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消息】中国和印度21日在新德里发表《联合宣言》。宣言全文如下:
联合宣言 1、应印度共和国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阁下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1月20日至23日对印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2、胡锦涛主席今天早些时候与曼莫汉.辛格总理举行了会谈,晚些时候还将会见阿卜杜勒.卡拉姆总统。副总统拜龙.辛格.谢卡瓦特先生、人民院议长索姆纳特.查特吉、人民院反对党领袖拉尔.克里希纳.阿德瓦尼先生将礼节性拜会胡锦涛主席。团结进步联盟主席索尼娅.甘地夫人将拜会胡锦涛主席。今天早些时候,外交部长普拉纳布.慕克吉先生拜会了胡锦涛主席。胡锦涛主席将在科学宫发表政策演讲,出席中印友好年纪念活动。胡锦涛主席还将访问阿格拉,在孟买出席商务峰会并发表讲话,并参加其他一些活动。 3、两国领导人满意地注意到,近年来中印两国在双边及地区和多边事务中的合作都取得了全面进展。双方重申了两国总理2003年6月23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和2005年4月11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联合声明》体现的中印关系未来发展的共识和基本原则。 4、双方一致认为,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印关系具有全球和战略意义。两国都致力于抓住历史性机遇寻求发展。双方欢迎并积极看待对方的发展,认为对方的发展是对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的积极贡献。双方一致认为,两国面临着共同发展的光明前景,两国不是对手或竞争者,而是互利合作的伙伴。双方一致认为,两国有足够空间实现更大规模的共同发展,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各自作用,同时关注彼此的关切和愿望。中印有着相似的世界观,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同它们作为发展中大国所发挥的作用相一致。在当今全球化形势下,随着两国在所有重大问题上的参与力度和作用日益增大,中印伙伴关系对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挑战和威胁至关重要。作为正在形成中的多极化国际秩序中的两个主要国家,中印同时发展将对未来国际体系产生积极影响。 5、为进一步充实和加强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中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挖掘各领域合作的巨大潜力,将中印关系提升到新水平,两国领导人致力于追求以下“十项战略”: 一、确保双边关系全面发展 6、双方决定共同努力,保持近年来中印关系的积极进展和全面合作势头。 7、双方同意,两国领导人将利用双边和多边渠道进行经常性会晤。双方一致认为,两国政府、议会、政党间的高层交往,为扩大两国全面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8、为保持、推动和促进两国间更广泛的交流,中印将分别在对方国家开设新的总领馆。中国将在加尔各答开设新的总领馆,印度将在广州开设新的总领馆。双方就悬而未决的印度驻上海总领馆房产问题达成了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这是一项积极进展。 二、加强制度化联系和对话机制 9、为加强协调与合作,更好地理解对方在重要的国内、地区及国际事务上的政策和立场,双方将加强两国政府在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制度化联系。两国相关部委和组织将在现有对话机制下加强交流,激活尚未定期召开的机制。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中印外交部合作议定书》,就是朝着这一方向迈出的重要步骤。 三、巩固贸易和经济交往 10、双方一致认为,中印全面经济和贸易关系是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双方决定,将努力使双边贸易额到2010年实现400亿美元。为保持和进一步加强两国经贸合作,双方将共同努力扩大贸易范围,消除现存障碍,以最大限度发挥两国经济中现存和潜在的互补优势。为此,双方高度重视通过有关机制,尽早实施2006年3月两国部长级经贸科技联合小组作出的决定,包括联合研究小组的建议。研究中印区域贸易安排可行性和收益的联合研究小组将于2007年10月之前完成有关工作。 11、双方对访问期间签署《中印双边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表示欢迎,认为协定将为鼓励和促进两国间更大规模的投资提供制度和法律基础。 12、中方邀请印方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印方感谢中方邀请,表示将积极支持和参加上海世博会。 四、拓展全面互利合作 13、双方同意,将进一步加强两国关系全面发展中的积极趋势,充分挖掘贸易、工业、财金、农业、水资源、能源、环境、交通、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卫生、教育、媒体、文化、旅游、青年事务和其他领域的合作潜力。 14、双方同意,全面落实2006年1月《中印石油、天然气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中的条款,鼓励两国企业间的合作,包括在第三国联合开采和开发油气资源。 15、鉴于两国在信息通讯技术领域具有互补优势,双方同意通过更密切的政策对话和促进两国企业间的合作,包括在第三国合作,加强在这一领域的互利合作。 16、双方决定全面落实《中印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加强在农业和农村发展,包括食品安全方面的经验交流,并同意为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早日就农产品标准进行交流和磋商。 