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青青之度假(2)---我们能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

中国老记,漂至加国; 温市异乡,人间天堂; 自尊全无,颜面尚在; 自诩博客,自娱自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们家长能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上北大清华?为什么就不能上哈佛牛津?

     我以前很少考虑这问题,只是单纯地认为,只要孩子身体好,我们的孩子肯定不笨,学习也不会太差。但是移民来温哥华后,一个强烈的愿望在支配着我----让柳叶青青去哈佛,去牛津。
   哈哈,这个看似天真的愿望一提出就遭到了柳叶青青妈妈的反对。这是干吗呀,这里的孩子没有强迫读书的,孩子只要今后快乐生活,长大后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
   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家庭一直认为我们的观点很健康,也很正确。柳叶青青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那时就鼓励姥姥和姥爷天天带孩子到广场玩,每天回来小脸被风吹的都是红扑扑的。但是孩子很健康。是真正从小经历风吹日晒的孩子。等到孩子能玩一些基本动作的时候,由于工作因素,自然会有跑口记者送给孩子一些场地的活动月票,这样,2岁左右的时候,柳叶青青就能很灵活地在一些组合场地上任意翻腾。
    举个例子来说明对孩子的教育。当时国内最著名的当属类似麦当劳里面的小孩的组合翻斗乐。柳叶青青都是每月都有记者送她的免费月票。小家伙玩的很开心,一些基本技能,特别是身体的灵活性就在整天玩耍的不经意中加强了。这也为她现在一直有个健康和灵活的身体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印象很深刻。当柳叶青青在北京上幼儿小班的时候,每次老师示范一个体育动作的时候,接下来肯定是让柳叶青青先给大家做一遍,然后才是小朋友做动作。原因就是柳叶青青的身体灵活,学动作快。
   也就是从北京开始,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就定下了一个原则:不管学什么,首先要身体好,身体好了,大脑也就灵活了。起码我们的孩子不笨。今后只要身体好,就不怕在任何年龄阶段学任何东西。后来的实际情况,也验证了这个。孩子健康的身体,促进了柳叶青青学任何东西。
 
    所以话还是回到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一个阶段一个目标。小时候我们拼命地让孩子玩,而且是尽可能地玩一些与身体锻炼有关的事物。孩子喜欢玩,这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关键是我们家长如何引导,到底让孩子喜欢什么,玩什么?其实我们每个家长都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去给孩子提供一些成长的环境。
   不论是在山东还是北京,因为是职业的关系,我们这个家庭都是尽可能为柳叶青青提供一些外出锻炼的机会。小小年纪的她,跟着父母去了很多地方。一些有趣的事情让她记忆很深刻。比如由于职业的因素,我们带孩子去了内蒙,让孩子参观了整个牛奶的生产流程。这对一个天天喝奶的孩子来说,这个参观的价值可想而知。而我的原则就是,如果有个活动的机会,可带不可带孩子,那我一定要带孩子去。即便是主办方很不情愿带孩子出席活动,我也会很强硬地带孩子出席。一是对方也不可敢得罪我们的职业,二是父母为孩子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所以当柳叶青青大约5岁的时候我们一起去香港,妈妈开玩笑地对柳叶青青说,你这是第2次来香港了。柳叶青青很疑惑,不可能呀,我是第一次来呀。妈妈笑着说,当你还几个月的时候,妈妈就带着你来个香港一次了。
   所以说,小时候孩子的游历,对孩子的性格和成长是潜移默化的。
   见的多,自然就知道的多。知道的多,自然就充满了自信。自然也会在同龄中脱颖而出。
 
