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百喻经(白话)41-55

南无十方佛,南无十方法,南无十方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南无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89310&highlight=

毗舍阇鬼

昔有二毗舍阇鬼,共有一箧、一杖、一屐。二鬼共诤,各各欲得。二鬼纷纭,竟月不能使平。时有一人来见之已,而问之言:“此箧、杖、屐有何奇异?汝等共诤,嗔恚乃尔?”二鬼答言:“我此箧者,能出一切衣服、饮食、床褥、卧具资生之物,尽从中出。执此杖者,怨敌归服,无敢与诤。着此屐者,能令人飞行无挂碍。”此人闻已,即语鬼言:“汝等小远,我当为尔平等分之。”鬼闻其语,寻即远避。此人即时抱箧捉杖蹑屐而飞。二鬼愕然,竟无所得。人语鬼言:“尔等所争,我已得去。今使尔等更无所诤。”
  

译文:
  两鬼争物
  有两个鬼,得到了一只箱子,一根手杖,一双木屐;他们都想独得,争执了起来,相持不下。这时有个人走来看到,就问两个鬼∶“这三件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处,你们争得这么起劲?”两鬼回答说∶“这只箱子,能够变出一切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和晚上睡觉盖的棉被,乃至一切资财。这根手杖,你只要拿在手里,一切仇敌就都向你归服,不敢抵抗。这双木履,穿上了,就能够飞行,无论要到哪里,一眨眼的时候就到了。”这个人听说后,就对两鬼说∶“你们走开一点,我来给你们公平分配罢。”两鬼就听信他的话,走开了一点。这个人立刻抱了箱子,拿了手杖,穿了木屐,飞到空中去了。他在空中对两鬼说道:“你们现在可以平安了,因为已经没有东西可以争执了。”两鬼听了非常懊恼,但却都柰何他不得。
  这故事比喻∶布施譬如宝箱,人天一切享用物资都从布施的善因出生∶禅定如宝杖,修定能降伏烦恼的怨贼;持戒如宝屐,戒律清净必升人天道中。两个鬼譬如诸魔外道,外道们在有漏法中强求果报,结果是空无所得。只有一心一意,修诸善行,以及布施、持戒、禅定,就能脱离苦恼,获证道果



譬如估客,游行商贾,会于路中,而驼卒死。驼上所载,多有珍宝、细软、上氎种种杂物。 驼既死已,即剥其皮。 商主舍行,坐二弟子而语之言:“好看驼皮,莫使湿烂。”其后天雨,二人顽痴,尽以好氎覆此皮上,氎尽烂坏。 皮、氎之价,理自悬殊,以愚痴故,以氎覆皮。
  

译文:
  绸缎盖死骆驼
  从前有一个商人,带了两个学徒,牵了一头骆驼出外去作生意,把那些珍贵的绸缎和上等的毡毯一类的商品都载在骆驼背上。在路上那头骆驼死了,这个商人,剥下骆驼的皮,自己先走了,留下两个学徒在那里看守。临走时对两个学徒说∶“你们要好好看守这些货物。这张骆驼皮也不要使它潮湿。”商人走后不久,天就下雨了,两个学徒怕骆驼皮被雨打湿,就连忙拿那些绸缎和毡毯去覆盖。这样,比骆驼皮价值要高很多倍的绸缎和毡毯就这样都给烂掉了。
  这故事比喻∶学佛法的人,不去严持净戒,修定开慧,仅作造塔供僧等的财施功德,这是舍本取末的行动,是不能出离生死证到道果的。所以应当先精严地护持戒律,再修财施等善行,如两个学徒应当先护本来贵重的绸毡等货,再护骆驼皮才是。



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轻。 
  

译文:
  用大石头磨成小石牛
  有一个人,每天很勤劳地磨一块大石头,经过了好几年的功夫,把它磨成一只小石牛,结果只能当作玩具,没有别的什么用处。他在这一事上所花费的时间和劳力虽然很多,而收效却很微小。
  这故事比喻∶人们精劳苦地修学,应该志求高胜的道果,如果只是为求一些闻名闲利那用力多而收获少,或者得不偿失、反而增长过患了。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嗔恚,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译文:
  多吃了六个饼子
  有个人肚子饿了,去买煎饼吃。他一连吃了六个,觉得还是不饱,就再买第七个吃,刚吃了半个,就觉得很饱了。这时,他心中很懊悔,用手打着自己的嘴巴说道∶“我怎么如此愚痴而不知节约!如果早知道后头的半个煎饼能吃饱,那么我只要买这半个煎饼就是了,前头的六个煎饼不是多吃了吗?”
  这故事比喻∶修行的人,劝苦修学经历多时,才有贯通言证的一旦,不经多时的劝修,但羡一旦的悟证,正同那人吃饼的痴想,是不可能。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驴上,负至戏处,听其作乐。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大家行还,问其奴言:“财物所在?”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大家复言:“留尔守门,正为财物。财物既失,用于门为?”
  

