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来点儿音乐!

音乐响了,007的剪影好像又在眼前晃动。随着不同节奏的变幻,似乎看到他时而面临着危险,时而和美女缠绵,时而又在觥筹交错中执行着非常重要的任务。最近BBC准备了一台搞笑的电台广播节目:

音乐:007开篇音乐
独白:我是
音乐(打斗的音乐,侦探的音乐)
独白:我可以失去我的手枪
音乐:(危险美女出现的音乐)
独白:我可以没有我的美女
音乐:(愤怒的音乐)
独白:但是如果你拿走了我的音乐,‘that’s too much!’
是啊,就凭音乐,007就可以说‘you know my name’

音乐无疑是重要的,对于侦探是如此,对于我等芸芸众生,怕也是如此呢。写到此时忽然想起快要进入奥地利的时候,朋友提醒说‘好了,我们要来点儿音乐了!’。放上好像只有阿尔卑斯山才有的音乐,悠扬的女声在高高地调子上回旋着,特有的和声把人迅速带入了奥地利的美景。我们在公路上行驶着,远远的奥地利小村庄在音乐的应和下显得更有意境。 

应该说对苏格兰的风笛我是有着偏好的。虽说可能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血脉相连的关系,但就听听那种好像在讲着什么故事,又像是透着一种勇敢的风笛声很是能打动人心,更不用说本来对苏格兰爱丁堡又有点五迷三道儿的。想想, 你就只是想想,走在Royal Mile 通向苏格兰城堡的石头路上,随便转进两边任何一座建筑,都会有惊喜地发现:天哪,这个院子是苏格兰诗人伯恩斯百年前住过的呢!天,这个苏格兰酒吧是19世纪就开着的呢!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有时候在石头路的什么地方,突然就会传出来风笛的声音,一下子会让人定在那里。看着那穿苏格兰格子裙的演奏者,再看看周围透着古旧气息的石头建筑或者雕塑,真是有着时光流转的味道。苏格兰在我看来是庄严的,勇敢的,浪漫的。这种感觉在格拉斯哥,在邓迪,在阿伯丁都会印证。我放弃了想要在苏格兰家族格子纹当中找到自己家族的念头,但是这些回旋在心里的风笛音乐,却没有让我有异乡人的感觉。后来在曼彻斯特碰到了一位在著名的曼彻斯特音乐学院学习音乐的女孩子,她说是苏格兰人。为了利用这个绝佳的机会了解第一手的专业爱尔兰风笛音乐,我向这位来自苏格兰的年轻音乐家提出了这么个问题:请问你喜欢苏格兰音乐吗?在你看来有什么特点?她闻听此问,忍不住笑了:‘我弟弟就是演奏风笛的。相信我,如果你长时间在同一座房子里听过,或者忍耐过初学者的演奏,一开始你的回应就是‘天哪,风笛的声音太巨大了!。 老实说我弟弟当初练习风笛的时候,我可没少担心这么响的声音给我家难堪!。看来风笛不仅仅是勇敢和浪漫,还有培养忍耐力的功效呢。

多年前在威尔士的日子好象格外和音乐有关。先是有威尔士的朋友邀请去教堂的合唱队唱歌(是唱诗班吧),又有数不清的‘客厅音乐会’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一起欢唱。通常是不管谁唱了一首他的国家的歌,需要用英文解释给大家听一遍,看看唱的是想家的游子,绝情的恋人还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等等。其他各个国家的人,在那里的,得想个一样的内容,但是本国的歌曲来唱。我们惊奇的发现,抛开著名的英语歌曲不论,大家还就是都会唱‘国际歌’。客厅音乐会总是在五六国语言版本的国际歌大合唱当中结束。有位从东京来的学法律的小伙子,年轻帅气。往往在一众聚会的时候,总有人热切地叫他拿出从日本带过来的小提琴为大家来上几曲。看着在座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的朋友们应着小提琴的曲子打着节拍,还真有几分其乐融融之感。

 在哪里但凡半夜23点还有邻居的party, 声音还大的不行,总是让人心烦,威尔士也不例外。邻近的印度人没少为此落埋怨。没办法,他们的party 通常伴着超响的印度音乐从夜晚一点半钟左右开始。但也有不同。有一天出门儿,碰上喜欢音乐的可爱的意大利妹妹带笑问我:‘昨天半夜3点半左右,你听到什么了么?’我也笑起来:“听到听到!我可是一直听完呢!” 前一天的晚上,就在她说的时间,突然被一阵儿大声说话和响亮的笑声吵醒了。刚想推窗看个究竟,却传来这帮也许刚出了什么酒吧或者聚会的英国小伙子们的合唱在冬天的深夜,他们从唱平安夜开始到好几首漂亮的无伴奏和声,真是美不胜收啊!夜半歌声中我们都睡上了一个好觉,也许还梦到了圣诞老人的雪橇。

 生活中好像所有的事情音乐都已经涉及到了。如果你伤心,有陪你回味的音乐,如果你快乐,有和你分享愉悦心情的音乐。就连你要向情敌要回自己的所爱,这样的歌都已经有了,多莉巴顿不就恳切地在她的歌里面要求了一位叫做‘Jolene’的女子吗。就算你要加入黑社会, ‘教父’的主题曲会配合你来点感觉的。 如果还有什么举棋不定的心事,现在你要做的事情就是‘音乐,来点儿音乐!’。听,我在新疆歌手艾尔肯的歌声中找到最好的去处了:北京好呀,新疆好呀,哪里有你哪里好什么?第二句你没听清?我不确定唱出来是不是合适呀!非要听听? 好吧,好吧,他接着唱的是:‘姐姐好呀,妹妹好呀,哪个漂亮哪个好。’ 哎,你可别当真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