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伎炮制录

我的风格, 就是这东西南北无处不在的风, 有时会吹得你晕头转向, 有时会吹得你神清气爽, 但你永远不用怀疑风的真实, 与不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Oops 一不小心, 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错了错了, 是艺伎回忆录有消息说是第一部完全由西方人执导的东方题材的影片, 小说原著呢, 也是西方人写的, 还听到小说的原型艺伎曾要和作者打官司。 

 不过呢, 美国人可管不了这么许多, 我笔下的你, 是我认为的你, 真实也好, 虚假也罢, 能让北美人看得懂, 读得顺就行, 再来部梦工厂巨片造造声势, 就跻身于畅销小说家的浩荡队伍了。

 你说这年头, 怎么地就撑死胆大的, 饿死胆小的了呢。  以前人说假的真不了, 真的假不了, 现在是时兴真假夹杂, 假假真真, 似真还是假, 如梦如幻, 骗得你如痴如醉才罢。 

 抛开摄影角度上的美与丑不说,艺伎的那张鬼报(唉, 又讲错了, 是海报), 你见过长着纯蓝眼珠子,披头散发的艺伎吗? 要是程蝶衣当年的宣传画是这个得性儿, 那霸王别的是虞姬还是他招来的“姬“啊?

 当然了, 这张海报还是很反映了影片的本身。 一大半的时间, 几位女主角(尤其是巩俐演的那位)都处于这种状态, 好像刚起床, 又好像随时准备上床; 发髻疏松, 走路大步流星, 发起狂来不让须眉, 颇有反封建, 追求自由的革命觉悟和气魄。 可能导演就是要反传统到底, 至今仍把脸涂的白白的艺伎, 在片中都好像没钱买粉擦, 黄着一张脸, 风风火火地从一个茶室窜到另一个, 我时时有些担心其中的一个会不会突然拿出把利器, 从嘴皮官司上升到另一个境界。 

 至于传说中的能歌善舞, 巧言娇笑, 只是偶尔会有那么灵光一现,刚提起点的兴趣,还没咋巴出味道,突然一阵凄凉的鼓声大作, 一头长发遮住大半张脸的白衣女子踩着高跷似的东西登场, 舞姿音乐极为痛楚, 最后还有点点似雪花的布景道具飘落烘托气氛, 我恍然大悟, 原来是六月雪!不觉想高呼“有趣, 有趣”。

 剧情悄悄的走了, 正如它悄悄的来, 好像什么都是一眨眼间完成的;编剧编的稀里糊涂, 演员演的无动于衷, 摄影倒是摄的如诗如画--可惜我揉一揉眼睛, 没带走一片云彩。只记得开头半小时主角的那个日本小演员挺有精神的, 像块没被污染过的美玉。

 和朋友讨论漫长的婚约--a very long engagement”时, 朋友对于其女主角有精辟的一言 “她真有灵气!”。再确切不过了! 就是灵气, 巩, 章, 两朵姐妹花始终缺的, 除了底蕴, 就是灵气对人物的诠释能力,对爱恨情仇的理解能力。  套用一句上海方言: 感觉“木噱噱”的, 嚼也嚼不动。

 到结束时留心了一下主创人员, 没看到一个日本人的名字, 连服装, 化妆之类的都没看到。 (有看到的敬请指正)。  看来是下了一番苦心不让有原汁原味混进来, 以免混淆北美人的视听。 

 这是部看不看都无所谓, 看了, 也记不住的“回忆录”。

(后记: 只是讨论影片, 可千万别给我上纲上线, 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