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元帅战略贡献及见解我之粗见
在另外一个论坛中,居然有人认为刘帅没有战略贡献,针对他的说法,我勉强总结了以下刘帅的战略贡献或见解。由于水平有限,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指正补充!!
1、治军先治学
刘帅从苏联刚回来,就着手建立指导我军作战的军事理论体系,这种思想贯穿着刘帅的一生,在我军发展的每一阶段,刘帅就着手翻译和论述符合相应阶段军事斗争的有关军事理论,刘帅在各个军事斗争时期,都表现上佳,与其军事理论是分不开的。
在几十年军事生涯中,刘伯承立足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纵览世界战争风云,写下了一百余万字的军事著作。同时,翻译、校译和编译了数百万字的外国军事论著,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我国现代军事翻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在留学苏联期间,刘伯承一边学习,一边练习翻译,为回国开展武装斗争作准备。回到上海以后,他和周恩来、聂荣臻等同志一道,创办“地下翻译所”,为开创我国现代军事翻译事业进行了艰苦努力。在红军学校,他一边训练干部,一边组织翻译;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前线,他一边打仗一边抽空翻译;在长征路上,他一边行军一边翻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运筹帷幄,仍然不忘翻译;建国以后,他一边培养高级将领,一边坚持翻译……几十年来,他边作边述,述作结合,在向人民奉献大量理论著作的同时,奉献了数百万字的译作。他的这些作品,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为广大“阵中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军事知识,传播了最新的军事信息,增添了战胜敌人的智慧和力量。叶剑英元帅曾高度评价说:“我们的刘伯承同志四十多年战场生活、军队生活,俄文、中文,战斗经验,像他这样精通、丰富是很少的,很红,很专。”
刘伯承军事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十分丰富、十分深刻。他在各个时期的著作和译作,为我们展示了彼时世界军事的图景,成为将中国军事与世界军事联成一气的桥梁。纵观中国军事史,我们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刘伯承是中国历史上敢于面对世界,大量介绍外国军事经验的第一人,也是系统介绍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科学的第一人。
2、不支持“立三路线”
30年刚回国时,正是“立三路线”(中心城市暴动的右倾路线)盛行的时候,在中央局会议上提出“目前进攻重点不应指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区域”,并明确指出即便南京暴动成功,根据力量计算也“仅可以固守一月”。
3、注重和实践军队正规化。
32年宁都会议后,刘伯承出任总参谋长,就开始注重军队的正规化建设,刘伯承认为,建立指挥员与司令部相互间的正确关系是司令部顺利工作的首要条件。当时正是面临“四次围剿”的急难之际,临战之时,刚建立的红军司令部又来不及制定一套章程。为着应付战争,刘伯承断然采用“拿来主义”,结合中国的情形加以运用,使战火逼迫下的红军司令部有章可循,职责分明,为保证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4、刘帅为“四次反围剿”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总部成员,参与了整个“四次反围剿”战略战术的策划,直接的建议:1、集中主力,在固崗,登仙桥以东,河口、黄坡以西地区,伏击敌第52,59两师。2、早台岗作战建议,该战11师几乎被全歼!!这是“四次围剿”中的关键两仗,此两战后敌军纷纷后退,“四次围剿”破产。
5、反对“堡垒对堡垒”“御敌国门之外”的李德作战方针。
在理论方面 :由于李德以正统身份否定中国的游击战,运动战的红军战略战术,刘帅为从“正统”途径论述中国游击战的合法性,必要性,刘伯承意义找出苏军野战条例的旧版本,专门从中挑选有关章节,译出【苏联旧野战条令的游击对动作】,介绍苏军关于游击战的理论与实践,通过译文,人们可以可以正规的苏联红军尚且重视游击战争,研究游击战争,说明游击战争是一种正确的斗争形式,并指出1906年列宁就发表过《游击战争》的长篇论文,阐述游击战争的产生与发展,批评社会民主党人反对游击战争的错误论调。为了对革命战争负责,刘伯承又多次找到李德,对军事教条主义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并指出“如果我们不停止这种拼消耗的战术,采取机动灵活的方针,根据地将会丧失,红军将会拼光,我们将变成千古罪人!”
