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怀哲演奏巴赫
前注: 有一次回家在一个基督徒书店买到史怀泽传。 这本书用流畅平实的语言, 纪述了史怀泽一生的思想发展和他在非洲开办医院,在黑人中间播种文明的实践。
他给黑人治病, 怀着悲悯之心, 但他的悲悯决不是至高临下。 他把黑人病人当成朋友。 和黑人一起自己动手盖医院, 教黑人在医院里劳动,做助手, 甚至给他们解决纠纷。 他自己, 则要管理医院,要手术,要筹款,要教导黑人同工, 还竟然有时间弹他喜爱的巴赫。
他的生活是十分清苦质朴的生活,那质朴生活里内容却十分丰富。 那是一种艰苦的,充满挑战的,富于思考的,但同时也是温暖的,充满人性的生活。 因为他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有需要的人。
记得谁写过: " 平凡人的生活,不是诗篇,不是乐曲,但其实是最震撼,最感人,最凝重,最真实的浪漫与艺术。 " 这本关于史怀泽医生的传记那样感动我, 因为那是一个真实的生命历程翔实而鲜活的纪录。
懂得人, 尊重人怕是最高的学问了吧,史怀哲用他的一生实践了尊重生命这个哲学。 我们都已经渐渐长了经验不要随便敬仰崇拜任何人,因为人的品性是自我中心的。 但还是有极少数地球人,达到了摆脱自我,尊重别人的境界, 让我从心里折服尊敬。
史怀泽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有关史怀泽生平的文章, 收录在这里,以示我对他的特别敬意。
英文名称 : Albert Schweitzer plays Bach
版本 : The Legendary 1935 & 1936 HMV Recordings
BACH 巴赫
专辑介绍:
史怀哲生平简介
二十世纪人道精神划时代伟人、非洲圣人史怀哲博士 (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 ,德(法裔)国人;出生于阿尔萨斯( Elsas )的一个小镇肯萨斯堡( Kaysersberg )。这是位于法国中部的东方,与德国相邻界的莱茵河西侧地方,所以当地人以德、法语作为通用的语言。史怀哲在孩童时期即能自如地使用两国语言。根据他的讲述,家庭里写信时习惯用法文,著述和演讲时用德文。当时阿尔萨斯正属于德国,所以史怀哲的母语应该是德文。因为有双语的环境,造就他后来以法( 1905 年)、德( 1908 年)两种语言完成《巴赫传》这不朽名作。这本书也是今日音乐学者研究巴赫的经典著作,它也是巴赫音乐最有力的福音宣扬者。
或许是受其祖先影响(阿尔萨斯祖先中有牧师、老师和管风琴师),史怀哲极赋有音乐方面的天分。五岁跟外祖父学钢琴,七岁时便写了一首赞美诗,并编写和声附在合唱曲的旋律中;八岁还踏不到踏板就开始弹奏根斯巴赫( Gunsbach )教会的管风琴。他传承来自祖父对管风琴的热情,经常关心各地的管风琴与其制作方法;同时也是一位风琴即兴的高手。不论旅行或经过哪一个城镇,一定会去参观管风琴,其它的杂事可以弃置不顾,不然的话,他心里会觉得惴惴不安。例如在路兹伦的礼拜堂要安置优秀的管风琴时,史怀哲专程去参观如何安置;九岁时曾在一次礼拜中代替正式的风琴师演奏,并独当一面地开始在教堂礼拜中担任司琴的工作。十五岁拜改革宗圣司提反教堂风琴名师尤金 · 孟许( Eugen Munch )学管风琴,这是史怀哲生命中第一次与巴赫的邂逅。十六岁被准许在礼拜中接替游其纳 · 孟哈的司琴工作,并在圣威廉教堂( St.Wilhelm )担任巴赫清唱剧与受难剧的管风琴合唱伴奏。年轻的史怀哲也相当喜爱瓦格纳 (Richard Wagner,1813-1883) 的作品,不管是歌剧《唐豪瑟》( Tannhauser ),或是千里迢迢远赴拜罗伊特( Bayreuth )聆赏巨大的连篇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Der Ring des Niebelungen ),甚至后来还发展到与瓦格纳夫妇成为友谊的关系。
