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开发 VS“过度发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岁就派专人陪练游泳,3岁报名学钢琴,4岁开始学芭蕾舞……近日,南京一些培训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被专家称为“过度发掘”而令人担心。
  在南湖路上一家琴行,一位年轻母亲带着女儿要报名学钢琴。“孩子才3岁多,人都没有钢琴高,是不是太早了?”一位市民笑道。没想到此举引起了母亲的不快,声称家里连钢琴都买好了,不在乎每个小时几十块钱,孩子练钢琴是娱乐,早学早好。而在南京汉中门大街某培训中心的芭蕾舞培训班也吸引了一位年轻女性带着年仅4岁多的孩子来报名,其中更有专门为孩子推出的暑期英语班,报名接受培训者大多为4岁左右的孩子。
  一些家长表示,他们看到别人家都把小孩子送来学习,怕自己的孩子落伍,也赶紧帮孩子找班。而其实在这些娱乐项目或者培训机构里,虽然打出诸如“名师”的广告,但是否真的聘请了名师,他们心里并没有底。“家长对孩子的投入越来越多,孩子接受各种培训的低龄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一位培训老师直言。一些幼儿园的孩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上英语培训班,其效果值得质疑。
   5岁的孩子念起了“EMBA”,3岁的娃娃学习打高尔夫,18个月的幼儿开始接受瑜伽训练……近来,各种“幼儿精英教育”在上海、北京等不少大城市中悄然兴起。为了培养“小绅士”、“小淑女”、“小CEO”,家长们不惜花费重金。尤其是“EMBA”项目,要价高达两万元人民币,但报名的家长仍然十分踊跃。幼儿“EMBA”项目主办者公开宣称,该项目的核心教育理念来自美国。那么,美国到底有没有幼儿EMBA或者与其类似的幼儿教育项目?
   南京幼儿教育专家胡老师对此分析认为,孩子的早期开发要因人而异,过度过早发掘都是不可取的,而有些孩子则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专项测试后才能确定到底适合学习什么,总而言之,还是应该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童年,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多跟孩子一起交流,寓教于玩,这样取得的效果或许更好。
    早期教育三大误区
  科学的早期教育能为孩子积极“助跑”。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0—3岁早期教育,可专家认为,如果教育不得法,反而会“伤”了孩子。昨天,上海教育学会等单位举行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研讨会。专家指出,目前早期教育存在几大误区。 
   误区一:把宝宝看得太脆弱。
    许多家庭精心呵护,孩子流鼻涕,妈妈来擦;孩子吃饭,奶奶来哄,各种事情都由家长包办。在一些亲子活动中,有的孩子有四五位家长陪伴,奶瓶、饮料、点心、衣服等一大包。遇到稍有“冒险”的活动,家长们便挺身而出。
  事实上,宝宝并不脆弱。专家指出,孩子有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一点冒险,以挖掘各种潜能。如果家长过于小心翼翼地照顾,会削弱孩子的一些潜能,且无意中“剥夺”了孩子模仿、学习、参与的机会。宋庆龄幼儿园园长封莉蓉举例,擦鼻涕之类的事,两三岁的幼儿经过家长指导完全可以自己做;吃饭时,让孩子和家长同桌,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会自觉学会吃饭。……儿童早期教育需要一点虐待 1~3岁的生活能力参考表
  误区二:年轻父母与宝宝有“距离”。
    一些幼儿园调查显示,85%以上婴幼儿由老人、保姆带。这些孩子在生活能力和语言发展方面,通常不如那些由父母带的孩子。
  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园长傅坚敏认为,年轻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地位,旁人不可替代。祖辈或保姆照看婴幼儿,往往偏重于满足其吃饱穿暖之类的生理需求,而忽视宝宝的“心理需要”。父母与宝宝经常交流、一起游戏,可以让宝宝开心,开心方能“开口”,进而“开窍”。早期教育中,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专家认为,父亲参与早期教育,能使宝宝健康形成性别角色,在自我控制、自信心、言语等方面发展得更好。
  误区三:早学多学,拔苗助长。
    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早期学科教育。
  思南路幼儿园园长郭宗莉认为,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3岁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应是包括智力、健康、情绪、行为习惯、动手能力等全面开发。
    家长和老师不可一下子灌输大量的学科类知识,在孩子人生最初阶段拔苗助长,使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为让每个家庭拥有一把开启孩子智能的“金钥匙”,本市近年对早期教育服务形式作了许多探索。如推动托幼一体化建设,让幼儿园教育向3岁以下孩子延伸;在社区设立父母学校、组织专家咨询、亲子活动、育儿沙龙、送教上门等。随着早期教育机构和形式的完善,到2007年,本市95%以上0—3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员,每年将接受4次以上科学育儿指导。
    关于幼儿兴趣班的思考
  提起幼儿阶段的教育,人们耳熟能详的是“钢琴班”、“珠心算”、“幼儿英语”、“幼儿识字”。这些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教育效果明显,见效也很快。因此,家长也很容易因为孩子阶段性的成果而获得鼓励。但这些课程在孩子进入学校后的后续效果,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和关注。而事实上,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由于准备早,知识储备足,因此学习尚能领先,但进入初中阶段,优势就逐渐丧失,而进入高中阶段,后劲不足的问题彻底暴露以至最后名落孙山。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案例:
   • 某儿童在幼儿园期参加了英语班、艺术班、绘画班等众多兴趣班,能歌善舞,能说会道,但进入学校教育阶段学习困难,成绩平平。
  • 某幼儿在学龄前能够熟练背诵唐诗和1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但进入小学发生数学学习困难;但有些儿童幼儿期沉默寡言,但进入学校后成了学习尖子。
  这些案例使我们认识到了一个非常朴实的哲学原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给孩子奠定竞争优势,不在于在起跑线上比别人早学多学多少知识,而在于一旦起跑后,孩子的持续学习和超越能力。其实人生的很多过程,短到一个学期的功课,长到一辈子的事业,究其本质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长跑比赛。起点的先后在局部看来有关系,但从全局观之,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持续的学习和超越的能力。明白了这个道理,平素我们遇到的很多现象便可以迎刃而解。
  有了上述的结论,我们就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孩子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进行早期开发的重要性。学龄前(0-8岁)是儿童基本思维能力的窗口期。正如三岁前是儿童获得语言能力的关键期,8岁前的这段时间决定着儿童的智力水平在遗传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后天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机遇是唯一性的,用一句俗语可以非常形象地表达这种关系:“过了这村,没了这店”。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却是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阶段进行,而且随着个体的成长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人们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这就是为什么象王选这样的科学家,在童年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但他拥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因而这并不妨碍他最后在计算机领域内作出巨大的贡献。相反,很多儿童从小就学习使用电脑,但这并不能保证他们将来在计算机方面比别的儿童领先。 ……加入兴趣班,父母误区多
  所以,综上所述,家长必须要认识到:在学龄前阶段,关注并且发展儿童的基本智力思维能力这个“本”,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解决孩子将来读书和就业的“治本”之策。
  强调这一点,在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投资催生了种类繁多的幼儿兴趣班、学习班。家长在选择的时候,切不可急功近利、随波逐流。还是应该牢牢抓住孩子的基本思维能力和行为习惯,为他终生的可持续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 中国妇女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