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砰然心动,开怀入心----赞于丹的《论语》心得
砰然心动,开怀入心----赞于丹的《论语》心得
这两天在网上下载了于丹的《论语》讲座,每天晚饭后全家一起在看,已经看了三集讲座和一集对她的采访。于丹讲的太好了!不愧是媒体传播学的教授,语言表达能力超强,整个讲座无一句废话,堪称精美绝伦。她用诗一样的语言,以尊敬和欣赏的心态,把《论语》讲活了。难怪我小侄那么喜欢看这个讲座。它确能让很多青少年听得懂,而且产生了那种于丹期望的“砰然心动”的感觉。不仅孩子有这种感觉,我们这个年龄的大人也同样有砰然心动,开怀入心的感觉。
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用的是经史合参的方法,而于丹则是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生命体验来解说论语的思想。很欣赏她对孔子和《论语》的评价,两千五百年前孔子的话确实让我们今天读起来仍然有着亲切和温暖的感觉。如果说道家给我们的是独善其身的智慧,那儒家给我们的则是人生的理想。的确,孔子那充满人文精神的朴素话语闪耀的是理想主义的光辉。理想虽然不能解决物质上的困扰,却能让我们活的更有希望。相信人间的美好,才会有快乐的人生。
于丹解说《论语》和南师的出发点相同,按于丹的话来说就是要重新回到我们中国文化的原点,去进行他最本初的最朴素意义上的解读。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好。奠基了中国文化的《论语》和孔子,两千多年来一直被捧为主流意识的经典,享尽了人间的赞美誉词。然而,风水轮流转,圣人也逃不脱满则损、盈则亏的自然规律,高高在上的儒家在近代却成了中国落后挨打的替罪羊,担当起祸国殃民的历史文化罪责。一时间千夫所指,上下共批,这个支撑中国人精神两千多年的思想巨柱,轰然倒下。这也不能说是不公,因为被统治集团强奸了的儒家思想和被后儒修正了和政治化后的儒家教条的确对中国人精神的消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就是说,本来是本好经,却让歪嘴和尚念歪了。可是,当巨柱倒塌的尘埃散尽,我们才猛然发现,打倒了孔家店,我们中国文化剩下的只是一片废墟。我们成了无根的民族,成了野蛮部落的后裔。
对经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正如易中天所说,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孔子。我之所以喜欢于丹的心得,可能因为于丹是一个自身生活快乐的人,而且如她的学生所说,她是能够制造快乐并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看她的《论语》心得的确让我感觉到她讲的轻松愉快,且有一种乐天知命的从容。最有意思的是她对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者不逊,远则怨。”的解释。我看南怀瑾解释这个地方的时候还比较尴尬,无法面对现代女性的诘问。而于丹却从她女性的的视角很感性地重新解读了这句话。尽管不一定为专家接受,但却非常新颖和合情理。
现代人解读经典从来就不只具有学术意义,对经典的新的解读是时代的呼唤。在心灵如荒漠的现代人迷失在物质世界的喧嚣当中时,他们的心灵其实一刻也没有安宁,并且充满着饥渴。在蜕变的痛苦中时刻都在呼唤着心灵的充实,渴望着人间的温暖。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圣哲们用他们最朴素的话语帮我们开启心智,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心灵,明了生活的意义,其实是在提高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这也许也是孔子最本来的意愿吧。
南师的《论语别裁》和于丹的《论语心得》都是对《论语》和孔子思想的正本清源和去伪存真。让我们能够触摸和感觉这个两千五百年前的老人的心,体会他宽厚仁和的心态。
我觉得把当代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经典的新的解读和对中国文化新的热情比喻成欧洲中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一点不为过。也许,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新认识和重新解读当中,我们会迎来一个中国人的文艺复兴的新时代。
当然,于丹的讲座也有美中不足之处,这纯属鸡蛋里挑骨头,我就不说了,大家还是自己看自己评价吧。
望月明 发表评论于
我才看完于丹的心得,受益匪浅.
艾丽思笔记 发表评论于
真有这么好啊,那我也找来看看,先看看她是怎么解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的:))
祝下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