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说明,本人闲暇在国内网站上浏览,发现一篇两年前被人帖在国内网站上的文章,至今仍有读者跟贴,17大结束,有关李克强的评论不少,读到此文,感慨良多,愿推荐给更多的朋友一阅)
想起张炜与其他
最近,一部反映沿海开发区创建20周年艰辛历程的电视连续剧《海阔天高》在央视和部分地方台上映,这部片子以沿海14个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创业发展史为背景,重点取材于天津滨海新区,剧中所表现的所有重大事件都完全来自于真实历史,据编剧本人介绍,剧中主要人物都有生活原型。片中的第一男主角,是清华大学经济系首届研究生毕业后到天津开发区工作、历任开发区招商局局长和管委会主任的罗达航,在他的身上,或多或少有着张炜的影子。我这么说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搞影射史学,而是有依据的,剧中所涉及的两大事件,都与张炜有关。一是提出“创造仿真的国际投资环境”,二是提议向外商转让土地开发和转租权,这两件事就都是张炜干的,在当时曾引起过不小的轰动,前者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先生的充分肯定,并称之为“创造适合于外商投资的小气候”,后者获得了时任天津市长的李先生的首肯,但由于受到当时的国家主席和中央有关部委的坚决反对而被迫搁浅,直到九十年代初期海南洋浦开发后才在全国逐渐推行。
今天的人们,或许会对张炜这样一个名字感到陌生,但在80年代,张炜绝对算得上是闻名全国的青年政治精英、改革开放中的弄潮儿、前程似锦的政坛新星。张炜1955年出生于湖北武汉,文革结束后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与吴稼祥、方觉、石小敏等人同班同学,在校期间曾任北大学生会主席(前任是袁纯清,北大法律系学生,长期在团中央任职,现为陕西省委副书记),毕业后到天津工作,先后担任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天津市政府外经贸委主任兼天津市委外事工委书记,八十年代末政治风波发生后辞职,他的辞职声明仅寥寥数语,却以罕见的勇气选择了最直接的表达,掷地有声。
七十年代末的北大校园内,聚集了一批当时最优秀的青年学子,他们不仅在那里学习知识,探究学问,而且关注时事,热心议政,一部分政治热情高涨的学生甚至不仅仅满足于口头上指点江山,他们试图从事民主实践并将北大发展成为推动中国政治进步的中心,1980年底的区县人民代表选举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1979年,中央修改了《选举法》,规定从1980年起,将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人民代表的层次由原来的乡(镇)提升到县(区),县区人民代表的直选,给了大学生们一个公开表达政治意愿、直接参与现实政治的机会,虽然这样的“参政”或许是微不足道的,是不可能对中国政治产生巨大影响的,但燕园学子们还是视之为一次难得的机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竞选中去。从1980年11月初开始,先后有经济系夏申、国政系房志远、杨百揆、田志立、技术物理系王军涛、哲学系易志刚、杨利川、研究生胡平、中文系张曼菱、姚利明、刘娟、法律系袁红冰、研究生会主席薛启亮、物理系于大海、图书馆系许欣欣等人宣布参加竞选,并相继发表竞选演说。
张炜是在11月10日宣布参加竞选的,随后在第二天(11日)晚上,召开个人答辩会,当时有1500多人到场,北大党委副书记马石江(文革前一直在团中央任职,离休前为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2001年去世)也在台下就座,并与另一竞选人姚礼明作了交谈,他表示,学校党委支持用各种方式宣传候选人,他自己愿意与所有竞选人座谈。13日晚上9点半,马石江找张炜等人谈话,传达中央书记处有关竞选的指示精神,并谈了三点,一、北大选举运动的发展是健康的。二、候选人的情况是好的。三、怎样才能让选民了解候选人,这是选举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希望北大选举能够总结出一些经验来。11月15日,有人贴出《也评张炜答辩会》,指名对张炜表示不满,认为此前由全体竞选人签名的《告北大同学书》动机不坏,效果不好,使竞选有名无实。由此竞选中出现了务实与务虚之争,争论的焦点是竞选过程中究竟应该更多讨论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问题还是应更多关注学校建设、学生学习生活等实际问题,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应该进行大改还是根据实际条件小改,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孰先孰后等等,这些问题直至今日仍然是学界和民间讨论和关注的焦点。11月29日,张炜在校园内贴出《我的社会改革观》,主张“温和改革”。12月11日,正式投票选举代表。13日公布选举结果,学生选区共计选民6084人,投票率91.2%,胡平得3467票,当选为海淀区人民代表,王军涛得2964票,张炜得2052票,均未过半数,未能当选。此后学校根据选举法有关规定进行补选,很可惜,在补选中王军涛和张炜再次未过半数。
