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曾读过一篇文章, 写的是一个青年从农村到城市的蜕变经历和困惑。

在解放初期,这个青年从农村到城市, 成为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干部,是他们乡村走进城市的第一个人,为此成为了他们全村的骄傲。他每次回乡村时,都会特意显示自己这城里人与乡下人是如何的不同,心满意足的感受这种不同,心安理得的享受乡亲们对他的特殊待遇.
 
若干年后, 他痛苦的发现,他似乎总和城里人有那么点差别, 总是与城市有那么点格格不入, 总是摆脱不了烙在骨子深处的乡村情结。 首先, 他那一口难改的乡音,就给贴上了乡下人的标签,让他难以加入城里人的行列,还有他总是固执地保留着乡村的一些生活习性,城里人称之为陋习。例如:睡觉不洗脚,进屋不脱鞋,吃饭喜欢蹲着,炒菜用水煮等。 就像那俗话所说,本性难移,他学不来城市人的生活习性,也不喜欢城市人的狡黠和圆滑。 就这样,他向往城市,又拒绝城市的某些东西,他拒绝乡村,又丢不掉乡村的某些东西。当他饱受了那种从乡下人向城市人不完全转化的痛苦后, 他想回归自己到从前所属的乡村. 当他再次重新走进自己曾经熟悉的乡村时, 发现,此时的乡村已非彼时乡村了, 乡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欢迎他,需要他了, 他对自己的乡村不了解了,他困惑了,不知自己是该属于城市呢还是属于乡村,是他曾选择放弃了乡村, 还是乡村现在抛弃了他.
 
这篇文章不由让我联想到自己---一个第一代移民. 那时,当国内刚刚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门, 我也曾夹杂在那群人流中努力挤出了这扇刚刚开启的门, 去追寻自己的梦。经过了一番打拼磕碰后, 终于实现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得以在异国他乡安身立命了。那时也曾像那个农村青年一样, 为自己的所为有那么点沾沾自喜,那么点满足和骄傲.
 
随着时间的推移,  渐渐发现自己骨子里原本的家乡情结, 愈来愈显突,愈来愈厚重.  就像那个农村青年,既向往外面的繁荣,又拒绝接受他们的某些东西,选择走出家乡,又拒绝丢掉家乡的许多东西。开始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 自己似乎也很难完成这个由家乡融入异乡的真正蜕变。

虽然我们真正安家落户于异国他乡,但我们仍难以成为外国人,难以溶入他们的圈子。首先, 我们无法摆脱语言的困扰,无论如何掩饰,也抹不掉外来英语的口音,就像那个农村青年,只要开口便被划分到另类了。 为此,每每与人交谈电话或开会发言等,总是感觉如鲠在喉.  久违了那种畅快淋漓的宣泄,甚至于漫骂。 还有那根深蒂固的民俗文化和饮食习惯.  先是胃口这关就很难通过,因为它拒绝接受过多的奶酪, 面包,奶油和生菜. 如果只是偶尔为之,作为生活中的一种调剂,尚还可以接受;如果长此以往,肠胃就要罢工了。还有,对于西方民俗文化和信仰的了解, 那种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先天不足, 不管你后天如何恶补,  也总是让你处于一种营养不良的贫血状态, 不知何时, 晕于何处,那种尴尬, 让你防不胜防!由此种种,不油不让你怀念在家乡时那种事事游韧有余的惬意和自在.
 
回归的念头也曾蠢蠢欲动. 就像那个农村青年一样, 当我悄悄把头探向家乡, 发现家乡亦非原来的模样, 自己对它也有了几分迷茫. 不得不承认, 这些年家乡与我已无情地拉开了距离....... 此刻,我仿佛被置身于路的中间, 遥望这条一端通往家乡另端通向他乡的路, 痛苦迷茫的不知何处是归途.  
 
是否可以, 把我的根留在家乡, 将身置于他乡呢? 
 
选择有时是痛苦的,但被选择则更是一种无奈。 
蓝山红月 发表评论于
什么是书架呀,是排行榜吗?
赶紧给你祝贺去。闪
孤草 发表评论于
宝贝我上了博客书架了,呵呵,今天特美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