在具体作战方面提出:“到敌人深远后方开展游击战争,威胁敌人根本重地,以打破敌军围剿”的战略思想。
6、智取遵义后的战略的眼光:
攻占遵义以后,刘伯承又快马急驰赶到四团团部,命令该团立即出发,追歼北逃之敌。
当时,耿飚和杨成武率领的四团,在泥泞路上急行军三个多小时,刚刚踏入遵义北城,部队十分疲劳,上下都盼着能休整一下。
刘伯承看团首长面有难色,便亲切地说:“想休息一两天吗?不行!现在还不行!必须趁敌人在桐梓和娄山关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来一个穷追猛打,扩大我军的前进基地。你们的任务是:坚决夺取娄山关,相机向西北发展,占领桐梓县城,粉碎敌人的反扑,以拱卫遵义的安全。”(这些周全的安排,并非是个普通的将领可以做出的,,可以说充满了全局观念)
看看严肃的官方材料的评价“刘伯承率部智取遵义成功,其意义远远超过夺取这座城市本身。首先,智取贵州重镇遵义,是红军长征以来夺取的第一座较大的城市。这一胜利,对整个红军产生了强大的心理影响,振奋了军心,提高了士气,使广大红军战士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增强了胜利的信心。其二,智取遵义的胜利,再一次显示了红军游击战法的威力,宣告了“左”倾军事路线的破产。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即遵义城为我所得(并立即巩固周边),为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7、提出北上汇合四方面军的战略建议:刘伯承与聂荣臻一道,提出红军北渡长江与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合,以求建立川西根据地的建议。当时,刘、聂认为四川条件比贵州好得多,属西南首富;再者,川陕的四方面军可以为之接应。加上四川对外交通不便,当地军阀又有强烈的排外思想,蒋介石难以调兵入川。
8、巧渡金沙,为全军开创北上之路
军委命令中央纵队,1,3军团分三路渡江,1,3军团均糟失败,全军最后从刘帅建立的皎平渡口渡过金沙江。究其原因,刘帅一是高度重视,对部队指出能否抢占渡口关系到北上战略方针能否实现,关系到全军的前途命运。二是措施得当,刘帅将先头部队化妆成国民党部队,沿途遇到敌军民团,不与纠缠,一天急进160里,抢占皎平渡,使敌人“烧船封江”的策略未能实施,控制渡口后,立即强渡,并不顾疲劳,迅速控制纵深,打垮敌军赶来增援的两个营,为全军北上打开了通路.
9、民族政策的先驱
过彝海,刘帅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政策,创造性地采用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著名的彝海结盟),最终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民心,使得红军化艰险为坦途,不费一枪一弹,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说对我党的少数民族政策都有着深远影响!!
10、强渡大渡河,侧击泸定桥
抢占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是刘帅一手策划和安排的,在过彝区时刘帅就把能否渡过大渡河,同金沙江一样看作关系红军命运的大事,并通过细致的安排,一举拿下安顺场,并强渡大渡河成功,但由于船只太少,时间紧,全军从安顺场渡江不能实现,军委安排抢占泸定桥,刘帅率领过江部队采取侧击行动。泸定桥被林彪部队先到攻占,无可否认林彪是立了大功,但也应该看到,刘帅前进中打垮了对岸的两个团,对泸定已造成包抄之势,动摇了敌军守桥信心,在1军团正面攻击下先行溃散,试想如果没有这个因素,敌军集中西岸的3个团专心守桥,红军20几个人能从没有掩体的铁索上爬过去吗?
11、同张国涛斗争,坚持正确的战略路线
张国涛要求红军南下,并要朱德,刘伯承明确表态,刘帅指出“我同意北上,从全国形势看,北上有利,南下是要碰钉子的。薛岳,李抱冰并没有走,向南走,就会碰到薛岳和川军,打得好可以蹲一段,打得不好还得转移北上”,局势的发展,完全和刘帅的预见一至!!
