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台联简介 会务动态 友好往来 乡音在线 各地讯息 岛内话题 台胞留言
您的位置:首页-中华文化之旅-两岸同根-详细页面
河洛与闽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河洛地区,位于这个摇篮的中心。河洛,指黄河、洛水,这里引申转意为黄河洛水之间的广大地区,即河洛地区,简称“河洛”。
河洛地区的范围究竟有多大?经专家从考古发掘、历代史籍的记载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确定:河洛地区的范围是以豫西为腹地,西起陕西关中的华阴,东到豫东平原,北至河南与山西的交界,南达伏牛山麓。可以说,河洛地区就是狭义的中原地区,即今天的河南省。广义的中原应包括今日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部分地区。
河洛地区,远在华夏文明的史前时期,就是中国原始人类聚居的集中场所,在华夏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和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都充分证明,河洛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上下五千年古老的中华文化的“直根”即在这里。
一
滚滚的黄河不仅养育了我们的祖先,培育出中国原始文化,而且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华夏族的先祖,最受到崇拜和称颂的首推炎帝和黄帝,中华民族自称为“炎黄子孙”,即是由此而来。
《国语·晋语》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是说黄帝炎帝两个氏族都是少典氏族的后裔。而少典是有熊的国君。有熊国在今河南郑州市的新郑县。《史记·五帝本纪》也说“黄帝者,少典之子”。《集解》引徐广曰:黄帝号“有熊”,司马贞《索隐》曰“注:‘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故也。”又说“少典者,诸后国号,非人名也。”《帝王世纪》:“神农氏末,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号。”又说“黄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由此可知,黄帝族的父族是有熊氏,少典是有熊氏氏族或部落的首领,而有熊氏活动的中心,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到了黄帝时期,仍是有熊氏部落的首领,其活动中心仍然在河南省中部一带,所以《帝王世纪》说“黄帝受国于有熊。”少典氏是以熊为自己氏族图腾的标志,后来,黄帝族仍以其父族的图腾为自己氏族的图腾标志,这两个部族是一脉相承的。
随着有熊氏在河南中部新郑一带的活动,后来在这一带出现了不少与有熊氏有关的名胜古迹和地名,这也是必然的现象。在河南新郑自然山上,至今还部落有少典祠,是后人祭祀少典而修建的;山下有姬水河;在县城北关立有“轩辕故里碑”;在姬水河旁还立有嫘祖嫫母祠;在今郑州市境内至今还有一条名叫“熊耳”的河,在豫西有座名山叫“熊耳山”,这座山脉一直从河南卢氏县延伸到河南宜阳、伊川县,和中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裴李岗文化的西部相衔接,在历史上宜阳县曾改置过熊耳县。新郑还是黄帝的故里故都,轩辕丘也在这里。与黄帝传说有关的风后岭、大隗山、力牧台、黄帝宫、云崖宫等遗迹和传说历历在目。洛阳孟津的“负图寺”,是黄帝祭祀河洛“河出图,洛出书”的纪念地。豫北有黄帝祭天的天坛。豫西的灵宝县有黄帝陵,唐碑尚存。
《史记·五帝本纪》云:“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从历史角度上说,除禹为夏朝黄帝外,其余自尧、舜颛顼、帝喾上溯到黄帝、炎帝都不是国王或皇帝的称号,而是部落或部族首领的称号。
黄帝族人丁极其兴旺,他的后代越来越昌盛,而且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史记·三代世表》记载,在中原河洛地区不同时代居于统治地位的族,全部都是黄帝的后代。不仅颛顼、帝喾、尧、舜等赫赫有名的部族领袖是黄帝的后代,而且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集团全是黄帝的后代。据《世本》统计,黄帝直系子孙12姓,发展到101个属地(方国、诸后国),共510个姓氏。炎帝后代在东方建国有24个汇集为16个属地,后发展为107个氏。每一个氏又发展为姓,即107个姓都是炎帝的后代。? 据《世本》记载: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契等族的后代,占据152个属地,组成152个方国,包括875个氏。这875个比较大的家族或诸侯国,组成了一个华夏集团。其实华夏族的势力还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800多个氏中,有一部分在后来被淘汰了,有的被简化了,绝大部分被简化为单姓,少数保留为复姓。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姓,90%以上包括在这800多个氏以内。氏和姓本来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但后来把氏的名称演化为姓了。这800多个姓氏是5000多年以来自然形成的,是代代相传而被人们承认的。有些少数民族,从古史文献看,早已与华夏族交织在一起,血统混合在一起。血液的融合,精神文化的统一,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昔三代之居,皆有河洛间”,而相当于炎黄二帝以来的新石器文化序列:裴李岗文化、仰绍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均在中原河洛地区形成并向周边扩散的。因此说炎黄二帝与河洛地区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河洛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河洛先民祖先的直根就是炎黄二帝。河洛人是炎黄子孙,所有的中国人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人也都是炎黄子孙,都是根植于孕育了5000年华夏文明的河洛大地。
河洛先民,或避战乱,或遭贬谪,或因戍边,几次成群结队南下,更多零星移居。闽粤客家人、台湾河洛郎,以至众多海外侨胞,血缘同宗、文化同源,寻根问祖,根在河洛。河洛遗风,遍布天涯。“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每当论及河洛中原,谈至嵩岳伊阙,无论是台湾同胞、还是海外华人,总是神驰意往。那种亲切感,决非笔墨所能形容。
二
仔细考查台湾同胞的家谱、族谱、更远的祖籍赫然注着:“先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再对照世系,发现大多数先祖都是由光州固始入闽,结合历史典籍、考古新证、家谱族谱、地名对照、方言寻根、民俗探源等,可以得出台闽豫1000年是一家的结论。
