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又快到了。 每到此时,除了购物的人流, 还有一组人能常碰到--尤其在华人超市中-- 往你手中塞一张不知什么传单, 然后就问 "知不知道耶稣基督的故事?", 然后跟着说半天。 回家打开信箱, 会有不同地段街道的华人教会的"广告", 请你去听讲。
到北美很多年了, 也知道, 教会(基督教为主)是很多中国人寄托信仰, 或是找朋交友, 或是两者兼顾的地方。 所谓教会中的人有如兄弟姐妹, 互相帮助, 情如一家。 刚到那读书的城市, 新认识的国人十有七八会告诉我, 要认识人啊, 去教会吧。
可是呢, 即使是在极为惶惑孤单的那几年里, 我也没有能如同许多周围的人一样, 从光顾开始, 继而信仰。 有几个基本理念上的障碍, 好像还没有信教的朋友能给与满意的答复。
首先, 人与人之间, 不是本来就该互相关心帮助的吗? 尤其是都是身在异乡中国人, 同胞, 这本身就是在困难时你帮我, 我帮你的意思, 为什么非要先立一面教会的大旗, 以此来吸引人呢? 难道中国人, 真的是到了人人相轻的地步, 非得以一个什么中介(比方说信仰)作保证, 才能互相沟通交流? 当然, 也不能一棍子打倒所有人, 的确是有虔诚的教徒, 同时本身也愿意助人, 也不会时时将主挂在口边。 但不能否认的是, 大多数中国人的教徒, 三句话不离本行, 动不动就要拉你去教会, 施之以情, 晓之以理的动员你信教。 有个同事, 我知道他每周日去的教会就在我们家附近, 于是邀请他在结束后来家里坐坐, 他马上说, 你先来参加我们教会的活动吧, 然后我们可以去你家坐坐。 哦, 好厉害的市场学, 难怪传销在中国能红火, 这神圣的信仰, 居然也能如同推销商品一般。 "你不信教, 为什么不信, 知不知道故事。。。" 索性就说, 我给你洗洗脑, 不就得了吗? 好像也没看见老外同事有这样采用紧逼战术的呀。
其次, 同是基督教, 其中还有不同的许多派系,种类繁复。 这个说自己最正宗, 那个说别的都腐败, 不都是信仰耶稣吗, 还有这么多派别之争, 我说, 你们之间自己先搞搞清楚好不好, 同一部圣经, 同样几个圣人, 还各说各的, 弄得如同各自立个山头, 蹩苗头。 还有什么地段的教会有钱, 什么地段穷, 讲起来一脸的轻视。 这到底是信教, 还是立帮会?
再有, 有很多人, 说读, 学了圣经后, 才认识到许多做人处事立身的道理, 以前许多想不通的都想通了。 这点是好的, 能帮助人更好生活总是有益的。 不过呢, 很多做人之理, 属于基本道德规范, 十几年义务教育下来都该具备一点。 另外那些形而上的东西, 就算不论佛家理念, 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也一早就阐述过了, 圣经真是更通俗易懂吗? 还是人不过是更想找个容易点的精神寄托?!
另外, 是什么在支撑这些华人的教会活动, 经费从哪里来? 当然, 你要付你的虔诚费! 固定每月从收入中支取一定的百分比。 硬性规定的(这一点, 不知是不是每个教会都一样--待考, 我只知道有2个教会是这样的),不付不行哦!信仰该和加入俱乐部不同吧?
去年在大阪古城前, 看到一幅画面一直印象深刻:进入古城的甬道边上, 巍然不动站着一位布衣僧人, 在化缘, 他入他的定, 你愿意给香钱就给, 不给也不打扰你, 正是你信也罢, 不信也罢, 我自当参我的禅, 信是有缘, 不信亦是有缘。
暂时先想到这些。 信仰是个人的自由, 我不拥护或反对, 也不希望被别人"强加", 当被使劲塞入那张纸在手中时, 常常极反感, 你怎知我没别的信仰, 你的"故事"不会冒犯我的信仰呢?
后记:这是去年年底写的, 前几天新教皇那两句引用以前某个皇帝说的有关穆罕穆德的话在宗教界引起轩然大波, 我又想到这篇小东东,赶紧来看看,有没有说得吃错药的地方。 觉得也许对于入教收费一事,我的想法有些改变,是活动就要有经费,愿打愿挨, 也没什么不好的。别的就保持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