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行漫记(八)

2007年5 月25日 星期五 多云 五星湖 纽约州

来电话的是我们文学城的一位网友,我们素昧平生,是文学城(也可以说是网络)把我们连在一起。我在我过去的系列文章中提到我太太和我泰山,真是巧了,应了一句古话:“The world is small”(“这世界也太小了”),这位网友的好朋友的哥哥曾经是我太太的同事,他好朋友的父亲过去是我岳父的上级领导。“这就是网络,你说也说不清楚;这就是网络,它演绎了许多的故事。”我们在电话中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接头暗号;见面地点是纽约市唐人街的大四川饭店门口(不在那吃饭),时间是明天早上9:30,暗号照旧。同时,他还通知我尚有其他几位网友也来参加会晤;遗憾的是有一位网友因有家庭重任在肩,不能分身;另一位在城中担任中层干部的网友有公务已出差在外。

接到电话,奶瓶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曾在我的一篇小文《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我有一个梦想,有那么一天…》写到我期待着与我们文学城的网友特别是我们走廊朝夕相处的网友能够欢聚一处。那是去年十一月写的,四个月之后,我发现了馄饨侯在那里留了言,他写到:“......牛兄。为你高兴,你的梦想一个个都在实现,继续努力,你所有的梦都会成真的。衷心祝贺你!”那篇小文,虽有玩笑成份在内,但也有自己的一些梦想。比方说会见网友,就是一个真实的想法。明天,明天就要实现了,虽然不是全部网友,但是也是一部分了,现在一部分就会有将来的所有。看到我依然沉静在兴奋之中,朋友说:怎么了?西点不开门,我带你去看看五星湖。

五星湖就在离西点不远的熊山附近地区,那里有五个不大湖座落在山上,宛如星星点点。纽约市的居民,在喧闹的都市里呆得有点不耐烦了,就会驱车到这儿来散散心,脱离红尘几许。




图一:笔者在五星湖之一 。友人说每当秋季这四周的树叶一片桔红,煞是好看2007-5-25



朋友告诉我,每当秋季来临,这四周的树叶变成桔红色,倒映在蔚蓝的湖面,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2007年5 月25日 星期五 多云 纽约市 纽约州
下午,五时许,我妹妹的飞机从上海准时到达肯尼迪机场。晚上,在联合国有一个音乐晚会,是欢迎新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先生,他是继吴丹之后,又一个亚洲来的联合国领导。



图二:演出实况。2007-5-25 于联合国大厅


演出结束后,我们大家才发现肚子有点饿了。同学问我们去哪里打冷宵夜,我不加思索地答道:“大四川”。同学好生奇怪,这傢伙初来乍到,咋知道这个“大四川”?说实话,如果不是明天有约在大四川,我还真不会去这个不起眼的饭店哩。那时,也是晚上十点多钟了,小店依然是灯火辉煌,大大小小十几张枱子,有九成是坐了客人的。还有不少是老外,大约有三分之一吧。按惯例,吃便餐,我就喜欢牛腩面。不一会儿,我们菜上齐了。只见那碗牛腩面,热气腾腾,上面漂了一层薄薄的辣油,几根红辣椒点缀其间。舀起一调羹汤汁,吹了吹,送入口中,哇,麻辣麻辣的,从嗓子眼通过喉咙直冲胃部,汗液立即从脸部渗出,舌头也已经失去了知觉,好舒服;面条不软不硬,那牛腩也烧得酥而不烂。不错,后来才知道这“大四川”小饭店还真有点小名气,据说还不少故事哩。




2007年5 月26日 星期六 晴 纽约市 纽约州

清晨,天气真好。阳光明媚,空气新鲜。洗漱完毕,又对着镜子把自己好好地打扮了一下。今天要去见几个朋友—网友,这种朋友与过去的交友方式不同。朋友有许多不同的分类:一起学习的叫作学友;毕业之后就叫校友;在部队里一起的叫战友;住在一个宿舍的叫室友;唱京剧的叫票友......大多数的朋友—无论是何种朋友,都是先相识,后为友。我们的网友就有点像过去的笔友,先成为朋友再相识—当然也有从来都不相识的。想想这几年网络的发展也真得有点意思:


我第一次接触网络是在80年代初上电大时,选了一门课是介绍系统工程的,那时还是比较时髦的概念,里面就有介绍网络和网络系统。那时对这些还停留在一个非常浮浅的认识,只知道网络有点像蜘蛛网之类的东西;我第一次上网(INTERNET)是在九十年代初,我在UMKC读MBA,上网可麻烦了,在DOS界面下,要在键盘输入ATT AT T什么的 ;再是学校名,再是等“咕、咕.....”叫好后,输入用户名,再是密码,随后又是一大串什么的。那时可供阅读的中文网页是一个叫作“华夏文摘”的;我第一次知道网络文学,是在本世纪初,那时已经有了视窗了,在伊凡书库里看了台湾网络写手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前面几章是匆匆翻过的,但到了后面几章还真吸引了我,那最后一章还赚了我几点眼泪。我第一次一网上与不知姓名、不知性别、不知地域、不知底细的对手交谈(文字)是在有了MSN等即时网络通信工具。以后就有了博客,我的第一个博客就在我们文学城,在我登记入册后二年时间,我光荣地于去年十一月加入走廊后,看到不少网友建立的博客深受其害,也就建立了自己的博客。


