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在为谁的利益说话


2006年3月,张维迎的文章《理性思考中国改革》发表后,他的一位朋友对他表示质疑:“什么叫‘理性’思考?难道就你一个人理性?别人都不理性?”

如今,在百度网站上搜索“理性思考中国改革”,结果网页约10200篇,其中有大量对张维迎的批评。他的观点“正确观点不能靠投票”、“改革要对既得利益受损者予以补偿”成为受攻击最多的靶子。很多人因此认为,张维迎是一个脱离大众、缺乏良知的“利益集团代言人”;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表示,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张维迎是“真正的学者,中国人的骄傲。”

对张维迎来说,2006年是参与公共话题讨论较多的一年;而“理性思考中国改革”

无疑是他在2006年思想动态中最明显的标记。

“我并没有想去说服所有人。”张维迎回忆,他当初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他觉得在过去两三年中,网络和媒体中某些非理性的声音有愈演愈烈的势头,这种势头可能对中国改革的走向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作为一个学者,我觉得有责任对事关中国经济改革前途的重要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这篇影响广泛的文章中,张维迎首次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改革面临着三个重要约束:权力结构约束,意识形态约束和知识约束。在这些条件的约束下,必须考虑改革的可行性,“不能光想我们想要什么,还要考虑我们能做到什么。”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张维迎提出了改革中的利益补偿问题。他指出,改革的目的是在避免大的社会冲突的前提下把蛋糕做大,改善所有人的处境,因此要考虑对改革中的利益受损阶层进行补偿,否则,改革就变成了革命——这些观点其实并不新鲜,张维迎至少在2001年就发表过。但那时候公共政策讨论的“网络大众化”程度远远不如今天,以至于今天很多人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因此感到惊讶,难以接受。

2006年4月,在《理性思考中国改革》发表后不久,张维迎又发表了一篇《政府缩权是反腐之本》。在这篇被称为“舆论轰炸下逼出的大实话”的文章中,张维迎指出腐败严重的根源在于政府权力过大,反腐败的根本办法是削减政府权力。这一观点得到了包括原先批评张维迎的人在内的很多人的赞赏,他们认为这是张维迎在舆论轰炸下的醒悟,“终于回到了民众的立场”。殊不知,这些观点张维迎至少在2002年就公开表述过,而且《政府缩权是反腐之本》本来是《理性思考中国改革》中的一节内容,但由于当时为了避免文章在传播上遭遇麻烦,张维迎才决定将这一小节内容推迟发表。

张维迎的这种做法体现了他在分析改革问题和提出改革建议时遵循的重要原则,即考虑政策的可行性、利益的兼容性和观点的可传播性。他说:“我自己更现实主义一些。喊口号是没有用的。”

在发表《政府缩权是反腐之本》前后,张维迎又发表了《医疗体制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垄断》一文。这篇文章指出,医疗领域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能归咎于“市场化”,而应归咎于政府对医疗供给的垄断,“政府本身做不好,也不让别人做,导致了严重的供给不足。”供给不足再加上价格管制,又导致了药品回扣、收红包等医疗不正之风。他认为,医务人员有权利要求“以合法的形式得到合理的报酬”。

正如反对将医务人员“收红包”现象归结为道德问题,张维迎对经济中的种种不良现象也首先是从制度上去找原因和对策。例如,对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高福利,他曾明确指出,那是一种“全员寻租”——即寻租的人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头头脑脑”,普通的工人也在分享垄断租金。但他同时强调,这是体制问题,“谁去做都一样,不应该把扳子打在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身上。”这就是他常说的换位思考和公共理性——他借以喻之的白话是“公道不公道,打个颠倒”。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张维迎会义无反顾为企业家“代言”。2006年10月,在接受《权衡》杂志采访时,张维迎指出,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从社会人力资源配置变化的角度看,中国的经济成就取决于企业家的出现和成长,“哪个地方的创业环境好,哪个地方的经济增长就快;哪个地方的企业办得多,哪个地方的就业压力就小,老百姓的生活就过得比较好,并且收入差距也相对小。”——这是他多年来一直保持的观点,也是他强调要在中国保护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环境的根本原因。所以他对“收买张维迎”一说感到不解,“现在你可以说有人收买我,但20多年前谁收买我?”

对公众颇为敏感的企业家“原罪”和官商勾结问题,张维迎依然强调体制的弊端,“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企业家创造价值的活动与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往往是混在一起的”,由于许多在市场经济中本来属于公民应有的商业活动的权利被政府部门垄断——如开办企业、进行投资都需要政府批准,使得很多个人和企业不得不通过特殊手段去“赎买”这些权利,由此产生了权钱交易。所以他认为,中国社会要想减少腐败,必须削减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如果把腐败简单归结为人的道德问题,实际上掩盖了问题的本质,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

对体制原因的重视,使张维迎把很多问题的根源归结到政府部门对经济活动的过度控制。2006年9月,他在《文汇报》上发表了《让商业活动更自由》一文,强调指出:如果我们的政策法规能给商业活动更多的自由,哪怕是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更多的人将会从事创业和创新活动,我们的经济增长将更具可持续性,更多的人将找到工作机会和收入来源,我们的政府会更廉洁,我们的社会将更和谐!