关于台闽豫先民的特殊关系,可以追溯到秦汉初期。据《史记》和《福府通志》记载,越王勾践的后代吴诸,协助诸侯灭秦,后代帮助刘邦消灭楚霸王项羽,刘邦称帝后,就册封吴诸王为闽越王。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闽越土著民众不服汉高祖册封的闽越王的管辖,多次叛乱,武帝派兵平叛,“尽徙其民于江淮间,以虚其地”(《史记》、《福府通志》)。说明早在汉武帝时,江淮间已有大批福建人居住。这是闽豫间的第一次人口大交流。
河洛地区,历史上开发较早,人文荟萃,财富集中,因此,为异族入侵的对象。晋代“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内外交困的晋代中央政权只好迁往建康(南京)。加上水、旱、虫、瘟等自然灾害频繁,中原父老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为了生存,为了避乱,有迁徙能力的纷纷走避,有迁徙机会的,便率先南徙,大多定居在江淮地区,相当部分在长江以南,其数量在70—80万人。从中原南迁的闽粤的汉人大部分是在此时迁入的。从迁移的人口构成来看,一部分是上层统治阶级,主要以士族阶层。据《三山志》记载当时中原河洛地区“衣冠如闽者八族,陈、林、黄、郑、詹、丘、何、胡也”这八族是河南固始江淮间的士族集团,他们大批迁徙到数千里之外的闽中,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今日福建有晋安河,泉州有晋江、洛阳江、洛阳桥等,这都是晋代中原人到福建后命名的。
唐代,福建得到了迅速的开发,这与中原地区的两次大规模移民有直接关系。第一次发生在唐朝初年。据《云霄县志》记载:“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泉潮间蛮獠啸乱,民苦之,佥乞镇帅有威望者,以靖边方。”朝廷虽派果敢有为的归德将军、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率兵3600名,将士123名“前往七闽百粤交界……开屯建堡,靖寇患于炎方,奠皇恩于绝域。”陈政虽奉命统兵福建,屯垦于云霄。随后,朝廷又命陈政之弟陈敷、陈敏率固始58姓军校增援。一天,队伍来到一条碧波粼粼、两岸青山翠竹的大江,陈政忽然想起家乡河南的漳河,不禁叹道:“此水如上党之清漳。”从此,人们就称这条江叫漳江。陈政死后,其子陈元光带领其众平定啸乱。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朝廷批准陈元光奏请建立漳州,得到朝廷准许。于是,陈元光在漳江畔建置了潭州城。陈元光任漳州刺史。从此福建由七闽增为八闽。所以,我们今天对福建有“八闽大地”之称。
《漳州府志》、《云霄县志》皆盛赞陈政、陈元光父子对于福建,有“开千百世衣冠文物”之功。陈元光被尊为“开漳圣王”,称陈政为“王公爹”。据记载,截止到公元1966年以前,闽南尚有100多座陈元光庙宇,可见盛唐时期的这次中原移民对福建的影响之大。正是在此之后,整个福建地区,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台湾各地漳州移民,一值供奉“开彰圣王”为守护神。据统计,台湾现有53座陈圣王庙,备受台湾同胞的崇拜。
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发生在唐朝末年。其时,中原一带政治分裂,群雄割据,加上南诏的入侵、黄巢的造反、王潮王审知兄弟的起义,中原人民的生存条件受到极大的威胁,于是纷纷南迁。
其中王氏兄弟对闽南的开发和影响很大。王潮曾被封福建观察使,其弟王审知被任命为闽王,继而对福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治理。其开发和治理得到了朝廷的承认。公元906年,唐王亲赐王审知“开闽人祖”称号,并建立德政碑。五代后梁时期,他又被封为喧赫一时的“闽王”。直到今天,福建还有许多”闽王祠”。闽王王审知经营福建50年,使福建的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查阅闽台的家谱、祖谱,许多人祖先可以追溯到闽王王审知及其部将。闽王王审知及其数万人的起义部队对福建的历史影响是极其深远的。通过考察台湾部分家谱,其中写明祖籍河南固始的就有178个姓氏。如清源陈氏、郑氏、虎丘林氏、板桥王氏、沉坑黄氏、台北张氏、台南李氏、佛尔山詹氏等。
历次入闽的河洛人由中原迁入广东等地的客家人大部分是在300多年前渡海到台湾拓荒的。他们披荆斩棘,凿井辟田,终于把一片蛮荒之地,化为海上乐园。
三
闽粤和台湾现有县志、谱牒及郡望、堂号、堂联中不断出现中原、河南、固始、河洛等名词或根在中原、根在河洛的记述。
一郡之中,有几个望族,如颍川郡有陈、钟、赖、乌、田等五姓为望族;河南郡有于、山、毛、元、平、向、利、邱、俞、陆、廉、种姓;荥阳郡有昌、潘、郑姓。? 堂号堂联对于研究河洛人和客家人的迁徙史、发展史、社会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是研究台闽豫之间的渊源关系,有着重要的价值。闽台河洛人和客家人的祖籍何方,从他们的堂号、堂联上一目了然。如:郑氏:堂号荥阳。堂联:荥阳世泽,诗礼家声。
陈氏:堂号颍川、汝南、敦睦。堂联:东山世德,颍水家声。汝南世德,御史家声。柳溪源远,循绎声宏。
钟氏:堂号颍川。堂联:颍川世泽,太傅家声。荥阳世泽,花县家声。晋阳世泽,长史家声。
萧氏:堂号、河南、蓝陵。堂联:文选南朝,勋隆两汉。不难看出,这些堂号、堂联,有如各家的“微型族谱”。每一堂号堂联,都是一部氏族简史,某姓氏或某一支派的徙止兴盛发达的历史。
以福建晋江青阳镇蔡姓为例,最能说明台闽豫之间的渊源关系。青阳的堂号是“青阳衍派”,堂联是“裔出周代,肇基唐代,官封宋代,场绵百代振家声。
脉映洛阳,支分莆田,派衍青阳,好就三阳开泰运。”这里说得很明白,青阳蔡姓是一个绵延百代的大家族,他们是周朝的后裔,从祖根地河南洛阳迁徙到福建莆田,晋江青阳蔡姓只是蔡姓在福建的一个分支。据青阳族谱记载,清同治年间,青阳蔡氏第27世蔡清水就移居台湾,在牛骂头开发。后来他的后代为了纪念开基祖,就把牛骂头改名为清水街,也就是现在的清水镇。
1988年,台湾出版了台湾巨著《台湾族谱目录》,收录200多姓万余谱牒,究其这些家族开基祖,大部分来自中原河洛。“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主任林道衡声称,台湾共有1694个姓氏。其中陈、林、黄等十大姓氏的人口数累计总和在全台湾各县市总人口的比例中,低于50%的有新竹县、挑园县及基隆市,其余各县市都超过半数以上。“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为以上十大姓氏的堂号源流进行考查,发现大多数都是源于大陆的中原河洛地区。
1953年,台湾进行了一次户口统计,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种姓氏,有63姓族谱材料上记载其祖先来自河南光州固始。这63姓共67?0512万户,占台湾总户数的80.9%。1979年台湾当局公布,全台湾1740万人中,汉族1710万,占全台人口的82.7%,其中租籍广东的客家人只占20%,而80%是福建去台湾的河洛人。
台湾曾有一句俗话“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而福建则有“陈林满天下,黄郑排满山”之誊。另外也有“陈林李许蔡,天下占一半”之说。?
