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期间,恰逢法学院举办一个书市,我花了中午1小时的时间细细浏览了那里的书,最后买了11本回来:
The Federalist, a Cassis on Federalism and Free Government, by Gottfried Dietze
Marx Versus Market, by O
Looking Back at Law’s Century, by Austin Sarat, etc.
The Life of the Law :The People and Cases That Have Shaped Our Society, from King Alfred to Rodney King, by Alfred Knight
Freud and the Non-European, by Edward Said
God is my Broker, by Brother TY
The Mammoth Book of Eyewitness
……
女儿照例逐一翻遍新买的书,对我说,没意思没意思,只有一本还可以:”Marrying Mozart”. 那本小说,描写十九世纪音乐家的生活,灵感,激情,音乐,以及社会的文化风俗,等等。 女儿有时好奇问我,你买这莫多枯燥的书,看得下去吗?她这个年纪,不是喜欢法律的年纪,她喜欢的是小说。
我知道自己不一定有时间精力读完每本买来的书,但这些书里都有我希望和需要了解的内容。 我们生活的时代和社会,问题太多。谁不是满心希望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按我读书的速度,恐怕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行。但话说回来,读书,理解作者想要人们传递的思考,又是一件多么让人愉悦的事! 即使活到老,读到老,也是值得的。求知对不少人来说,是人生动力之一。在这方面,我可能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吧。
理想主义者此行的另一个收获是一张布仁巴雅尔的唱片“天边”。
流行歌曲本不是我的爱好,因为年龄的原因,也因为如今的歌曲多是怨怨艾艾,听了那些无奈的倾诉,却对别人的痛苦爱莫能助,也够痛苦的。 于是自欺欺人,听不见,就心不烦了。
这张唱片完全不一样。它制作的非常优美。布仁的歌声就不用提了,据说人人都会被他的嗓音和演唱迷住。温柔,纯朴,深情,雍容。唱片里另一位蒙古族女歌手道力金配的长调也如行云流水,久久回荡在草原的上空。作曲家乌兰托嘎,写出那末多优美的曲调来,让人叹服。
为什么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歌声里没有悲伤,怨艾这些人之常情,是因为辽阔的草原给了人们宽阔的胸襟,马背上的弛聘养成了他们豪爽的性情,还是艰苦的生活使人们保持着善良和单纯?无论什么原因,这种只有爱,深情,和真诚的歌声已经很难遇到了,所以我如获至宝。
对于不再单纯的我们,寻觅这种单纯的善,单纯的真诚,也是重温心中的一个梦。 这个梦即使如今远在天边,毕竟我们还有梦。
读“天边”里的歌词也同样感人: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席慕容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辽阔大地
站在这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啊,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虽然已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心灵会回归到歌中描绘的那种朴实单纯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