译文:
  呆仆人管门
  有一个人,因有事要出远门,动身时叮嘱仆人说∶“你要好好看守门户,同时也要好好照管住系驴的绳子,不要让驴跑了。”这个主人走了以后,有一天,碰到邻村在演戏,弹唱得很好听。那个仆人听到后,心便不能自主,就想去观看。于是他就把门板拿了下来,放在驴背上,牵着驴子去看戏。仆人走后,家中所有财物都被窃贼偷得一空。等到主人回来,他看到家中财物都没有了,很是奇怪。就查问仆人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仆人回答说∶“主人您叫我看守的是门、驴和系驴的绳子;现在这三件东西都好好地存在着,并没有缺少。别的一切,我都不知道。”主人听了更加气恼,厉声责骂仆人∶“你这笨蛋!叫你管门,正因为屋里有着财物,现在财物既已失去,留着一扇门有其么用呢?” 
  这故事比喻∶如来教导我们,应当常常摄心,守护六根的“门”,不要被六尘的“贼”侵入(眼、耳、鼻、舌、身、意叫作六根,修行就要从摄心觉照,守护六根门头着手;色、声、香、味、触、法叫作六尘,不知六尘的虚妄,执着它们、迷恋它们,就会染污六根,造作种种恶业)。有些人却不听这个教诫,去贪求名利,就是在静坐的时候,还是念念攀缘着名利食色,牢守着无明的驴子和贪爱的绳索,却洞开了六根的大“门”,结果被六尘烦恼的盗“贼”侵入,弄得道品的功德财宝都散失完了。



譬如一村,共偷犛牛,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迹至村,唤此村人,问其由状,而语之言:“在尔此村否?”偷者对曰:“我实无村。”又问:“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否?”答言:“无池。”又问:“池傍有树否?”对言:“无树。”又问:“偷牛之时,在尔村东否?”对曰:“无东。”又问:“当尔偷牛,非日中时耶?”对曰:“无中。”又问:“纵可无村,及以无树,何有天下无东,无时。知尔妄语,都不可信。尔偷牛食否?”对曰:“实食。”
  

译文:
  偷牦牛
  有一个村庄上,村里的人一起偷了一头牦牛并一同把它宰杀吃掉了。那个丢牛的人跟踪寻到这个村庄上来,见到了那些村人,问他们说∶“我的牦牛,是不是在你的村庄上?”偷牛的村人回答说∶“我们并没有村庄。”失牛的人又问∶“池边不是有一株树么?”他们回答说∶“并没有树。”丢牛的人于是再问∶“你们偷牛,是不是在村庄的东边?”他们仍旧回答说∶“并没有东边。”丢牛的人又问∶“你们偷牛的时候,不是刚刚正午么?”他们还是回答说∶“并没有正午。”这样丢牛的人就说∶“依照你们所说,没有村庄,没有池,没有树,或者还可说得通。可是天底下那里会没有东边,没有正午呢?因此,我知道你们说的都是谎话,不可相信。牛一定是你们偷吃了,是不是?”那些村人知道无可抵赖,只得承认把牛偷来吃了的事情。
  这故事比喻∶修持佛法而破戒的人,每每把罪恶隐藏起来,不肯如法发露忏悔,改过迁善,却常常想假造理由,自圆其说;但结果终掩盖不了所作的罪恶,受了种种的苦恼。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恳切地发露忏悔,才能走上佛法的大道



昔外国节法庆之日,一切妇女尽持优钵罗花以为蔓饰。有一贫人,其妇语言:“尔若能得优钵罗花来用与我,为尔作妻;若不能得,我舍尔去。”其夫先来常善作鸳鸯之鸣,即入王池,作鸳鸯鸣,偷优钵罗花。时守池者而作是问:“池中者谁?”而此贫人失口,答言:“我是鸳鸯。”守者捉得,将诣王所,而于中道复更和声作鸳鸯鸣。守池者言:“尔先不作,今作何益!”