陈姓是台湾的第一大姓,约占台湾总人口的12%多一点。
台湾陈氏族谱记载着入台始祖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陈永华和陈泽。陈永华是郑成功的军师,台湾人说他是“中华文化的播种者,把台湾从一片蛮荒带进教化大行的崇高境地”,是一位“帷幄运筹于千里之外,比美诸葛武侯的文人”。
陈泽是郑成功帐下的大将,战功辉煌,郑成功对他的倚重非一般将领所及。二人一文一武,对台湾贡献巨大,他们的子孙落籍台湾繁衍至今。
陈永华、陈泽供奉的始祖是入闽始祖陈政、陈元光父子。
台湾各地的颍川家族,大部分都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后裔,台湾的漳州籍乡亲,有相当部分是陈元光从河南固始带来的58姓军校的后裔。
台湾的大多数陈氏家族,奉1500多年前东汉恒帝时的颍川名士陈实为始祖。
陈实是当时的许人,即东汉的颍川,现在河南许昌,《汉书》记载陈实的始祖是周朝初期的“女妫满”,“女妫满”是上古圣君虞舜的81世孙,虞舜是黄帝的第8代嫡裔。
女妫满的父亲是3100年前周朝的“陶正”,也就是负责制陶的大臣,因助周伐纣功劳卓著,周武王就把自己的女儿太女臣许配给他,生子满,即“女妫满”。
“女妫满”被封于陈邑,满以国为姓,成为陈姓的得姓始祖。“当时的陈邑,范围包括今河南省开封以东,至安徽省亳县以北,建都于宛丘,即河南省淮阳县。
无疑,这是普天下陈姓的根源之所在。所以说,普天下所有陈姓人士的根源,都可以往上追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
林姓,是台湾第二大姓,占总人口的5%。他们族大、人众、成就高、名气响亮,这种情形,正好与一水相隔的福建地区一模一样。台湾的林姓的兴旺,毫无疑问正是福建的延伸。
林姓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殷代,得姓于周朝初年,得姓之祖,则是殷代纣王的叔父比干的儿子林坚。
据《史记·殷本记》记载:纣王暴虐无道,纣王的叔父比干进宫强柬,纣王恼羞成怒,残忍地将比干剖心杀害,纣王还要将比干满门抄斩。
当时比干夫人怀有身孕,逃到“牧野长林”中生下一男孩,名坚,到周武王伐纣时,比干夫人将儿子坚送给周武王。
周武王以坚在树林而生,就踢“林”为坚的姓氏。“牧野长林”经考证在当时的朝歌附近的汲县,也即今河南卫辉市。
为纪念比干而建的比干庙,就座落在今天的卫辉市城北15华里比干庙村。这里就是普天下林姓的祖根地。因此,“长林赐姓”的典故备受世世代代林姓子孙的珍视。
福建的林姓,自唐代便已称盛,他们的南迁始祖,是在晋室东迁时从河南固始迁到江苏然后辗转到福建开基的,因此,林姓与福建的渊源,至少在1600个年头以上。
黄姓,是台湾第三大姓,占台湾总人口的5%强。台湾黄姓家族所供奉的始祖是青史垂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曾任楚国之相的黄歇。
黄歇有13个儿子,分衍各地,南方及闽粤及台湾的黄姓是其第13个儿子的后裔。
其实黄歇不是黄姓的得姓始祖,真正的得姓始祖是周朝初年的黄石,因当时他在中原仕周有功,受封于黄国并赐姓黄。
当时的黄国在今河南潢川一代。后来黄国为楚国所灭,子孙才以国为氏,姓了黄,散居于江淮之间,所以黄姓的根源在今河南南部的潢川县。
关于黄氏的入闽,台北县深坑乡的“黄氏族谱”记载得清清楚楚:“世居光州固始(按,为今河南潢川)。至晋,中州板荡,南迁入闽。”此外,何乔远所著的《闽书》也有这样的记载。
郑姓是台湾第12大姓,但人们往往把它排在前几位,这与郑成功收复台湾功高业大,被人景仰有关。这个跟台湾开发息息相关的家族,在血统上也是使每一代子孙都引以为荣的,他们一脉相承自3000年前的姬周王室。
周宣王姬静把弟弟姬友封邑在郑,郎郑桓公,郑桓公姬友便以郑为姓,世代繁衍。郑国在今河南新郑市,这里便是普天下郑姓的根源之所在。
郑氏的望族居荥阳(今河南荥阳市),所以郑氏便以荥阳为郡望。台湾的郑姓家族,人人都以周文王的子孙自居,多年来他们都世袭着“荥阳”的祖传家族旗帜,人人爱护“荥阳”,处处光大“荥阳”,因此,“荥阳”的标帜才能到处出现,人人都可以看得到。
陈、林、黄、郑这四大姓氏的根在河洛这已是不可辩驳的事实,而实际上,远不止这些。
目前已考证出来根在河洛的姓氏已有1300余姓,还有许多家谱都记载着根在河洛。
中原河洛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生长在台湾和海外的每一个炎黄子孙可以说与中国河洛有着深厚的血缘、地缘、史缘上的联系。
追本溯源,台湾之根500年前在福建,1000年还在中原河洛地区,台闽豫1000年前是一家,这也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四
历次入闽的中原人河洛人,大部分分聚居在彰州、泉州、厦门等地区。所以台湾人对闽南迁居台湾,而祖籍有河南的人称其为“河洛人”或“河洛郎”。而实际上居住在中原河洛地区的人却很少自称“河洛人”,“河洛人”是由台湾传回来的称谓。由此可见,台湾人所说的河洛人,是指广义上的河洛,即凡是居住在河洛文化圈的人,皆称河洛人。
1981年4月22日《河南日报》发表了厦门大学著名方言专家黄典诚教授的文章《寻根母语到中原》。文章虽然数百字,却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历史课题:台湾同胞“寻根的起点在闽南,终点无疑在河南”。
1986年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出版《泉南文化》第二期上也说:闽南方言系来源于六朝雅言—河洛话。
该书除了在《泉州话与六朝雅言》说明“泉州话(即闽南话)在语言、词汇、乃至语法方面都直接继承了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约公元222—589年)时中州一带的河洛官话。”
又在六朝雅言的名词解释上说:“闽南话的形成是与汉人及汉语入闽的历史不可分的。从考古遗物看,中原河洛人入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而中原汉人大规模移入闽,则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之后。
随着大批中原河洛人的入闽,河洛汉语也被带了进来,他为闽南话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闽南话又有‘河洛话’之称。”闽台方言,又称“福佬话”、“河洛话”。
虽然闽东和闽南的方言有差异,但均属河洛话的系统。
据黄典诚教授的研究,河洛话的语音系统与隋朝陆法言《切韵》基本一致,保留了中古时期河洛故国的语音,虽然,豫西、豫中、豫南、豫西南业保留了部分河洛故国的语音,但均没有豫东南的固始保留的完整,而且与山川阻隔的闽台的方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因此,《切韵》中反映的河洛古音,从某种程度上说,就象“活化石”一样保留在了固始和闽台方言中。
五
台湾高绪观先生在《台湾人的———八闽全鉴》一文中说:“台湾人文礼俗源于中土,相袭八闽,举凡信神拜佛,敬天祭祀。婚丧喜庆,衣冠礼乐,四时年节,以及习俗人情,皆是祖宗流传下来的。”台湾的民间宗教信仰从宗教种类上来分,无怪乎两大类,即佛教和道教,其中是道教居多。中国佛教和本土宗教道教均源于河洛地区,它们传入台湾的过程正如河洛人移民台湾的历史一样,由河洛一步步到闽粤南部,再由闽粤渡海到台湾的。因此台湾的民间宗教信仰和神像虽直接来自闽粤,但是追溯历史渊源,又是与河洛宗教文化一脉相承的。
比如,“天上圣母———妈祖”福建莆田人,姓林名默娘,是掌管水上航运的女神。她祖籍河南,福建移民早已风闻她的神迹,便将妈祖神象带到台湾,建庙祭拜台湾目前仍有五百多座妈祖庙。台南大天后宫的妈祖,头带冕旒,衣饰华贵,具有静谧的气质、丰盈的美感。左右配祀极富阳刚之美的男性尊神———千里眼与顺风耳。相传此二人原为殷纣王的将军,兄高明、弟高觉,被姜子牙战死,魂登挑花山,变成索婚的厉鬼。默娘将其收伏,遂成部属。
“精通医术的保生大帝”、“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都是河南人或与河南有一定的联系。
台湾的古迹繁多,有祠庙、城廓、园林、楼阁、坊表及碑碣等,这都是台湾先民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明显痕迹。而且这些古迹的建筑风格,一砖一瓦一椽,都有河洛古迹的特征。不论泥塑、木雕、各种工艺品。虽以广东、福建流派为依据,但技法、风格均师承河洛。
台湾地处海洋气候,人们四季衣着简朴。开台初期,布帛从大陆运来,后来运输不便,他们便以中原染布方法自行染制青黑布,用以解决穿衣问题。当时鹿港、北港居住的中原人较多,这些中原人都以青布裹头以抵御凛冽的海风,一时竟成时尚,台湾各地纷纷效尤。清道光以后,虽然产业大兴,绫、罗、绸、缎颇为盛行,但当地人仍灰冠服饰,多遵守中原河洛古风。