12、对抗日战争“统一战线”得形成,刘帅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37年7月22日至25日红军总指挥部召开高级干部会议,讨论国共合作,红军改编问题,刘帅发言指出:“卢沟桥事变有世界大战的性质,往北直接构成对苏联的威胁,往南已严重损害了英、美的殖民利益。日本陆军的重点是对付苏联,海军则是针对美国的。蒋介石搞中庸之道,实行投机政策。他这个亲英美派一方面依靠英、美的支持来牵制日本,一方面想利用日苏冲突来坐收渔利。看他17日的谈话,软话对日本,不肯关闭和谈的大门;硬话对民众,对民众抗日运动提出种种限制。然而日军重兵已临华北,危及他的统治地位,因此又不得不对日本也说几句硬话。不这样,他就控制不住抗日运动,担心被我们所利用。
我们应该按照党中央7月21日关于目前形势的指示去努力,争取发展到积极抗战、全国性的抗战。国共合作、联蒋的目的是为了一致抗日。从国际国内矛盾来分析,蒋介石是有可能抗日的。如果他不抗日,则毫不留情地批评、揭露他,促进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归结到一点,中心在抗日,同时中心也在我们自己,我们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努力。我们有不少有利条件,特别是我们代表社会进步力量,有国际性党的组织,我们是抗日力量的核心。我们为了抗日才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否则就变成了无目的的行动。我们与国民党联合,是两党平等地位,为抗日而合作,而不是依附于国民党的无条件的合作。大革命时期蒋介石倒到了帝国主义的怀抱,这个历史会不会重演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工作,我们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争取民众上面。当前只有抗日才能挽救民族的灭亡,才能争取民众,才能在蒋介石一旦倒向帝国主义时不致被出卖。为着达到这样有利的目标,红军改编有重大的意义。但我们要有名正言顺的指挥机关,对国民党的让步不能超过这个限度。”
刘帅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联合抗战的意义,以及坚持我军独立自主等都进行了阐述,抗日战争的实践,证明了刘帅的英明论断!!
13、以理论指导抗日战争
刘帅的“神头岭之战”被日寇称为“第一游击战”“八路军典型游击战”;创在黄崖底战斗中仅以30人代价毙伤日军300多人的奇迹和急袭长乐村毙伤日军2200人的八路军单战记录,我以为绝非偶然。从一开始刘帅就注重抗日战争特点的研究,利于一切机会向部队讲解对日的战略战术,在129师在营以上单位均成立“军事研究会”,一二九师的广大指战员,从上至下都结合实战战例,认真总结抗击日寇的经验;各部队结合练兵活动,探讨游击战术;各类外语人材悉心搜集外国军事资料,翻译介绍给部队。“军事研究会”还经常召开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共同切磋军事理论,研究战胜日寇的各种方法。同时还因陋就简,编发各种军事教材和外国军事资料,等等。刘伯承在进驻太行山以后,首先在辽县开办了著名的游击训练班。他亲自编写游击战教材,翻译外国军事参考资料,登台向干部讲授,为抗日游击战培养了许多精良的“种子”。在短短的十个月当中,他以惊人的毅力撰写和翻译出一系列关于游击战的最新论著和译作。
1937年11月28日,写出《抗日游击队四个基本任务》;
1937年12月7日,写出《抗日自卫队三个基本任务》;
1937年12月27日,写出《击退正太路敌人六路围攻的战术观察》;
1938年3月,写出《论游击战与运动战》;
1938年7月19日,写出《本师现在要确定或恢复的教育工作》;
1938年9月18日,译出《游击主义的克服一摘译(列宁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军队)》;其后不断推出若干军事论文:《抗战一周年战术总结》《抗战两周年战术报告》《击退正太路南进敌人的战术观察》;
1938年10月29日,写出《关于现在紧急动员中军区的建设工作》、《我们在抗战中的军队建设》
1942年是刘伯承致力学业,在著述上获得大丰收的一年。他连续写出了《在太行军区民兵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武装工作队初次出动到敌占区的指示》、《太行军区二月反“扫荡”的军事经验教训》、《关于二月反“扫荡”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怎样把政治攻势变为物质的力量》、《太行军区夏季反“扫荡”的军事总结》、《关于配合晋察冀反“扫荡”和太行区本身反“扫荡”的准备问题》、《在人民武装干部测验大会上的讲话》、们合同战术)译版序言》等等。与此同时,刘伯承还亲自校译了《合同战术》(上部),翻译了苏军的《军队建设》(内务条令),主持了增修《步兵战术概则》一书的工作。
43年制定《关于武装工作队的几项决定》《敌后抗战的战术问题》《武功队在敌后活动的战术问题》
44年《晋冀鲁豫抗日民主根据地现状报告》等等
在多年的反在反“扫荡”作战中,刘伯承提出了“利害变换线”思想,这是他制服日寇作战的要诀和精华之一。(原理及应用可参看【中国元帅刘伯承】,利用搜索工具可以在网上找到)
刘伯承的这些论著和译作,根据抗日战争的最新实践,阐述了抗日游击战的特点和规律,指导我军的作战。这些著作和译作的内容,比之刘伯承在上地革命时期关于游击战的著作和译作,不论是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这些著述与毛泽东同期的关于人民革命战争的论著一样,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起了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
14、根据抗日战争特点,及时调整战略
第一阶段出师几战胜利后,刘帅在1937年11月的石拐会议上部署129师化整为零,分散开拓太行山根据地,1938年4月成立晋冀豫军区,下辖5个军分区,兵出平原扩大根据地,根据形势,忽聚忽分,将对日作战同发展根据地有机结合,建立发展根据地的工作这是持久战的关键所在,是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以及日后同国民党争天下的基础。40年就日军的“囚笼政策”提出“交通斗争”策略,并根据形势发展提出“敌进我进”战略,组织和派遣大批武装工作队,小部队向敌后挺进,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彻底扭转主要依托根据地反“扫荡”反“蚕食”的被动局面。进入抗日战争后期,对全军进行整风,加强部队的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新的斗争做积极准备!!