17、双方同意建立专家级机制,探讨就双方同意的跨境河流的水文报汛、应急事件处理等情况进行交流与合作。正在进行的中方向印方提供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朗钦藏布/萨特累季河水文资料的做法已经被证明有助于预报和缓解洪水。双方同意继续举行磋商,以早日就帕隆藏布江和察隅曲─洛希特河达成类似安排。 18、双方将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就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加强磋商。加快野生动物保护合作,特别是进一步推进老虎保护合作。 五、通过防务合作逐步增进互信 19、防务领域的交流有助于两国国防部门间建立互信和增进相互理解。双方将全面履行2006年5月29日签署的《中印国防部防务领域交流与合作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为两国防务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制度框架。 六、寻求早日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 20、双方致力于通过和平途径,以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积极方式解决悬而未决的分歧,包括边界问题。同时确保这些分歧不影响双边关系的,积极发展。 21、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已经采取步骤,并将继续努力,争取在2005年4月11日签订的关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协定的基础上解决边界问题。边界问题的早日解决符合两国的基本利益,因而应将其视为战略目标。特别代表将早日商定一个适当的框架,以便最终一揽子解决边界问题,包括中印边界各段。在边界问题解决之前,双方将根据1993年、1996年和2005年协定的规定,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22、在特别代表会晤的同时,中印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应加快工作,包括澄清和确认实际控制线和落实建立信任措施。双方同意,在已商定的参数基础上,尽早完成交换标明各自对整个实控线走向认识的地图的进程。 七、促进跨边境联系与合作 23、双方将在中印边境地区共同商定的地点促进跨境合作,将两国边境从划分两国的界线变为联系合作的桥梁。在这一背景下,中印边境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近期恢复的通过乃堆拉山口的边境贸易。双方将加强现有的边境贸易,同时继续探讨在中印边境地区增开贸易路线的可能性。 24、双方对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建议组织的加尔各答─昆明(经过孟加拉国和缅甸)公路汽车赛表示欢迎。 25、中方将为印度香客赴神山圣湖朝圣提供更多便利。双方将探讨增开一条朝圣路线的可能性。 八、促进科技领域合作 26、双方认为中印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优先地位,创新是双方共同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双方应在科技领域建立中印伙伴关系。双方欢迎在科技领域建立的中印部长级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这是双方在指导、协调和促进双方科技合作方面迈出的积极步伐。双方同意在以下领域联合开展合作:(1)地震工程学(2)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3)以先进材料为主的纳米技术(4)以生物纳米为主的生物技术和制药。合作框架既包括两国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也包括双方的企业。 27、考虑到对于中印双方,扩大民用核能项目是保证能源安全的国家能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同意在遵循各自国际承诺的同时,促进在核能领域的合作。作为拥有先进的科技能力的两个国家,双方强调进一步加深双边以及通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等多边项目合作的重要性,并加强在相关学术领域的交流。 28、中印在空间技术上都取得了进步,双方重申致力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双方同意加强在为和平与发展目的利用空间技术方面的合作,包括卫星遥感,卫星通讯,卫星气象和卫星发射服务等。双方还将积极探讨在空间技术应用方面的合作,例如灾害控制和远程教育。为此,双方将全面落实中印于1991年12月和2002年1月签订的和平利用外层空间谅解备忘录规定。 九、增进文化关系,培育民间交流 29、中印两国人民悠久的文化交往为两国持久友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为重温这些历史联系,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双方采取了多项举措,包括尽早完成在河南洛阳修建印度风格的佛教寺庙和在那烂陀修复玄奘纪念堂。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巩固两国间的文化联系。双方同意加强在宗教和文明遗产领域的合作,并就在中国佛经数字化和通过在地区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一所国际大学将那烂陀重建为学术中心等方面的合作事宜进行探讨。为更好地加深对两国文化的了解,双方决定在中国举办“印度节”,在印度举办“中国节”,并使用共同徽标。具体事宜由有关部门协商决定。 