中原河洛地区家庭观念特别强,尤其是对子嗣延续观念很重,台湾的习俗与此相同。生子,在河南固始和闽台均有“洗三”之说,即生孩子三天,要谢送子娘娘,不仅焚香、跪拜,而且敬奉喜面、红蛋,并以糯米蒸饭配以肉茸、红蛋、分赠亲友。 台湾的丧葬仪式与河洛地区更为雷同。人在生命垂危之时,即移铺于正厅,男在右侧,谓之“正寝”。女在左侧,谓之“内寝”。死后移至正厅正中央,头朝外,脚朝里叫停丧。然后守灵、报白、分孝服、立魂帛、开魂路等,巨细相同。而乞水、沐浴接棺、套彩、入敛、入土、拣骨归土等习俗和繁琐细节无一不是遵守河洛古礼而行事的。
台湾的婚嫁较河洛古礼简单,仅有问名、送定、完聘、迎亲四个程序,并成为惯例。男女双方凭媒妁议定,经八字批算,如无冲克,只要嫁娶双方年龄适当,即可完成成婚大礼,名曰“大娶”。至于迎娶后,而夫婿对女家尚有抚养、葬祭、嗣续等约定义务,俗称“半招半嫁”,名为“小娶”。不管是台湾还是河洛,这种婚嫁习俗基本上已不存在,但从两地的古礼中也可看出河洛与台湾之间渊源流长的民俗关系。
至于岁时年节,台湾人与河洛人一样相当重视。其中的繁文缛节,两地更是十分雷同。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更是难以免。这种地地道道的民间习俗,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
综上所述,台湾文化与中原河洛文化有着深厚的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可以说台湾文化与中原河洛文化的关系好象母与子的关系,河洛文化是母,台湾文化是子。中原河洛文化在台湾,是全面性的移入,不是局部的传播和影响。因此中原河洛文化在台湾具有强烈的归宗意识是可以理解的。
人要拜祖、神要认宗,即使民俗、艺术、工艺、建筑等等,也要寻找自己的祖根渊源。有历史形成了的台湾人十分普遍而强烈的祖籍观念、民族意识、归属要求,以及由历史形成了的这种文化的向心性,成为大陆与台湾最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萧河文)
——————
首 页 台联简介 会务动态 友好往来 乡音在线 各地讯息 岛内话题 台胞留言
您的位置:首页-中华文化之旅-两岸同根-详细页面
“台语”的根在祖国大陆
“台语”在台湾是指与“国语”不同的一种地方方言,其实就是闽南话,即福建南部的方言。
台湾人口中的大部分祖籍是闽南,早年祖先们从闽南移居到台湾,自然把所讲的方言也带到台湾,这就是为什么台湾大部分人讲闽南话的原因。
现在台湾大约有1400万人讲闽南话,也就是讲“台语”。现时七十岁左右的老人,在他们年少时,称自己讲的方言不是“台语”而是“闽南话”(man nan wei) 或“河洛话”(hou lou wei)。“闽南话”称谓的出处是因为来自闽南。“河洛话”称谓究其根源是因为西晋南北朝时期大批中原人向遥远的南方迁移,故闽南人大多数来自中原河南东南部,黄河与洛水流域,称为河洛人,他们讲的方言就是河洛话。如今在河南的东南地区依然有讲河洛话即闽南话的人。
台湾有很多方言,主要有:闽南话、客家话和少数民族的方言等,因此仅将闽南话作为“台语”,不甚全面。同时,否认“台语”与闽南话,与中原河洛话的源流联系,也是不正确的。
版权信息
©Copyright By All China Taiwanes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58120011 电子信箱*:wxb@tailian.org.cn
会址: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
您的位置:首页-中华文化之旅-两岸同根-详细页面
“台语”的根在祖国大陆
“台语”在台湾是指与“国语”不同的一种地方方言,其实就是闽南话,即福建南部的方言。
台湾人口中的大部分祖籍是闽南,早年祖先们从闽南移居到台湾,自然把所讲的方言也带到台湾,这就是为什么台湾大部分人讲闽南话的原因。
现在台湾大约有1400万人讲闽南话,也就是讲“台语”。现时七十岁左右的老人,在他们年少时,称自己讲的方言不是“台语”而是“闽南话”(man nan wei) 或“河洛话”(hou lou wei)。“闽南话”称谓的出处是因为来自闽南。“河洛话”称谓究其根源是因为西晋南北朝时期大批中原人向遥远的南方迁移,故闽南人大多数来自中原河南东南部,黄河与洛水流域,称为河洛人,他们讲的方言就是河洛话。如今在河南的东南地区依然有讲河洛话即闽南话的人。
台湾有很多方言,主要有:闽南话、客家话和少数民族的方言等,因此仅将闽南话作为“台语”,不甚全面。同时,否认“台语”与闽南话,与中原河洛话的源流联系,也是不正确的。
——————
省政协召开河洛文化研究
联系我们
主办者:
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
河南社会科学院信息中心
电话:0371-3948154
信箱:hnass@126.com
网址:Hlwh.chinasite.com
地址:郑州市文化路50号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同志在郑州河洛文化研究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次我们全国政协河洛文化研究考察学习小组来河南,第一站是安阳,之后到了焦作、新乡、开封,昨天回到郑州。在此之前,去年参加客属同乡会之后到过洛阳,再早一点,三年前我到过开封。给我的感觉,河南这个地方文化渊源确实非常久远,博大精深,到处都沉积了非常厚重的文化底蕴。这次我们走了的几个城市,只是走马观花,很多地方都还没有去,需要学习考察的地方比我们去过的地方多得多。尤其是昨天和今天,听了一些专家的发、专家的讲话,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河洛文化确实是我们中华文化重要的一个渊源、核心,最早的一个渊源,博大精深。这是我第一个感觉。
第二个感觉,河南的同志研究河洛文化、中原文化,力量是比较强的。洛阳、开封、郑州,从高等院校来讲,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还有其他一些研究机构,社科院,这些机构都有一批力量,在从事河洛文化研究,在从事中原文化研究。而且我看得出来,这些同志对河洛文化、对中原文化有一种深厚感情,非常热爱这项事业,这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珍惜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这种精神可嘉。
第三点感觉,研究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尽管开封的几个同志说,重大成果还不多,从我的感觉讲,成绩还是比较突出的。在讨论过程当中,也给我很多启示。为什么要研究河洛文化、中原文化?各人的角度、视野可能不同,看法可能不太一样。我可以从这个角度讲,研究河洛文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我也可以从另外角度去讲,研究河洛文化的意义是什么。今天会上几个同志谈的几点,我是非常赞成的。一点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了适应中国和平崛起,适应这样一种形势发展的需要,怎么来振兴、怎么来丰富、来发展中华文化,这一点是共同的。还有一点,就是河洛文化是维系两岸关系的精神纽带,是做好对台工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或者说是基础工作,是坚持两岸统一的基础,所以,怎么做好这个工作,我觉得是文化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过去你们作了不少这方的工作,包括和台联、台盟合作,开展了一些活动,成果都是积极的,都很有意义,我们现在就是要进一步总结,怎么进一步做好这个工作。我遇到几个台湾朋友,我问他是什么地方人,他说我是河洛人;讲什么话, 讲河洛话。开始的时候,河洛话是什么话,河洛在什么地方,我也不是很清楚。我是闽南人,讲闽南话。我给他们讲,你讲的闽南话跟我讲的有什么大的差别?他们就讲,河洛话怎么变成闽南话,怎变成台湾话。这里有个发展过程。这些都是维系两岸关系的重要方面。再有,作好广大侨胞的工作,满足广大华侨、华人寻根认祖这方面的需要。这些年不断兴起寻根热潮,我们怎么样来满足他们?我想,首先要加以研究。如果我们自己不研究,尤其是搞侨务工作,这方面不研究,怎么在华侨、华人当中弘扬中华文化,弘扬民族文化?那是很难的。因此,首先要学习,要研究。这是我这次的感触,回北京后我想给中国侨联建个议,他们正在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一些地方就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基地。怎么样重视这个基地的作用,是我们作侨务工作的同志应该共同研究的一个问题。研究、学习河洛文化、中原文化意义还很多,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总结,包括对青少年的教育,如道德教育等等,可以多方面进行总结。
