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歌的节奏 (der Rhythmus)
与中文相同,诗歌与其它文学形式的重要区别就是分段和分行。通常:
一首诗分若干段 (die Strophe);
每段又分若干行 (der Vers)。
一首诗的最小单位是:
音节 (die Silbe),也就是每个字的音节。
如果我们慢吟一首德文诗,会发现诗句中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按一定的规律交替出现,
这种规律被称为:韵律 (der Versmass 或 das Metrum)
诗句中一轻一重,或一重一轻,或两重一轻等形成节奏的最小单位称为音步 (Der Versfuss)
让我们用“z”来表示重读音节,用“q”来表示轻读音节,用“/”来区分音步,则:
Ueber alle Gipfeln 的音步为:
z q /z q/z q
我们把重音称为“扬”,把轻音称为“抑”,则以上的音步为“扬抑格”
音步共用四种格:
抑扬格 /q z/
扬抑格 /z q/
扬抑抑格 /z q q/
抑扬扬格 /q z z/
二:诗歌的韵式 (das Reimschema) 和 韵类 (die Reimart)
每一行诗句的末尾都要压韵 (reimen vt),各行诗句的最后一字都要按一定格式采用相同尾
韵(der Endreim),彼此呼应。以歌德的诗为例:
Ueber alle Gipfeln Ist Ruh, In allen Wipfeln Spuerst Du Kaum keinen Hauch; Die Voegelein schweigen im Walde. Warte nur, balde Ruhest du auch. |
可以看出它的韵是:
eln, u, eln, u;
auch, lde, lde, auch
前四行的韵式是:a, b, a, b
后四行的韵式是:a, b, b, a
德语常见的韵式有三种:
交叉韵:a, b, a, b, c, d, c, d 等 如歌德诗前四行
对偶韵:a, a, b, b, c, c, d, d 等
包韵: a, b, b, a, c, d, d, c 等 如歌德诗后四行
另外,就尾韵而言,还分:
同音韵 如:sang >>> klang
谐音韵 如:finden >>> muenden
有时,除尾韵外,诗人还喜欢在诗行中间也押些韵。分为两种类型:
首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字首用相同的辅音或音节,如Wind und Welle
腹韵:则在字的中心音节压韵,如:Eine starke schwarze Barke
以上,多读读德文诗,会很容易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