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宏观调控震荡台湾 外资从台股撤资300亿
2005年7月
最近以来,外资已从台湾股市撤出1200多亿台币(约300亿人民币)
5月31日,陈水扁邀请多家外国投资银行的驻台负责人喝茶,进行劝说,请他们不必担心,继续投资台湾。在这一天之前,外资已连续19天卖超(即当天卖出股票的金额,大于买进的余额,反之则为买超-编者),从台湾股市撤出1200多亿台币(约300亿人民币)。
自去年2004年4月24日"非典"在台北和平医院传开,疫情随后在台湾大规模爆发,台股跟着重挫,但是外资在接下来一年逆向买超台股逾4000亿台币(约1000亿人民币),台股指数也由4000点强力弹升到6900点,大涨逾7成。然而,就在台湾经济步入佳境,外资却在此时转为连续卖超,不看好台湾经济后势。
尽管台湾今年第一季经济成长率达4.5%,是自2000年以来最好的表现,而且整年度预估都将成乐观,尽管陈水扁请外资喝茶,但接下来两天外资仍持续卖超,而且不知道何时才会停。
原因何在?
可能答案有很多,但是最关键的恐怕还是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以及两岸关系持续紧张所潜藏的军事风险。
台湾经济高度依赖祖国大陆
台湾仅2300万人口,内需市场规模有限,经济发展动能主要来自出口,占GDP的比重高达49%。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00年,台湾主要出口地区是美国,从早期的圣诞树灯泡、雨鞋、雨伞、球鞋、球拍、自行车和汽车灯,再到后来的计算机、鼠标、彩显、打印机和芯片,美国一向是吸纳台湾制产品的最大宗市场。
美国一年的GDP达11万亿美元,占全球1/4,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养分栽培下,以及过去30年与美国产业紧密分工,台湾经济不仅茁壮,更藉此融入全球经济供应链体系,成为其中的一员。
但是这种局面,在2001年发生了变化。从这一年开始,台湾对祖国大陆的出口金额,首度超过台湾对美国的出口金额,而且差距愈拉愈大。到了2003年,台湾有28%的出口是到祖国大陆,有22%是到美国。
进一步分析,台湾出口到祖国大陆,主要是半成品,在祖国大陆加工为制成品后,再出口到其他市场,主要是美国;台湾出口到美国的,则主要是制成品,直接在当地市场销售。可以这么说,台湾过去出口到美国的一部分项目,已随着台湾到大陆投资设厂,而转移由大陆出口。
举例来看,台湾的计算机产业在1996年超越德国,成为仅次美、日的全球第三大产值地区,但其中有1/3来自台湾以外厂区所贡献,包含台商在泰国、马来西亚、苏格兰、墨西哥和大陆珠江三角的投资。
1999年9月21日凌晨1点50分在台湾发生的"9·21"大地震,给台湾的计算机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大地震让台商和在台湾投资的外商,都看到把鸡蛋押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而加速寻求替代地区,正在崛起的祖国大陆成了首选。隔年,IBM、戴尔和许多外商公司都把设在台湾的"国际采购中心"迁到海峡对岸,并要求就地采购,台商只能配合。
但这种风险分散,对两岸并不是谁赢谁输的零和游戏,而是双赢。大陆在2000年跃升全球第三大计算机工业产值地,台湾沦为第四,表面看是此消彼长,但在大陆所生产产品的产值中,有75%是来自台商在此设厂所贡献。大陆籍台湾扩大在计算机业的产品领域和规模,台湾则藉大陆放大在计算机业的影响力。
根据商务部5月底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大陆去年出口额前200家企业中,台商就占28家,多数为计算机和半导体业者,而且榜上前3名都是台商。
大陆调控,台湾降温
计算机业只是台商在大陆投资的缩影,其他还有食品、石化、纺织、汽车、水泥和钢铁等,一旦大陆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范围,对台湾经济将可能是另一次大地震。台商过去20年累计在大陆的投资金额,达800亿美元,虽不及美日,但换算成占台湾一年GDP约3200亿美元的比重,则达25%,远高于美日,也显示台湾对大陆经济的依存度。
这种经济依存度是一把双刃剑。在中国大陆经济连续6年成长超过8%的带动下,台湾地区出口跟着畅旺,对大陆享有一年400亿美元贸易顺差。但是,当中国大陆因固定资产投资成长过快、企业信用扩充和银行放款都来到历史高点,使得经济有过热之虞,及早踩刹车调整已不可免。
事实上,宏观调控的声音在去年底已出现,但台湾方面反映并不明显,主要是去年第3季开始,亚洲非典疫情全面解除,伊拉克战事结束后,全球经济走出2001年"9·11"事件后的两年低潮,触底反弹,在先前坏消息听多的情况下,对宏观调控已经钝化,一有好消息则是热烈反映。
再加上今年初以来,经济停滞13年的日本也传出强劲复苏,使得乐观的声音成为主流,一直到4月份传来中国第一季经济成长9.7%,与既定的7%差距颇大,中央一连串降温政策出台,市场才生警觉,伴随而来的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印度股市以重挫反应。
宏观调控的第一阶段,以减缓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特别是限制银行放款给钢材、水泥和电解铝等在近两年扩充过快且价格涨幅过大的行业,这部分对台商虽有影响,但程度有限,因为台商仍属境外身份,要像本地银行融资有其限制,设厂资金主要来自境外。比较大的冲击,会来自土地取得可能困难,或取得成本提高,或原先承诺的税赋优惠有变动。
宏观调控的第二阶段,以紧缩个人信贷为主,包含对于房屋贷款审核条件趋严和汽车贷款利率调高等,着眼于平抑物价和降低银行可能坏账,纾缓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和市场投机气息。这部分直接影响的是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对台商制造业的影响较小,因为他们在大陆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出口,对台商服务业则影响明显,包含食品、餐饮、美容、唱片、广告、精品和房地产等,都将因市场消费意愿减弱而紧缩。
好事或坏事
无论如何,宏观调控将可能让台商在大陆的投资脚步放缓,而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也可能降温,出超金额跟着减少,对大陆的经济依存度也会调整,而这可能是好事。只要中国经济不是硬着陆,这一泼调控将为下一波高成长奠下基础,而且争论已久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将因这一波降温而纾缓,对以大陆为出口基地的台商是好消息。
潜在的坏消息,则是两岸关系进一步紧张,台湾媒体甚至传出大陆有可能对台湾采取经济制裁,这种杀伤力将远大于宏观调控,而且风险无法评估及分散。
陈水扁"连任"后强调2006年"制宪",以及国台办在5月17日发表的对台声明,都让存在双方之间的斡旋空间愈来狱窄,逼到接近摊牌。台湾股市稍早已由6900点急挫到5700点,国台办"5·17声明"发表后,台股当天又重跌近300点。6月初,传出解放军将在福建东山岛军演,台湾则响应美国采购6100亿台币的导弹装备,国内办则再发表声明不欢迎在大陆赚钱回台支持"台独"的台商。
再当前两岸经济密切互动下,已有100多万台湾人到祖国大陆长期生活,包含投资、就业和求学等,而大陆企业和民众造访台湾的数目也在上升中。两岸经济合则两利,分则很难看出有哪一方会是赢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台商会成为"台独"的牺牲品,还是促成两边恢复沟通对话的催化剂?相信绝大数人毋宁希望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