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关于慰安妇问题观点遭遇国际讨伐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3月1日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说,有关当年日军强迫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缺少证据。与此同时,美国众议院也正在推动一项要求日本政府就“慰安妇问题”道歉的议案。作为日本新首相的表态立即遭到了盟国政界、媒体的大肆抨击,这在战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史上是很少见的事件。此前,美国政府在历史问题上对日本一向很“宽容”。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日本政府的历史观问题遭到东亚国家以外更多国家政府和媒体的“关注”和“批评”,其中甚至还有日本的盟国、准盟国。在日本政要妄言“强征慰安妇无证据”前后,美国、加拿大国会正推动要求日政府道歉的议案出议案,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政府政要纷纷表达不满,美国、德国主流媒体更大篇幅作“反日报道”。与此相应,刚刚上台不久的安倍也罕见的在一个月内就“慰安妇问题”三次道歉。东亚的历史问题为何突然变成了更大范围内的国际问题,美国为何对盟友如此不留情,困扰东亚多年的历史问题能否找到新的出路?

  日本保守势力是否会因更大的国际压力在历史观上有所改变?

  美政界罕见批判日政府

  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称“无证据显示日军曾强征慰安妇”以后,美国两大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先后发表社论,以各自正式立场的方式对安倍及日本政府的历史观严加批判。

  媒体集体发难

  《华盛顿邮报》则在3月24日发表措辞严厉的社论。社论批评安倍晋三热衷于朝鲜绑架日本人的问题,却在日本自己犯下的战争罪行上含糊其词。这篇名为“安倍晋三含糊其词”的社论批评日本政府从来没有完全承认慰安妇在战争中遭受的虐待,也没有支付过任何赔偿,“这真是糟糕透了”!社论还将矛头直接对准了日本首相,认为安倍晋三有关“慰安妇无强制证据”的言论是对民主社会的玷污。

  3月31日,尽管安倍已经迫于压力道歉,但《纽约时报》依然不依不饶,再次发表抨击安倍言论的文章,并在国际新闻栏目中整版的篇幅介绍了对日本中央大学教授吉见义明的专访。吉见在专访中认为,慰安妇是“由日军主导创设、维持并扩大的系统,是侵犯人权的行为”。《纽约时报》文章进而认为,日本政府应该清醒了。

  政府措辞严厉

  慰安妇问题在美国并非只是在舆论界发酵,美国政府也罕见的对日本历史观问题正式表态,且措辞严厉。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汤姆·凯西在3月26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本政府应该承认过去犯下的重大罪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有诚意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慰安妇问题。”4月5日,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亚太小组委员会主席埃尼·法莱奥马维加也表示,美国议员们已经意识到慰安妇问题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很敏感,但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应该用真诚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有些日本领导人却对此不予承认,这是不能接受的。

  舆论、国会乃至政府对日本历史观问题集中“关注”,美国国家档案局日前公布的一份中情局档案,似乎也同这一少见的关注有着微妙的联系。

  美国国家档案局最近公布了新解密中情局档案,美国情报部门曾在冷战初期雇佣了日本战犯充当“反共”间谍,但这些战犯大多是在特工的幌子下从事右翼活动。《非正义的发家:日本公司是如何使用美国战俘来实现战后财富的》一书的作者赫尔姆斯对此称:“这些文件披露了美国是如何纵容日本人的,以便使日本成为我们的一个盟友。”另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多尔则指出:“当我们谈论日本新民族主义和右翼势力在今天卷土重来的时候,背后有着深厚的根基,而美国则难逃干系。”

  “纠偏”意味深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问题专家袁鹏称,美国有意无意地旧事重提,对安倍敲打的意味很明显。

  揭露旧情报档案,无疑让安倍更加被动,这对促使安倍承认日本曾经犯下的历史错误是有利的。分析人士指出,在安倍上台以后,日本政治保守化趋势进一步强化的背景下,一向对日本历史问题态度暧昧,但也与日本政治保守化趋势难逃历史干系的美国政府对历史问题的立场逐渐明朗,多少有“纠偏”的意味在其中。