其实在我刚刚注册为文学城会员时,我就想到与其他网友的联系。但我记媚鞘蔽难С怯醒细竦目刂疲翰辉市砉??约旱牡缁昂怕耄徊辉市硗嘎蹲约旱牡缬实刂?.....可我是一个喜欢犯规的人。我曾经试着在悄悄话中把我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但被警告不得如此。随后,我就把电话号码写中文形式:四一七—XXX—XXXX,;又把我的电邮写成:牛奶瓶 在一个圆圈 雅虎 一点 公司。可惜对方不知是真得不懂,还是成心不愿意回电,反正没有成功,现在想想还真好笑。后来,我们文学城首长顺应潮流,开放了这一禁区。我们的网友们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和电邮地址告诉任何一个他愿意告诉的文学城的网友。不知打何时起,文学城中不时出现网友相见的贴子,有虚拟的、也有真实的,有些写得还真有情义。在我们文学城中特别是在我们走廊,每日里看贴和跟贴,与大家你来我往,就产生了一种情感、一种冲动、一个梦想:何时来相会。


好了,今天就要实现我的第一次与网友会面。

朋友提前十分钟,把我送到指定的地点—“大四川”饭店门口。这时饭店尚未开门,除了来来往往匆匆而过的行人外空无一人。我在门口站了一分钟后,觉得点戆。于是就嘎吱嘎眼(沪语:装模作样)地来回徘徊、左右徜徉。不一会儿,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男子,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笑容可掬地悄然来到我面前,“您是牛...”“奶瓶!”我立即迎上前去。“您好,我是...”“哈哈,久仰大名,今日相见,果然是......”一番客套之后,另两位网友就像从地里钻出来似地出现在面前,又是一番简短的寒暄。这时那位慈眉善目的中年男子说道:此非久留之地,我们马上转移到斯达特岛去。于是我们一个跟一个,保持一段距离,随着那中年男子向大桥方向移动,左手一拐,只见路口停着一部蔚蓝色的面包车,依然在发动着。车中坐一女子,那女子端庄沉稳、眉清目秀。我们分别与她点头哈嗨后,车子就向岛子驶去。





图三:斯达特岛上的蝴蝶花园(仿中国园林)2007-5-26



斯达特岛过去据说是纽约市的堆放垃圾的地方,后来居民渐渐增多,房价相对比纽约其它区要便宜。而且到曼哈顿也较方便,岛的东北角有一个轮渡定期去纽约的市中心。在岛的某处有一小块宝地,几年前被开发为一个中国式的园林,叫作“蝴蝶花园”。这花园就是按照中国江南园林格式建造的,也可以说就是中国江南园林的复制。

到了那里,我们几位在网上早就相识—以文会友,但是第一次近距离的网友,边走边谈,大家你来我往,来来往往;你问我答,问问答答。应了一句古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奶瓶又在那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了。说一个笑话:期间,奶瓶见那女子一言不发,只是面带微笑,聍听着。我就对她说,为何不讲话?她慢条斯语地回答我道:你给我机会了吗?哇,厉害,奶瓶语塞。我们谈到了人生、个人经历、生活、工作、事业、家庭、子女,网友的关系、友谊、情感......

突然,奶瓶想到了一个词,叫做:“见光死”。望文生义,奶瓶能猜出词义,但不知其出处和来源。那位慈眉善目的中年男子,告诉我:那是从台湾政界来一个词。说的是,一个议案,一个任命,在私下操作时,还挺顺利。可一旦透露风声出去,就会夭折,叫做“见光死”。后来,有人借用到网络上。说是网友见面之前,大家之间有一种距离之美;但一见面这种美就消失了,谓之“见光死”也。譬如,网友奶瓶,听名字颇有奶油小生之意,白白胖胖,细皮嫩肉的。但一见面,不是如此。于是,奶瓶就把照片贴在自己的文章里,一者图文并茂,再者下次咱们网友见面,就不至于“见光死”了,哈哈。





图四:花园之一景。象不象江南花园?2007-5-26


当奶瓶听到我们走廊一位多产的写手说道,就在两个星期前的今天,我们走廊的无墨小姐刚在纽约举办过个人画展,不少网友都在那露了脸,真是遗憾之至;他还告诉我,咱们走廊邻居的一位舞袖添香的中层干部也是一位老板娘,还真的有一家酒店,我对他说,下次我再来纽约一定去那儿喝两盅,就凭咱们是文学城的网友也得去捧捧场呵。奶瓶特重视这人世间的情义,也许是这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人情世故磨就的吧。

其实,网络也不完全是一个虚拟的东西。每当人们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评论、感想等,特别是政治、历史、时事等领域,都会有不同意见。就象一位伟人说得那样: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在网上也不例外。上次奶瓶说自己是中间派,那是戏言。在实际生活中,没有真正的左、中、右派。左派的左面,永远有左;右派的右边也永远有右。法国大革命时,一个一个的领袖被他们的继任送上了断头台,原因就是不够革命。你想地球是圆的,转了一圈,你的右边就成了你的左边了,不是吗?!

