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晨报》07年10月11日报道,王府井超市不再按“四舍五入”对购物者收费,而是一律舍去所有分分钱。其实,早在几年前笔者刚回国时,就发现人民币分币已经不流通了,找零的最小单位是一角。目前先富起来的国人热中收藏,分币、甚至角币也应属可收藏品之列。 现今市面上最流行的货币,应该是粉红色的百元大钞了(其次是十元、一元)。每个月领工资,要到单位财务室去数百元钞票。财务室有点钞机,百元大钞放进去点二次,很快就搞定。轮到本人数钱时,大家都忍不住好笑,因为我得分堆堆,每堆十张,然后数堆堆。几千块钱其实不算多,有钱的老总几乎不用钱包,兜里揣大几千,用钱时一把摸出来,很是潇洒、气派;但本人觉得揣在兜里还是鼓鼓的,于是赶紧往银行里跑,在排队机上领一个号码,总有十来个人排在你前面。银行员工有点钞机,也不用数钞票。点钞机还有一个用处,好像可以识别假钞票。假钞泛滥,有些商家挂有“使用假币,立即报警”的醒目提示牌,每次看到这种提示牌,本人都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因为我根本不辨钞票真假。无论如何,钱只有存到了银行,用时再从银行取出来,才可以放心(有人从银行也取出过假钞,遇到这种事情,只能自认倒霉了)。 由于国内没有个人支票,信用卡也还不流行(整个社会诚信太缺乏),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个人出去旅游,都得带上百元大钞,还需要事先计划好数目。本人有次自驾游,路上车出毛病耽误了行程,计划好了带的钱用完了,有农业银行的账号,却无法从当地的农业银行取出钱,很是狼狈。电影《天下无贼》的主角之一傻根,不就是带着一包钱,乘火车要回家盖房子娶媳妇的吗!美国大片上看到的黑社会、不法份子抖开一箱子现钞的情景,在国内实际上很常见,而且还要担心钞票是不是假的。按经济学家的说法,这反映的是较高的交易成本。 本人平时出门,包里要带十来张百元大钞。按通俗的说法,“现在的钱不值钱”,所有的交易又都是现金交易,带少了不够用。百元大钞的流行,其实是一种隐性通货膨胀的反映,特别是对那些低收入者而言。我的一亲戚,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靠省吃简用成了万元户,存了几万舍不得用,可这几万到了今天,已买不了多少东西,一生的积蓄就这样被无形的通货膨胀吃掉了。 中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确发展很快,但笔者认为那是靠大兴土木、大量发行钞票支撑的。这种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再分配的过程,在造就了众多超级富豪的同时,使大量农民、农民工、及下岗工人在贫困线上挣扎,两极分化极为严重。现在,许多国企老总的年薪达数十万,甚至几百万,还同时持有公司的原始股。不久前北京银行上市,招股书上竟然出现八十多位“娃娃”股东(更有媒体报道说上千位),其中一名十岁的少年,坐拥近三千万元股份。今年股市疯涨,基金经理、证券公司的老总,年薪直逼千万者有之。同时,许多工作的报酬,却低得惊人。在成都,大量餐馆的服务员,月薪在五、六百之间。本人每月请家政公司打扫卫生,两个人一起做三个多小时,家政公司收费40元! 大量发行钞票的结果是物价不断上涨,人民币对美元在升值,对国内商品来说却在贬值。以成都为例,一件衬衫,无论是国内的名牌,还是国外的品牌,动不动就是几百、甚至几千元。耐克(Nike)的鞋价,换算成美元,比美国便宜不了多少。猪肉今年涨价超过百分之五十,达十几块一斤,餐馆的各种菜今年也大幅度上涨。麦当劳的巨无霸(美国最小的那种Big Mac)套餐,要18元,而必胜客(Pizza Hut)的一杯橙汁,竟要15元。房价就不用说了,成都三环以内的楼房,均价今年已升到每平米6000多元(约每平方英尺75美元)。一个三口之家,买一百平米(约1000平方英尺)的住房,需要花十五年多的收入(2006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一万三千元)。交通更是大有赶超美国的架势,成都——北京飞行距离一千一百多公里(七百多mile),全价1440元;今年以来,似乎最多打七折,加上130元机建费及燃油税,也要1140元。开车呢?车也不比美国便宜,以丰田佳美(Camry LE)为例,进口车售价35万左右,国产车售价20多万。过路费之贵,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93号汽油约5元一升(或每加仑2点5美元)。旅游景点的门票,更是贵得离谱,九寨沟的门票几年前就涨到了310元,本人觉得九寨沟的景色很单调,可看可玩的地方太少,比黄石公园差远了。国内的朋友却振振有辞,说中国有这么多人,旅游景点的门票就是应该这么贵,不然连门都要挤破。 有人可能会说,你谈的好像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才能消费的产品。没错,但通过这些数字及百元大钞的流行,大家会明白为何本人认为中国有比较明显的隐性通货膨胀现象,而且这种隐性通货膨胀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包括日常生活及心理)更大。本人称之为“隐性”,因为有话语权的经济学人(包括国内所谓的学者及国际投资银行的经济学者),在大谈中国奇迹时,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