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黎维和部队炮火下履行维和使命 [ 2006-07-21 10:07 ] 环球在线消息:以色列空军的侦察机和轰炸机在营区上空昼夜盘旋,黎巴嫩真主党的迫击炮和火箭炮不停地发射。“与爆炸相伴,与袭击相邻;在枪声中睡,在炮声中醒”,中国驻黎巴嫩维和工兵营一级士官袁波如此描述他们目前的处境。 对于近在咫尺的危险,这位营中最年轻士兵对新华社记者说:“执行维和任务,危险是固然存在的,是不可回避的,突然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当时确实还没有思想准备,但几天下来已经适应了。执行维和任务是祖国赋予我们的新的历史使命,无论事态如何发展,我将永远坚守自己的岗位。” 中国驻黎巴嫩维和工兵营炊事班旁的围墙外侧就是黎巴嫩真主党一个据点。自7月12日黎以冲突爆发以来,真主党使用迫击炮和火箭炮进行的“游动射击”从未停止;以军飞机昼夜轰炸,弹片在营区里不时乱飞,房顶被打得噼啪响,被震坏的食堂窗户散落一地。眼看170多号人两天没有吃到饭菜,炊事班长王正海心急如焚,请求穿戴防弹衣和头盔间隙式做饭。他带领全班,一会儿跑出掩体把饭蒸上再把菜拿到掩体里切,一会儿又跑到伙房快速热炒,三十几度的高温下穿着厚重的防弹衣炒菜,他的汗水直流,上衣没有一处干的。当大家还在掩体里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时,他又在筹划如何做下一顿饭菜了。 14日上午,200多名难民躲避到维和部队黎以边界上一个小据点。但是,这里也并不安全,炸弹和炮弹不时落在周边,弹片和流弹时常落入据点内,而且饮食也成问题。维和部队决定组织护送队将他们送往政府的避难所。在维和部队司令部宪兵连担任宪兵军官的中国军人刘酥负责指挥护送车队。当护送难民的车队出发一段距离后,路边一栋房屋内真主党武装向空中以军直升机射击,立即遭来以军飞机10发火箭弹的还击,“嘭”的一声巨响,车窗玻璃被击碎,难民顿时惊慌失措,一片哭喊。此时,刘酥立即指挥难民下车就地隐蔽,同时通过电台呼叫司令部通报以军不能误炸。7小时后,这批难民终于到达政府避难所。 见习翻译玛超是一名去年刚刚从院校毕业的年轻翻译,还处于实习期间,就受命来到黎巴嫩参加维和。在以军轰炸猛烈、道路被毁、全营面临给养危机的时刻,营里决定利用道路暂时抢通的短暂机会,派出车辆到司令部请领食物。危险时刻,玛超以懂外语、好交流为理由主动请缨。他最终硬是带领两辆运输车,冒着轰炸的危险,拉来了可以保障全营15天的食物。 许红才副营长是唯一精通英语的营级干部,经常被大家戏称“联络员”,对外多数联络都靠他。黎以战事开始后,维和部队工作昼夜不停,处理各种情况、起草英语报告、翻译命令文件、与司令部电话电台联络,多数靠他一人。在指挥所掩体里,忙碌的电台、电话声交替叫唤,英文邮件和传真接二连三。翻译张思伟与他不停忙碌,一会儿端着饭碗接电话,一会儿吃着饼干打文件,往往刚睡下一会儿,又被司令部的电话、邮件、传真“唤醒”,一天睡眠不过三四个小时。战事开始以来,眼见本来就很廋的他更加“苗条”。 营长罗富强作为有过参战经历的指挥员,对突然发生的这一切并不惊慌,对战事的发展似乎有着特殊的直觉。7月12日,战事刚从边界开始,在以军还未轰炸营区附近地区时,他已经命令附近人员进入营区掩体,通知在外人员就近进入维和部队据点。随后马上收集有关通报和相关信息,作出了“形势必然升级,战事将会持续,以军可能地面进入,后勤保障严峻”的判断,及时召开会议,明确应对措施。组织撤回在外人员、筹集食物和饮用水。目前,官兵无一伤亡,食物和饮水足以保障20天以上。 目前,当身在贝鲁特的中国公民纷纷撤离战区时,中国驻黎巴嫩维和工兵营官兵仍坚守各自岗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维和官兵的信念。(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