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毕业后 不久, 就将自己的人生做了重大的改变:嫁为人妇。家中没有改变的是,姐姐依旧少有 音信; 父亲对此的伤感,烦躁;还有家里人对姐姐更加坚信的默认:只要没有信件,姐姐就一切都好。 这个默认,在姐姐结婚后,又似乎多了另一层含义,至少在我心中多了些酸溜溜的感觉 --- 重色轻“友” 。我记不得 丝毫 姐姐和 她所爱的人,风风雨雨的恋爱故事。只记得姐姐当时的坚定和幸福。父亲因为眼疾;母亲 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参加姐姐的婚礼,一年后也没有去照顾姐姐产后的恢复,姐姐为此遗憾至今。
高考过后的暑假中,父母没有再谈及我从前的一切,只是一味劝说我留在原来的学校复读。对此,我只有做了一次答复后,不再做任何解释。父母见我去意已定,在当年距离秋季开学只有两周的时间,被迫为我 联系了 离家100公里的县城学校复读。那所学校因不时出现的全省高考状元而在周围颇具声望。
那是个比往日早些到来初秋 。 我带着姐姐在高中三年级写给我的所有信件,还有反面正面录满了歌曲《大约在冬季》的录音带,断绝了一切朋友的往来,背着行李,带着满心的伤痛来到了那所学校,寻找支离破碎的尊严和梦想。心中除了来自班主任的伤害,还有班主任的祝福:“试一年你就能踏心的活着了。你会明白这复读对你来讲,是在浪费是时间和精力,还有你父母的钱。你最该做的事情就是马上找个工厂去做工”。
父母和我乘火车一同来到了那所学校。到了那里,我惊讶的发现这个中学的复读生,竟然达到了300余人 , 而在我的母校,复读生只有20人左右。这所县城的学校,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复读生,绝大多数同学来自县城周围的农村,零星间差的来自城市的学生,显得非常扎眼。因为学校复建,在我报道的那段时间,学校只安排好了所有应届学生的学习和住宿。而我们这些复读生中,大约百余名女生住在一个大礼堂中。礼堂的窗户上,一些缺无的玻璃,尚未安装,也有半残的玻璃,尖锐锋利的如同呲着的狼牙,让人看了心颤。夜里,起风的时候,还能听得见摇摇欲坠的玻璃的作响声。同学们,绝大多数都是从初中开始住校了,对这种集体生活如鱼得水。我,这个从不曾离家住校的人来,磕磕碰碰了将近两三个星期的时间,就算基本熟悉了。尤其是学校食堂 的饭菜 ,让我在新鲜感过后,适应了好一段时间。如今,依旧记得,每天清晨的朦胧中,接近食堂的校区,弥漫着喷香的高粱米粥的气息,每日午间不见油星的“炒”白菜,还有晚间的豆瓣酱拌菠菜、、、
父母送我到学校当天下午,看着我一切安排就绪,在将近黄昏的时刻启程回家了。我送父母到了学校的大门口,麻木的应付着千叮咛万嘱咐,心中想着以后的事情。父母终于肯上路了。就在父亲将身体转开离去的瞬间,我竟然看见了父亲眼眶中的点点泪光,在黄昏凄美的光线中闪烁。我呆住了。站在校门口望着父母渐渐远去的背影,感觉得到心中用冷漠筑起的围墙,在慢慢塌陷!刚强,倔强、偏激、暴躁的父亲,竟有泪吗?那不是他一直鄙视的吗?那被抑制的,没有落下的泪水可是为我而涌?是为我第一次离家?是为了我的落榜?为了我小小年纪背井离乡?、、、
一个月后的周末,我回家小憩。午后并排与父亲靠在床上闲聊,幕然扭头间,发现从前父亲灰白的鬓发,就在这一个月里,变得雪一样的白。一瞬间,我的泪水泉涌般的滚落。从不在父母面前表露柔弱的一面,我在父亲发觉之前,借口迷了眼睛,猛然起身跑开了。也就是从那一年的那个时刻起,封冻多年的我与父亲的情感,开始松动 . 哦!我竟然也可以与父亲闲聊,父亲竟然也会为我有泪,也会为我一个月间染白双鬓!
