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究竟被谁逼死 法国漫画道尽孤臣辛酸(图)

尽管已经在拍卖前就知道这本杂志的内容,但当我打开来自巴黎的包裹,展阅这本高价拍得的Le Petit Journal时,我还是被它的封面画深深地震撼了:一队日本军和一队俄国军,夹护着年届八旬的大清国全权代表李鸿章,前往谈判现场,荒草、白须、枪刺,背景上的巨大树盖,硝烟般地伸展着爪牙!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1900 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年迈的李鸿章再次挑起了尴尬重任:议和。
这本出版于 1900 年 10 月 14 日/>的法国画报 Le Petit Journal (第 517 期),封面故事描绘的就是议和期间李鸿章被护送前往谈判地点的情景。创办于 1891 年的 Le Petit Journal ,是当时最著名的报道国际事件的法文刊物,仅从印刷方面看,其主题故事均以彩色印制,使用了当时最好的印刷工艺。这份画报直到二战时法国沦陷才停刊 。
该画报曾经在四年前( 1896 年),在李鸿章访问欧美七国的时候将他作为封面人物。弹指才过四年,当年在欧美七国受到朝野热烈欢迎的李总理,垂垂老矣,却还要在异国枪兵的夹护下,在尸骸遍野的自己国都,去为那城下之盟去与狼共舞。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此时,距李鸿章离开人世尚有一年。一年后( 1901 年 11 月 7 日/>),这位老者在诀别人世时,留下了一首凄凉的绝命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 , 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 , 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 , 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 , 请君莫作等闲看。
“秋风宝剑孤臣泪”,百年之下,我亦读之垂泪!
画报上夹护着李鸿章的日、俄两国,被普遍认为是导致李鸿章死亡的主要“凶手”。
先看日本。在李鸿章的遗折中自诉到:“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李鸿章是沙场征战出来的文人,文武全才,体格相当健壮,且相貌堂堂,此点在当时被国际外交界广为称赞,后世的周恩来颇有些类似之处。那部引发极大争议的电视剧《走向共和》中,也有李鸿章晚年还纳了一个二八娇娃为妾的故事,也属于艺术真实。
甲午战后,日本指名要李鸿章前往马关谈判,结果在艰难的谈判过程中,李鸿章居然被一日本“极右翼分子”险些杀害,据梁任公在《李鸿章传》中记载:“当遇刺之初,日皇遣御医军医来视疾,众医皆谓取出枪子,创乃可疗,但虽静养多日,不劳心力云。鸿章慨然曰: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宁死无刺割。之明日,或见血满袍服,言曰:此血所以报国也。鸿章潸然曰: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其慷慨忠愤之气,君子敬之。”
李鸿章遇刺,完全打乱了日方的谈判步骤,引起国际的高度关注,“日皇及举国臣民同深震悼,遂允将中国前提出之停战节略画押。口舌所不能争者,籍一枪子之伤而得之。”但毫无疑问,对于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翁来说,这一枪当然是大大损害了他的健康,缩短了他的寿命。
再来看看那一直被李鸿章引为“拒日”伙伴的沙俄。马关条约后,李鸿章为避风头,出使欧美,第一站就是参加沙皇的即位大典,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其氛围丝毫也不亚于日后的“同志加兄弟”。此行签订《中俄密约》,真正是前门拒狼、后门放虎。李鸿章晚年因联俄拒日外交所导致的重大失误,被认为是导致他本人死亡和列强瓜分中国的重要因素。学界和民间均有俄使逼死李鸿章的说法。梁启超在其被引为权威的《李鸿章传》中说:“……(俄使)助天为虐,恫喝催促,于邑难堪,及闻徐寿朋之死,拊心呕血、遂以大渐,以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廿七日薨于京师之贤良寺。闻薨之前一点钟,俄使尚来促画押云。”鸿章此时悔之已晚!
法国画师选择日、俄军队夹护李鸿章作为主题,莫非真是冥冥中的天意?
其实,弱国无外交,无论日本还是俄罗斯还是别的什么国家,都不是“害死”李鸿章的元凶。导致李中堂死亡的原因只有一个:国事艰难,己不如人,即令诸葛在世,也无可奈何呀!
马关谈判前,李鸿章和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曾叙旧,伊藤在尖锐地指出了中国十年(彼时二人在天津就国家命运有一番深谈)来“至今一无变更”后,说道:“ 天道无亲,惟德是亲……盖天之待下民也,无所偏倚,要在各国自为耳 。” “自为”之语真是警世钟,振聋发聩,成为后世不少豪杰卧薪尝胆的激励。
李鸿章曾有一幅精彩的对联:“ 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但国运乖蹇,“胸中一段春”还是郁积成疾呀,临终前,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和军事家“未尝口及家事,惟切齿曰:可恨毓贤误国至此。既而又长吁曰:两宫不肯回銮。遂瞑焉长逝”,留下“ 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 ”的遗恨,及“ 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的期盼。
梁启超挽之曰“ 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是耶是耶,百载之下,文物依旧,吾侪惟有抚案太息。鸿章或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2007年2月27日@北石斋-南洲雪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