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 3 月4 日 以元宵作中国情人节最好

兵学工商沧桑四业 柬中港法浪迹两洲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07 3 4 元宵节 阴晴

以元宵作中国情人节最好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中国的一个大节日。其内容以看花灯,猜謎语,吃汤圓为主,祈求阖府团团圓圓。

我小时候在柬埔寨时,最怕吃汤圓,那些糯米团老是黏在喉咙上好难受。不过有得去看花灯还是很喜欢的。元宵之夜有时还能去看大人放孔明灯,大开眼界。

在我的大半生中,住过不少地方:从柬埔寨到中国,又从香港到法国。想不到春节年过得最热闹的还是巴黎。巴黎过春节的特点多是集体活动,从初一到初十,各种活动不停。可能是这样吧,元宵反而被忽略了。巴黎的元宵节没有集体活动,只在家中过,显得有些冷清。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元宵节历史悠久。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戡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曰:“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元宵节又有人比喻为中国古代情人节。中国古代女子受“男女授受不亲”礼教的束缚,三步不出家门,只有每年的元宵之夜,才可出外通宵达旦地玩个痛快,可自由自在地与心上人谈情说爱。

历代留下元宵诗词不少,其中最出名的是唐朝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在男女爱情诗方面以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最具代表性。特别是“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已成为后世恋人约会的典型缩影。 张生与崔莺莺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的元曲偷情诗,也源出于此。

人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写得更生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看,为了賞花灯,几乎把情人都失散会了。

从中可见,情人节是中国发明的,而且远在公元前的汉文帝时就开始,比外国的情人节时間久远得多。只是后来这个情人节不知如何却逐渐被遗忘了。可能受“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影响,而没有人敢提倡情人节吧!

好在近年中国攺革开放与世界接轨,在民間也兴起情人节活动来。现在不但有 2 14 外国情人节,而且以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之夜订为中国情人节,这是可喜可贺的!

不过以七夕牛织相会之时作为情人节,还未有尽善尽美之处,盖因牛、织已是夫妇,其一年一度越过奈河桥的会面,只是夫妻聚会,他们的爱情早已转化为亲情。其可取之处,只是同情其处境,歌颂其爱情之坚貞;而情人节反映的是未婚情侣甜甜蜜蜜,可歌可泣之事。如此看来,还是恢复元宵节为中国情人节更为合理性。

现在中国一年中已有两个情人节了,再多一个又何妨?因为情人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最好天天是情人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