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大乘佛法對五欲的態度---------黃國達
大乘佛法對五欲的態度---------黃國達
佛法在人間,學佛的人處在現今物質豐裕、而心靈卻相對空虛的時代,與佛陀時代的文明相反,佛陀時代物質沒有現在豐裕,宗教修行卻相當風行,許多人過著簡樸的生活,而能經常修習禪定,甚至一些苦行者,有著甚深的禪定功夫,在這種風氣之下,修行證果者多。反觀現代人物質享樂多、生活繁忙、心思散亂、禪定淺薄,由於資訊普遍,學佛人數眾多,而修行證果者卻也相對稀少,所以稱為末法時代。
在這種時空背景下,是否只好放棄修行證果的目標,或者退而求其次,只要死後往生淨土就算是當生成就了呢!還是要模仿古人的生活型態,退隱山林,隔絕現代文明,不用電器、科技產品,不搭車、不搭飛機、也不開車,拒絕現代人的謀生技能,回到農耕的生活才能修行?
基本上,佛法的修行是以「中道」為基準,然而,眾生根性有異,有傾向苦行者,淡泊少欲,愛好清閒,專修禪定,佛就以出家僧團來攝化;而傾向樂行者,好樂家居生活,習慣於財物和欲樂的享受,佛就以在家修行來攝化。然而,無論偏於苦行或樂行,佛法總不離戒、定、慧、慈悲喜捨的「清淨心」。
在佛陀時代,苦行風氣盛行,自然以解脫道為修行的重心,但那並非佛法的全部,也不是佛陀的本懷。而當印度佛教發展到大乘佛法時,當時,印度的苦行主義已經退潮,人民生活富饒,樂行主義盛行,更多的眾生選擇以在家身份來修行,為了適應這樣的風潮,以解脫道為中心的小乘佛法逐漸退居旁流,以菩薩道為中心的大乘佛法取而代之成為主流,其中般若系的經典是初期大乘佛法中十分有代表性的思想。
般若經的心要:「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是菩提願,大悲心是大慈大悲,無所得是般若慧,由此構築大乘佛法的特質。面對樂行主義,大乘佛法是如何攝化他們的呢?
佛法並不附和他們,對於堪能受法的眾生,教導他們戒律與禪定、智慧和慈悲的均衡,節制欲望,卻也並不一味地採取壓制欲望的方式,可是對於還沒有離欲的眾生,為了方便攝受,不惜以五欲的布施來結緣,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這是菩薩的慈悲和方便的表現。
關於這點,大智度論第九十三卷「淨佛國土品」龍樹菩薩有一段解說:
「問曰。此五欲佛說如火如坑如瘡如獄如怨如賊能奪人善根。菩薩何以願使眾生得五欲。又佛說弟子應納衣乞食坐林樹下。菩薩何以為眾生求得五欲。」
「答曰。天人中五欲是福德果報。若今世若後世。貧窮薄福者不能自活。則行劫盜或為物主所害。或為財殺他或被詰問妄言不作。如是次第作十不善。皆由貧窮故作。若人五欲具足則所欲隨意則不行十不善。菩薩國土眾生豐樂自恣。無所乏少。則無眾惡。但有愛慢等軟結使。若聞佛所說。或聞弟子所說。以心柔軟故聞法易可得道。雖著心多利根故聞無常苦空等即便得道。譬如垢膩之衣則以灰泥淹之經宿以水浣之一時都去。菩薩不欲令眾生著故。以五欲施但欲令一時捨故與之。如汝先說。佛教弟子納衣乞食。宿罪因緣生在惡世。染著心多。若得好衣美食著心則深。又為求好衣食故妨廢行道。是菩薩淨佛國土。眾生無量福德成就。五欲一等故不復貪著。亦不更求故無所妨。又復若行者離五欲修苦行則增長瞋恚。又復憶念五欲則生煩惱。爾時則無所向。是故佛言。捨苦樂用智慧處中道。是故淨佛國土。五欲施無妨。」
五欲是色、聲、香、味、觸五種感官上的滿足,生活上的種種享受,如美觀的服飾、美味的食物、香氣、娛樂及舒適的居家環境等等都是。在淨土中,佛以美妙的五欲作為攝化眾生的方便,漸次引導深入般若實相。雖然,以解脫的觀點來看,五欲是障道法,然而真正的關鍵在於內心不清淨,染著五欲,而染著的根本則是不明白五欲的無常、虛幻。
