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威胁论在西方抬头

柏林墙倒塌已17年了,西方国家当时曾幻想过这样的前景:柏林墙的倒塌掀起一股不可阻挡的、由自由市场和自由人民汇成的浪潮;俄罗斯从此会成为民主国家的一员,不再是西方的安全威胁。但最近几年来,“俄罗斯威胁论”却在越来越多的西方媒体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美国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曾写道:“今天,当你站在柏林墙遗址并面向东方看时,你就看到一股逆流正朝你滚滚而来。这是来自于俄罗斯的一股由石油和极权主义汇成的黑色浪潮,它正在阻挡柏林墙倒塌后,由自由市场和自由人民汇成的那股浪潮。”这段话也许能生动说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目前的尴尬关系。俄罗斯在西方的形象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西方人认为俄罗斯人是“间谍”或“暴富的强盗”

俄罗斯《新闻报》不久前报道说,去年俄罗斯公司未能成功购买的外国资产的交易总额超过500亿美元。专家认为,大部分收购交易失败是出于政治原因——俄罗斯人要么被认为是“克里姆林宫的间谍”,要么就是“暴富的强盗”。

在欧洲,《环球时报》记者在前些年还没有感受到这种对俄罗斯的担心,但从2006年开始有了变化。莫斯科在国际上大打能源牌,让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甚大的欧盟感到不安。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不久前在伦敦遭神秘毒杀更引发欧洲新一轮的“俄罗斯威胁论”鼓噪,各大媒体群起响应,矛头直指克格勃出身的普京总统。去年10月,西班牙一家杂志的记者在该国外交部门口的垃圾桶里竟意外发现一份绝密文件。文件显示,欧俄峰会是欧洲人所设的“鸿门宴”,在与普京会晤前,欧盟25国领导人当天中午曾专门碰头,协调立场,制定“一致对抗俄罗斯总统”的战略。对此,俄联邦委员会副主席梅津采夫表示:“这是人为的泄密。不排除对我们不怀善意的人想在欧洲社会舆论中再次煽起对俄罗斯的仇恨。”

美国对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日益提高也感到忧心忡忡。美国的一家研究所曾列出了西方媒体对俄罗斯的10条成见,其中包括俄罗斯人处于普京的苛政统治之下、俄媒体不自由、侵犯人权等行径。世界上仿佛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俄罗斯:一个是俄本国媒体上报道的俄罗斯,这是一个正在谋求恢复昔日大国地位的能源超级大国;第二个是在西方潜意识中的俄罗斯,这是一个经济尚不发达但带有帝国野心的、集权的腐败国家。西方媒体越来越倾向于将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与苏联相提并论。

美国《新闻周刊》等媒体一一列举出俄罗斯对西方的威胁:“俄罗斯正越来越成为一个令人恐惧的地方”;“种族主义在俄罗斯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新民族主义正进入主流”;“普京希望通过玩仇恨外国人的游戏提高支持率”;“种族主义活动得到了俄政府的默认和支持”;“俄罗斯正走向法西斯主义”。

俄罗斯作家维克托·叶罗费耶夫近日在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分析了俄与西方的关系。文章写道:“俄罗斯在西方的形象糟糕到了极点,这是谁之过?克里姆林宫和西方对此持截然相反的观点。克里姆林宫认为自己遭到了攻击,带头的是西方媒体……克里姆林宫就像个孩子一样心里又羞又恼,因为它认为自己什么坏事都没有干。”对此,西方世界也感到愤怒,叶罗费耶夫认为,俄厌倦了西方的指手画脚,而西方也厌烦了俄丑闻迭出。双方之间已完全不抱幻想。

  西方在害怕什么

随着国际油价的一路攀升,俄罗斯仿佛一夜之间从欧洲病夫变成了欧洲巨人。俄罗斯的能源政策让欧洲感到担心。德国外交政策专家约瑟夫·约菲说,俄罗斯天然气管道对西欧产生的影响,远比其手中的远程核导弹大得多。俄罗斯坚称自己没有将能源作为政治武器,但西方却持相反观点。德国《世界报》称,能源如同苏联红军的坦克,是关键的权力筹码。

英国广播公司曾援引“欧盟内部一名高级官员”的话说:“你们知道欧盟领导人同普京同处一室时的情景吗?”他们都诚惶诚恐地说:“我爱你,弗拉基米尔。”这说的是去年10月在芬兰的拉赫蒂举行的欧俄首脑会议上的情形。据说欧盟领导人“苦苦哀求”普京履行与西方石油公司签署的合同。

西方学者认为,石油国家的价格和获得自由的速度之间保持着一种负相关性,能源价格越高,获得自由的速度越慢。《纽约时报》评论称,俄总统普京手握着大把大把靠石油和天然气挣来的钞票,正在国内压迫反对派,重新对一些重要能源企业实行国有化,将西方一些人权组织驱逐出境。俄不仅自己在民主发展的道路上后退,而且也对周边邻国的民主发展构成了威胁。

德国《每日镜报》社论曾指出,俄拥有核武器和石油,因此具有在欧洲地缘政治领域发挥更加专横跋扈作用的潜力。而俄与一些被西方视为“流氓国家”或者是异己政权的国家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同样被视为对西方地缘政治利益的挑战。