  不过,观察人士也指出,这种纠偏也有着复杂的动因。一方面,民主党入主美国国会后,对全球“人权问题”的关注力度加强促使安倍难逃来自盟友的责难。

  另一方面,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保守态度,一直是恶化其与邻国关系的定时炸弹。

  虽然美国并不希望日本与东亚国家走得太近,但走向相反的极端也并不符合美国利益,“和而不融,斗而不破”是美国最理想的东亚地区力量格局。而日本如果在保守主义理念下走得太远,狭隘民族主义过度伸张,必然损害这一东亚格局。因此,当安倍4月3日晚主动给布什打电话,再次就慰安妇问题道歉的时候,布什意味深长地回应说,“如今的日本已经不是二战时的日本。”分析人士指出,布什这句话背后还应该有一句潜台词:“当今的日本不能再成为二战时的日本”。想来安倍也能够体会这一弦外“警醒”之音。

  除了上述战略上的考虑,美国对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敲打还有较为现实的原因。观察人士指出,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第一盟友,美国自然应当成为日本外交的核心。但安倍上台以来的外交举动,却并未如其前任一般忠实地体现这一核心,自去年9月上台以来,安倍先后访问了中韩、东南亚、欧洲,而对美国的访问则被推迟到了今年4月底。在日本新版的外交蓝皮书中,日本甚至将本国对东欧、中亚、南亚的战略外交与日美同盟相提并论。安倍是日本保守势力的代表,但同时也是一个机敏的现实主义者。尽管日本在较长时期内还会以日美同盟为外交基轴,但自安倍上台后,同盟之余的“自主意识”也逐渐凸现出来。这显然并非美国乐意的趋势。

  袁鹏认为,最近安倍的“疏美外交”是促使美国各界有意无意对他指责的重要原因。再加上最近日本政界对美国出兵伊拉克政策进行非议,也让美国政界对日本不快,因此对安倍的“毛病”抓住不放也颇有警告的意味。

  此外,袁鹏还认为,美国面临大选年,亚裔等少数族裔在美国选举中的选票也不可小觑,美国一些政治家看在选票的面子上也不能对安倍的表态太过忽视。

  影响

  慰安妇问题成为国际问题

  此次日本政要的“慰安妇”言论,不仅招致来自美国的非议。一个月来,加拿大、荷兰、韩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荷兰等国政界、舆论也纷纷谴责日本政府的言论。此前日本保守势力反复强调的“历史问题只有中韩等少数国家关注”的论调在这一形势下已然站不住脚。

  澳荷加德齐声批判

  通过日澳安保协议成为日本准盟友的澳大利亚首先对日本政府开炮,总理霍华德3月12日在访日会晤安倍前说:“慰安妇是世界史上一个悲惨时期骇人听闻的情况,对于发生的一切不能有任何的狡辩,任何认为不存在强迫的暗示,都将受到我的彻底批判”。

  3月16日,荷兰外交大臣马克西姆·费尔哈亨直接打电话给日本驻荷兰大使小町恭士,称日本政府有关“未发现日军曾强征‘慰安妇’的直接记述的答辩书”令人感到不愉快,并要求日方对此作出解释。

  远隔太平洋的加拿大国会上月底也在推动一项决议案,要求日本政府对“慰安妇”进行道歉。3月27日,新民主党议员马斯顿提出的该决议案在众院外交及国际开发委员会下属人权小组委员会获得通过,并提交给常任委员会。马斯顿说:“应该施加压力,让安倍首相对二战期间作为性奴隶受到虐待的数万名女性进行道歉,并制定赔偿计划。”德国《南德日报》3月28日也谴责说,安倍为挽回在内政方面蒙受的损失,公然否认了日本军队在亚洲迫害性奴隶的事实。该报在题为《历史怠慢》的评论中谴责说,安倍在支持率急速下跌后,打算通过民族主义发言得到日本国民的拥护,47名韩国国会议员4月3日则联名致信安倍晋三,敦促日本就“慰安妇”问题真诚道歉。韩国甚至表示,如果安倍对此不闻不问的话,韩国将联合有关国家组建共同调查团,要求日本以国家的名义向被强征为性奴隶的女性道歉并进行赔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问题专家袁鹏表示,国际社会对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早有不满,“在很多国家看来,这个问题根本不能被再质疑”。另一方面,历史问题与领土问题等双边问题不同,历史问题往往同人道主义等国际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相联系。慰安妇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人道主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要否认强征慰安妇也就自然遭到多数国家的批判。