十八岁到法国巴黎追随著名的管风琴泰斗魏多( Charles-Marie Widor, 1844-1937 )学琴,同时还拜菲利浦( J.Philip )学钢琴。当时的史怀哲正在斯特拉斯堡( Strasburg )研读神学与哲学;魏多教授一向只收在音乐学校主修的学生,但史怀哲在其面前弹奏了一首,魏多教授非常赏识他,称许他,立刻收他作学生,同时预料他将来必然会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这位魏多教授的教育以深刻的技巧指导史怀哲,并以优美的立体感来演奏。因他的教诲,使史怀哲明白在音乐中建筑美的意义。
二十三岁拜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 )的高徒杜劳特曼( Marie Jaell Trautmann )学习钢琴。史怀哲在二十五岁时已是斯特拉斯堡尼古拉教堂的牧师,但他同时也正在研究音乐理论,并开始管风琴音乐演奏方面的事业。二十六岁时已有哲学博士学位。三十八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稍后年间,着手写巴赫管风琴乐的详尽书籍,一方面也同时举行管风琴音乐演奏会。
当三十八岁第一次向非洲出发时,巴黎的巴赫学会不忍心使这位音乐天才被埋没于非洲丛林里,便赠送史怀哲一项意想不到的礼物;这是一台特殊打造足足三吨重的钢琴,它有大风琴( Great )一样的键盘,并附有管风琴踏式板( Pedal )。为了对抗非洲经年潮湿的气候和白蚁,钢琴的表层全部用锌细心镀过。这部构造异常特殊的大乐器,后来陪伴史怀哲在非洲度过半个世纪的岁月。
来自内心的呼召,史怀哲决定以一个牧师与医生的身分进入非洲,帮着关怀生命。这样的动机,促使他在非洲喀麦隆的兰巴伦纳( Lambarena )的医疗工作长达三十五年;在所有上帝儿女中,史怀哲是实践基督真理的一位伟大信徒,可称为圣方济第二。虽然在三十岁才顿悟了 “ 非洲丛林医学 ” ,神也没有因此夺去他的艺术生涯,更反而意外地成就他在音乐领域的恩赐。
这位在哲学、医学、神学、音乐四种不同领域都有卓越成就的世纪伟人,我们确实很难了解在他的生命中,究竟哪一样比较重要。当然,史怀哲决心实践直接献身服务人群的时候,他已经打算放弃其它的三种事业。然而由于上帝的美意,加上他个人坚定的意志力,上帝把四种事业巧妙、和谐地调配在史怀哲一天工作十六小时的时间表里。
为何身为学者、巴赫专家、管风琴建筑师与演奏家的史怀哲,原本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他的一生奉献给音乐,最后却反而选择丛林医院?原来在一九 ○ 四年(二十九岁)的一个圣灵降临节早上,他看到了一本巴黎传教者协会的刊物。书中全是写一些非洲丛林需要医疗服务的呼吁,其中一篇题为《刚果区传教工作的需要》。这篇文章这样写道: “ 在非洲大陆丛林中,生活着一大群不信主的土人,该地没有传教士,生病时没有药吃,他们不懂真理、知识低落 …… 凡是那些能坚决回答上帝的呼召,勇敢地说: ‘ 主啊!我要跟随您 ’……” 。这时史怀哲口里也跟着念道: “ 当主耶稣点头示意的时候,懂得说: ‘ 主啊!我要跟随您 ’ 的人,就是我们需要的人。 ……” 这时他知道自己长期曾在二十一岁那一年(一八九六年)下过决心: “ 三十岁以前要把生命献给传教、教书与音乐,要是能达到研究学问和艺术的愿望,那么三十岁以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一个立即服务的方向,把个人奉献给全人类。 ” 终于到了要步上人生另一个阶段!接下来便一一实践自己的诺言,除了在斯特拉斯堡获得哲学与神学博士学位外,也在非洲医院里将知识与经验结合,并把他的信仰付诸实现。他就这样过着遵行耶稣诫命,事奉与牺牲生涯,远离文明世界的人。