   等孩子长大了,该学习了,孩子就是要学习为主。如果孩子在该学习的时候继续玩耍,一颗好的苗子就会毁在家长手中。因为家长没有正确地对待,正确地扶植。
   柳叶青青5岁来到温哥华,后来上了小学。我在前面的博客也写过。由于中外教育的不同,这里的孩子天天玩耍,是不学习的。是不学习是冤枉孩子,那是因为学校就是这样安排的。4年级前没有课本,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只有整天做不完的ART。孩子每天回来肯定给家长带回来一些希奇古怪的手工作品。动手能力出奇地好。什么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就连情人节,小屁孩们也互相赠送卡片。所以这些卡片,都是老师提前吹风,孩子们动手制作。不过孩子们也有测试,只是没有成绩。我一直在怀疑:加拿大在创造一种学习好坏都一样的风气?为什么从小开始树立这样一种意识。
    但是到底是中西教育哪种更好?谁又真正对比过?即便是对比过,不同的孩子情况都能一样吗?
    柳叶青青在温哥华上一年级的一年,眼看着孩子整天只知道不停地做呀做,她方面的手工真的有泛滥的感觉。墙上贴着,地上堆着。制作卡片的能力那没的说,参加同学的PARTY的热情那也没的说。可是学习又怎么样?英语不错了,能听会说。可是数学是糟糕地一塌糊涂。上完了一年纪竟然20以内的加减还要拌着指头算来算去,想来想去。
   难道是自己的孩子笨?不至于吧。一系列因素促使我们把柳叶青青送回中国学习。目的有二,一是学中文,二是学数学。
   既然移民就是为了孩子而出来,那为什么还要送孩子回去上基础教育?这是一个问了无数遍的问题,我们也回答了无数个朋友的关心。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家听从孩子妈妈的,我确信她是教育方面的专家,主要是职业因素。送还回去妈妈起了关键因素。一方面妈妈也忍受想念孩子的痛苦,一方面也在希冀孩子学习好,为了将来。
   要回答把孩子送回去的答案,还要深究加拿大的基础教育。这里的基础教育是让孩子玩,以后中学和大学逐渐加码。但是我们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这里的孩子普遍数学不好。如果一个孩子数学很好,他可以考这里最好的大学。当然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专业如精算师之类的职业,那薪水高的离奇。但是数学把很多人挡在了门外。所以送孩子回去打好数学基础很关键。
  孩子还是那个孩子。柳叶青青回中国后,数学几乎每次都是100分。寒假和暑假考试也是100分。让柳叶青青为之自豪的是,唯一的一次数学竞赛,她得了第一名。这我就不明白了。同样的孩子。在这里数学看起来笨的出奇,回到中国就出类拔萃。柳叶青青一直强调,她的数学是班上最好的。
   究竟是不是送孩子回去读几年书?是很多这里的家长的困惑。我们把柳叶青青送回去读书,让很多朋友开玩笑地说我们太狠心,不喜欢和这样狠心的父母做朋友啦。这显然是好朋友之间的戏谑之称。但是每次知道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我们也稍微安慰。
    本地最大的中文报纸,1个月前点名采访孩子的妈妈,就有关把孩子送回去的事情做长篇专访。妈妈很忙,结果我成了枪手。采访前H记者声明要给我们全家合影登报。我当场表态,可以谈谈孩子送回去的感受,因为以前职业因素,我可以很好地配合,也会谈的出彩。但是不要用我们的真名,我们的孩子也不感冒登照片。我调侃地说,柳叶青青刚出生妈妈就以她的名字写了很多优美的文章,柳叶青青的照片整篇幅地登报纸。在这里,我们全家只想干安静的生活。有好的经验很乐意和更多的家长交流。但是拜托不要用真名。
   文章最后出来了,我没有看到。偶然间和邻居老人散步,老人家说起那几天看过一报道把孩子送回去的探讨,写的很深刻。我笑笑说,那个家庭是不是很箱我们呀,哈哈。
 
   中国的教育好,还是加拿大的教育好。谁敢下结论?但是有很多经典的事实,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判断:
 
   1、凡是在中国上国学的孩子,来这里哪怕刚开始英语一塌糊涂,数学照样是A,这次得A,下次依然是A。而且早早交卷子,而在当地出生和长大的孩子却还在那里苦苦思索。这个经典故事,很多中国来的孩子都给我讲过。
   2、中国上过学的孩子,很多课程来这里后,感觉简单地不能再简单。几乎降了几个年级。
   3、多伦多今年的高考前3名,第一名是中国来的孩子,第2名也是中国来的孩子,第3名依然是。而且这3个孩子,都不是出生在当地的。都是上初中或者是高中后随父母移民来这里的。
 
   孩子是一样的孩子,苗子是一样的苗子。可是家长的不同教育,造就了不同的孩子。
   环境可以不同,结果可以不同,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可以不同
 
   柳叶青青是普通的孩子,我们也是普通的家庭。不能让孩子大富大贵。我们做父母只能更孩子更好地教育。其实送孩子回去读书也需要很多的开销,包括孩子每年回来度暑假。但是这是一笔长远的投资。
   这几天天很热。我们家2楼也变的热起来。每都经过邻居家的时候,路过一栋栋独立的大HOUSE,特别是看到很多家庭的孩子在偌大的花园里喷水嬉戏的时候,我有时候也在自责。什么时候我的房子也能换正那么大的HOUSE,让孩子们在花园里嬉戏。上周毕业的时候,有同学说在温西租了HOUSE,花园里就有大的游泳池。她的儿子可以天天游泳。其实我当时好想说,我也想买栋那样的HOUSE。想想那是百万以上加币的豪宅。我就没好意思说出口来。
   温哥华遍地豪宅的人家不一定培养出优秀的后代,租住别人家房子的人家不一定不出优秀的人才。这个世界有时候看起来似乎很公平。
   让孩子有地方住,有活动的花园,有足够的钱去学东西。有足够的钱去旅游。而剩下的,就是如何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了。
 
   其实,其他的事情我们很难选择,也很难改变,但是教育孩子,我们家长可以给孩子更好地教育,更好的选择。
悟空孙 发表评论于
你对教育的理解让人担忧。教育的成功就是考试第一吗??请参考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08&postID=1320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