得真正的眼睛一亮。 花戴着眼镜,样子文静, 穿着朴素, 却让我认识了章子怡最淳朴最美丽的一面。 尤其那段孕妇和生孩子的几场戏, 体现了章的演技。 比起章子怡, 整个电影里演的最好的 就是陈冲, 无论是“茉” 那管教很严的母亲, 还是中年十三点兮兮的“茉”, 或者老年那老态龙钟的老太太“茉”, 她都演的太好了, 让人感觉真是生活中的老太太或者角色。 难怪网络上也是对她有很好的好评。 其他演员, 姜文的香港老板角色一看就象坏蛋。 陆毅的邹杰形象也让我感到陆毅的另一方面, 一个好青年的感觉。 到是刘烨的小杜感觉一没有那个时代的气息, 二没体现演技。 ![]() 最后我还是谈谈这个剧本的角色吧, 这个故事吧。 如果按照书中所说,我喜欢“茉” 也就是书里的“娴”, 但是电影里我最喜欢的是“花”。 茉, 一个一心想当明星的女孩, 一直到老还是活在虚荣的浮华日子里, 直到死时, 那张旧时代的老照片, 那瓶花露水成了逝去的回忆。 而在一生的日子里, 她还是活在旧时代的梦想里, 时刻总把年轻男人当成当年的明星小高。 那个年代的风光, 或者很短暂的风光, 让她却一生活在痛苦当中。 她和女儿“莉” 一直不和, 一直认为“莉”的出世影响了她。 而本身她的性格是泼辣的, 她可以回家和母亲顶撞, 她也可以冲进理发店和王师傅打架, 她也更坚强的带大了“莉” 甚至后面的“花” 。 “茉” 是复杂的一个角色, 一个复杂, 而又是善良的小角色, 一个悲剧人物。 “莉”也是一个天真的女孩子, 戴着资产基极的帽子和工人出生的“邹杰”结合, 总以为可以离开她那不喜欢的母亲, 而事实,生活习惯的不同, 让她无法融入那个家庭。 再者, 婚后的不育让她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她神经质的活在猜疑和妒忌的生活中, 以至逼得自己丈夫卧轨自杀, 最后也随着一起走去。 她的不幸福是因为她没走出自己的阴影, 不懂如何去掌握自己的命运。“花” 的婚姻爱情并不是很顺, 当一切给了她最爱的丈夫时候, 却遭到了丈夫的抛弃, 她曾想杀了这个负心人,却想到了孩子。 她选择了坚强的活着,也是告诉大家她能活的更好。 不知道故事结局后面是怎么样。 但是“花”的性格在戏里是最温顺, 最能融合。 连倔强的外婆也和她处的很好。 ![]() 总体来说, 我觉得这部电影真的很不错, 我推荐大家可以一起看一看。 尽管我看到很多评论说这戏是垃圾,也有很多负面新闻, 但是我还是暂时坚持我的观点, 用我自己的眼光去看这戏。 还有, 对于作者苏童, 我看过他很多文章,他是我一向很喜欢的作家, 他总是写些江南一带小市民的生活, 尽管他的文章多是灰暗, 多是消极, 但是有时却报道了江南一带小市民真正的心理, 也是真正的生活。 这也是很多大导演爱用他写的文章当剧本。 我知道, 对于苏童, 也许很多朋友愿意砸我, 我很欢迎大家来砸我, 我也更愿意讨论关于他的作品。 - 海姑娘写于2006年7月23日 我的档案 http://members.wenxuecity.com/profile.php?cid=uqO5w8Tv 我的博客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1854 相关资料 “《茉莉花开》是一部反映一家三代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独特视角展现了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女人的命运。 茉,一个由经营着照相馆的单亲母亲养大的18岁少女,在遇到孟老板后一生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她成了明星,同时也怀上了孟老板的小孩,那是上个世纪30年代旧上海的事;茉生下孩子不久就被抛弃了,失去了明星的光彩,她为这个私生女取名叫莉,莉一心要离开这个阴冷的家,嫁给了水泥厂工人邹杰,她决定生个小孩,但她偏偏不能生育,只能从福利院抱了一个女孩,取名叫花,莉对生活仍然极度不满,甚至怀疑自己的丈夫与养女有染,丈夫选择了卧轨自杀,这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莉精神分裂离家出走了,花找了个男友小杜,在结婚后怀孕不久发现小杜有了外遇,她坚决地提出离婚并把小孩生了下来,这已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