另一个感觉,研究力量虽然是比较雄厚,但是需要整合。这个整合,我的理解,并不是说要把大家都组织在一起,去研究一个相同的问题,当然,对象是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这是没问题的。但就研究领域的一些问题来说,资源不要浪费,今后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步骤来协调,使这个资源能够不重复研究。现在,社会科学,包括我搞的法学,重复研究现象是比较厉害的,浪费资源。我们就是要避免浪费资源,整合起来,这是应该作的一项工作,尤其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河洛文化本身、中原文化本身的需要,重点研究什么课题,可以协调。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在学术问题上,还得提倡双百方针,观点、看法,等等问题,鼓励大家去鸣放。我想,我们也不应该要求大家同一个看法,同一个观点,那也做不到。这本身都是学术性问题,很多是对事物发展过程的看法,从不同角度看,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不同的看法。所以,要贯彻双百方针。我也很赞同在研究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要以事实为根据,以史料为根据进行分析论断。昨天,朱教授说要从实际出发,讲科学性,我很赞成。在研究过程当中,我觉得还要交流,并不是各搞各的,很重要的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探,进行交流。要搞一点座谈、交流。象今天,会上是有许多不同观点,但有一个非常好的气氛,大家在交流。你谈你的看法,我也谈我的看法,这当中不同的观点可能就出台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表现是很可取的,就是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尊重别人劳动的成果,尊重别人的研究成果。相互交流,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我刚才讲的几点,都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的,从对外来讲,比方说从对台工作角度来讲,对海外华人青少年的教育来讲,最好是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口径能够比较一致一些,当然,完全一致也不大可能,有些看法尽量能够取得共识。我们经常讲,在海外有数以千万计的侨胞,三千万,五千万。这五千万当中,年轻一代,包括我的家族,大部分都在国外,有许多年青人根本就不懂得中华文化。这样一代代下去,尽管表面看上去还是华人,但是有的连一句中国话也不会说,不要说普通话了,连家乡话也不会说。我们经常讲,海外的侨胞是重要的资源,要发挥这方面的作用。我想,很重要的一条,文化教育要跟上去。要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就是在中国,在中原,在河南。这方面,要总结经验:怎么样在海外华人、华侨当中宣传文化这个“根”。大家知道,“根”非常重要。现在,为了“根”的问题进行一些研究。过去强调落叶归根,都要回到祖居国,现在强调落地生根。中华文化在海外也要传播,因为这些人要世世代代在国外生存下去,因此,这些人应该有一些中国文化的知识和精神。另外,还要扩大影响,对其他民族,其他文化,通过侨胞进行交流、传播。这点非常重要。所以,从长远来讲,搞文化教育,某种意义上讲,比经济建设重要性还更突出一些。昨天,有一个教授讲,不赞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他不同意这个提法。我理解他的意思是讲,文化有它独立的意义,有它自己独特的含义,不应该只是服从经济。其中一个意义,就是在世界文化交流当中,我们中华文化怎么样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得到弘扬。所以,无论从对台来讲,无论从对侨来讲,无论从弘扬中华文化来讲,以及同世界文化的交流来讲,在交流过程当中,我们当然要学习别的文化,但同时也要发展我们的文化,要弘扬中华文化。所以,中国和平崛起,不仅仅是一个外交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也不仅仅是经济,其中包括文化。中国的崛起,在文化方面也应该崛起,而且应该在世界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归根到底,研究河洛文化,研究中原文化,我们视野要放得大一些,放得宽一些,远一些,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工作。从全国政协角度来讲,从我们在北京工作的有关部门的角度来讲,我们有义务支持河南的同志搞好河洛文化的研究,有责任共同推动河洛文化的学习、研究和传播。为了支持河南的同志搞好河洛文化研究、介绍和传播,我们今后要多考虑一些支持的手段,其中包括争取一点经费,拿过来跟河南的同志一起研究,扩大对外宣传、对外影响。今后我们可以共同合作。我相信,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的领导下,我们的河洛文化研究,中原文化的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果,一定会在对中华文化的振兴、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对祖国的统一,对凝聚侨心,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记录整理)
——————
若您來自中國大陸,並能順利瀏覽維基百科,請登入後至狀況回報。(注意:若未註冊或登入,您的IP地址會被顯露。)
台湾话
[编辑首段]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本文讲述的是闽南语中的台湾话。关于台湾腔的国语,详见“台湾国语”。其他广义的定义,请参见台语。
台湾话
Tâi-uân-uē
通行区: 台湾
区域: 东亚
总使用人数: 1500万
排名: ?
谱系学分类: 汉藏语系
汉语
闽语
闽南语
台湾话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 无
管理机构: 无;中华民国教育部及民间组织扮演重要角色
语言代码
ISO 639-1: zh
ISO 639-2: chi (B) zho (T)
ISO 639-3: nan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台湾话(台罗:Tâi-uân-uē,白话字:Tâi-oân-oē,或称台语、鹤佬话)盖指台湾使用的闽南语,与同属闽南语的厦门话十分亲近,能够通话。由于政治、学术、历史等因素,台湾话亦有诸多别名,参见#名称。
台湾自明末即以鹤佬人(闽南人)占多数,使得鹤佬话在台湾曾长期成为共享语,并逐渐演化出别于原乡的特色而得“台湾话”之名。虽然日治及中华民国接收后,日语与标准汉语(国语或普通话)取代其公用语地位,但迄今仍为台湾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之一。
目录 [隐藏]
1 名称
2 历史
2.1 闽南语形成
2.2 闽语渡台
2.3 台湾话形成与厦门话
2.4 近代
3 语音
3.1 元音
3.2 子音
3.3 声调
3.4 连续变调
4 表记系统
5 台湾话与厦门话
5.1 形成差异
5.2 词汇差异
5.3 标准语问题
6 鹤佬话和台湾原住民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交融
6.1 受平埔族语言影响者
6.2 受马来语影响者
6.3 受日本语影响者
