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纹圭上的刻字如果方向真的错了,责任不一定在乾隆。而且,这比起他将元人黄公望的富春山图原作当伪作,伪作当原作的错误来,真是小事一桩。
黄公望是元代山水画四大家之首。《拥有过去》的作者介绍了这样一段传说:黄公望幼年时父母双亡,过继予居住在浙江萧山附近的一位九旬黄老先生。黄老先生多年来一直在盼儿子。当地人们纷纷说:“黄公望子久矣。”这句话就成了这位大画家的名和字:黄公望,字子久。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八十岁以后的作品。这是一幅极长的手卷,曾为沈周和董其昌两位大家所藏。尤其是在董其昌手里,收藏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据董氏的记载,此手卷长逾三丈,即十公尺以上。
董其昌到了晚年,将此画售予宜兴人士吴正志。吴又将之传予儿子吴炯卿。事情就出在这位小吴先生身上。
吴炯卿爱书画若痴,临死前执意要将此手卷焚毁,打算亲自带到阴间去继续欣赏。早一天,他已经先将珍爱的智永所写《千字文》烧了,好像是向阴间自己的地址投寄了第一个包裹。第二天他又将富春山居图投入了火盆。他的侄子吴静庵乘隙用另一手卷将富春山居图替换出来时,这幅画已经被烧掉了一大截。
留下来的画后来被重新装裱为两段。
短的一段原为画家吴湖帆所藏,一九五六年十月曾在上海的“宋元明清名画展览”上展出过。此画现藏浙江省博物馆,我曾有幸目睹。该画长仅六尺左右,烟熏火燎痕迹犹在。
另一段就是我们今天在大都会博物馆所见,高一尺,长十九尺四寸。画面乾净全无烟火印迹。元气充沛。
不妨想象一下,那吴炯卿将富春山居图投入火盆,按照常情,总要看它燃烧起来,放心以后才会走开。等他的侄子从火中把手卷抢出来,其间少说也得几分钟。所以现在估计,烧掉的画大约有五、六尺。
老吴先生到了阴间,发现那富春山居图竟没有整个儿的跟着来,一定会悔恨自己的火盆不够大吧。
展出的这幅画加裱的卷首上有董其昌的题跋。画的末尾是黄公望本人题记。画卷中间有两百多字是乾隆的”御识”,由宫廷画家粱诗正代书。
这段话讲了一个宫廷故事,爰录于下:
“世传富春山居图为黄子久画卷之冠。昨年得其所为山居图者有董香光鉴跋。时方谓富春图别为一卷,屡题寄意。后于沈德潜文中知其流落人间,庶几一遇为快。丙寅冬,或以书画求售多名贤真迹,则此卷在焉,上有沈,文,王,邹,董五跋。德潜所见者是也。因以二卷立观,始悟旧藏即富春山居真迹。其题签偶遗富春二字。向之疑为两图者实误甚矣。鉴别之难也。至董跋,两卷一字不易。而此卷笔力柔弱,其为膺鼎无疑。唯画格秀润可喜,亦如双钩下真迹一等,不妨并存。因并所售,以二千金留之。俟续入石渠宝芨,因为辨说,识诸旧卷,而记其颠末于此。俾知予市骏雅怀,不同于侈收藏之富者,适成为叶公之好耳。乾隆御识。臣粱诗正奉敕敬书。”
大意是,“此画是假的,不过仿得不错,堪称是'双钩下真迹一等',所以不妨和我原有的真迹并存,以显示我的雅量”。
在《拥有过去》一书中,作者用了几千字,一寸一寸地详细描述了富春山居图上被烧毁部分的细节。其来源就是乾隆在拿到这个残卷前已经“屡题寄意”的旧藏、现在仍然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一个本子的富春山居图。
从乾隆当时的大臣、近侍到当今的文物专家,大家都指出,乾隆旧藏的那个本子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摹本。大臣们或是当面委婉陈述,或是在背后当笑话讲,腹诽无数。现代时贤们则不怕皇帝,笑骂批评随意。
这些早已经在乾隆的预料之中。
乾隆不但看出了大臣们的“不轨之心”,而且也预料到未来还会有人讲话。他就乾脆让粱诗正将他的“御识”直接书写在这个残卷上,想用皇帝的地位,白纸黑字定了这个千秋案子。
将此画定为伪作的唯一原因祗有“笔力柔弱”四字“御识”。乾隆恩威并用,同时指出,“画格秀润可喜,亦如双钩下真迹一等,不妨并存”,让后人知道皇帝有“市骏雅量,不同与侈收藏之富者”。
事实上,这是一个先入为主的故事。乾隆皇帝多年前已经得到了一个完完整整长逾三丈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手卷,上有董其昌等人的题跋。他非常喜爱,一有空就拿出来赏玩,一再在上面题写自己的诗文。清人沈初的“西清笔记”说:
“上最赏黄子久富春山居图。每展阅即题数语。细字缀于卷中,空处几满。”
满到什么程度?乾隆在那三丈长的手卷上,题诗共有五十二首,再加上无数的印记,被后人评为“惨不卒睹”。
要承认自己多年来的纵情欢喜是个错误,以前的题跋统统不对,就是普通人也不容易。对一个自负,又有相当艺术造诣的皇帝来说,情何以堪?
讥笑古人很容易。何不试试看客观地来看这个皇帝?
乾隆曾在他所画的“三余逸兴图”中,自谓十八岁起学习花鸟画,由于宫中得天独厚的条件,临遍了名家的作品。他从廿五岁开始,做了六十年皇帝,一直国泰民安,使他可以一生都浸淫在顶峰级的艺术品之中优游,有许多大师级的艺术家相陪。
他一生收集艺术品,玩赏艺术品,也写诗画画。诗画皆非一流,却也高华清丽。虽偶有题记损坏艺术品的例子,但他不算暴虐,没有恶性残民,也没有严重迫害知识分子的记录,比起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帝,尤其是清末的皇帝来,真是强太多了。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上装载了一个历史性的大故事。有朝一日,让那分居多年两卷三截的画聚首,摊开来给大家对比一番,让爱好者一寸一寸地细细观摩,今天来看,已经是很有希望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