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ille Claudel, 1988年法国出的一部片子,中文译成《罗丹的情人》,Isabelle Adjani演的卡米尔,,美女就不必说了,更难以忘却的是电影里处处表现出的那份阴郁执着痛楚。。。。年代太久,俺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那半疯的卡米尔在在一条小巷子里绝望叫喊的场景,,,上网查了一下,收集了一些资料,读后再看此片说不定会更能找到感觉的说。
——————————————————————
片中再现了许多罗丹的工作室场景,比如罗丹在构思创作之前,总是要把自己的头深深地埋入女模特的胸前,贪婪地呼吸每一寸皮肤的气息。这种刺激模特引起身体反应同时刺激自己大脑皮层的工作方法,的确很独特,双方的亢奋和交流或许能碰撞出些美妙的感觉来,至少不是性交所产生的生理上的愉悦,性接触可以产生出一些形而上的幻觉?不得而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象罗丹这样的艺术家,天生因素更多些,他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思想的,他对米卡尔说:“不要寻找灵感,灵感是不存在的。”
罗丹对模特要求也是很严格,他把模特放在旋转的大托盘上,象我们中餐的圆桌玻璃餐盘,在旋转中根据设计的动作寻找最适合创作的角度,然后捏泥塑小样。他会很残酷地把一些模特的部位要求用很绷的样式突出和定格,只是为了突出肌肉。
罗丹的工作室算是比较大的,其实是企业化运作的。片中出现的罗丹已经45岁了,功成名就,交际和活动时间消耗更多一些。他甚至养了一批评论家来专门吹捧他的作品。大师之所以是大师,不一定是单纯艺术上的杰出能力,也往往是他能够带动一个以他的名字为核心的庞大产业链,离开政府意识形态需要和商业鼓吹运作能力,罗丹也是会很脆弱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来,罗丹不是个纯粹的艺术家。
罗丹是不一样的,他放浪不羁,他是臭名远扬的花花公子。他和绝美的卡米尔的恋爱或许也有爱情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更多的是源于他的事业需要,当时的罗丹不仅没有雕琢的激情也没有创意源泉,因为米卡尔拥有一流的雕塑天才智慧,而米卡尔对艺术的狂热迷恋和对罗丹的崇拜构成了她一生无可回避的悲剧。罗丹不断在外面寻欢作乐,却同时跟他融会俗气、嫉妒、凶蛮于一炉的老婆一直保持夫妻的名分。
所以在利益主义的人面前,爱情的分量最终是不值一提的,罗丹是个绝对的个人利益主义者,他很明确,他自己是个品牌,尽管卡米尔矢忠于她,尽管米卡尔在被罗丹老婆伤害后提出了选择,罗丹依然选择了自己的家庭。
“最重要的是受到感动、爱恋、希望、颤抖。生活,在成为艺术家之前,首先是一个人!”这也是出于罗丹之口,或许,他们之间的爱情是有过最热烈的火花的,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创作了象“吻”、“地狱之门”等许多作品。如果一切以爱情为至高无上的话,他们有成为神仙眷侣的机会。
不可否认,卡米尔也有自己的野心,当自己和罗丹不能成为夫妻的现实残酷摆在面前的时候,她采取了艺术精神上的对抗和自我扩张,但是,文化一样存在垄断性质,罗丹的艺术是和国家上层建筑一样的强权文化,一个女子独自只是用一个艺术家身份来对抗的话,就有点鸡蛋和石头相碰撞的味道。
罗丹在和一个没有婚姻契约的情人和极强的事业对手面前,他冷酷地把她逼向了最悲惨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崩溃的境地,那是让观众永难忘记的一个美女向疯婆子的蜕变的灾难。
那个时代的法国真是英才辈出,那个多姿多彩的巴黎,有维克多·雨果这样暗暗托人高价买下抛弃自己而最终流落街头的前妻的艺术品的仁者,也有罗丹这样几乎置情人于死地的无情杀手。
卡米尔:
Isabelle Adjan:
电影海报:
卡米尔25岁时的作品
卡米尔40岁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