当史怀哲决心要进入非洲工作时他也明白,即一但开始了在非洲的工作,便等于自己艺术生涯的结束。若久不练琴让手脚因生锈而不用,要抛弃应该就比较容易。但有一天晚上心情郁闷,而正在弹巴赫的一首赋格时,突然亮起了一个念头: “ 不是可以利用在非洲的空闲时间,磨练和加深自己的琴艺吗? ” 这样的想法万万也没想到,造就他前后进出非洲十三次常只是为了非洲医院的募款音乐会。在这期间(例如:一九三二年西敏寺圣玛格丽特电台录音广播,以及一九三六年十月在斯特拉斯堡圣欧瑞利亚教堂,为伦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所灌录的巴赫管风琴演奏曲唱片,被视为音乐界难忘的成就之一(后来 Pearl 公司曾自史怀哲在 1935/36 年所录制的唱盘中转录至 CD ,编号是 GEMM CD9959 )。史怀哲在欧洲旅游同时,除了开演奏会以外,并设计、改造、拯救以免毁坏的管风琴,并将所赚的收入用来盖非洲兰巴伦纳的医院。这样伟大的奉献精神一直被世人传颂着。
一九五四年七月三十、三十一日在斯特拉斯堡多马教会,为了纪念巴赫忌辰所举行的音乐演奏会。这个活动是每年循例举行的,但意想不到是由八十岁的老管风琴家史怀哲演奏序曲开启了序幕。我们可从每年一月十四日史怀哲的诞辰,均在法国巴黎举行音乐会;以及每年最接近九月四日(史怀哲逝世纪念日)的星期日下午,在根斯巴赫举行纪念史怀哲的风琴演奏会中可看出,一位伟人受人景仰的程度。
勿庸置疑,这位具备哲学、医学、神学、音乐四种不同领域,且于一九五三年十月三十一日获颁诺贝尔和平奖的史怀哲,是了不起的通才、卓越成就的世纪伟人,更是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虽然他身上聚集多样的天分,但让他成功的还是来自信仰的动力与积极努力的特质。
史怀哲在壮年时期,常在旅途中安排每天十六小时的时间来工作,有一次他工作到清晨四点,朋友劝他说: “ 你不应该蜡烛两头都烧着。 ” 而他则回答道: “ 如果蜡烛很长,为什么不可以? ” 又有一次为了管风琴音乐会用八小时来练习,并调整风管使其达到所要的音色,从这两件事可想而知,其一生以身作则地在过活每一秒。非洲土人的平均寿命是五十岁,所以史怀哲在五十六岁时就完成他的自传,没想到上帝疼爱他,让他活到九十岁。其中有人说道,这与他每天认真工作后,在饭后习惯弹奏巴赫乐曲有正面的关系(施义胜, 27 )。
史怀哲的著作不仅多元且具有专业性,共计有《尤金 · 孟许》( 1898 )、《康德的宗教哲学》( 1899 )、《根据十九世纪科学研究和历史记载对最后晚餐问题的考证》( 1901 )、《耶稣的救世与受难的秘密 —— 耶稣生平的素描》( 1901 )、《巴赫论》( 1905 法文版; 1908 德文版)、《耶稣生平研究史》( 1906 )、《德法两国管风琴的制造与演奏风琴的技巧》( 1906 )、《原始森林的边缘》( 1921 )、《文明的哲学:文化的没落与再建&文化与伦理》( 1923 )、《使徒圣保罗的神秘》( 1930 )、《我的生活和思想》( 1931 )、《非洲杂记》( 1938 )、《培利干的生活与感想》( 1951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