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时期农村整社记实
作者:惠文
27。在禾丰区宣传贯彻中央两个“宣传要点”[9]的情况汇报
根据县委的布置,我们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组织了报告员32人(其中包括区书、区长、各单位党员负责同志13人,公社党委第一书记10人),于本月15日深入各公社,在大队范围内,以中心队为点划二至三片,召开了社员大会,采取了融汇贯通“要点”精神,联系实际,结合当前任务,突出重点,全面讲解的方法,对“要点”进行原原本本的传达贯彻。
在传达中,我们特别注重说明了当前国家的困难,压缩职工、城镇人口返乡下乡的重大意义。通过算细账,说明对国家、农民的好处,以及贯彻两个“要点”能够加强团结、克服困难等问题。
传达后,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了一至三次讨论。同时,还利用召开小型干部会、宣传员和返乡人员座谈会,登门访问、个别交谈等形式,进行灵活多样的宣传。到21日,社员大会普遍开完后,又深入社、队进行了重点检查补课。
为了搞好这次宣传工作,在宣传初,全区以公社为单位,培训了宣传员5849人(其中生产队长3223人)。报告员在宣传中,向群众作报告202次,参加受教育的达102236人次。
全区除四类分子以外,应受教育47437人(其中社员10260人,农村干部3123人;党员1327人,团员1475人;教师239人,机关干部204人,居民590人,企业职工269人),实受教育40652人(其中,社员3123人,农村干部2903人,党员1327人,团员1475人,教师239人,机关干部204人,居民590人,企业职工269人),占85%。个人受教育多者达5次。
全区73个生产队通过工作后,根据地委规定的分类标准排队为:一类46个,占63.1%;二类24个,占32.8%;三类3个,占4.1%。据碑垭公社龙云二队27户、应受教育者39人的调查,实际受到教育的27户,35人。对35人的排队是:对国家的困难有认识、能体贴、积极热情欢迎职工下乡者17人,占48.57%;基本上有认识、但不够热情的13人,占37.14%;认识不够,漠不关心,认为压也可、不压也可的5人,占14.28%。宣传工作基本上做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普遍宣传,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其主要收获如下:
一、解除了群众的各种思想顾虑,提高了思想认识
宣传前,群众对压缩职工、城镇人口返乡、下乡有各种各样的思想顾虑:干部主要是怕麻烦,怕不好领导;社员主要是怕少分口粮,怕挤掉自己的房子;部分返乡人员遇到生产、生活上的具体困难时,则留恋城镇,思想有些不稳定。通过宣传教育后,情况有了很大的转变。
首先,群众对国家当前的严重困难有了正确的认识,能够体谅国家的困难,并把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结合起来看待问题。
在讨论中,不少社员以主人翁的态度发表了自己对国家困难的看法。
如火盆公社花园二队党员杨德才说:“国家的困难跟我们家里的困难一样,我们只有积极努力搞好生产才能解决。国家不困难了,我们的日子也才好过。”
碑垭公社和平大队龙云二队社员蔡红君说:“过去我们有困难,国家就帮助,现在国家有困难,我们也不得不管。”
有些返乡人员对国家困难有了认识之后,也降低了安置上的过高要求。
如火盆公社林场大队禾丰二队返乡人员白银洲,队上安置他的住房,他认为是草房,住不长久,不要。他原先有两间房子被队上打老墙打了,要队上修来赔他。听了报告之后,他接受了队里的安置,并说:“连续三年灾害,国家、集体、个人都有困难,房子我勉强能住就行了,将来生产好了再修。”
其次,认识到压缩职工和城镇人口返乡、下乡,支援农业这一措施的正确必要性。在讨论中,不少社员通过算细账,回顾生产的变化来说明党的这一措施是英明正确的,好处很多。
如火盆公社真公二队社员刘家洲说:“我们队里今年回来14人,多种几十亩地,荒土消灭了。不是党的这个政策好,我们的玉米、水稻、棉花产量哪会翻两番呢?”“有人说人回来了少分粮。我看要看远点,暂时少分点,把生产搞好了以后就可以多分。去年分得少,今年小春就分得多,大春分得还要多。政府措施是治本,我们不会吃亏。”他还建议自留地要划好土给返乡人员,以体现照顾。
火盆公社响水四队老农蒋天斗说:“大量人员返乡有三大好处:一个是不发工资,国家减少了开支;二是农村不增加征购,大家可以多吃口粮;再一个是增加了农村劳力,生产好得快。”他认为:“人回来越多越好,很多人往农村走就是好形势。”
再次,对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有了认识,加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火盆公社裕民大队新民生产队返乡人员蔡洪良说:“国家当前粮食这样困难,工业过头了些,就必然要回过头来大办农业才行。因为肚子饿了不能吃钢。当然工业也重要。农业办好了,要大办工业时,我们可以再去。”
安佛公社建设大队柏林生产队返乡人员段安元(铁路工人)说:“工农业生产都要生活好才有保证。以前认为在铁路上工作是铁饭碗,农业办不好,照样饿肚子,铁饭碗也要打烂。”
响水四队社员蒋平良说:“农业不好,工业还是走不动。只有办好了农业支援他们,有原料,有吃的,工业才能发展。职工下乡支援农业,这个作法很对。”
较为普遍的反映是:“党和政府真英明。这一着硬是对了。这个办法好,很过硬,很彻底!”
