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国用了两天半时间游西安。说浮光掠影,不仅是指时间短,而且回国前不知道是否有时间去,所以没有仔细做功课;最主要是西安的文化积淀实在是太深厚了。陕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半坡遗址所揭示的距今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盛唐,北宋,这七千年时间,除了部分时间经济,文化中心东移至同处黄河流域的洛阳,开封一带,很长时间西安及其周围地区都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汇聚了中华民族的精华,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我这次也是怀着朝圣的心情去游西安的。虽然游前没有做足功课,游完西安后,趁热浏览了不少关于西安的资料,这也算是先结婚后恋爱吧,也不一定就不幸福:)呵呵。
西安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景点众多,大部分外地游客不可能面面俱到,难免有所取舍。主要景点包括:市内景点,如钟楼,大雁塔,古城墙,碑林等;东线位于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西线的位于咸阳境内的乾陵,茂陵,和昭陵以及位于宝鸡境内的法门寺;北线的皇帝陵甚至延安。游览这些景点需要三天至五天时间。
我是乘坐扬州开往成都的空调列车,半夜上车,早上六点到西安,有卧铺可以在车上睡觉以节省时间,梦绪说过“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无限的旅游事业上”。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出了西安站,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浑厚凝重的西安古城墙,当接站的表弟问想去什么地方时,我毫不犹豫地说,这个城墙是要上去看看的。他说这些市内的景点明天可以游览,他只有今天一天的时间开车陪着转,兵马俑是一定要去的,北线的皇帝陵和西线的法门寺只能取其一,我还是选择了黄帝陵。本想着他可能会先带我们去吃早点,车子却上了西铜高速,直奔黄陵。
黄帝陵位于西安北的黄陵县城附近,距离西安近二百公里,隶属延安,从皇陵再往前开两个小时就到了延安,这次本来准备去延安的(那毕竟是一段历史啊,再说风景也不错),考虑到单程四个多小时,一天来回太紧张,只好作罢。后来从网站上看到,西安车站有开往北线的一日游专车,或者乘西安到黄陵,西安到延安的班车也可到达黄陵。
车子沿着西铜高速开不到一个小时看到铜城的标志,看过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读者对铜城一定不会陌生。小说下部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在铜城发生的,当时男主人公孙少平就是在铜城大牙湾煤矿挖煤,田晓霞在西安当记者,当时看小说的时候感觉两个地方相距很远,只是恐怕当时还没有高速公路,否则两个人可以经常见面的。只是像路遥这样充满感情的作家也没有勇气写下去,毕竟一个是从农村出来的挖煤工,一个是省委书记的女儿,最后只能是狠心安排让田晓霞被洪水冲走了。除了《平凡的世界》,另外一部非常喜欢的小说就是陈忠实的如史诗般的《白鹿原》,前者写贫瘠的黄土高原,后者写富饶的渭河平原,二者都展现了陕西深厚的文化积淀。
八点多种到了黄陵县城,路边都是摆摊儿卖早点的,摊主看见有人走过来,争相提高叫卖声,小孩儿哪见过这个阵势,又害怕又觉得好玩儿,我觉得陕西软软的腔调很好听:)。小笼包,胡辣汤,豆腐脑儿,凉皮,因为惦记着祭奠黄陵,十分钟结束战斗。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帝的陵园,位于黄陵县城沮水北岸的桥山上。黄帝陵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1)
zt《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五千年前出生在中华大地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水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时间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从此,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吉祥之说。黄土高原,坦荡浑朴,博大雄沉,山丰土厚,土色呈黄。黄乃地之正色,象征着吉祥喜庆,为古人所崇尚之色,土乃五行之尊,万物之本,轩辕以土德称王。故轩辕号曰黄帝。古文献记载有三皇五帝,黄帝是三皇之一,又是五帝之首。在炎帝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下,战败炎帝于阪泉,代炎帝为天子,后又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结束了远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中华文明时代从此开始了。历史上的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黄帝后裔,所以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黄帝共有四个妃嫔;正妃为西陵氏女,名螺母,《史记•王帝本纪》中说:“黄帝娶于西陵之女,是为螺祖,为黄帝正妃”。螺祖发明了种桑养蚕和抽丝,织丝为绸,缝绸做衣,后人称她为“先蚕娘娘”, 黄陵县城有螺祖养蚕遗址。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传说:彤鱼氏发明了烹调和筷子;方雷氏发明了梳子;嫫母发明了织机和盘线的木拐子,从此才有了布和衣服,后人称她为“先织娘娘”。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据历史文献记载,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有12个儿子被他赐姓,有2个儿子从了他的姓,有9个儿子被各封一国,黄帝的孙子颛顼,继承了帝位,号高阳氏;曾孙帝喾也得了天下,号高辛氏;尧帝是黄帝的玄孙,舜帝是黄帝的九代孙,夏禹为黄帝的11代孙,殷汤为黄帝的17代孙,而周文王姬发为黄帝的19代孙,黄 帝后裔子孙相承有1520年。
拾阶而上,古柏参天。桥山现有古柏81600棵,树龄多在千年以上,是中国最的大的古柏群。镌刻有纪念黄帝诗词的石碑随处可见,李白诗中“骑龙飞去大清冢”指的是相传黄帝最后是乘黄龙归去,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2)
3)下马石,古代凡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
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双” 四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
4)
本来这通碑是由清朝年间所立,1942年蒋中正重新题写碑文,解放后老蒋的题字自然要被铲掉,由老毛所宠幸的郭沫若来题。一般说来,这样的碑文不应该用草书,对照轩辕庙中蒋中正的碑文,会发现郭沫若的落款也欠妥。碑文写了再铲,铲了再写,石碑越来越薄。如此庄重的场合,人们对待历史却如此缺乏尊重!
5)
6)这是表弟和他儿子在击钟。我以前参观庙宇从来不上香,这次也上香,击钟以示敬意。
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这个高台相传是跟随汉武帝的十八万将士每人一锨土筑成的。但是这个高台高出陵冢很多,难道聪明如汉武帝者就没有意识到不妥吗?
7)
8)轩辕庙,在桥山脚下,距黄帝陵约一公里左右。
9)轩辕庙前广场,依山傍水,这里可谓山清水秀。
黄帝手植柏。走进庙门,右侧有一株古柏特别粗树枝像虬龙在空中盘绕,一部分树根露在地面上,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为黄帝所手植,距今5000多年。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写:“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相传是轩辕黄帝手植,距今约有五千余年。谚云:‘七楼八擤半,圪里圪瘩不上算,’即指此柏。” 据说,不久前对此树重测了一次,下围已达到三十市尺(十米),有人说,此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株,称为“柏树之王”。
10)
11)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包括孙中山,邓小平所题写的石碑。记得邓小平的碑文是“炎黄子孙”。
12)这就是原来立于黄帝陵前蒋中正所题写的碑文
13)黄帝脚印,呵呵,这个有点玄,姑妄看之吧
14)新修建的祭祀大殿
正式的祭祀仪式每年举办两次,清明节是官方祭祀,“九九”重阳节是民间祭祀,据说是非常隆重。有人会说这都是搞宣传,但是我觉得这总比搞“阶级斗争”,批判“孔老二”有进步吧!
15)
出了轩辕庙车子驶向西安东郊临潼,那里有秦始皇兵马俑和华清池。车上想起鲁迅先生当年留学日本时写的那首著名《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轩辕黄帝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早已成了我们海外华人心中故园的象征,虽然可能对旅游者来说,可看性不算高,但是我个人觉得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