6.3.1 受日本外来语影响者
7 参见
8 外部链接
8.1 在线字典
8.2 相关文献
8.3 其它资源
9 参考资料
[编辑] 名称
台湾话主要有下列几个名称:
台湾话:台湾社会的传统习称;但有人也认为“台湾话”应该指广义的台湾话,即亦包括台湾客家话及原住民语言、外省语言等。参见台语条目。
台湾语:日语对于台湾话的称呼,常见于日本统治时期文献。
hok-lo话(客语发音):客家人早期称闽南人为“hok-lo 人”,而闽南语即为“hok-lo 话”。
福佬话:部分学者对“hok-lo 话”的本字考证,认为“hok-lo”本字为“福佬”。不过这种考证结果是否准确,有一定的争议。详见鹤佬条目。
鹤佬话:部分台湾学者所提出,将“Hō-ló”纯粹以字精确记音而打造出来的新词汇,此词有专指台湾闽南语的倾向。1
河洛话:“河洛”为“Hō-ló”的音译之一,有学者认为这与台湾话来自古代中原河洛地区相关。
台湾闽南语:由部分学者所提出[1],争议较少。
[编辑] 历史
[编辑] 闽南语形成
参见闽南语#历史
[编辑] 闽语渡台
1625年荷治时期台湾地图明朝末年政治紊乱,陆续有闽粤籍移民渡海抵台。最初进行集体移民与农业开垦者,首推颜思齐与郑芝龙。颜思齐于1622年,率领部下占据笨港(今云林县北港镇),进而开拓诸罗山(今嘉义市)。颜氏死后,霸权由郑芝龙承之,遂横行于台湾海峡。1628年,接受明朝招抚。[2]
崇祯年间,福建地区连年饥荒,郑芝龙建议福建巡抚熊文灿,招民数万人并给予三金一牛(一人银三两、三人牛一头),吸引至台湾开垦。[3]虽然不少人在经济改善后即返回家乡,但亦有一部分落地生根、与台湾原住民(多数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并将闽南语一并传播至台湾,成为台湾话形成的滥觞。
[编辑] 台湾话形成与厦门话
1624年及1626年,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及鸡笼(今基隆市)。在荷兰人统治台湾的40年中,曾召募更多泉、漳甚至客籍汉人开垦台湾。在长期与平埔族杂处与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来台的闽南语亦开始出现别于原乡的变化。例如台湾话至今仍称混凝土为“红毛土”(âng-mn̂g-thô·)、豌豆称“荷兰豆”(hô-lân-tāu)、火柴为“番仔火”(hoan-á-hóe)等,都是当年所留下的痕迹。
明末郑成功抗清失败后,1661年率大军攻占台湾、驱除荷人,建立郑氏王朝。郑家出身泉州,郑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陈永华,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泉州人。因此,此时在台湾的闽南语以泉州音为优势。[来源请求]
1683年,施琅攻台,明郑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翌年,清廷为防遗民造反,颁布渡台禁令,以严格条件限制人民渡台。其中以粤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较晚来台湾,而埋下闽南语成为台湾优势语言的远因。雍正、乾隆之世,禁令渐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件,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遂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垦野,因而解除了长达百年以上的渡台禁令。
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00余年间,闽人来台人数激增,其中又以漳、泉两地最多,闽南语亦随移民传播至台湾各地。虽然泉漳械斗,但日后由于交通发达、漳泉居民混居,使得漳泉两腔开始混淆。除了宜兰、鹿港等少数地区保存较纯正的口音以外,台湾各地多通用一种“不漳不泉”,或“亦漳亦泉”的新闽南语。语言学家洪惟仁等学者称之漳泉滥,即漳泉混合之意。[4]
台日大辞典以厦门腔为准、假名标音值得一提的是,1842年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逐渐成为闽南地区对外的门户。由于厦门位于泉州、漳州间,使得此时期形成的厦门话也是一种“半漳半泉”的闽南语,亦取代泉州话成为闽南语优势腔。[5]由于台湾话内部漳泉混合程度不一,曾长期将厦门话奉为标准而编纂辞书至日治时代,但两语仍有细微的不同。
[编辑] 近代
甲午战争后,1895年战败的大清帝国将台湾割让予日本而与闽南原乡断绝往来。在日本占领期间,教育方面推行日本语为国语的政策,日本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亦取代台湾话成为族际公用语。然而,台湾话亦自日语大量吸收新词汇,例如厕所称“便所”(piān-só·)、面积单位“坪”(pêⁿ)等,甚至直接借用日语音如瓦斯“ガス”、摩托车“オートバイ”等,使得与原乡语言更有区别。
日治末期皇民化运动推行“国语家庭”,造成台湾都市一片日语声。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才又复兴。但台湾话已受到严重伤害,最明显的是文读系统衰落,退居成为纯粹的生活语言。[6]此后,一般人已难以台湾话读出诗词或古文。
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两岸曾一度恢复交流,然因国共内战后又随即进入分治局面。国民党政府战败时,带著大批军队与难民撤退台湾,使得台湾人口由600万剧增至800万,为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日后严厉推行国语(普通话),使得台湾话等方言在公共场合禁止使用等政策,使得台湾话开始走下坡,但也有不少词汇流入台湾话中,甚至彼此影响而形成台湾国语。直至近十年本土意识抬头,才有比较多学者投入研究。
[编辑] 语音
注意:本条目含有Unicode的国际音标字符。如果你的电脑不支持,有关字符会显示错误成空格、问号或者方格等。参看Wikipedia:国际音标字符。台湾话与其他汉语系语言同为声调语言,声调在语句中有辨义作用,亦有不少复繁的变调规则。
台湾话继承闽南语文(文读)、白(白话)异读的音韵体系,亦即同一汉字常有文白发音不同的情形[7]。白话音是日常生活语言的发音;文读音则是阅读汉语古文经典时的读音。目前在生活词汇使用上,文白交叠的情形所在多有,但不致造成沟通的困难。
对中国北方人而言,闽南语系的音韵与北方话相距极大,基础对话更是全然无法理解,在清代时期常需以笔谈方得以沟通。例如清康熙顺天大兴人(今北京市)黄叔璥曾任巡台御史,其著作《台海使槎录》中,对台南一地居民语言记载以下有趣记述:
“ 郡中鴃舌鸟语,全不可晓。如:刘呼涝、陈呼澹、庄呼曾、张呼丢。余与吴待御两姓,吴呼作袄,黄则无音,厄影切,更为难省。 „
黄叔璥以官话的观点评论台湾话,并尝试以官话拟音。其中,甚至有“无音”(黄, 白话音读n̂g)者,正可反映台湾话与官话之悬殊,让黄叔璥感觉有如“鴃舌鸟语”(鴃,即伯劳鸟,此成语喻语言之难懂)。
[编辑] 元音
台湾语在绝大多数的地区使用6个元音,仅有部分泉州腔较浓厚的地区保留泉州特有元音。在文字方面,白话字(a、e、i、o、o·、u)与台湾语假名(ア、エ、イ、ヲ、オ、ウ)的设计,亦反映6个元音的情况。
然而,蚵(白话字:o;假名:ヲ)在台湾话中有两种读法:分别是以台湾北部为主的[o]及以台南为首的[ə]。但后者应该如何标记,在学者之间亦有争论。有人认为是[ə](中央元音),有人认为是[ɤ]([o]的展唇音,和国语的ㄜ相同)。[8]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台罗拼音采用[ə]的说法。
台湾话元音 IPA 白话字 方音符号 国语注音1 例字
a a ㄚ ㄚ 阿
e e ㆤ ㄝ 矮
i i ㄧ ㄧ 伊
o / ə o ㄛ ㄛ / ㄜ 蚵
ɔ o· ㆦ2 乌
u u ㄨ ㄨ 污
注音符号只是近似音,实际发音并不相同。尤其国语ㄜ、ㄛ容易混淆,它们对应到台湾话同一个,是不同腔调对o的发音。
方音符号的o·,写法类似国语的ㄛ,但第二笔写法是缺右上角的菱型。
[编辑] 子音
鹤佬话的子音(声母),以白话字(POJ)的拼写系统为例,包括零声母与以下音素:
塞音及塞擦音 鼻音 擦音 边音
清音 浊音
不送气 送气
唇音 p
/p/ 边 ph
/pʰ/ 颇 b
/b/ 文 m
/m/ 毛
舌音 t
/t/ 地 th
/tʰ/ 他 n
/n/ 耐 l
/l/ 柳
齿音 ch
/ts/ 曾 chh
/tsʰ/ 出 j
/dz/ 入 s
/s/ 时
牙音 k
/k/ 求 kh
/kʰ/ 去 g
