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的告白
Posted on 2006-11-06 01:54 王榮霖 閱讀(1151) 迴響(11)
「國務機要費」案,讓陳水扁承受了政治生涯中最重大的危機,陳水扁五日晚間花了一小時二十分鐘的時間「向人民報告」,他把「律師性格」發揮得淋漓盡致,內容洋洋灑灑,其實,陳水扁訴求的重點只有一個,即:
---「國家利益」是至高無上的,任何人--包括司法在內,都不能挑戰!而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即使「說謊」,也是可被體諒的,因此,即使被誤解,忍受委曲,付出代價,他已決定要保守國家機密了。
抓住「國家利益」的制高點,阿扁一步一步拆解陳瑞仁檢察官在「國務機要費」案偵結報告中所指涉的「貪汙」觀點,指「檢方的說法與推測之詞都不可信」,然後他又進一步用「洩密」拆解陳瑞仁未信守保密的承諾:
---「我向檢察官說,很多外交工作實在不能講,他也保証保密、封存,但卻都曝光了;如何保密?連累了這麼多人,這樣好嗎?對嗎?」
陳水扁談到了他為何要蒐集發票。他舉証審計單位對於過去長年以來「國務機會費」報銷制度的混亂,認定的前後不一,這讓他無所適從,陳水扁說,他蒐集發票「不是為了歪哥,也不是吃飽喊餓,但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舉出四大理由,說明為何九十一年起開始蒐集各式各樣的發票:
一,過去,「國務機會費」的節餘可留用,也可互通有無,即「非機密費」用剩的可撥給「機密費」使用,因此可不用單據及發票,一直到九十年都還可以,但九十一年起審計單位卻說不可以了;
二,自奉天、當陽專案繳庫後,「總統私房錢」只剩下國務機要費可用了,但因錢不夠用,所以才哂脟鴦諜C要費;
三,國務機要費中關於「非機密費」與「機密費」的比例,早年是五十對五十,但「機密費」一直都超過「非機密費」,這在國民黨時期更嚴重,由於「機密費」不夠用,所用只好用「非機密費」補充,也因此開始蒐集發票;
四,蒐集發票早已在做了,但幾年都過去了,卻為何到了第五年,審計或主計單位才突然說不行,到底要他怎麼做?
陳水扁這樣的說法,是以部份事實,技巧地混淆了「國務機要費」的使用規範,意圖使人們誤以為「國務機要費」迄今並沒有明文規範,問題是,白紙黑字規定得清清楚楚,依總統府自訂的「總統府執行國務機要費作業規定」,「國務機要費」的用途限於「國內外訪視、犒賞、慰問、贈禮」等,根本沒有、也不能包括「機密外交」,過去制度上的混亂,並不能合理化現在使用上的不清不楚、違法,甚至以此脫罪。
但是,雖然「國務機要費」不能用於「機密外交」的規範至明,但陳水扁的「報告」卻仍大打模糊仗,緊緊咬住「機密外交」砲打檢方,除了証明檢方完全沒有顧及「國家利益」外,也呼應並支持他蒐集發票的合理性與正當性;陳水扁說,辦外交常常花冤枉錢,但錢永遠不夠,他身為總統,這是不可承受之重,也非常痛苦、難過,然而檢方卻完全不了解「身為總統做外交非常困難」,他說:
---「難道做為總統,竟然比副總統、院長還不如?」
顯然地,針對檢方指控「貪汙」的情節,「陳律師」站在「總統」的高度上,再度展現了他庭上攻防的高段技巧。面對檢方查証嚴密的「貪汙」指控,陳水扁沒有選擇正面攻擊,他迂迴前進,從國家利益、制度的讓人無所適從出發,再到檢方「保密、封存」的承諾全部失信,透過「指証」陳瑞仁檢察官在專業上的不足,以及人格上的不守信用,企圖導引出陳瑞仁在「國務機要費」案偵結報告裡的「說法與推測之詞都不可信」;這樣的手段,迂迴中招招狠毒。
當然,在拆解陳瑞仁「專業及人格」的同時,陳水扁也柔性地向人民喊話,訴求他身為「總統」的百般委曲。陳水扁承認「程序是有瑕疵」,現在他知道了,也願意檢討,但「這樣做難道是為著歪哥?貪汙?」陳水扁表示,檢方的推測之詞不可信,他絕對沒有把錢放入私人口袋,在「報告」總結裡,他說他視「清廉名譽比生命重要」,他也相信「歷史會還我公道,司法會還我清白」,他向人民承諾:
---不必等「三審定讞」,只要司法一審判決貪汙有罪,他立即下台一鞠躬。
另外,陳水扁也說,身為總統,他一直百思不解,是否有義務及責任必須把五、六年來的外交工作,都向檢察官報告?這涉及國家與個人義務的衝突,他做為總統,當他看到「事實的發展」後,為了台灣的國家利益,極機密工作「不能講就是不能講」,如果因此受到委曲,他願意犧牲小我;陳水扁說,「好在很多沒有講」,否則會害到更多人。
獨白了一個多小時,現場也接受三位媒體記者的發問,整體而言,陳水扁貴為總統,在這場向人民的報告中,「律師性格」展露無遺, 他扛著「國家利益」,砲打檢察官,委曲之情溢於言表,而這樣的一場「報告」,如不細察,很容易讓人生出錯覺:
---檢察官認知偏差、無視國家利益,不了解身為「總統」卻必須蒐集發票的苦心,讓有苦難言的陳水扁委曲了!
聽完這場「報告」,任何人大概都可以得出一個清楚的結論,即:陳水扁已鐵了心,準備透過司法纏鬥與政治操作,做完總統任期;面對這樣一位意志堅定、鬥志昂揚的律師總統,台灣社會要怎麼辦?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2266/archive/2006/11/06/124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