二、推动了对返乡、下乡人员的接待安置工作
宣传前,各公社都有少部分生产队对返乡、下乡人员的接待安置不够热情,不够及时合理,解决问题不彻底的情况。
如有的口粮不按本队平均吃粮标准分配,不及时划自留地,解决住房、口粮等问题一拖再拖。通过宣传之后,群众和干部一起想办法,把这些问题比较好地解决了。
如安佛公社人民五队队长李正明,返乡人员去找他解决口粮、住房、自留地等问题时,开初,他说他不是队长,以后,他又只承认是副队长,推脱不解决问题。宣传工作开展后,他便主动把问题解决了。
火盆公社林场大队白象二队队长黄金成,对回来了十多天的返乡人员杨昌水、蔡琼芳的住房、床铺问题不加解决安置。这次群众听了报告在讨论中批评他说:“这些问题早该给人家解决,不能再拖了。不解决是不行的。”事后,队长和群众一起动手,也很快给他们解决了。
青龙公社五队队长黄学云、火盆公社禾丰二队队长白培水,同样也自觉转变态度,帮助返乡人员解决了口粮、住房、自留地等问题,并主动找返乡人员谈心,征求意见,了解他们的困难。不少与返乡人员邻居的社员,也主动借东西给他们用,问长问短,关心他们。返乡人员很受感动。
总之,凡是安置上多多少少存在些问题的,通过这次宣传,基本上得到了解决,群众对返乡人员普遍采取了热情欢迎的态度。
三、返乡人员进一步安了心,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干部和群众对返乡人员热情接待、妥善安置,解决了他们的具体困难,返乡人员一般深受感动,从而在农村安家落户的观念加强了,生产劳动也积极起来,表现不好的向好的方面转变。
据调查,火盆公社花园大队返乡52人,在未宣传前,安心在农村、积极劳动表现好的只有26人,占50.8%;宣传后,这类人上升为36人,占69%。该大队返乡人员曾大云,由于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大公无私、积极带头,四个月挣了1050个工分,还被社员群众推选为生产队副队长。他弟弟曾大学返乡后劳动不积极,他便进行帮助教育说:“要听党的话。你不好好劳动,我都不好意思了。”现在其弟弟也积极出工了。群众反映说:“有了曾队长,我们搞好生产不成问题了。”队长杨朝松说:“他当副队长,我出外开会都放心了。”这个大队三个表现不好的返乡人员,听了报告在讨论中都作了自我批评,表示今后要安下心来,积极劳动。
碑垭公社和平大队月亮二队返乡人员杨兴清(贫农,铁路工人)听了报告后,知道队上缺钱买牛,便主动拿500元出来给队长买耕牛搞好队上的生产。火盆公社禾丰二队返乡人员白培德,过去把分给他的口粮(另还借了部分)拿到成都去做投机生意。听了报告后,他说:“我今后再不赶场做生意了,要安下心来在家多挣工分,弥补前一段的误工,赶大春多分口粮。”事后,果然在家里埋头生产,赶场日子有事,便叫他妻子曾惠清去办理。
另外,不少有钱的返乡人员还自觉地拿钱出来修房建屋,立志在农村安家立业。总之,通过宣传后,返乡人员的变化是很大的。全区返乡人员4067人,原先安心农村积极劳动的一类只有2504人,占61.6%;通过宣传后,转变好了的有1401人,占34.5%;现在还动摇不定、三心二意的只有162人,占3.75%。
四、加强了团结,树立了共同克服困难的信心
由于在两个“宣传要点”中,中央承认了过去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作了必要的检讨(据说是周总理签发时,加上的。----笔者整理时所加的注)。
群众在讨论中也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少数人也借此出了些气,说了些气话。但说后普遍心情舒畅,认识了党的光明正直,为群众办错了事也毫不隐瞒,敢于公开承认,从而更加信任和爱戴党了。表示今后要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信心百倍地把生产搞好。
火盆公社裕民大队新民生产队社员蔡洪良说:“党的工作有缺点错误,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承认了就对。建设没有经验,哪个敢保证没有缺点呢?今后不再犯就行了。”
社员谭保金说:“中央过去看的是一河浑水,现在看的是一河清水,看透了底的。这几年明明生产下降、生活不好,以往一开会就说上升了、提高了。听到就冒火。现在说的才实际,我心服了。”他边说边哭,用袖子不断揩眼泪。
裕民大队新民生产队队长黄吉君说:“1959年7月到1960年5月,我家死了父亲、母亲、妻子、儿子,他们都是饿死的。去年我们队里种棉花,亩产只有2斤2两,可是一开会总说上升上升、提高提高,真火冲!我认为这次党才说了实话。”
普安公社安全大队队长蔡廷金(过去是大队副支部书记,整社时被撤职,这次甄别后当大队长)说:“我蔡廷金是被整住了的,开小会大会批斗我。我的意见大得很,不晓得怎么办了。现在报告已经分枝落叶了,大家都该负责。中央都承担了责任,自己也要负一部分责任。当然,挨了斗、吃了苦头,甄别了嘛。话又说回来,就象兄弟打架,打得再凶,也是兄弟。现在我没有意见了。”他边说边流了眼泪。
也还有些人发牢骚说气话的。
有的社员气愤地说:“往年不对,错误不承认,人还没有饿死嘛。现在看人饿死得差不多了,才来说有缺点错误!”