/g/ 语 ng
/ŋ/ 雅
喉音 h
/h/ 喜
[编辑] 声调
传统声调名称,分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又各分阴、阳,共八个声调,清音为阴调,浊音为阳调。而标准汉语(国语或普通话)已经浊音清化了,进而入声调消失且并入其它三声。今闽南语泉州话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八声;惟鹤佬话、厦门话、漳州话、同安话只保留了七个声调,即第6声混入第7声(传统声韵学的说法是“阳上变去”,即上声已不分阴、阳),因此基本上鹤佬话只有七个声调。
鹤佬话声调表(以白话音为例) 声调 汉音 声高 送气 调性描述 调号标注 举例(拼音)
1 阴平(清音) 高声 长 语调上扬声高,属高平音 狮 (sai)
2 阴上(清音) 降声 长 语调重短气下,属高降音 / 虎 (hó·)
3 阴去(清音) 低声 长 语调低下气收,属下突音 \\ 豹 (pà)
4 阴入(清音) 促声 短 语调平出气稳,属低促音 -h, -t, -k, -p 鳖 (pih),鸭 (ah)
5 阳平(浊音) 回声 长 语调低粘回升,属回旋音 ^ 熊 (hîm),牛 (gû)
6 (属于音韵学上的阳上(浊音,属回升音),今已混入第7声) ——
7 阳去(浊音) 中声 长 语调中转基平,属基调音 — 象 (chhiūⁿ)
8 阳入(浊音) 入声 短 语调促短急切,属高促音 │ 鹿 (lo̍k)
[编辑] 连续变调
鹤佬话的连续变调很普遍。一般连续变调遵循规律性,但也有一些特殊现象。
本调第5声调值24,变后第7声调值22。
本调第7声调值22,变后第3声调值21。
本调第3声调值21,变后第2声调值53。
本调第2声调值53,变后第1声调值44。
本调第1声调值44,变后第7声调值22。
本调第8声调值4,入声尾带“-p/-t/-k”的,变后第4声调。
本调第4声调值32,入声尾带“-p/-t/-k”的,变后第8声调。
本调第8声调值4,喉塞音韵尾带“-h”的,变后除阻,成第3声。
本调第4声调值32,喉塞音韵尾带“-h”的,变后除阻,成第2声。
[编辑] 表记系统
台湾话有数种相异表记系统:
汉字
罗马字
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告的方案,前身是台湾语言音标(TLPA)。
白话字(Pe̍h-ōe-jī):简称POJ,又称为教会罗马字、台语罗马字。
台语方音符号:注音符号ㄅㄆㄇ式。
台语通用拼音
台语现代文:Modern Literal Taiwanese by Taiwanese Modern Spelling System,简称MLT/TMSS。
普实台文:Phofsit Daibuun,简称PSDB。
汉罗混用:汉字与上述罗马字方案之一混用。
台湾语假名:日本假名式,日本统治时期使用。
[编辑] 台湾话与厦门话
[编辑] 形成差异
一般而言,在所有的闽南语当中,台湾闽南语与厦门话在发音上最为接近[9],同时两者也有一些差异。一些学者指出,这两种方言在方言形成的角度来说至少有以下四种不同:
台湾各大城市的居民并非直接由漳州和泉州搬过来的;而厦门的居民则大多直接迁自漳州和泉州。
早在17世纪明末清初的时候,大批的移民就已经移居台湾,因此台南建府的时间相当早;而厦门市的急速兴起,则是19世纪五口通商以后的事。
台湾由于交通、学校制度、电视、广播事业发达,工商业、征兵、就业、就学所带来人口的流动量和交流量远超过福建,以致于台湾闽南语的内部差异微小,互相通话毫无阻碍。厦门话虽然素有“闽南话的标准话”之威信,范围却只限于厦门市和它的近郊,不论是人口或地域,都不如内部差异微小的台湾闽南语。
厦门的住民和泉州、漳州之间的来往从来没有断绝过;而台湾跟中国大陆居民的往来,曾有清代的海禁、日本的统治、国共的对立等,彼此影响的机会比较小(郑良伟 1987)。
[编辑] 词汇差异
而历来对于台湾闽南语与厦门话语言本身的比较研究,学者们一致的结论是:虽然台湾闽南语与厦门话都是由漳州话和泉州话混合而成,但二者混杂的方式不太一样。其中在语音及语法上的差异很小,尤其台湾闽南语中的台北话跟厦门话在语音上最为接近。台湾闽南语和厦门话最主要的差异是在词汇方面,约有10﹪的不同(王育德 2002;郑良伟 1987;周长楫 1996;张振兴 1997;梁淑慧 2004)。这些词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两地因受本身自然或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特有词汇。如:鹤佬话的大甲蔺、在来米、九孔、花枝、唐山……等。
对于同一个事物或概念的用词有异。如:“黑板”在台湾闽南语是“乌枋(o•-pang)”,厦门话是“乌牌(o•-pâi)”。“钞票”在台湾闽南语是“银票(gîn/gûn-piò)”,厦门话是“纸字(chóa-lī)”……等。
有些词语,词义范围的大小不同。如:“乌白(o•-pe̍h)”在台湾闽南语可指(a)黑和白。(b)胡乱。如:乌白讲、乌白做。厦门话则无(b)义。又如“古意(kó•-ì)”在台湾闽南语意为“忠厚老实”;厦门话除此意之外,另有“古道热肠”之意。
由于两地的华语词(普通话)不同而带来的差异,表现在现代的、科技的词汇上。如:鹤佬话的“电脑”,在厦门话里也可以称为“计算机”。台湾闽南语的“出租车”厦门话也常被称为“出租汽车”……等。
台湾闽南语因历史背景而特有的外语借词,尤其是日语借词为数众多,是其他各地闽南语所没有的。如﹕甲(土地面积单位,荷兰语)、放送(广播,日语)、tha-tha-mih(榻榻米)、水道水(自来水,日语)……等。(详见下一节的说明)
[编辑] 标准语问题
厦门自19世纪中叶成为通商口岸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大陆闽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厦门话也逐渐成为闽南地区的优势方言,取代了早期泉州话、漳州话的地位而被视为是闽南话的代表(周长楫 1996;张振兴,1997)。而台湾在日治时期到40、50年代之间,也确实有把厦门话视为台湾闽南语的标准语并加以仿效的倾向(王育德 2002;郑良伟,1987)。但这种观念在现在已经消失,由台湾民间语言及媒体语言的自然使用、字典词典及教科书的编辑等看来,所使用的都是台湾闽南语而不是厦门话(郑良伟 1987)。
[编辑] 鹤佬话和台湾原住民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交融
如上一节所述,台湾的鹤佬话在三百多年的发展下,由于种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参见台湾历史),原本由闽籍先民带来的闽南语,也由于台湾原住民文化的影响、殖民政权种种语言的影响、以及与外界接触的影响,而和福建本土产生了一些差距。不过,这些外来语并不一定通用于全部讲鹤佬话的人口,有些只流传于特定族群和地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编辑] 受平埔族语言影响者
茫然不知实情 = a-se(阿西):源自南部平埔语 assey(不明白、不知)
发妻 = khan-chhiu(牵手):据称源自平埔语,但此说尚未获得学界全面认可
[编辑] 受马来语影响者
西谷米 = se-kok-bi:源自马来语 sago
槟榔 = pin-nng:源自马来语 pinang
[编辑] 受日本语影响者
海苔 = no-li:源自日本语“のり(苔)”
便当 = pian-tong:源自日本语“べんとう(弁当)”
阿给 = a-ge:源自日本语“あげどうふ(揚げ豆腐)”(炸豆腐)的别称:“あげ”
黑轮(关东煮里的鱼浆制品)= ou-lian:源自日本语“おでん”
天妇罗(甜不辣)= thian-puh-la:源自日本语“てんぷら”(但是日本所谓的てんぷら指的是一种肉类或蔬菜裹面粉油炸的食物,跟台湾的天妇罗不同,参见天妇罗)。而日本语又是借自葡萄牙语 tempero)
山葵 = wa-sa-bi:源自日本语“わさび(山葵)”
生鱼片 = sa-si-mi:源自日本语“さしみ(刺身)”
黑鲔鱼 = tho-lo:源自日本语“とろ”:鲔鱼肚肉(特指富油脂的部分)(见注)
章鱼 = tha-kho:源自日本语“たこ(章魚、鱆)”
(做事)干脆 = a-sa-li:源自日本语“あっさり”(日语是指清爽,引申为做事不拖泥带水)
司机 = un-chiang:司机的日本语为“うんてんしゅ(運転手)”,昵称“運ちゃん(うんちゃん)”(这个词在日语有轻蔑之意)(见注)
老先生 = o-ji-sang:源自日本语“おじさん”(日语中是晚辈对中年男子的敬称)
老太太 = o-ba-sang:源自日本语“おばさん”(日语中是晚辈对中年女子的敬称)(在台湾中南部更有“a-sang”的说法)
榻榻米 = tha-tha-mi:源自日本语“たたみ(畳)”
