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记得是从什么地方看到的这篇小文,喜欢结尾的诗,就存在这儿吧。------ 壹枝
这里谈及一个心理学的问题,以及佛学的看法。不想牵涉很深的理论,因为我一般不看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无用的东东。
一>
心理学认为一个没有爱的感悟的人,一定是心理不健康的。就像如果没有爱和助人之心,我也不会写这篇。耶酥说的“如果我能说万邦的语言,而心里没有爱,我算什么。” 佛家说:“不俗即仙骨,多情即佛心” “无情不足以言道,无爱枉自论修行! ”
另一方面,又不可以有over attachment. 为什么呢?因为over attachment是一切悲伤的起源。over attachment常被人误认为是爱。其实不然,over attachment是因为emotional insecurity. 有一句话:“爱不可能和恐惧同在”。作为一个人来说,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一点emotional insecurity。作者当然也不能免除。当我们克服恐惧和悲伤的时候,我们就成长了。
在佛家中over attachment被认为是痴迷。听听流行的悲歌,就知道人世的痴迷有多深了。痴迷就是苦难!就像真心和喜乐并无二致。如果在修行中能克服痴迷。真的是一大进步。我们之所以在六道轮回,常沉苦海。就是因为痴迷,如能破over attachment,定可以得到自由。这个是开悟见性必不可少的。
心理学认为一个真正能珍惜自己的人,才可能给别人正确的爱。换成佛家的话来说,即要先会游泳,才能渡众生。这个别人包括他接触的所有的人。能给别人带来人生中一些有益处的东西。人生的相遇是缘分。但缘分不是狭义的。爱也不是狭义的。
佛法说,无失亦无得,其实我们拥有过什么,又失去过什么?真我无限,爱亦无限。从永恒的时空来看,一切都不增不减。这个不易理解。如果认现在做真,为何认过去和未来为假? 如果认婆娑世界是真,那么极乐世界和彼岸亦为真。理解了永恒和无限,就理解了有限,也不会持著于烦恼。苦乐得失就看得轻一些。
心理学认为美好的生活从健康的心灵而来。佛家的目的是开悟见性。开悟如明灯,照彻万古长夜。为什么要开悟见性,使人得大自由,见本初智慧,本初智慧是通达世间和出世间的智慧。当然可以使愿望成真,开心快乐。
我写这篇的原因是希望看的人能有所领悟。有所得益。少一些烦恼。修行的人也有所启发。“更向何生渡此生” 如果开悟必破痴迷,就让我们现在破吧!如果一些经历可以使人开悟,那么这种经历就有了大意义!这个就叫天机和前缘。
用哈菲兹的诗作为结语
有一天,太阳承认:
我只是一个影子
我希望我可以向你展现
塑造我灿烂形象的
无限炽热!
当你身陷孤独或黑暗
我希望我可以让你看见:
你自己生命的
惊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