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姆斯•博伊尔(James Boyle) |
2005年11月4日 星期五 |
万维网即将迎来它的生日。本月,我们将庆祝第一个网页诞生15周年。这也是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惊人创意的诞辰。蒂姆的创意是,建立一个全球网络,不是由蜘蛛丝连成,而是由超文本链接、传输协议和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连接而成。
我们应怎样庆祝呢?我们现在离网络太近,以至无法理解它。而那些在互联网热潮中亏了钱的人,在迎接任何形式的网络庆祝活动时,都会像宿醉的人听到别人提起,他们酗酒时喝的酒一样。一旦意识到极端丢脸行为,就会产生放弃感:我再也不沾龙舌兰酒了,再也不爱互联网了!
这样做可不光彩,因为我们需要理解有关网络的三件事。首先,它比我们想象的更神奇;其次,当时促使网络得以成功的各项技术整合极不可能;第三,换了今天,我们也许创造不出万维网,或任何类似技术。事实上,我们倒是更有可能使它瘫痪,或者宣布它非法。
这个网络为何神奇呢?因为人们在网络上所建造的一切。一些人或许记得,当时网上最令人激动的站点上,刊登着远处大学里咖啡壶的照片。(你会自豪地对新手说,“看,咖啡壶是空的,我们在这儿就看得到!这改变了一切!”)而现在呢?你上次查百科全书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你的好奇心上次好一阵没得到满足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云雀(lark)的集体名词用英语怎么说?(是“exaltation”,自己去查查吧。)杰拉尔德•福特(Gerald Ford)还活着吗?为什么天是蓝的?网上的大多数信息是由志愿者提供的,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试想一下文化、科学和文学涵盖的范围:从科学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和维基百科(Wikipedia),到古登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和国家地图(National Map)什么都有。网络还无法让所有人接触到世界的文化和知识,并向里面添加内容。我们无法保证全球人口都能识字,更不用说连通全球了。但它使我们更紧密。
为什么换了现在,网络就不太可能出现了呢?准备听一听网络行话吧。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上网都是通过使用开放协议的普通用途电脑,与一个网络(网络没有可以输出所有数据的中心点)进行交流,这个网络的数据传输机制也是开放的。所谓开放协议,就是指标准和语言不属于任何人。
想象一下相反设计的网络,想象一下你的电脑生产出来后就有硬连线,有一套特殊的程序和功能。不可以尝试第三方开发的新技术:即时通讯、Google三维地图、Flash动画……再想象一下网络被关闭了,而且信号由中央发出,更像收费电视而非网络。没人能随意决定建立新网站。《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也许能在这样的网络里稳住脚,但你的个人博客(blog)、维基百科或Jib Jab网站可能就不行了。想象一下软件和协议拥有专利,你不能设计新的服务在这个系统上运行,因为你不知道这个系统是什么,而且还可能非法。想象一下有个东西激动人心、充满创意,却是张火车时刻表。
网络之所以得到发展,是因为我们朝着相反的方向前进——开放而缺少集中控制。除非你认为,有看不见的技术必然性之手,在推动我们走向开放(这点我持怀疑态度),否则只能是因为史无前例的、卓越的技术整合。
为什么我们今天可能无法创造网络呢?网络太快受到热烈欢迎,无法控制。在形成网络概念时,律师、决策者、版权所有者都不在场。如果他们当时在场,他们会说些什么?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迪斯尼(Disney)公司设计的网络会是什么样?它可能更像付费电视,或者法国电脑网络Minitel。从前,控制逻辑总有道理。“允许任何人连上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决定放上网络的内容?后果就是盗版和色情。”
网络确实导致了盗版和色情,但也提供了其它更多东西。律师们现在已经得到经验教训了。对技术发展的监管正在加快。当下一个划时代的通讯技术——下一代万维网被发明出来时,律师将会参与其中,控制逻辑也会更加明显。这可不是个让人愉快的念头。
本文作者是杜克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公共域名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the Public Domain)联合创始人,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董事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