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文:试看安倍如何超越父辈前贤(ZT)

历史上,日本的山口县总理辈出,傲居全国之首。在山口县的吉田松荫纪念馆,公开展示着县内出身的历代总理大臣的蜡人像。在蜡像馆一角,摆放着已故自民党大佬、曾被视为“离总理宝座最近的政治家”安倍晋太郎的坐姿像。1985年,纪念馆推定“安倍晋太郎总理”必然诞生,提前定制蜡像备用。但晋太郎于1991年因病早逝,与总裁和总理擦身而过,为个人、家族、乡梓留下了历史遗憾。()

2006年9月20日,晋太郎之子安倍晋三以高票当选自民党第21代总裁,随即荣登日本内阁第90代总理大臣宝座。52岁的安倍晋三继承了父亲的梦想,实现了父亲的遗志,涮新了日本最年轻总理大臣的纪录,成为首位战后世代的政治领袖,也标志着日本政治与社会的战后转型已由探讨阶段进入实践期。狼,真的来了。集万众注目于一身的安倍晋三掌舵“日本丸”,不仅在形式上,更在实质上,如何继承父辈的政治理想,超越父辈的政治业绩,让人充满兴趣。()

安倍晋三胜出,有卓越的家族身世做背景,有小泉首相的执意扶持和栽培,更有新世纪日本保守政治潮流和民族主义声浪造势牵引。安倍当选翌日,拜访历代自民党前总裁时,中曾根康弘明言:“我看了你的竞选公约和发言,与我的新保守主义很相似,请努力加油”。从中曾根树旗到安倍接棒,日本政治在世纪交替之际,经历了20年的合纵连横和适应调整,最终完成了新保守主义从构想发蒙到实际操作的演进,其核心就是通过制定新宪法,实现战后政治总清算,蜕去战后体制的紧箍咒,以脱胎换骨的方式走向独立自主的国家新生。所以,安倍主导下的日本政治、日本的形象转换、还有日美关系、日中关系等课题,将围绕着新保守路线的主干而展开,不再是头痛医头、就事论事的个案了。()

安倍挟过高人气慨然当选,但政策方面的语焉不详,或许会成为他的阿基里斯之腱。安倍1993年初次当选众议院议员,在党内快速窜升的同时,却没有出任过任何一个部门的内阁大臣,在内政、外交,尤其是经济和金融方面缺乏知识和经验,更谈不上日本政界和官僚普遍看重的“政策通”。所以,有舆论调查显示,安倍胜选的最大原因出于他是自民党的“选举脸面”,有利于明年夏天的参议院胜选,占41%;其他理由依次为,“自民党内没有更适合的胜任者”,或“投票议员为自己的处境和机遇考虑”,而最重要的政策评价仅占9%。()

安倍善于设定目标、标举口号,而拙于制定政策、实施方案。这种矛盾,在他关于内政外交的发言中随处可见。比如,在日美关系上,他一方面主张摆脱美国在战后强加给日本的宪法,另一方面又刻意加强日美安保体制──这被讥为“尤如冷气和暖气一起开”;在对中关系上,他既坚持否认侵略战争的新历史观,不惜在政治上搞对立,又提倡政经分离,希望推进经济合作和经贸交流──中日关系“政冷经热”分裂状态还能持续多久;在日本的国际形象上,他既主张弘扬历史、传统,不惜通过民族主义方式来强化国家的自我认同,同时又认为日本在世界上应表现出和气与宽容──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日本?由此可见,安倍的政策感觉和执行能力,将在他正式上台后得到考验。()

中日关系在小泉执政5年中,因靖国参拜等问题而陷入停滞。但正如小泉首相一贯自我标榜的那样,安倍也主张自己是“日中友好论者”。安倍曾对访日的薄熙来说,在推进日中关系方面,我们要各自超越父辈,做出更多贡献。如果这种提言和承诺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那么安倍晋三在改善中日关系方面确实大有可为。父亲安倍晋太郎生前与中国关系良好,在他担任外务大臣的1992年,曾推动实现了日本天皇历史上首次访中,把中日友好关系推向新高潮。有父亲伟业在前,安倍如何在中日关系领域实践诺言,超越前贤,令人注目。()

日本中文导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