翰林葫芦一队返乡人员王兴武(中农)生气地说:“这几年战绩是大,好是好,好几个光:我回来后,房子光了,墙脚石光了,竹木光了,家中的东西光了,人也差点光了(他家死了二人)。‘五风’刮得够厉害的,那时谁还挡得住呢!老实说,我并不怨下面队上干部。现在上面来承担责任,我莫得意见。”
在一些讨论会上,一谈到刮“五风”,特别是生产瞎指挥、浮夸和打老墙,群众意见最多,气话不少。但他们都认为,只要中央知道下情,承认错误,今后不再犯,就有奔头。只要干部、返乡人员、社员,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生产是可以很快恢复的。
有的社员甚至挥袖提劲、精神振奋、充满信心地说:“只要纠正了‘五风’,两三年就可以赶上1957年的生产水平。”
总之,通过宣传,不少生产队已经形成了一个空前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克服困难的局面。
这次宣传,尽管进行得比较广泛深入细致,并对个别薄弱的队补了课,但各社、队的广度、深度还是不够平衡的。
在广度上,地势适中的队,人到得比较整齐,受教育者占应受教育者的80~95%;但地处分散偏远的队,人就到得少些,只占70%左右。有少数大队、小队干部正忙于棉花测产,也未听报告和参加讨论。
在深度上,由于有的队组织讨论得好,有的队组织讨论得不好;讨论次数的多少也不一样,以至个别队对“要点”的精神还了解得不充分,因而对返乡人员的接待安置工作还存在问题。
此外,尚有极个别干部和社员,过去挨过斗,受到打骂等委屈的,现在怨气还很大,疙瘩并没有完全解开。
如塘坝公社斑竹大队原联社主任张朝仁(党员),由于生产上不去(注:实际上是不搞浮夸)被批判斗争,挨过打。这次安排他作大队保管工作,他很气愤地说:“保管个球!找我当保管?除非黄蟮长叉!”等等。
这些,需要在今后作深入细致的工作,把宣传工作经常化,逐步提高他们的认识。有的返乡人员要求今后多开一些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情况。这个意见可以考虑采纳。
在接待、安置工作上,全区总的情况是比较好的,但也有些具体问题,最突出的是住房特别紧张,个别队尽了最大努力,实在无法解决,还需要靠上级帮助。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摸底。
火盆公社花园大队返乡人员43户,有20户需要解决住房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新修1间(1户),租用19间(19户)。这19户的房子都是破漏不堪的需要培修。打紧计算,需钱900元,其中自己能解决487元,生产队能解决327元,还差86元,需要国家解决。
安佛公社安乐大队返乡人员55人,其中无住房的20人(20户)。解决的办法是:公房解决7间(7户),向社员调剂租用13间(13户)。这些住房皆破漏不避风雨,打紧计算,需要培修费780元。自己解决竹子、部分盖草、盖匠工资,生产队解决部分盖草和木工,合计520元,还需要国家解决买木料的钱260元。
在返乡、下乡人员中,有极少数外流他乡(如火盆公社就有4人),他们此次并未受到教育。今后如何使这类人员返乡生产仍是一个问题。由于这些外流人员好逸恶劳,比较分散,不好管理,生产队不想要。但户口已上到那里,事实上不要也不行。队上只有尽量动员他们回来,加强管理教育,并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使其安心在家从事农业生产。
以上报告当否?请指示。
禾丰区宣传组
1962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