(银行)户头 = kháu-chō:源自日本语“こうざ(口座)”(“口座”在台湾中南部较常使用,北部多用“户头”)
(房屋)装潢 = si-a-ge:源自日本语“しあげ(仕上げ)”(见注)
出差 = chhut-tiuⁿ:源自日本语“しゅっちょう(出張)”(“出张”老一辈的台湾人会使用,年轻一辈多用“出差”)
(矿坑)支坑 = kha-ta:源自日本语“かた(方)”(“kha-tha(tha台语变音为ta)”一般只用在台湾中北部的矿场,表示矿工在那一支坑)
心情(情绪,感觉)= ki-mo-chi:源自日本语“きもち(気持)”(见注)
(某某)先生 = sang:源自日本语“さん(様)”(见注)
父亲 = to-sang:源自日本语“とうさん(父さん)”(见注)
母亲 = ka-sang:源自日本语“かあさん(母さん)”(见注)
兄 = ni-sang:源自日本语“にいさん(兄さん)”(见注)
大哥 = ani-ki:源自日本语“あにき(兄貴)”
姐 = ne-sang:源自日本语“ねえさん(姉さん)”(见注)
住宿、休息 = khiu-khe:源自日本语“きゅうけい(休憩)”
胡萝卜 = nin-jin:源自日本语“にんじん(人参)”(见注)
寿司 = su-si:源自日本语“すし”
注:此些用语另有其他说法。
[编辑] 受日本外来语影响者
打火机 = lai-ta:源自日本外来语的“ライター”,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lighter
鲜奶油 = khu-li-mu:源自日本外来语的“クリーム”,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cream
奶油 = 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butter
蕃茄 = tho-ma-to:源自日本外来语的“トマト”,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tomato
打工 = a-lu-bai-to:源自日本外来语的“アルバイト”,此外来语源自德语的 Arbeit(见注)
机车 = o-to-bai:源自日本外来语的“オートバイ”,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auto bike(自动脚踏车)(见注)
卡车 = tho-la-ku:源自日本外来语的“トラック”,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truck(见注)
螺丝起子 = lo-lai-ba:源自日本外来语的“ドライバー”,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driver(screwdriver)
短路 = sio-to:源自日本外来语的“ショート”,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short
混凝土 = khong-ku-li:源自日本外来语的“コンクリート”,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concrete
面包 = phang:源自日本外来语的“パン”,此外来语源自葡萄牙语的 pão
蕃茄酱 = khe-chhah-phu:源自日本外来语的“ケチャップ”,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ketchup
肥皂 = sap-bun:源自葡萄牙语的“sabão”
瓷砖 = thai-lu:源自日本外来语的“タイル”,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tile
轮胎 = 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tyre
机车(脚踏车)手把或汽车方向盘 = han-to-lu:源自日本外来语的“ハンドル”,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handle
收音机 = la-chio:源自日本外来语“ラジオ”,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radio(见注)
发型设计 = set-to:源自日本外来语“セット”,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set
衬衫 = sia-chu:源自日本外来语“シャツ”,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shirt
胸罩 = bu-la-jia:源自日本外来语“ブラジャー”,此外来语源自英语(法语)的 brassiere(brassière)(见注)
领带 = ne-ku-tai:源自日本外来语“ネクタイ”,此外来语源自英语 neck tie
水管 = ho-su:源自日本外来语“ホース”,此外来语源自英语(荷兰语)的 hose(hoos)(见注)
瓦斯 = ga-su:源自日本外来语“ガス”,此外来语源自荷兰语的 gas
网球 = the-ni-su:源自日本外来语“テニス”,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tennis
水桶 = ka-ton:源自日本外来语“カトン”,此外来语源自英语的 carton
注:此些用语另有其他说法。
[编辑] 参见
台湾语言
闽南语
鹤佬人
白话字
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
台语文
[编辑]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台湾话维基百科您可以在维基教科书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电子教程:
台语
[编辑] 在线字典
允言 Ún-giân ê 台文/华文线顶辞典
台语线顶字典
台语/华语线顶辞典:白话字Unicode接口
[编辑] 相关文献
闽南语典藏:历史语言与分布变迁数据库
Ethnologue Report For Chinese Min-Nan
在线书籍:福尔摩沙的烙印:台湾闽南语概要
[编辑] 其它资源
国立台东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系:台语罗马字进修教学网站
台湾罗马字协会官方网站
PSDB(普实台文)
MLT/MTSS(台语现代文)
KHDB(科学台文)
dmoz(开放目录专案)上的台湾话
Travlang (language resources for travellers): Hō-ló-oē
白话字圣经
红皮圣经(新约台语罗马字原版)
[编辑] 参考资料
↑ 采用“台湾闽南语”(指相对于福建的“闽南语”)这个名称的文献,包括曹逄甫、蔡美慧(1995);董忠司(2001);侯俊荣(1901);以及臧汀生(1989)等。相关文献上对于台湾话的其他称呼还包括“台闽语”(曹逢甫 2000)、“福台语”(余伯泉等 2003)。
↑ 台湾省资料馆,史迹文物简介,《http://www.tpg.gov.tw/c-life/tpaih/history/link2_10.htm 历代之经萤--明代》
↑ 同上
↑ 洪惟仁,《台湾河佬语声调研究》,1987年。
↑ 泉州旅游信息网,泉州方言文化
↑ 洪惟仁,《台湾方言之旅》,前卫出版社,1991年:145页。ISBN 957-9512-31-0。
↑ 据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指出三千七百五十八个汉字中文白异读的字有40%左右。
↑ 董忠司。《福尔摩沙的烙印(上)》。台北:文建会,2001:55页。
↑ 梁淑慧,《硕士论文》,2004年:第二章第二节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7%BA%E7%81%A3%E8%A9%B1&variant=zh-cn
4个分类: 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 | 使用国际音标字符的条目 | 台湾语言 | 闽语
这页的最后修订在 2007年8月5日 (星期日) 10:56。 本站的全部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档许可证之条款下提供(详情)。
Wikipedia®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