如今的日子中,我已经不再埋怨,父亲近于虐待的严厉,带给我和姐姐无法弥补的伤痕。反而,我慢慢的开始感激父亲给我一些信念,比如摔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也一定会爬起来,比如学无止境,尽力接受教育等等。也正是这样的信念。让我在17岁那一年,在高考惨败的情况下,决心为自己的命运再搏一次。那时候,没有人相信我会在一年之内,改变我的命运。父母还有姐姐的祝福和鼓励是那么的孱弱,小心翼翼。我就是那么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有生以来第一次背着行李离开了家。如果说,我在16岁为了与生俱来的骄傲和执著,用高考作抵押不肯向班主任低头,是个无奈的选择,那么我执意选择来到这所学校的决定,却是正确和幸运的。在我原来的就读中学,复读生寥寥无几。复读的学生,大多数是原本成绩优秀,因为应试心态欠佳,意外落榜的学生。我为了逃避班主任而选择的县城学校,有着截然不同的“复读文化”。复读生中,每年都会有大批的人通过高考,有的竟然复读了两年甚至三年,还在坚定不移的复读着。这无疑让我在当年的举动--犹如对自己的母校,那传统的“复读文化”的宣战中,看到一线光明。
这一年中,姐姐仍然会写信到我的复读的学校。年轻缺少生活经验的姐姐一人独自在千里之外的异地,远离亲人和朋友,为自己的新生活缓缓儒行。姐姐给我的书信相对于一年前,因为孕期的煎熬稀疏了很多。
一年里,我每日披星戴月,追赶高二高三两年落下的功课还有心态。冬季很快来临了。我每天定时5点10分起床,在月光中与星辰,还有自己的瘦影相伴走向教室。凄凉,经常会在这样又清又冷的寒冬早晨,穿透我的心,只有低吟《大约在冬季》那首歌,才会让我心中温暖些坚强些。这首歌蕴含着我的希望,憧憬,还有那如同被夏季的骤雨洗过,洁净如蓝天白云般的恋情。夜晚,自己一人拉灭教室瓦亮瓦亮、长长的荧光灯,一路小跑的回到百余人的大宿舍。心里总是困惑:为什么黎明前的月色更加的皎洁?皎洁的让凄凉清晰可见?为什么在夜晚,同样的月色带来的是挥不去的漆黑和孤独?但是白日里,阔别已久的快乐和希望还是回到了我的脸上。活泼的天性,很快让我在新的环境中,寻找到了友谊,这给我那一年艰苦的生活,平添很多的温暖,并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第二年的高考,是在我原来就读的母校进行的。学校里原来熟识我的老师,再看见我的时候,都惊诧的睁大了眼睛,努力确定眼前的人就是我。我经过一年复读,变化很大。为了给自己一个平静不被干扰的应试心态,除了礼貌的向认识的人打招呼,省略也拒绝一切嘘寒问暖,就连同时参加高考的,当年的好友和蓝颜也不例外,总是在考试入场铃声响起,最后一个急匆匆走入考场。遇见薄老师更是如同老鼠一般惶恐,又 像是 猫咪一般傲慢的远远躲开。
高考结束后,几年来支撑自己的坚强骤然溃退。整个暑期,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中发呆,读书,写日记。有时会到海边的沙滩或是浪花上,放纵自己。偶尔,也会骑着脚踏车,到在伴 我成长的 青山中,寻找儿时的童话,少年的足迹,花季的故事。也许就是从那时候起,家乡的山和海成为了我心中最默契宽厚的友人。多少年来,默默承载容纳着我的欢喜和悲伤的 同时,将北方的山的辽阔和海的柔情融入我的体内 。
填报高考报志愿时,我早已经忘记的、父亲多年不曾提起的,年轻时代的遗憾,再次浮出水面。每次,父亲找我谈话,我都能感觉得到父亲用刻意积攒起的耐心,劝说我报考医学院校。出于对父亲的逆反,我坚决反对。但是没有了往日的坚强,我很快投降了。扔给父亲几句话后:“别烦我了,报考志愿书在你的手上,随你填!只要别再烦我!”退回到自己的清静世界中。
那个暑期,因被塞进信箱而皱褶的医学院校录取通知书,让父亲对那个邮递员耿耿于怀好一段时间。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父亲再次成为家里最高兴的人。自己次女实现了父亲年轻时没有实现的又一个理想----即将成为一名医生。
姐姐的高兴和自豪让我觉得更真实具体, 姐姐象姥姥那样絮叨,像当年姐姐以全市第7名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一样整日絮叨,“你真行。哼,我早就说了麽、、、”。姐姐那双因为高兴而眯缝起来 , 却美丽依旧 的大眼睛,毫不遮拦的跳跃着远远超过我的兴奋。
那一年的高考确实让我扬眉吐气。不仅改变了我的一生 , 也铸造了我在以后的人生中的坚韧。只是, 我和姐姐在那个时候,都没有意识到,从接到医学院录取通知书那一天起,另一繁重的从医旅程开始了;我那颗心,带着源于高中生活伤痕的心,也并不会因为那张录取通知书,就如同 落满 尘土的美玉,灰尘抹净后,马上还回无瑕的本色。
呵!我终于赶上姐姐了。我和姐姐雏燕阶段的酸甜苦辣,就定格在那个接到医学院校录取通知书的夏天。
据说 , 以后的几年中,我的故事都是我的母校高三老师 , 激励应界高考考生的范例:“你们,一定要拿出减掉15公斤体重的精神,像那年的、、、”
------ 姐妹雏燕纪事全文完 ------
感谢大家的支持,有兴趣的网友请看最后一篇 --- 《姐妹雏燕纪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