30、为进一步促进中印学术交流,双方同意推动建立“中印交流基金”,基金的具体模式将通过双方磋商制定。 31、访问期间签署的新的教育交流计划将进一步加强中印教育领域的合作。 32、双方还同意制定青年代表团交流五年计划。鉴此,中方今后五年将邀请500名印度青年访华。 33、为积极促进中印旅游,双方将以共同的徽标在2007年组织“中印旅游友好年”,并采取其他举措,包括中国国家旅游局在印度开设办事处、印度在华开设旅游办事处、改善航空联系、继续简化签证手续。 34、双方欢迎两国地方政府为促进民间交流开展的合作。 十、扩大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的合作 35、双方将就亚太和国际安全环境经常性交换意见,并就双方共同关切的紧迫问题进行积极磋商,协调立场,为和平解决此类问题做出积极贡献。双方还将就涉及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的问题进行经常性磋商,包括地区海上安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相关材料和运载工具的扩散、流行疾病、自然灾害、武器非法走私、毒品和人口贩卖以及环境恶化等。 36、双方积极看待中印俄三方对话机制,同意进一步充实在这一机制下的交流与合作。 37、双方认识到恐怖主义作为危害人类的犯罪行为,没有任何存在的正当理由。双方谴责任何表现形式的恐怖主义,同意继续深化和扩大中印反恐对话机制。双方将加强双边和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切断恐怖主义与有组织犯罪、非法武器和毒品走私之间的联系。 38、双方承认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和平、安全与发展方面的中心作用,重申加强联合国体系的决心。联合国的改革应是全方位的,应确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安理会中代表性的平衡,提高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工作效率。双方应就联合国改革包括安理会改革进行磋商。印方重申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愿望。中方高度重视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理解并支持印度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 39、鉴于能源安全对于产油国和消费国均是关键的战略性问题,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安全、稳定并能惠及整个国际社会的国际能源秩序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双方将就促进全球能源结构多元化和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展开双边和国际合作。两国的能源需求是建立稳定、可预见、安全和洁净的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球能源体系应该考虑到并满足两国的能源需求。在此背景下,应以创造性和前瞻性的方式推进国际民用核能合作,同时应维护国际防扩散原则的有效性。 40、双方致力于防扩散的目标,并同意扩大两国在相关领域的双边和国际合作。 41、作为拥有相对成功经验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拥有共同的特殊责任,保护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在正在形成中的国际秩序中的利益,帮助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的积极面中受益。鉴此,双方将在北京和新德里分别举行由两国财政部共同主持的国际研讨会,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共同分享两国的发展经验。 42、双方同意加强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合作。两国支持建立一个公平、合理、平等、透明、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早日恢复多哈回合谈判,决心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作为20国集团和33国集团的创始国,两国决心与世贸组织其他成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与协调,以发展为核心,确保早日恢复多哈工作计划谈判。 43、双方认识到区域一体化是正在形成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特征,同意加强两国在地区组织中的协调,探讨实现更为紧密的亚洲区域合作的新架构。双方积极看待对方参与亚洲跨区域、区域和次区域合作进程,包括参与东亚共同体的进程。鉴此,双方同意在东亚峰会开展紧密的合作。印方欢迎中方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观察员。中方欢迎印度成为亚欧会议成员。双方同意在上海合作组织内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扩大合作。 44、印方忆及印度是最早承认一个中国的国家之一,其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印度表示,将继续遵守一个中国的政策。中方对印方立场表示赞赏。 45、印方重申,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从事反对中国的政治活动。中方对印方立场表示赞赏。 