在分析国有企业垄断问题时,他再次谈到,政府存在的目的不是使财政收入最大化,也不是使国有资产最大化,而应该是使社会利益最大化。在转轨经济中,如果政府一方面是企业的所有者,另一方面是社会的管理者,就会存在深刻的角色冲突。“政府很容易利用它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垄断性的权力,来谋取它作为所有者的利益。”

类似这样的观点,使一些人为张维迎担心。他们忠告他:“你是有行政职务的人,说话要慎重一些,否则可能对工作造成影响。”知道这些利害关系的人,对张维迎心怀敬意;不知道这些利害关系的人,很多称他为“利益集团代言人”。所以茅于轼先生在一篇评价张维迎的文章中感慨地说,“群众往往不明白谁是真正维护他们利益的人,而社会的先知先觉往往成为历史的牺牲品。这才是真正的可悲。”

2006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这似乎意味着,新一轮的改革大争论终于划上了句号,中国的经济改革又重新走上了原来的轨道。但在张维迎看来,改革不会那么顺利。他对改革前景的判断是:“不会出现大的倒退,但走下去也不容易,障碍在于有的政府部门始终想维护自己的权力。”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张维迎就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走走停停的过程。因为体制转轨是所有利益主体(包括政治家)追求自我利益的博弈过程,改革的推进不仅要求政治高层取得一致,还需要很多环环相套的政府各部门的合作。而政府各部门官员的利益与真正改革的取向往往不一致,他们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取向操纵和“落实”改革,使改革的过程充满各种变形或名不符实的政策措施,从而导致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伴随着挫折与停滞反复交织的局面。

2006年的改革进程印证了这种逻辑。一方面,张维迎对某些改革措施——例如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公开上市表示肯定。他认为这些举措在短期内不一定能看到很显著的效果,“但从长期看是在往正确的方向走。”另一方面,他对经济中的高度管制和投资审批的回潮感到担忧。在他看来,“一些本来已经废除的审批又在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的名义下重新引入。‘产能过剩’成为阻止民营企业进入一些重要行业的借口”。与此同时,他所担心的“政府部门利用民意扩权牟利”的情况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而他一直主张的“国退民进”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在2006年末降至了最低点——国资委表示,将对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的中央企业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以实现国有经济对这些行业的“绝对控制力”……

这些现实使张维迎感到无力与无奈。他说:“像我这样的人,尽管在学术上有一些影响,但在政府制定政策的时候是没有发言权的。”好在他认为:“政府现在出台政策比以前透明,它的决策多少会受到外界、包括媒体和舆论的影响。”——这大概就是2006年张维迎参与了很多公共话题讨论的原因。

“我关心的不是我的某一项政策建议能否被政府采纳,而是我的观点能影响多少人。”张维迎说,“即使没有任何一项政策是我直接建议的,但只要那些制订政策、建议政策或评论政策的人受到我的影响,我的愿望就实现了。”

与张维迎的对话

2006年9月,张维迎由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升任院长,这是他在2006年的一个重要变化。我们的对话正好从这个话题开始……

问:不久前,您被任命为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你的上任会给光华带来什么变化吗?

张维迎:光华总的发展战略不会变。我们过去几年的战略是正确的,光华这几年一直在持续不停地发展。我上任之后,做事的自由度更大一点,有些具体的做事方法会做一些改进和调整,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理想和理念。

问:你在光华新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提出“光华是培养精英的学院”,考虑“精英”的称谓在很多人看来具有某种讽刺性,你的提法是不是有一些针对性?

张维迎:我是有一定的针对性。我认为当前社会中某些反精英的倾向是不健康的。我对精英有比较多的解释,所谓精英,就是那些有理想、有激情、有耐心,想干大事的人;那些有思想、有知识、有责任心,能被委以重任的人;那些具有科学批判精神、能理性思考问题,有能力引领社会往正确方向前进的人;那些有恻隐之心、辞让之心、廉耻之心和是非之心的优秀公民。这部分人在全体民众中是少数,但是他们对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这些人应该成为社会的楷模,而不应该成为社会嘲讽的对象。

问:作为培养企业家和未来企业家的商学院,光华对企业家的道德有无评判标准?如果有一位中国企业家必须通过贿赂官员才能使企业生存下去,你会建议他怎么做?