15、解放战争,初战告捷。
上党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歼灭敌军3.5万人,更重要的1是初战胜利,振奋了全军,2是为和谈赢得了有利条件,掩护了我军在各战区的战略展开。3是率先实现了晋冀鲁豫部队由游击战到正规战的转变。(当时我军作战条件很差,全部参战部队只有3.1万,老战士最多只有5发子弹,新战士很多都还是大刀长矛,参战主队一共只有6门山炮,刘帅在下战役决心时也是基于这几点)
16、第二仗邯郸战役阻敌北进
邯郸战役也是关系战略的一次战役,邯郸战役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消灭几个敌人,而是制止和迟滞华北国民党军队北上集结,不让他们及早投入东北战场。刘帅是在上党战役前8月29日给军委的电报中就提出在上党战役结束后“拟将太行、冀南主力转向平汉线... ...相机夺取新乡火迎击将军北上部队”,这种一环扣一环的作战,充分体现了刘帅胸怀全局的战略观念。
17、存人失地,地仍可得;存地失人,必将人地皆失。
一种深奥的军事理论,就是这样被刘帅诠释得如此通俗,这是刘帅在1946年8月接受新华社著名记者朱穆之,李普时指出的!!这句话如今已成经典,然而当时连蒋介石这样的大家也都不明白!
18、击碎哑铃柄
47年蒋军实施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刘帅一眼中的,形象称敌军这是“哑铃战略”,两头粗,中间细,刘帅称只要打断哑铃柄,两边的铊子就不中用了,刘帅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敏锐发现的战略反攻的契机,果断发动豫北反攻,并取得重大战果歼敌4万,从而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当机立断提前千里跃进大别山
豫北反攻后,刘帅又发起了鲁西南战役,歼敌约6万人,但自身伤亡1.3万,炮弹消耗殆尽,俘虏需要时间教育才能补充,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邓致电中央,休整半个月,积极做南进准备,第一步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第二天毛泽东复电,同意刘邓第一步计划,两个月后看情况或有依托逐步向南发展或直出大别山。但情况变化很快,蒋暂缓了向山东的进攻,集大军约30个旅于鲁西南,与刘邓决战,同时黄河水猛涨,蒋军扬言水淹刘邓,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邓力排众议决定提前跃进大别山,刘帅特别强调“达成战略上的突然性,先敌在大别山开展”。
20、狭路相逢勇者胜
这是刘帅千里进军向部队提出的口号。这也是军事上的至理名言,这句话对一个部队的影响,恐怕绝不是短暂的,这就象历史上的经典“破釜沉舟”一样成为留给我国军事的宝贵精神财富。
21、大别山战略展开3回合
刘邓挺进大别山,并非是像有的人理解的仅仅分散敌军兵力了事。刘邓到达大别山后,认真分析形势,对大别山斗争进行了战略部署:
1、“分兵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义无反顾,全力重建大别山根据地”:1个月内解放县城23座,歼灭敌人正规军6000人,建立17个县政权。
2、运动歼敌,巩固根据地:运动调动敌军,扑捉战机,高山铺一战,歼灭敌军13000人,巩固了新建的根据地。
3、内外线发展,巩固和扩大根地:内线依托大别山,积极歼敌,巩固根据地;外线向桐柏和江汉战略展开,开创新的根据地。内外线互相配合牵制打击敌军,粉碎了敌军的合围与清剿。
通过这三个回合,刘邓在大别山,站稳了脚,扎下了根,实现了毛泽东设想的最好一种结果,为逐鹿中原打下了良好基础。
22、逐鹿中原
将军对大别山清剿失败后,采取重点防御策略,在中原地区集中了34个整编师分布于津浦,平汉,陇海沿线,依托铁路机动和解放军对抗,刘帅针对蒋军的战略部署,以一个战略家的敏锐眼光指出“蒋介石将死在这个十字架上”预言国民党的主力将在这里被歼灭,刘帅多次部属说“古人说‘中原逐鹿’,现在这里就是逐鹿场”