46、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以下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广州和加尔各答设立总领事馆的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印度共和国外交部合作议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印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馆房产问题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的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印度出口检验委员会关于铁矿石检验的合作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印度共和国农业部关于印度大米输华的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印度远期市场委员会商品期货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党校与印度共和国公共行政管理学院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和印度共和国环境与森林部关于林业合作的协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印度农业研究理事会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印度共和国人力资源开发部教育合作与交流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与印度共和国考古局关于合作保护文化遗产的谅解备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协定》。 47、双方相信胡锦涛主席对印度的成功访问,使2006中印友好年庆祝活动达到高潮,促进了两国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有助于充实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给双边关系带来实质性的提升。双方认为,该联合宣言为中印关系的持续发展和多样化提供了宝贵蓝图,也充实了两国战略合作。 48、胡锦涛主席邀请阿卜杜勒.卡拉姆总统和曼莫汉.辛格总理访问中国。印方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具体访问日期双方将通过外交渠道另行商定。 二00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于新德里
【时事点评】在讨论这份《联合宣言》之前,我们想对昨天“焦点点评”的主要内容、既我们对胡锦涛主席在亚太峰会上表现出的“自信十足”与中国在外交上“锋芒毕露”的观感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胡锦涛主席“自信十足”的背后 显然,胡锦涛主席的“自信十足”,一方面来自中国外交近两年来的“历史沉淀”,另一方面更来自于近年来中国综合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胡锦涛主席“自信十足”的背后,是即有来自对“两廊一圈”有莫大期待的越南因素;也来自对大湄公河经济合作区,对“10+1”模式、对“10+3”模式、泛亚铁路路线图有莫大期待的东南亚因素;还来自依赖中国稳定朝鲜半岛局势的韩、朝鲜因素;也来自期盼着依靠中日关系缓和、以摆脱美国对其日益加紧控制的日本因素;更来自通过在“两核问题”、上海合作组织方面的“中俄”全面合作,从而令“双方”都大获其利的俄罗斯因素; 同样,也来自经历了“这一轮黎以冲突”的无奈,才明白必须借助北京的力量、借助中俄的出手、才能逼迫华盛顿同意让以色列立刻停火,继而维护了欧盟的中东话语权,从而“放下”一向的高傲、公开将法国的大国地位建立在“与中国战略关系紧密程度”之基础上的法国因素。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胡锦涛主席的“自信十足”、“特别来自”要想维持目前这种对美国仍然有利的“现有经济格局、安全框架”,就必须借助“中美”之间“利益攸关者”这层关系的“美国因素”。
北京的“锋芒毕露”,在于既扮演“破坏者角色”,也扮演“建设者角色” 另外,首席评论员就指出,北京的“锋芒毕露”,在于既扮演“华盛顿计划”之“破坏者角色”,也扮演一系列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设者角色”。在我们看来,这集中表现在围绕“是否建设”、“是否现在就建设”一个美国提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的“中美斗争”上。 真实的情况就是,在北京向全世界公开宣示自己的亚太政策核心就是“致力于APEC开放性”的背后,实际上是在“公开、坚定地拒绝”美国提出的“即刻建立”以美、日、澳、加、新(新西兰)、新(新加坡)为核心的、跨太平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与此同时,东方评论员也注意到,北京在扮演“华盛顿计划”之“破坏者”的同时,也在扮演“建设者”的角色,这表现在对“华盛顿计划”不感兴趣的中国、却积极地与APEC“东南亚成员国”一道、甚至与南亚、中亚、东北亚国家一道、丝毫不顾忌华盛顿的脸色,力推“东亚人”、或者“亚洲人”、“周边人”自己的自由贸易区进程。
如果.......北京实际上已经摆出了一种不惜将APEC的“既有框架”拆掉的姿态 因此,北京还有意沿着“泛亚铁路”路线图,积极准备与俄罗斯、欧盟、非洲国家一道,努力地向着建设一个横跨“欧亚非”大陆经济合作圈的方向努力。 根据我们的观察,在华盛顿有意将这个“自己一度控制的”、现在对其影响力已经开始下降的APEC,指向自己所处的美洲大陆,将APEC的“成员构成”局限在自己居主导地位的环太平洋经济圈,从而达到一种尽可能地排挤与自己正在一争高下之欧盟经济体、防止“中欧”的战略接近、防止东亚经济实现一体化的企图心。 同时,我们认为,北京显然有意将这个“自己从来就不曾发挥主导作用”、现在对其影响力正在大幅增强的APEC,指向自己所处的亚洲大陆,指向东北亚,指向南亚次大陆、指向欧亚大陆深处、指向欧亚大陆的另一端,从而摆出一种不惜将APEC的“既有框架”拆掉的姿态,如果美国人坚持要将APEC打造成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旨在阻碍东亚经济一体化、甚至亚洲经济一体化,阻碍欧亚大陆经济合作的“环太平洋经济圈”的话。
