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瓜也特地去看了大名鼎鼎的色戒。因为这戏太出名,据说是因为它赤裸裸的床戏,所以蜜瓜很紧张地等待着床戏的到来,结果最后看了也没觉得如何震撼,如何激动,也没觉得如何色情,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很多人说这片子是A片。
这是一段乱世里畸形爱情的故事(色),这段爱情葬送了六个年轻人的热血生命(戒)。这其实是这个电影的主旨,所有的情节围绕着这个主旨展开。
女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其实是这段失败的刺杀失败的最初的基石——她没有家恨,被拉上报国之路也非常偶然,热血是有的,可也不见得热到哪里去。
电影严格意义上讲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孤军奋战的幼稚时期,那个时期,几个年轻人根本什么都不懂,凭着一腔热血要刺杀一个汉*奸,最后以流产告终。
后一部分是这些人最终被重庆收编,受到一些专业间谍训练,进行有组织有秩序的刺杀活动,事情开始有了进展,一环扣一环地向前推进。
然后随着目的的一步步接近,问题也随着而来。那就是,女主人公有可能真正爱上了那个被刺杀的目标,猎人和猎物的关系发生了颠倒。这在小说里很容易表现的,不管以谁的角度,只要用文字说出来就可以。可是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是一种靠演员的表演来说故事的视觉艺术。这部电影的风格就是没有画外音,没有旁白,那么靠什么来表现女主人公爱上了她的猎物?
至此,三段性爱戏闪亮等场,以及这三段性爱戏前面的铺垫。先说说铺垫,就是影片前一段的性爱启蒙教育戏。这段戏甚至引起了观众的阵阵笑声。说这段戏之前,先说一下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性的态度,实际上比现代社会要开放得多。那个社会的女人一嫁再嫁根本就没有太多的舆论压力(五四的功劳啊),看看当时社会名流的婚姻,共产党高干早期的婚姻就可以看出来,这里就不多说了。女主人公当时大约也就是有些失望——那个给她启蒙的人不是她喜欢的人。另外一个导演想表现的东西就是,这段启蒙并没有给女主人公带来任何的愉悦和享受。在这两场戏里,女主人公的表情是疼痛,紧张,和以此而来的烦躁。
然后再说说三场正面性爱戏。第一场,简直就是性虐。之所以这么安排,很简单,就是易先生根本就不信任女主人公,她慢吞吞掀开衣服,褪下丝袜的动作很容易的能让人联想到衣服或者丝袜下面会不会出现一把枪或者一把匕首,所以他一跳而起,把女人推倒在墙上,上演了相当暴力的一幕。这样的一场性爱,自然不会让女主人公爱上他。
接下来的两场性爱戏基本可以归为一类,所以的场面直指一个词:那就是力度。为了表现这种力度,以至于性爱的姿势甚至达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近乎芭蕾姿势的程度。这种力度表现了什么?它表现的是一种绝望,一种求证,是四面楚歌中,惶惶不可终日中这个男人求证自己还活着的一种行动。而这种力度带给了女主人公一种性愉阅,快感,甚至高潮,跟前半部的铺垫截然不同的感受。这时候电影的画面里出现了几个女主人公的特写镜头,每一个镜头表述的语言都不相同。最后一个镜头记录了她的泪水,蜜瓜说,糟了,她动情了。
果然,接下来女主人公去见老吴的时候,几乎是呐喊着说出:你们快动手吧。那个人不但要攻占我的身体,还要我的占据我的心,融入我的血肉(大意如此,非原话)。她说得咬牙切齿,与其是在憎恨对方,不如说在憎恨自己。最后把老吴说得落荒而逃。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特工人员,老吴事实上应该果断地撤掉这个计划以避免更大的损失,然而他没有。不知道这算导演的失误还是原著的失误。
于是,影片的结尾,女主人公对着巨型的钻戒,脸色阴晴不定,反复闪烁,最后终于说出“走,快走。”这一句话,葬送了六条鲜活的生命。而原著要表达的一句中心思想“他是爱我的”就被打散,分布到了几场性爱戏中。
这是蜜瓜看到的,你看到了吗?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认为李安没有把性爱拍出美感,那么蜜瓜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李安拍的,不是值得称颂的“美好”爱情故事,而是一个应该“引以为戒”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葬送了六个热血青年的生命,让一个汉*奸又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
他表现的是恐惧。
他表现的是绝望。
他表现的是一个畸形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