23、经略中原三部曲
1、控制汉水中断,使豫西与桐柏连成一片,成为我军向西,向东,向南进攻的基地。为此举行了皖西和皖东战役,其中皖西战役被中央军委表彰为运动战的模范战例。
2、刘帅提出“依托三山,逐鹿中原,有可能把长江、淮河、黄河、汉水变成我军的内河,实现中原作战的构想。”为实现此战略构想,刘帅经周密分析兵出襄阳。襄樊战役既是刘伯承钳形合围攻势的杰作,也标志着逐鹿中原第二阶段的结束。
3、创造有利决战态势。由于中原地区的人民武装力量已经控制了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的苏鲁豫皖地区、大别山地区,以及平汉路上的郑州以及往西的洛阳、南阳、襄樊、荆州等地区。蒋介石军队的两条战略交通要道,陇海路的潼关一徐州线,平汉路的郑州一武汉线,已经被解放军斩断成若干段,基本处于瘫痪的状态。北线济南战役后,粟裕提出淮海作战计划,中原局刘帅等分析后致电军委“同意乘胜进行淮海战役,以第一方案攻两淮,并吸打援敌为最好”。为了给华野创造有利战机,刘帅通过一系列漂亮动作,调虎进山,将张淦,黄维一个引向大洪山,一个引向伏牛山,使其远离交通线,迟滞其加入淮海。
24、淮海战役承前其后的关键
在华野围歼黄伯韬的同时,刘伯承的目光早就盯在徐蚌线。1948年11月3日,刘伯承在豫西召集的干部会上就指出,蒋介石以重兵守徐州,他唯一的补给线是津浦线,很怕被我截断,所以他命令孙元良兵团到宿县。我们应首先截断徐州、宿县之间的铁路线,造成隔断孙元良兵团、会攻徐州的态势。他还说,如果我军攻占宿县,斩断敌人中枢,会有极大的收效。它不仅可以吸引孙元良兵团北援,便于我军在运动中给予歼灭,而且邱清泉兵团也可能被迫南移。这样,就可以减轻对东面华野的压力。当天,刘伯承就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中野主力截断徐州、蚌埠间铁路线的建议。刘帅挥军占领宿县,和蚌埠以北的固镇,破击铁路200里,切断了徐蚌线,提前完成了对徐州这个十字架的战略包围。这一招无疑是淮海的“战锦州”!!此后的战略态势,刘帅风趣地形容为刘伯承风趣地说成是“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
25、洞悉长江防线
在49年元月刘伯承就以深邃的战略眼光描述了蒋介石的长江防线,指出:国民党的“长江布防,有所谓‘直接配合’,即将其主力直接配备于长江南岸;有所谓‘前进配备’,即将其主力前出于长江以北广大地区作战;有所谓‘后退配备’,即以一部配备于长江两岸要点。强化侦察,而以主力分别配备于南岸深的机动地点,在判明我军主攻方向时,即抓住我渡江的困难,适机出击,蒋介石长江防御的前进配备:大而言之,即其在黄河、长江之间的防御;小而言之,即其经常叫嚣的‘守江必固淮’,这些都因淮海战役基干兵力的丧失而无法实施,其后退配备,也因兵力少,江防宽,与南岸交通困难而不能作,如此,他就不能不着重于‘直接配备’,但还是因兵力少而不容易作了。汉口以下长达二千余里的江防线及其必要的纵深配备,太费兵力了,在长江向北鼓出的突出部,如汉口、浦口等要点,也各只有两个基干军的机动兵力,遂使这样漫长的江防线,成为一条不能动弹的‘死蛇阵’,任人横斩。如其一处被斩断,则全线震撼,江防舰队在北岸没有掩护、航线极受限制的条件之下,到处易遭短兵炮火的袭击,也不易起撞沉木船的作用。特别是蒋介石发动卖国独裁反人民的内战,到了现在阶段,士气越发不振,守备越发困难了。”
26、追歼战“大纵深”战略
真对追击战之特点刘帅提出“主力应放胆投入挺进,贯穿敌人纵深,截敌退路而兜击之,追击越深入,敌人越惊慌,胜利越有保障,这是我军作战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最根本的特点。为此,各部队应不顾疲劳,勇往直前,大胆迂回包围,务求抓起主力而歼灭之”
同时在战术上则提出不轻敌,加强机动,实施平行追击,跟踪追击和超越迫击相结合,求得分遣与合围运用自如,加强情报、通信工作和充分利用缴获的运输工具等一系列要求。(应该说取得西南战役胜利是没有疑问的,然而能让敌军逃之不及,以60万人包90万人的饺子,这等手段则是高明之极。)