译文:从前外国的习俗,在节庆之日里,所有妇女都佩戴优钵罗华作为装饰。 有一个穷人,妻子对他说:「你若是能得来优钵罗华与我佩戴,我就做你的妻子;若是不能得到,我便离开你了。」她丈夫先前很能摹仿鸳鸯的叫声,便跨进国王的池沼,一边作鸳鸯的鸣声,一边偷优钵罗华。这时守池人问道:「池中的是谁?」这穷人失口答道:「我是鸳鸯。」守池人将他捉牢了,带到国王处去,走到半道上,穷人又抑扬有致地作起鸳鸯的鸣声来。守池人说:「你先前不叫,现在叫有什么用?」 世上的愚人也是这样,终身杀生害命,作种种恶业,不调节心行,以使它朝善的方向发展,待到命终时,方说:「如今我想修行善业。」狱卒依然把他带去,付与阎罗王处治。虽是想修行善业,也已经晚了。就好像那个愚人,快到国王那儿了,才作起鸳鸯叫来。 这故事比喻:事情要在该做的时候做,晚了就来不及了。


譬如野犬,在于树下,风吹枝折,堕其脊上,即便闭目,不欲看树。舍弃而走,到于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来。遥见风吹大树,枝柯动摇上下,便言“唤我”,寻来树下。
  

译文:
  狗和树
  有一只狗,在树下休息,一阵风吹来,把树枝折断了,刚巧掉在它的背脊上。它就走开,到一个露天的地方休息,长久地闭着眼睛,不看一看树枝掉下来的原因,也不去再看那棵树。直到天色晚了,还是留在那里。可是后来,它又张开眼睛,远远地看见一阵风正吹过那棵树,所有枝桠都在不停地摇动着,他就自言自语地说道∶“树在叫我了!”重新又回到树下去。
  这故事比喻∶学修佛法,志愿要坚定不移,不能因为师长的轻微诃责就离去,等到遇到种种烦恼,才再去亲近师长。这样来来去去,浪费时间,实在愚笨而可笑的。



譬如昔日有二小儿,入河遨戏,于此水底得一把毛。一小儿言:“此是仙须。”一小儿言:“此是熊毛。”尔时河边有一仙人,此二小儿诤之不已,诣彼仙所,决其所疑。而彼仙人寻即取米及胡麻子,口中含嚼,吐着掌中,语小儿言:“我掌中者,似孔雀屎。”而此仙人不答他问,人皆知之。

  译文:
  莫名其妙的仙人
  有两个小孩子,同在河畔游玩,他们在水里捞到了一撮毛,于是,两个小孩子就争论了起来。一个说,这是仙人的胡须,另一个说,这是熊身上的毛。两个小孩子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各说各的理由,大家不肯让步。那时河畔刚走过来一位仙人,两个小孩子就去请求他判断。可是这位仙人,并不回答他们这个问题,只从他自己的袋里,取出了一小把米和芝麻放到嘴嚼了一会儿吐到手掌上,给两个小孩子看,说道∶“呶,我掌中的东西,真像孔雀屎呢!”仙人答非所问,两个孩子都弄得莫明甚妙。
  这故事比喻∶有人在说法的时候,往往作着空谈,戏论诸法,没有说到正理,对别人既没有利益,在自己也徒费精神,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情况,正和上面所说那位仙人的答非所问一样是滑稽可笑。



譬如有人,卒患脊偻,请医疗治。医以酥涂,上下着板,用力痛压,不觉双目一时并出。
  

译文
  医治驼背的方法
  有个驼背的人,请医生医治驼背。这个医生用了一些酥油涂在他的背上,然后把他夹在两块木板的中间,放在地上,用力压下去,使他平直。这个人一时痛得连眼睛都夺眶而出了,可是他的驼背却仍旧没有治好。
  这故事比喻∶有人为着要修福,行布施,用种种非法手段巧取豪夺,争取不正当的钱财来应用,犹如这个医生把木板硬夹驼背,徒然造作恶业,增加苦恼,却不能得到布施的功德。



譬如五人共买一婢,其中一人语此婢言:“与我浣衣。”又有一人复语浣衣。婢语此者:“先与其浣。”后者恚曰:“我与前人同买于汝,云何独尔?”即鞭十下。如是五人各打十下。
  

译文:
  五个主人使用一个婢女
  有五个人,共同出钱买了一个婢女,其中一个对婢女说∶“你要给我洗衣服。”另外的四个人,也叫婢女洗衣服。这五个人,都要叫婢女给他洗衣服,这使得婢女非常为难没法对付。她想∶“我只能先洗一个,然后再洗另一个的。”于是她把其中一个人的衣服先洗,但第二个人就大发脾气了,说道∶“我同样出了钱买你,怎么可以单独给他先洗?”就打了婢女十鞭,婢女只好给他先洗。但其他四个人又同样发了脾气,同样各打了婢女十鞭。这个婢女,就这样的无故受屈。
  这故事比喻∶依照佛经所说,由于烦恼因缘,合成此身。此身不免常受着生、老、病、死苦的逼恼,不能自拔,正像这个婢女受五人的鞭笞一样。