张维迎: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有知识、有能力,还要有道德、有社会责任心。过去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是衡量一个人做事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

在现实中,“道”——或者叫“理”,跟法律有着相当复杂的关系。所谓“理”,就是看你做事是否为社会创造价值。“理”是在“法”之上的:合理的东西具有天然的合法性;而法律的制订应该按照合理的要求进行,不合理的法律是不对的。

但在中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法和理之间都有很多错位,这样一来,有时候很难简单地判断违法行为是不是合理的。譬如,过去闹革命,恰恰是那些最有理想的人去抛头颅、洒热血。为什么抛头颅?因为他是违法的。再比如贿赂,当一个人被抢劫的时候,他把钱交出来,也是一种贿赂。但你不能说他这么做是不对的,起码他是值得同情的。

在社会中,所有人做事分为四类:合理又合法;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理;既不合理又不合法。最伟大的人干事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合理不合理,他不管合法不合法。事实上,他们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想把那些合理但不合法的事变得合法。所有革命家、改革家就干这样的事。次伟大的人干事有两个标准,既要合理又要合法。合理但不合法,他不干;合法不合理,他也不干。普通人干事也就只有一个标准,只要合法,不合理他也干。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法律要求他去杀人,不合理他也去杀。这就是最平庸的人。最后是坏人,做事既不合理又不合法。他没标准,以自己为标准。

我跟我的学生讲,你们很难做到伟大的标准,像孙中山、邓小平那样,但你们也不应该是平庸之辈,只对自己负责。你们就按照次伟大的标准做事:既要合理又要合法。有些合法但不合理的事,做的时候不需要承担责任,但不创造社会价值、甚至损害社会,那样的事不能干。有些合理但不合法的事,对推动社会进步是好的,但是那样做个人会有麻烦,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所以也不要做。要把对自己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统一起来,必须同时满足合理、合法两个标准。这是我对他们的忠告。

问:作为院长,你必须从事很多行政事务,会不会觉得在学术上再前进的余地不大或者是时间不够?

张维迎:当然有这个问题。但没办法,在这个位置上就要作一些牺牲,为别人搭好台子,做好服务。无论如何,学术上肯定是后浪推前浪。我期望这个事,否则这个社会就没法进步了。另外,学术上我个人比较追求思想性的突破,而思想性的突破往往带有偶然性,并不是多花时间就可以产生了。

问:您过去的研究认为,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不相容,并且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无法生存的。但最近两年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国有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多,并且活得越来越“滋润”,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张维迎:举个例子,一个家里面有弟兄五个,如果全是懒汉——或者四个人是懒汉、一个人干活,那么这个家肯定撑不下去。如果这个家里有一个懒汉,其他四个都辛苦干活,这个家不会有问题;而且很可能四个勤快的兄弟在外边赚了钱,把钱交给父母,那么在家里呆着的懒汉比谁都过得好。

中国经济的活力,主要来自民营企业在竞争行业的发展。换句话说,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的下游产业,国有企业主要在上游。凡是在下游竞争产业的国企都活不下去,大部分民营企业也活得很辛苦。但是在下游的民营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对上游的能源、原材料、电力、电信、运输等的需求也大量增加。这些行业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所以国有企业活得很好。

这就是为什么我常说,垄断国企是一种全员寻租——寻租的人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头头脑脑”,普通的工人也在分享垄断租金。例如石油行业、电力行业、电信行业工人的工资比其他竞争性行业要高得多,就是垄断行业全员寻租的证明。当然这是体制问题,谁去做都一样,我们不应该把扳子打在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身上。

问:最近国资委已经表态,2007年国有企业将重新向国家上缴利润,这样的变化会不会强化垄断企业的合法性?因为既然垄断企业向国家分红了,其垄断行为似乎就无可厚非了。

张维迎:就目前来说,垄断行业的留利是多了,也很难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问题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政府,利润上缴相当于增加了财政收入,政府是否应该考虑在其他方面相应地减免税收?如果不相应地减税,可否考虑把上缴的利润作为特别基金(如国民教育基金、医疗保障基金等)使用?如果不统筹考虑这些问题,上缴的利润可能又浪费掉了!

这个问题最终指向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政府存在的目的不是使财政收入最大化,也不是使国有资产最大化,而应该是使社会利益最大化。如果要使国有资产最大化,政府可以在好多领域与民争利。与民争利的严重后果不是一块钱从私营企业的收入变成了政府的收入,而是政府为了增加这一块钱的收入,可能减少整个经济五块钱的产出,使社会福利的蛋糕变小。这是一般人看不到的效果。所以,解决垄断利润最有效的办法是引入竞争,让消费者受益,而不是怎么分配利润。

问:你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改革在2006年的进展?

张维迎:总的来说,中国过去27年的改革在建立市场经济制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要看到,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被高度管制的经济。过去的几年,伴随中国加入WTO,从中央到地方都清理了很多审批项目,但数量上的减少并没有伴随相应的质量变化;一些无关紧要的审批废除了,而许多“含金量”高的审批并没有废除。2005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鼓励和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36条”,旨在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和更自由的商业环境,但大部分条款并没有真正落实。在一些基础性的产业,私人企业投资仍然要得到政府的批准。企业做任何一件事,都得与政府官员打交道,浪费了大量本来不该浪费的时间和金钱。

问:如果当前的状况是由于权力部门的利益驱动造成的,你认为改变这种状况的动力在哪儿?

张维迎:一方面当然是学者和媒体舆论的呼吁;另一方面,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有特殊信念的人,既想做大事,又能把握社会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推动改革,在历史上留下功勋——这从来都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力之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