我们文学城这个地方,还是一块比较自由的净土。无论是左、中、右;极左、极右;抑或是极左之左、极右之右,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文章。当然不可避免的,会有争议,有不同意见。就会有批评、反批评、反反批评;不用大惊小怪,纯属正常。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一直提倡,但始终不能全面贯彻的双百政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必须坚持过去我们说的“三不”主义(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去年,我在“几曾回首”坛上,发表了一篇小文,回顾四十年前在大陆发生的一场大悲剧中的一个小插曲,是我的亲身经历。文章发表后,被班主置了顶。好傢伙,一顿棍棒伺候(说我是港港、湾湾),一顶帽子戴上(反共、反华),再抓了我一根辫子。为此,我写了一篇小文题目是“提倡三不”,又被当时的班主置了顶。经过这番风雨,我才知道,网络也不是一块“桃花源里可耕田”的地方呀。尽管如此,我还是做了耐心的解释。后来,我加了一条“不说污言秽语”。原因是,我那篇原创在我们文化走廊的银婚纪念小文“老婆,老婆,我爱你”贴出来后,我还把它放在了“海外原创”、“我爱我家”、“爱是有缘”、“婚姻生活”等坛子里陆续贴出。贴出后,网友们的跟贴,表示了友好的问候、祝福和评论。我把它放进了我的博客,还是陆续有网友评论。后来,一天晚上,我无意中在我博客这篇小文里发现了一个ID的评论,只在两个字,用英文写的:Bull shit!我查了一下《英汉大词典》,如果是两个词就是“牛粪”的意思,如果是一个词的话,就是:“(粗)胡说,废话。”这第一层意思倒也在情理之中,与我们老牛家有关,你想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那拉出来的一定是牛粪了。第二层意思就有点粗俗了。我当时还不知道该怎么办,网管说:你LOG进去,把它删掉不就是了吗。于是,我就删了它。后来我想,如果这个ID再写上去,怎么办呢?那再删掉。如果还写上去呢?那就保留着,作为厕所文化吧。就象七十年代,我到大连老虎滩公园去玩(我们海军的大连一海校在附近),那厕所里写満了污言秽语、涂満了淫图赃画,也是一种特定时代的特定厕所文化哩。




图五:从岛上向市中心望去,一片混沌,但远处的自由女神像依稀可见



哇,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一个上午就过去了。我们在花园的餐厅吃了饭,是西餐,正宗的。我的西餐,如果是小吃,基本是一样的—凯撒色拉。就这么简单的餐,让我们足足等了四、五十分钟,我要的冰茶都喝了二杯了,不知有多少口水随着我的冰茶咽下胃去。还好,大家谈兴不减,就不觉得时间长了。我倒觉得这是一个商机,那个所谓的中国花园,只有两家餐馆,一家在准备明天的婚宴;另一家是顾客盈门,没有一家中餐馆。在中国园林里,没有中国餐?不可思议。
有兴趣者,试试?

(未完待续)





牛奶瓶 原创于文学城文化走廊论坛2007年7月15日



又:奶瓶感谢诸位给予奶瓶美好时光的网友,奉献你们宝贵的时间实现奶瓶的梦想。也期待与其他网友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某个地方、以某种方式见面。
牛奶瓶 发表评论于
回复静静漪涟的评论:
我们谈了一个上午,还是谈兴不减,只是大家都忙,只好分手。照片嘛~~~,暂时不登了。保持神秘感。哈哈。
牛奶瓶 发表评论于
回复丑女的天空的评论:
是的,丑女。你的事办得如何?祝成功。
牛奶瓶 发表评论于
回复飘人的评论:
老飘好。有日子不见。想念。一切可好?
牛奶瓶 发表评论于
回复DUMARTINI的评论:
谢谢,一定。下次去加东部一定提前告知。
静静漪涟 发表评论于
哟,老开心格吗,怎么也不贴张合影让阿拉来轧轧闹猛。
丑女的天空 发表评论于
只要经常“醒着”梦想就会成真!
飘人 发表评论于
哈哈,有意思,好文章!
DUMARTINI 发表评论于
也希望和你太太一起来加拿大同网友见面..
一般不会见光死,成为生活中相互关心的真朋友倒是很有可能.
---个人体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