譬如伎儿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王不与之。王语之言:“汝向作乐,空乐我耳;我与汝钱,亦乐汝耳。”

  译文:
  都是空乐一场
  有一个出名的乐师,国王请他去演奏,许给他一千个银钱。等待演奏完毕,国王却不给他银钱。乐师就向国王索取,国王决心要赖脱,就对乐师说∶“你奏乐给我听,不过让我空欢喜一场;我许给你银钱,也只是叫你空欢喜一次罢了!”
  这故事比喻∶所有世间的所谓快乐,其实都是虚妄的,在刹那不停、生灭迁流、无常变幻中,都如水月镜花,那有真乐。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那止有自生烦恼罢了。



譬如一师,有二弟子。其师患脚,遣二弟子,人当一脚,随时按摩。其二弟子,常相憎嫉。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当按摩之脚,以石打折。彼既来已,忿其如是,复捉其人所按之脚,寻复打折。

  译文:
  老师受欺
  从前有一个老师,有两个学生跟随他。这位老师两只脚有毛病,常常麻木,很不舒服,因此他就叫两个学生随时按摩,一人按摩一只脚。不料这两个学生,平日相处都不和好,不是我讨厌你,就是你讨厌我,彼此像冤家似的。有一天,有一个学生走开了一会儿,另一个学生就把这学生所按摩的脚,用石头敲断了。这个学生回来时,非常愤怒,为了报复,也立刻把另一学生所按摩的一只脚,用石头敲断了。
  这故事比喻∶佛法中的学人,也有这样情形,常常有大乘的学者排斥小乘,小乘的学者排斥大乘,或者这一宗派无端地破斥那一宗派。这样的阋墙之争。是会把大圣的法典破坏的!



譬如有蛇,尾与头言:“我应在前。”头语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尔?”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去。放尾在前,即堕火坑,烧烂而死。


  译文:
  蛇头和蛇尾的争吵
  有一天,一条蛇的头和尾忽然争执起来,蛇尾对蛇头说∶“今天应该我走在前面。”蛇头说∶“我常常走在前面,怎么可以倒过来走呢?”蛇头和蛇尾各认为自己有理,相持不下。结果,蛇头就自管自向前走去,蛇尾却缠住了树牢牢不放。这样,蛇头走不动了,只得让蛇尾走在前面。不料蛇尾因为没有眼睛,结果掉入一个火坑中,把这条蛇烧死了。
  这故事比喻∶老师和徒弟,应该互相敬爱。可是有些徒弟往往以为老师年迈了,应该由徒弟来作领导,不肯尊敬师长,可是因为徒弟年轻不懂规矩,没有经验,作事常常犯错误,使事情搞不好,反而受到很大的损失。



昔者有王,有一亲信,于军阵中,殁命救王,使得安全。王大欢喜,与其所愿。即便问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臣便答言:“王剃须时,愿听我剃。”王言:“此事若适汝意,听汝所愿。”如此愚人,世人所笑。半国之治,大臣辅相,悉皆可得,乃求贱业。

  译文:
  但愿给国王剃剃胡须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个亲信的侍者,这个侍者平日很忠实,国王非常信任他。有一次,国王率领军队和敌国交战,国王自己陷入敌阵,很是危急,这个侍者不顾自己的性命,奋勇去救,保卫了国王的安全,因而国王非常欢喜他。当时国王就对侍者说∶“你要什么,我都可答应。”可是这个人却说∶“我不要什么,但愿给国王剃剃胡须。”国王微笑着说∶“你既然欢喜这样做,我就答应你,满足你的愿望吧!”后来这事给人家听到了,都笑这人太愚笨,认为当时这个侍者如果要求国王划分半个国家给他治理,或者给他的一些学习的机会,国王也一定会答应的。但是这个人却不要这些,只愿意干这剃胡须的小差事,真是太愚笨了。
  这故事比喻∶众生得人身难,闻佛法难,如果既得人身,又闻佛法,具备了这两个难得的因缘,可是心志狭小,只奉持少分戒律,就自己以为满足,不求上进,更不求涅盘胜妙法,永远流浪生死,把可以获得的伟大利益,硬生生错失了,这正如那个只愿为国王剃胡须的侍者一样,是非常愚笨可笑的。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