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京人物素描:亦文老师人变猴


大茶馆聚闲斋北面隔一条胡同就是福建会馆。1902年大清朝廷推行新政,一些福建人利用福建会馆的地方办教育,开设了一个闵学馆,相当于中学,招收在京的福建籍子弟,教育他们学习先进的文化。大约1908年的时候,这闵学馆又聘请了一位新教习,名叫亦文。

年轻的亦先生是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毕业的,头脑里有很多西洋新思想。他不仅在闽学馆授课,还到其他新学校去讲演。他是单身,就住在闵学馆后面福建会馆留用的院子里,所以他偶尔来聚闲斋坐坐,跟老茶客们聊聊新学问。

他给老茶客讲的新学问,最让人吃惊的是,人是从猴子变来的。他还讲,这世界是一个淘汰的运动,不是你淘汰我,就是我淘汰你,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叫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还说,大清要自强,不自强,就会被洋人吃了,国破人亡。

亦先生的这番新理论让聚闲斋的茶客们争论了好久。

邱老板同意人是猴,但是他认为这层窗户纸不能挑破,一挑就是自找别扭,自找麻烦。

冷四爷和班三压根儿就不同意。

而恩二和颜十则同意人是从猴子变过来的。

特别是颜十,不仅同意这个观点,他还用自己了解的知识进行发挥。他说班子里的姑娘就是“天”,嫖客们就是“生物”,姑娘闲贫爱富,就是一个“天择”的过程。那有钱的嫖客被请进来,没钱的嫖客被踢出去,就是一个“生物竞争”,“适者生存”的过程。解释完了,他还问亦先生,他说的对不对?

亦先生尴尬地笑了笑,说,差不多,是那个意思。

颜十还把亦先生的理论,到陕西巷说给梅竹班的姑娘们听,姑娘们一听都哈哈大笑,说,没错,男人就是猴子,根本就没有变成人。

1908年的时候,京城虽然已经有了洋人教会办的女子学校,但大户人家还不敢把女孩子往那里送,担心孩子跟洋人学坏。所以还是按照老传统,邀请教书先生到家里来,给女儿们进行家庭授课。宣武门内朗贝子府大院内共有三个女孩儿,都在十五六岁左右,听说亦先生水平高,就把给请去做家教。

亦先生兼职在朗贝子府做了三年家庭教师。辛亥革命刚一开始,亦先生就大胆把19岁的大女儿搞大了肚子,然后带着她私奔了,有人说两人跑到了日本,大女儿上大学,亦先生攻读博士。反正两人私奔的时候,大女儿卷走了家里很多珠宝字画,足够她两人在日本生活一阵子的。

聚闲斋茶馆邱老板说,我早就说过,人是猴子这层窗户纸不能挑破,挑破了,多有学问的人,都能办出猴子事情来。

五四运动的时候,亦先生从日本拿了博士回来,在某大学任教,宣传个性解放,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不过在聚闲斋,茶客们一看见他,就想起了猴子的故事。[2007-1-28][2007-10-20修改]


回到总目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