北大竞选是一次民主选举的训练和演习,不仅在北大校园内广泛传播了民主思想、民主理念,而且使一大批有志于民主政治的年轻人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锻炼,这些人后来在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的努力和贡献。但遗憾的是,此后在中国的大学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学生自由竞选人民代表的场面。
由于张炜是党员、校团委委员兼学生会主席,当时有好多人误认为他是校方派出的官方候选人,关于这点,当年与张炜同台竞选的王军涛曾专门撰文予以澄清,王认为张是以独立候选人身份、不顾校方劝阻而参选的,并最终说服了学校领导(可能是指马石江)支持竞选。张炜没有选择明哲保身,而是抓住一切机会向所有能见到的领导人力陈己见,维护北大和竞选。
从北大毕业后,张炜到天津工作,全程参与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筹备工作并长期担任开发区管委会的主要领导,他在这片盐碱滩上大胆尝试,锐意改革,使开发区全面发展,取得骄人业绩,很快成为全国开发区建设的成功典范,其综合经济实力指数曾连续七年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首位,这与张炜当年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是分不开的。如果不是因为后来发生的政治变故,可以想见,张炜现在在官场上的位置应该不会低于他在北大读书时的同学李克强(北大法律系)。与张炜有类似经历的青年政治精英,当年还有不少。比如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八十年代曾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的潘维明(与曾任万里秘书的孟晓苏同班),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大)政治系、不到30岁就出任中央国家机关团委书记、团中央常委、是当时国务院系统最年轻的正局级官员的张祖桦等等。
回过头来继续说张炜,其实他并没有直接卷入八十年代末那场政治风波,在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张只是和他的北大同学吴稼祥(当时在中央办公厅工作,事件后主动辞职)、石晓敏(现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一起表了个态,仅此而已。如果在事件过后张能主动检讨一下自己的“错误”,有李书记罩着,应该不会过多追究,更不至于丢掉官职。可张炜经此事变,觉得既不能认同中央对此事件的定性,又不愿讲违心的话,更无法向经常打交道的外国朋友解释发生在中国的事情,那就只能辞职了。辞职后,张炜被安排到天津社科院当资料员,其实也就是打打杂而已。不久,他又经历了一场家庭变故,妻子大概是觉得他前途无望,毫不留情地离开了他,正好在这时,孩子又查出得了白血病,整天要上医院,张炜一时陷入他人生中的最低谷,但他并没有低下他高傲的头颅,始终坚守着他的理想和信念,这份在困顿艰厄之中绝不放弃的理想主义情怀在那样一个万马齐喑的年代里面显得尤为珍贵。 1993年,张炜带着患病的孩子赴美求学,考入哈佛大学攻读公共管理硕士,一年后以优异成绩获得学位,随后被英国牛津大学录取为博士生,同时,在他到处求医问药的努力下,终于治好了孩子的绝症。在牛津毕业后,张炜被剑桥大学聘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今天,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关心着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他的自由民主观念也更为坚定。今年是张炜的知天命之年,作为后辈的我,遥祝远隔重洋的张炜一切顺利,人生幸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人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年龄尚幼,再加上身处小县城,对外界发生的大事了解极为有限,很多事情,我是近年来通过阅读文献逐渐获知的,以上所述肯定有许多内容与史实有出入的地方,希望亲历者、知情人能予以纠正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