27、正确解决西藏问题,维护祖国统一
当然从军事上来讲,难度不大,但解决西藏问题的战略意义极大,刘帅作为西南主要负责人之一,贡献极大。
28、科教兴军
大西南作战结束后,我军的主要军事行动则告一段落,刘帅急流勇退,主动要求去办军校,以教育努力促进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在军校,刘伯承强调军事科学要服从政治科学,明确要求军事翻译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同中国军队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和谐地统一起来。他认为:“我们研究和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科学,亦即斯大林军事学说、毛泽东军事思想,其目的在使它能运用到人民解放事业中去。”军事翻译的任务,就是要沟通中外军事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融合中外文化的“基因”。因此,一定要以正确的革命理论作指导,坚持为军事教学服务,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此,刘伯承提出了研究军事学术和搞好军事翻译应该遵循的工作方向是:
一、以毛泽东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思想方法去学习斯大林的军事科学,并从条令着手,有步骤地使学员学会现代诸兵种协同作战;
二、以毛泽东历来的几个时期的著作,去帮助学员搜集自己的经验,加以研究整理而作出经验总结;
三、研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作战的经验以及美军的作战方法,用以教育学员。
29、诸兵种协同作战的第一个实践者
51年刘帅导演了临淮关演习,这在我军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的事件,这是首次的多兵种的协同作战示范,军委,各大军区,各军事院校均参加学习。刘帅指出“这次演习有建军的政治意义”
30、指导对印作战
59年9月,刘帅出任军委战略小组组长,所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参与指导对印作战。中印作战是62年10月,早在5月份,刘帅就预见到中印边境的冲突,将发展成一场相当规模的战争。战略准备阶段,刘帅一是提出后勤保障,二是后方防御。作战战役指导刘帅提出“要用夜行晓袭、出敌不意战术,集中优势首先击毁敌人要害”“全部文章要做在‘速战速决’四个字上,切忌力量分散”。
第一阶段战术指导刘帅提出“山地占避免正面硬顶,一是只要有道路迂回,多走一些路也在所不惜,二是无路可行也可利用山沟插进去,一般山地沿山沟运动最终能过翻过山梁,三是顺山背夹背而行,相互策应。沿河流攻击则应由两岸并进,不要只顾一面而遇到敌人的侧击。如迫不得已必须正面攻击,就要坚持勇猛地打出去,‘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时候不能有丝毫犹豫“”
第二阶段刘帅敏锐抓住了敌军配置弱点指出“东段敌人兵力在西山口一带作了前重后轻的分段部署,形成外线较强、侧后较弱的配置。。。 。。。”战法采用“打头,击背,刨腹,切尾”,并指出“敌人左翼是他的肚子,从这里开刀”并要求部队采取迂回包围战法来加以对付。
31、重视战术运用
从总体来说,这也是一种战略思想。我看【刘伯承传】【中国元帅刘伯承】有这样一个发现,对于战役作战,刘帅都会针对当前战役的特点,制定相关的非常细致的【战术指导】,可以说战术的合理运用,也是刘帅克敌制胜的法宝。就连蒋委员长也评价“论战术之奇,刘伯承数中国军界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