  应建“国际统一战线”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慰安妇问题引起的多国广泛关注,使得一直困扰东亚地区的历史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很多区域外的国家也对日本政府历史观问题有着利益关切或道义关切。外交学院日本问题专家周永生对此认为,努力组建对歪曲历史认知的行为进行驳斥和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非常重要。

  周永生认为,东亚历史问题不仅包括慰安妇问题,还有对待二战历史的态度以及靖国神社等问题,甚至领土纠纷也与历史问题不能完全割裂。“一些涉及面超出双边范畴,造成重要国际影响的历史问题,应该加强国际联合。”最近中韩美三国对待日本历史问题有逐渐形成默契的趋势。日本对欧美的态度也非常关注,因此通过国际联合压力促使日本正确认识历史还是有效的。但周永生也指出,如果不解决产生这一问题的土壤的话,日本保守势力的历史观仍不会根本改变。

  《朝鲜日报》4月2日发表评论,对解决上述“土壤问题”提出”忠告”。评论称,因为安倍的慰安妇言论,对日本的批评浪潮从美国蔓延到加拿大、德国、荷兰。如果日本政府不认真反省应如何教育下一代的话,总有一天日本的年轻人将无法在世界上抬起头堂堂正正做人。

  善后

  安倍三次道歉为内外“灭火”

  安倍对慰安妇问题口不择言引来包括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一片讨伐声,接下来安倍为“灭火”也是煞费苦心,在一个月时间内,安倍在不同场合连续道歉三次,这在日本历任首相中恐怕并不多见。

  访美前向美示好

  就在《纽约时报》3月6日的社论“批日”后不久,安倍3月11日在日本NHK电视台的节目中说,“由衷地向心灵受到创伤的‘慰安妇’表示道歉”。3月26日在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回答议员质询时,安倍又表示,作为首相就“慰安妇”问题表示道歉,但这似乎仍未平息各方的批判之声。4月3日,安倍主动给布什打电话,第三次对慰安妇表示道歉。

  日本国内,慰安妇问题也给安倍的支持率拖了后腿。

  《读卖新闻》3月24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将近2/3的被调查者给安倍政府执政6个月来的表现打出低分。

  外交学院日本问题专家周永生认为,目前尽管有些右翼分子对安倍慰安妇的表态表示支持,但是日本国内大部分人对这种表态还是持有异议的。安倍的形象已经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安倍不得不顾及这一点,连续三次道歉也就理所应当。

  周永生也认为,安倍道歉也有在访美前向美示好的意味。就在安倍3日刚刚与布什通完电话的第二天,美国白宫副发言人佩里诺在4日就宣布,安倍将于本月26日访美,27日还将随同布什参观戴维营。布什也已经表示要高规格接待自去年9月就任首相以来对美国进行首次访问的安倍晋三。周永生分析,从安倍的角度来说,鉴于美国是日本最重要盟国,这让他不能不考虑美国在与日本有关的各种问题上的态度。此次访美就要有实质收获,就不能因为慰安妇问题干扰或者冲淡这次访美的“效果”,甚至影响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因此选择亲自在“布什面前”道歉,为美国内“反日舆论”灭火。

  与中韩关系不可坏

  周永生认为,从其他因素讲,安倍也必须迅速灭火。

  对慰安妇问题最为敏感的是中国和朝鲜、韩国等国,而安倍上台之后最重要的外交布局之一就是打开后小泉时代与邻国关系改善的大门。日本与中国和韩国的关系刚有所好转,与朝鲜也进行了直接接触,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因为慰安妇的不当言论影响到与东亚邻国关系,对日本来说可能“得不偿失”,迫使日本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再次面临考验。

  现实主义色彩明显的安倍对靖国神社问题一直态度“暧昧”,这说明了他不愿意重蹈小泉覆辙,因此当他在慰安妇问题上“失言”,并发现可能因此破坏与邻国关系时,及时开口道歉,甚至不顾“面子”连续道歉,也就成为尽管无奈,也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温家宝总理就要访问日本,这是安倍极为重视的一次改善两国关系的良好契机,因此,在温家宝总理访日前,要营造一个中日关系良好的氛围,慰安妇问题的不和谐音很容易影响到这种氛围的营造。安倍的道歉赶在温总理访日之前,也有这种层面因素的考虑,”周永生说。


来源: 新京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