  西方不得不接受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面对从西方世界滚滚而来的各种指责,俄罗斯并不认同。俄罗斯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曾在节目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西方喜欢一个弱小而处于下降阶段的俄罗斯,而当俄罗斯重新恢复健康的时候,西方又开始攻击我们?”俄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卡拉甘诺夫表示,俄已走出低谷,不管喜欢不喜欢,承认不承认,西方已不得不接受一个更强大的俄罗斯。俄罗斯媒体也普遍认为,俄罗斯重新崛起是一个事实,不会因为西方采取的围追堵截而改变大的方向。但俄要完成大国复兴的历程,就必须处理好当前面临的战略困境。

记者的俄罗斯朋友米佳对西方鼓吹的“俄罗斯威胁论”不以为然,但他同时也认为,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俄罗斯形象可能和现实有差距,但有些是值得俄罗斯当局重视的,一听到“俄罗斯威胁论”就为了反驳而反驳,不是客观和辩证的态度。米佳认为,西方的一些批评俄听进去并加以改正对俄有好处,比如俄在排外主义和民族主义方面的问题就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对俄自身的发展带来的危害将不可避免。俄罗斯威胁论某种程度上为俄实现自我调整提供了一面镜子。

俄罗斯一直努力改善自己在西方的负面形象。一方面,俄官方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批驳,如利特维年科中毒事件等,俄都会及时地就一些事关俄罗斯国际形象和是非曲直的问题展开公共外交。除此之外,俄还主动出击,通过文化外交或其他渠道构建良性的国际形象,这包括建立了针对全球观众的英文频道,在西方聘请公关公司游说等等。尤其是对独联体国家,俄还试图使用共同的历史、文化等软实力武器,恢复自己的影响力。此外,俄领导人也当面与西方国家领导人和媒体直接沟通,普京去年底曾亲自给英国《金融时报》撰写了题为《欧洲无须惧怕俄罗斯》的文章。普京强调,无论从精神、历史,还是文化层面,俄都是“欧洲大家庭”的天然成员。俄正以一种着眼于未来而非眼下的观点,发展与欧盟之间的关系。俄与西方未来的对话不应退化为相互埋怨。试图将俄欧关系套上“非友即敌”的过时模式脱离实际,有可能在欧洲制造新的分裂。俄当前的目标是和欧盟作为合作伙伴和盟友,创造出共同的未来。2月1日,普京与国内外媒体见面时也给了外国媒体很多提问的机会,强调俄不会与任何国家对抗和冲突,目的就是换取西方对俄内政外交的理解。

  俄与西方的战略困境

一名西方记者曾向《环球时报》记者透露,西方国内有一大批苏联和东欧移民,他们把对苏联的成见转移到了俄罗斯头上,在国内大肆批俄。他们的政治影响力,对西方媒体自然产生了导向性的作用。此外,东欧国家全部倒向西方后,这些新欧洲国家要向西方表忠心,就要和俄表示决裂,要和俄决裂,就要渲染俄的威胁。

分析人士认为,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实力不断增强,确实在某些层面对西方构成了挑战,“俄罗斯威胁论”的出现不足为奇。西方作为现有国际秩序的受益者,显然更愿意看到一个弱而不乱的俄罗斯,而不是一个可以挑战其霸权地位的俄罗斯。为了谋求重塑大国形象,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效仿了美国的外交战略模式,即尝试以强硬手段巩固势力范围。这两年来,俄罗斯与近邻国家以及波罗的海国家冲突不断,很多问题上还与美欧机构均发生冲突。不过,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互有所求,在这个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世界里,西方同样离不开俄罗斯,这是俄西双方的战略困境。在很长一段时间,俄罗斯和西方既斗争又合作,斗而不破的总体格局仍将维系

俄回击西方战略挤压

环球时报消息:1月22日,俄罗斯军方猛烈指责美国要在东欧建导弹防御网的举动,称此举是对俄罗斯的“实质性威胁”,势必改变这一地区的战略平衡,俄罗斯将会采取适当的措施做出回应。这番话刚落,俄罗斯23日又传出两条消息:一条是俄总统普京将于25日率300人的超大代表团访问印度;另一条是俄罗斯已经履行协议,向伊朗运送29枚防空导弹。尽管俄罗斯官方并没有把这些事情联系在一起,但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在复兴大国地位的过程中,不得不痛苦地面对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战略挤压,但俄罗斯也有自己的撒手锏,再加上俄罗斯人好强的性格,它回击西方的动作必然是强有力的。
俄民间支持普京再连任 西方担心沙皇卷土重来

环球时报消息:“嫁人要嫁普京这样的人”,这是俄罗斯的一首流行歌曲。这首歌曲被广为传唱,不仅表明总统普京成了姑娘们的大众情人,也意味着普京在俄罗斯人心中已升格为“半神”。执政6年多来,普京一步步确立了以总统为塔尖的垂直权力体系。7月20日,俄联邦北奥塞梯共和国“和谐与稳定”运动执委会主席吉佐耶夫宣布,今年12月15日之前,俄可能就普京连续第三次担任俄总统的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并称现在已有56个联邦主体支持该倡议。本月的一项民意测验也显示,普京的支持率达到79%。西方媒体在提起他时,则越来越喜欢使用“沙皇”和“普京大帝”等比喻。在国内的欢呼声和西方的咬牙切齿声中,普京俨然已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