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空激光武器计划曝光 可摧毁敌方卫星(图)

美国太空激光武器计划曝光 可摧毁敌方卫星(图)

美国似乎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先发制人”的战略打击能力。最新消息指出,布什政府正在寻求发展一种地面激光武器,其强大威力甚至可摧毁在轨道上运行的敌方卫星。不过,这个计划的实施似乎并不顺利。

  害怕遭遇“太空珍珠港”


  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4日报道,布什政府这次进行的激光武器研究比10年前克林顿政府的太空武器计划更具野心。据五角大楼官员透露,克林顿政府1996年就以总统令的形式批准发展“太空反制体系和必要情况下可使用的进攻性太空体系”。1997年,美国军方从新墨西哥州向一艘本国太空船发射了激光光束。不过,美国当时并没有公布实验结果,直到最近才透露说,那艘太空船没有受到任何损伤。2001年,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领导的一个委员会发出警告,如果再不加快太空武器发展步伐,美国就有可能遭遇“太空珍珠港事件”。此后,名为“星火”的太空武器研发计划就启动了。

  “星火”计划吸引了一系列的大牌科学家。他们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通过激光制造人造星体,充当太空灯塔。“星火”计划另一“主角”是一个大型望远镜,它的主镜片直径达11.5英尺,能捕捉最微弱的星光,也能反方向运作,即把激光导向太空。当然,这是公开的研究项目,还有很多研究并不为人所知。

  五角大楼一位负责监督太空激光武器发展的高级官员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星火”计划是审慎而必要的,因为“未来几年至几十年内,美国需要保护自己的卫星免受攻击”,“白宫想要我们发展太空防御,我们要有能力保护轨道上运行的卫星。”

  有人担心出现太空武器竞赛


  “星火”计划的总目标是“获取制造高能量激光武器的独特技术”。威力强大的激光可摧毁人造卫星,但大气乱流会分散并减弱激光光束。目前美国研发的激光武器以光学技术为基础,运用感应器、电脑与活动反射镜,测量大气乱流造成的折射角度,修正激光发射的方向。从地面射出的激光射向天际,经过角度调节,产生的激光束威力很大,极具摧毁性。



“星火”基地概貌


  激光武器计划是太空攻击兼防御武器大型研发计划的一部分,本该保密,但今年2月美国空军将计划预算文件送交国会,终于让这项计划部分曝光。虽然没有任何协议和法律限制美国发展此类武器,但介绍激光武器研究的联邦政府官员统统不愿透露姓名,因为这个话题“太过敏感”。由于今年是国会的选举年,白宫担心太空武器计划会对选举不利,近来更是尽量避谈。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议员上周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上也一致决定,从2007年的财年预算中删除激光武器的研究预算。国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太空武器计划尚未经过广泛讨论,可能会引发争议。这样的决议反映出美国两党目前都对此持谨慎态度。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5月3日再次就该项目预算进行讨论时,国会中的民主党议员和一些专家就批评说,这个计划“将为太空武器竞赛火上浇油,最终会损害美国利益”。事实上,美议员很清楚,美国对军事卫星的依赖最大,无论导航、侦察还是攻击预警,美国都要依靠它。而“一旦太空武器竞赛升级,美国军事卫星将成为敌人的重点目标。”


  因此,众议院军事委员会3日做出决议,暂缓该武器的研究。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众议员桑切斯随后发表声明,感谢共和党议员的配合,因为该计划“可能使太空成为武器试验场”。而华盛顿民间组织防卫信息中心则认为,暂缓该武器研究的决议“意义更重大”,因为“这是共和党主导的国会第一次承认,太空武器事宜需要公众的审核。”

  还只是“婴儿的一步”


  美国有关专家认为,共和党控制的国会能否继续坚持现在的态度,目前还不太清楚,因为对这一计划,空军已进行了好几年的秘密研究,政府也非常支持他们。以前,“星火”计划一直被埋没在众多的太空研究项目中,并不引人注目。现在军方在新财年预算中把它“隆重”地列出来,并挂上“先进武器科技”的名,这个计划因此显得格外引人注意。


从基地发出的激光束射向太空


  不过,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尽管该武器在技术上极具挑战性,但按美国政府的标准看,计划耗资仍相对较少:2006年仅需2000万美元,到2011年耗资也只在3000万美元左右。其实,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在计划尚处于研究阶段,武器还没有开始制造。二是整个工作是在一个现成的、位于新墨西哥州沙漠中一个名为“星火”的基地里进行,不用再修建实验室。

  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通过太空灯塔、望远镜和活动反射镜让地面发射的激光准确地击落敌人的卫星。五角大楼一位高官说:“这些科学家都是超级聪明的人,我们要的就是这样的人。”但这种武器何时能投入使用呢?这位官员说,研究人员目前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实验,每次实验持续一周,每回照射人造卫星均超过20次。虽然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不同意给太空激光武器研究拨款,但其他激光项目的款项还是能筹到的。

  这样看来,雄心勃勃的太空激光武器研究计划,借用五角大楼高官的话说,还只是迈出了“婴儿的一步”,真要拿得出手,可能还要很多年。


  



来源: 环球时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