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春节



记忆中小孩子的时候,冬天很冷,雪也很大,很多时候,春节就是在漫天飞雪中来到的。

每年一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逢五(初五,十五,二十五)才有的集市上总是人头攒动,乡亲们要提早将过年的干货准备好。肉食要等到小年以后才能买,不能太早,虽然那时候每家也割不了几斤肉;大姑娘,小媳妇会三五成群的到集市上或者公家的门市部扯几尺花布做个新的外套,过年时穿在棉袄外边,那就很美了。小孩子所关心的就是大人买鞭炮没有,买的是多少响的鞭炮。当然,每天都会数着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

除夕之夜,大哥哥们还能跑到外边玩,自己太小哥哥也不愿意带着玩,大人不让单独出门因为外边太黑。大队部前那盏全村唯一路灯成了弹弓高手们的靶子,早就被打瞎了。父亲会把买来的鞭炮放到炉子附近烤上,这样鞭炮响声才更清脆。妈妈还在忙着煎煎炸炸。听者外边稀稀落落的鞭炮声,在妈妈连哄带骗声中很不情愿地上床睡觉。小的时候总是想体验一下人是如何入睡的,但是总是在不知不觉中睡去,如死猪一般。除夕之夜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是在鞭炮声中,在满屋子的饭香中甜蜜地入睡。

第二天早早醒来,妈妈给穿上翻新了的厚厚的棉袄。由于棉袄太厚,刚开始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如企鹅一般。

那时候还没有什么游戏机一类的新鲜玩艺儿,大年初一,小孩的主要活动就是放鞭炮。由于数量有限,总是将整挂鞭炮拆开来,单个来放。胆子小的先将鞭炮固定好,用燃着的香烛点燃后快速跑开;胆子大的会拿在手中点燃后再抛在空中。下雪时候最好玩,可以将鞭炮固定在雪堆中,炸开的鞭炮会将雪块炸得到处乱飞。有的坏小孩还将燃着的鞭炮扔入公用厕所,这样就难免引起“公愤”。有个大一点的孩子误将还未熄灭的香头放入装满鞭炮的口袋,引起“暴乱”,一边救火,一边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哎,咋搞的?大天初一办这事儿”。

那时候家里很穷,我们都是老虎下山一张皮,新衣服弄脏了就没有别的衣服可以换,妈妈总是叮咛再三。结果,还不到中午,几个土地爷就该回家报到了。第二天穿着满身泥土的新衣服去外婆家,和善的舅母会给妈妈宽心,“外甥就是舅舅家的狗,想来就来,哪来那么多的讲究?”

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到春节,就更加怀念远在天边的故乡亲人,年迈的母亲,还有那故去的父亲。除夕之夜,一定再听听老母亲的唠叨。如果能有什么办法将阴阳两界连接起来,让父亲能够听到远方游子的声音该多好。。。。。。

gracie2 发表评论于
新年快乐,我们有很相似的过年习俗和童年记忆.
DeepCreek 发表评论于
同感,同感。。。

新春快乐,gracie.
gracie2 发表评论于
是呀,又是一年春节到.海外游子思乡的心情又一次被勾起.
妈妈在煎煎炸炸,爸爸在贴对联,孩子们在放鞭炮.这些情形总是一遍又一遍浮现在脑海里,试图把自己带入到孩童时的春节,回味与家人团聚的快乐时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