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8:
迁太后于雍萯阳宫,杀其二 子。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断其四支,积之阙下!”死者二十七人。齐客茅焦上谒请谏。王使谓之曰:“若不见夫积阙下者邪?”对曰:“臣闻天 有二十八宿,今死者二十七人,臣之来固欲满其数耳。臣非畏死者也!”使者走入白之。茅焦邑子同食者,尽负其衣物而逃王。王大怒曰:“是人也,故来犯吾,趣 召镬烹之,是安得积阙下哉!”王按剑怒而坐,口正沫出。使者召之入,茅焦徐行至前,再拜谒起,称曰:“臣闻有生者不讳死,有国者不讳亡。讳死者不可以得 生,讳亡者不可以得存。死生存亡,圣主所欲急闻也,陛下欲闻之乎?”王曰:“何谓也?”茅焦曰:“陛下有狂悖之行,不自知邪?车裂假父,囊扑二弟,迁母于 雍,残戮谏士,桀、纣之行不至于是矣。令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为陛下危之!臣言已矣!”乃解衣伏质。王下殿,手自接之曰:“先生起就衣,今愿 受事!”乃爵之上卿。王自驾,虚左方,往迎太后,归于咸阳,复为母子如初。
评说8:
嫪毐事发后,秦王灭嫪毐及其余党,杀其两子,将太后关进萯阳宫,并下令有谏太后一事者格杀勿论。先后有二十七人谏秦王接回太后都被杀死并暴尸城门两边。
齐国过客茅焦递交帖子要谏秦王,秦王派人问他:你没见到城门边上被割去四肢的尸体吗?茅焦说:天上有二十八星宿,现在才死了二十七个人,我就是来补这个数的。和茅焦一起出来的老乡看到茅焦要谏秦王,个个都卷起行李逃命了。秦王听说茅焦要补二十八之数,气就不打一处出:这人是成心来气我,我不能让他被剁了四肢暴尸城门那么好死,我要把他煮了。
秦王气得口吐白沫,按剑等着茅焦来谏。茅焦慢慢走到秦王殿前,行拜见礼,然后说:“臣听说活着的人不必忌讳谈论死亡,国家也不必忌讳谈论亡国的事;忌讳谈论死亡的人难免死祸,忌讳讨论亡国的国家才容易亡国。圣明的君主都原意讨论生死存亡之道,不知陛下是否原意讨论”。秦王问:这怎么说?茅焦说:“陛下你患了偏执狂,你自己知道吗?你车裂了自己的后爹,杀了自己两个同母弟弟,将自己亲生母亲发送到离宫,杀戮谏士,这些行为比桀纣还要残暴,如此一来,秦国民心丧尽,我为陛下担心呀。”茅焦说完后,自己脱下衣服伏到刑具上引颈受戳。秦王走下殿来,亲手扶起茅焦说:先生请穿上衣服,我听你的”。然后封茅焦为上卿。秦王自己亲自开车把母亲接回咸阳。
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1】。以今天对人类幸福追求的肯定,以及经济学对人类效用函数极大化的观点,饮食男女是人的正当追求。所以秦太后追求性满足应该没有道德问题,秦太后与嫪毐通奸之所以成为道德问题,是嫪毐以性手段捞取无功之禄和分外之权。现代社会不提倡守寡,符合孔子对饮食男女人性的正面肯定。
老子《道德经》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2】。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把这句话用于秦太后,就是保持守寡的贞操的道德是不道德的,因为这违反孔子“饮食男女”的人性。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把这句话用于秦王杀嫪毐,就是秦王不以贞操淫乱道德观惩罚秦太后才是符合孝道道德的,为了这一孝道道德,二十七个谏士前赴后继付出生命。对秦太后守寡的贞节道德要求,实际是维护宗法社会的财产和权力结构的要求。
除性需求外,还有母子亲情的本能,本来母子亲情是天然纯真的关系,无需社会道德来提倡,无奈人更多地按文化来行为而不是按本能来行为,而王室的母子关系已经是权力结构和财产关系的一环,母子亲情已经失去其纯真,反而需要用“孝道”去强化。嫪毐假传秦诏起兵叛乱,公开颠覆秦王政权,被秦王镇压,致使秦太后被流放离宫,破坏了“孝道”。为了这一“孝道”,二十七个谏士前赴后继付出生命。
为什么“孝道”值得二十七个谏士前赴后继付出生命呢?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3】,政治权力结构和财产分配制度都是以血缘关系为扭动,这样一个社会,“孝”就是最高的意识形态原则,是维持社会正常运作的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孝道”之与宗法社会,有如“民主”“人权”之于现代工业社会,是与时代对应的最崇高道德观念。茅焦谏秦王恢复母子关系,是为社会理性视死如归的理性主义者。
前边二十七个谏士,应该是秦国官员,为秦国政权稳固以身殉职,令人敬佩。齐国人路过秦国,要补二十八星宿之数,这不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吗?对此种行为唯一解释,就是茅焦是国际主义者,是人道主义者,认为“孝道”是人类道德准则,不认为劝秦国行孝道只是秦国的国事和秦王的家事,而认为是人类的共同事业。劝说掌握天下最有权力的人恪守人类基本原则,是天下至关重要的大事,所以茅焦面对肢解暴尸的威胁,以非暴力手段,劝说秦王回心转意,遵守孝道。
参考链接
【1】 《礼记·礼运第九》http://www.white-collar.net/02-lib/01-zg/03-guoxue/%BE%AD%B2%BF/%CA%AE%C8%FD%BE%AD/%C0%F1%BC%C7/009.htm
【2】 《道德经》http://www.guoxue.com/zibu/zibu_zhuziml/laozi.htm
【3】 申亚力《中华文化的社会环境》http://www.zhwhxy.org.cn/03/news/20040502/213213_0.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