大乘佛法的開放性,是基於般若空慧,知道一切法因緣和合故有,順從欲望固然有害,但若一直在欲望中衝突、掙扎,也無法安心修行。另一方面,大乘精神以慈悲為本,由瞋心而惱害眾生,或冷漠無情、對眾生的苦無動於衷,這是有損菩提心的煩惱心。比起對於愛欲的染著,還不至於直接傷害眾生,瞋的過失重;而貪的過失輕,雖有愛欲,起碼還可以與眾生有感情上的連繫,有機會培養慈悲心,只要用長時間,以戒定慧逐漸淨化它,就不致有很大的罪過。這是大乘菩薩道不急著離欲、斷盡煩惱的原因。彌勒菩薩「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並非真的沒有禪定的功夫或是縱容煩惱的為害,只是慈心特重、心懷眾生的緣故,因此不急求自己的解脫而已。
佛國淨土,不以五欲為必然的污穢,重要的是在樂行中以「清淨心」修六波羅蜜的菩薩行。那麼身處當代物質科技進步、經濟繁榮的世代,應當如何修行才是合乎中道的呢?我們雖然不是生在淨土,而是在人間修行,但大乘佛法的三個要點:菩提願、慈悲心和般若慧卻是一致的。也就是要心量廣大、有理想,關懷眾生、增進人類的福址,用空的智慧化解自己的煩惱,並且學習運用方便善巧來促進人間的和樂。
由此來看,現代人習慣於物質的享用,這不能算是罪過,如果能夠多存珍惜、感恩的善念,不把現有的福份視為理所當然,明白其中包含了無數人的付出以及大自然的資源,不奢侈、浪費而善用它,這樣就可以維持既有的福報,不致耗損。
在享用現代物質科技的方便和舒適的同時,也要觀照無常、緣起,知道欲樂的滿足是不長久、不究竟的,終歸會消失,不可依恃,而要有警覺,這樣就能增長智慧。
其次以慈悲、柔軟心將自己所擁有的與大家分享,讓大家都得到喜樂,這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持。
當身心安定、放鬆之後,才開始修習止觀:攝心覺照、靜定安住,觀察法性、透澈明照,這就是符合大乘精神的修持。
等到心靈淨化、定慧成熟之後,有了更高級的樂受:禪定樂、解脫樂,反觀欲樂的過患,自然不再染著欲樂,由此超越五欲的束縛。這如大智度論所說的:「以心柔軟故聞法易可得道。雖著心多利根故聞無常苦空等即便得道。」
少欲知足不等於過回到原始生活,如果勉強斷絕物質的享用,由於不能隨遇而安,以致處處不便,不能適應現代生活步調,不是心生苦惱,就是和社會脫節,不但不能增長智慧,也不能長養慈悲,更無法安心修定,這是不顧現實因緣所致。如果不是以緣起無我、慈悲喜捨為清淨自心的功夫,而是以隔絕文明來標榜無欲、無為、自由、清靜,其實很可能活在愚痴、我慢中而不自知呢!
當然,如果說,把簡化生活、降低需求作為一項心靈的試煉,如閉關、斷食之類的苦修,短期之內是可以的;如果當成常態,對多數學佛者來說,其實並不適合!
現代人學佛障礙固然多:忙碌、心定不下來,在此,提供幾點淺見,如能多留意,雖然在現代文明的環境中,仍然可望與佛陀時代的佛弟子一樣,得到法益。
一、真心、用心:即使是簡單的觀念如四聖諦、五蘊無我、緣起性空,也要真心實踐、用心體會,不要泛泛而談,雜博不精,失去焦點。
二、保持中道:在苦中學習磨練,在樂中不失正念,不排斥痛苦,也不沈溺於快樂,保持中道的修行態度,這樣才能持久。
三、單純、如實:心思回到單純,除了工作和生活所必要之外,少算計、少緣慮。勇敢、真實地面對自己的痛處和弱點,開放、坦然,少一些逃避、掩飾,這樣會比較自在。
如果能留意這幾點,雖然生活繁雜,也可望由生疏而純熟,在佛法的大海中漸入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