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西藏八万里》:山南—藏文化的发源地:玩耍的坝子

走遍世界,浪迹天涯,寻找冬天之美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三、山南—藏文化的发源地

1.玩耍的坝子
从拉萨出发经浪卡子绕过羊湖去山南的泽当镇,我经过的山南的第一个重寺就是敏珠林寺。敏珠林寺位于扎囊县境内,是宁玛派的重寺之一。泽当镇离敏珠林寺很近,是现在的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
泽当,藏语意为“玩耍的坝子”,海拔3551米,是藏文化的发源地。据史书记载,最初在这块美丽的陆地上,上部为雪山,为石山所环抱,其间憩息着野兽、猛禽及鹿和羚羊等;中部被树林所环抱,岩魔女、猴、羊、熊等动物栖息于此;下部为湖泊、青草所环抱,生活着各种牛羊和鸟类。观世音菩萨派其化身猕猴哈鲁玛到雪域来修炼。正当神猴定神修行时,度母神幻化成一名岩罗刹前来调戏。猕猴最初未予理睬,如此过了7天,猕猴被那岩罗刹魔女的痴情所打动,他来到普陀山请观世音菩萨指点。观世音令神猴回去与魔女成亲,繁衍子孙,并给五谷以养育后代。猕猴与魔女成亲后所生的小猴既不像父猴,也不像魔女,身上无毛,赤红的脸,以腥肉为食,渴了饮血。小猴一生下,魔女饿得想去吃它,父猴见此就将小猴带到了水草丰美,林木丛生,有许多鸟类猴群的地方,让小猴离开父母,独立地与猴群一起生活。一年以后,父猴去看望小猴,猴孙已经繁殖到400只。但这些猴孙生活十分困难,个个骨瘦如柴,树上的果子不能维持他们的生活。父猴不忍心这般惨状,再一次去普陀山拜见观世音,观世音遂把须弥山上的青稞、小麦、蚕豆、豌豆、谷米等5种粮食种子赐予神猴。于是蕃域土地上第一次有了粮食作物,猴孙们由于吃了五谷,个个精神抖擞,常常游戏在外,故该地取名“雅隆泽当”。
猴子变人的故事之后,又过了很多很多年,还是在这片“猴子玩耍之地”产生了第一个藏王。民间是这样流传的:相传在公元前237年的一天,雅隆江河各牧民们发现了一个英俊的青年,其言谈举止与众不同,便向部落的头领回报,头领听后派了12个聪明的巫师前去盘问。那青年听不懂话就以手指天,这伙人自作聪明,以为他是天上下凡的神仙,于是就前呼后拥地把这青年抬到了部落,而且推举为首领,这就是一代藏王——聂赤赞普。青年被拥立为王后,建王宫于雍布拉山冈,藏王一共传了32代。
公元 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正式建立的吐蕃王朝,开始也是在泽当一代,后来才迁都逻娑,也就是今天的拉萨。
松赞干布建立吐蕃之后,积极倡导佛教,形成了藏传佛教史上的“前弘期”,到公元8世纪,西藏出现了一个相当时期的“灭佛”运动,然而佛教毕竟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系统宗教,在经历了长达3个世纪的磨难之后,到公元11世纪,印度大师阿底峡进入阿里地区,在古格王朝传教,从此,藏传佛教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的阶段。历史上称为“后弘期”。
泽当镇平和亲切,除了有很多藏民外,更像内地的小城镇。满街都是火锅城、卡拉OK厅甚至卤肉店等。我漫步在这样的小城镇里,心情轻松自在,我想如果想要隐居,这里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既逃离了尘世的烦嚣,又不至于太清苦,在这里,俗世里一切讨人喜欢的东西一样不少,但这种俗,是返璞归真的俗,是清心寡欲的俗,是什么都拥有却宁愿什么都放手的洒脱性。
我倏忽一惊,这不就是猴子吗?吃饱了五谷,只剩下四处玩耍。这泽当,当真只是“玩耍之地”?但人生岂不就是玩耍?那些个坎坷艰苦,那些个耿耿于怀,为何要背负到坟墓里而不是放逐在玩耍的途中?有多少风景,都随你看,有多少安乐,都随你享,有多少认真,值得你认真。
玩耍,才有人,才有快乐。

雍布拉康是西藏第一左宫殿式建筑



敏竹林寺是红教(宁玛派的重寺)



价值连城的珍珠唐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