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飞虎队华裔老兵来华寻根
2007年11月16日 信息时报
美籍华裔飞虎队老兵及家眷访问团团长黄煜臻捐赠一顶军帽。本栏图片 时报记者 任传富 摄
时报讯 (记者 吴瑕 通讯员 段燕)在人们的印象当中,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飞虎队”中都是清一色的美国大兵,事实上,这支二战期间战斗在远东战场的空军队伍中的各个部门都活跃着华人士兵。昨天上午,11名“飞虎队”华裔老兵偕同家眷抵达广州,这批当年与中国军民共同抗日的英雄们在阔别故乡64年后,开始为期6天的寻根之旅。
记者了解到,本次北美地区华裔“飞虎队”老兵的回乡访问团一行共48人,包括11名飞虎队老兵和37名家眷,于昨日起一连5天在广州、江门、新会、台山等地进行访问活动,并向广东华侨博物馆等省内三家博物馆单位捐赠华裔飞虎队老兵文物,参加吊祭台山美国华裔飞虎队纪念亭等纪念活动。
据悉,此次捐赠的二战飞虎队历史文物总数超过320件,包括二战时期的相片、奖章、徽章、军服、杂志、报纸、地图、空军飞机零件、急救小盒、餐牌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极具历史价值的纪念物品。所有的文物都由目前居住在北美地区的华裔飞虎队老兵以及家人捐赠。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飞虎队”上士甄崇运捐献的个人陈列箱,内有10个奖章、4个徽章以及1张军照。现年84岁高龄的甄崇运因二战期间在日军后方通讯站出色的情报工作获得二战铜星英勇成就奖章。据悉,铜星奖非常不易得,全队的118名战士中,仅4人获得。
飞虎队访问团团长黄煜臻:
曾就读广州师范附属小学
作为本次访问团的团长,今年80岁高龄的黄煜臻博士在昨日抵达广州时,还特意穿上了60多年前的“飞虎队”军装,显得精神矍铄,仿佛又回到了那弥漫着硝烟的日子。
1938年,当时11岁的黄煜臻就读于广州师范附属小学5年级,日军占领广州后,黄煜臻跟随家人前往美国投靠亲友。1943年,美国志愿援华第十四航空队(即“飞虎队”)由美国退休飞行教官陈纳德创立,黄煜臻和近千名和他一样的华裔年轻人接获美军征召,编入第十四航空后勤队(The 14th Air Service Group),又回到了中国,分散在昆明、西安、重庆、仰光等城市,支援“飞虎队”阻断日军在西南的蚕食鲸吞野心。
“高级军士长”陈其操:
一直没有机会回开平寻根
今年84岁的陈其操老人是开平人,当年以“高级军士长”退伍的陈老是本次访问团中官阶最高的“飞虎队”队员。六十多年来,虽然曾经两次回到中国参加关于纪念二战的系列活动,但陈老却一直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开平寻根。“这一次有机会组织这次活动,我们都很珍惜,我还特意带上家人一起回家乡看看。”陈老告诉记者,这次与他同行的除了太太以外,还有他55岁的小女儿以及女婿,“他们都没有来过中国,今天在广州看到的一切都让我们兴奋不已。”
“飞虎队”服务组95%是美籍华人
1941年8月11日,美国退休飞行教官陈纳德创立“美国航空志愿队”,由于在战斗机前身用虎鲨为标志,故名“飞虎队”;
同年9月10日,第一批美国航空志愿队飞行员从旧金山向中国、缅甸、印度战役挺进。
同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飞虎队被编入了美国正规军第十四空军部队,陈纳德将军被任命为总司令。飞虎队阻挡了日军侵略中国西南部,是中美合作的伟大历史见证。
1942年11月,第十四航空后勤队于成立,为了增进与中国空军的沟通与组训效率,从1942年底至1945年间共征召约1200名新兵增设服务组,分别具有通讯、机械、电子、火药等技能,其中95%都是美籍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