在中国、东南亚国家的眼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泛亚铁路路线图将“优先处理”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华盛顿抛出的这个“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蓝图,在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日常工作”中、绝不会获得较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更加优先的优先级、甚至不会获得较之“泛亚铁路”更受重视的“重视程度”。
中国外交近段内“锋芒毕露”的两个侧面 另外,“上述内容”不过是中国外交近段内锋芒毕露的一个侧面,是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迥异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侧面、展现中国的外交重心在于“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并对任何形式的国际合作都持“开放性态度”的一面。 东方评论员认为,“中国外交”在亚太峰会上将“自己的目标”公开宣示为“促进任何形式的国与国之间合作,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道路”的同时,本身就是在“热切地期望”通过胡锦涛主席的访印、尽可能地达成各种形式的中印合作、尽可能地避免各种形式的中印对抗。
类似的事情,在处理“非常重要的中日关系”的时候,北京就做过 然而,东方评论员也认为,中国外交近段内锋芒毕露的“另一个侧面”就是:尽管中印关系的确非常重要,但在胡锦涛主席即将展开印度之行时,北京突然在领土问题上转持强硬立场、这也就摆出了这样一种姿态,既:如果印度坚持现在就要按有利于印度的方案解决边界问题,否则、就配合盘踞在阿富汗的华盛顿,挤压“中伊之间”、上合与伊朗之间的巴基斯坦通道的话,那么中国就准备冷冻“的确非常重要的”中印关系、并更加支持巴基斯坦,还将与巴基斯坦一道,在拟议中的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能源管道路线图上暂时不考虑“印度油站”;在规划中的中国南部、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尔其的泛亚铁路南部路线图上,分别用中缅铁路、中巴铁路绕行印度,暂不考虑“印度车站”。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北京已经做过,在处理“非常重要的中日关系”的时候,北京就做过,不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蓝图、还是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计划,事实上都是在刻意忘记“日本”这一站。
“胡萝卜加大棒”的巧妙组合 对此,首席评论员就指出,锋芒毕露的北京在中印战略对话前、通过上述手段已经“刻意彰显”了“两个侧面”,对印度而言,其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了:这就是“胡萝卜加大棒”的巧妙组合。 显然,胡锦涛主席在结束亚太峰会、转往印度、与印度决策层进行“战略对话”的那一刹那间,手里分明就提着刚刚准备妥当的“胡萝卜与大棒组合”。也正因如此,我们认为,有心借中美恶斗、逼迫北京在领土上全面让步的印度,终于放弃了“企图立刻解决中印领土争端”的强硬立场,签下了这份“宁愿合作不愿对抗”的《联合声明》。 不难看出,《联合声明》的主题在于三点: 第一,“中印”都希望进行大规模经济合作,一种包括“24亿人口之间”的经济合作; 第二,“中印”都同意“致力于通过和平途径,以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积极方式解决悬而未决的分歧,包括边界问题。同时确保这些分歧不影响双边关系的积极发展”。
在“24亿人口”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强烈冲击下,APEC“既有框架”想不散都难! 第三, 也是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联合声明43条)双方认识到区域一体化是正在形成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特征,同意加强两国在地区组织中的协调,探讨实现更为紧密的亚洲区域合作的新架构。双方积极看待对方参与亚洲跨区域、区域和次区域合作进程,包括参与东亚共同体的进程。鉴此,双方同意在东亚峰会开展紧密的合作。印方欢迎中方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观察员。中方欢迎印度成为亚欧会议成员。双方同意在上海合作组织内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扩大合作。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正是因为达成了“第一、二条”共识,才会有“第三条”的重大成果。显然,如果按照这种说法来发展中印关系,既印度欢迎中国加入南亚区域合作,而中国也接纳印度更大程度地参与东亚共同体进程的话,那么,在加起来至少有“24亿人口”的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甚至亚洲经济合作的强烈冲击下,美国一心想主导的、跨太平洋、旨在经济上排挤欧盟、限制印度、遏制中国、控制日本、约束俄罗斯的APEC“既有框架”、恐怕想不散都难! 当然了,要想让印度人“言行一致”、胡锦涛主席接下来的巴基斯坦之行尤其关键、与巴基斯坦邻接的阿富汗局势如何也极为关键。在一段北约驻阿富汗司令官要求北约国家兑现诺言、增兵阿富汗的新闻报道之后,东方评论员将开始今天的中亚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