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践的壮胆心理学分析(18+)

草草写过的几个字,放到这儿存着,说不定哪天看看会觉得有些意思。顺便提一下,贾革命是本人的马甲,主要在谜坛使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开始分析之前有必要先讲讲什么是壮胆心理学。壮胆心理学是我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这个成果的诞生时间大概是今天凌晨两点半,也就是我昨晚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起夜的时候。

壮胆心理学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社会心理学大致有两个基本方向,在大学里分别由两伙不同的人来搞,一伙主要在心理学系,侧重的是人所固有的一些心理特征(比如内向vs.外向、self-efficacy、天蝎座还是射手座等等)在社会环境中的作用和体现。另一伙主要在社会学系,侧重的是社会结构的作用,比如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对人的心理以及其相应行为的影响。壮胆心理学与后者关系较近,跟personality和星座属相掌纹等等妖蛾子基本无关。

壮胆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status spillover这个概念。status在这里指的就是社会身份社会地位。身份地位根据某些个体特征而定,有高下尊卑,有正向评价的特征为高为尊,有负面评价的特征为下为卑,比如,相对个子矮或者比较瘦小的人来说,个子高身体壮就代表了力量以及吸引配偶方面的优势,因此成为一种身份特征(status characteristic)。与此类似,按照一般社会的传统,男性是一种正向的身份特征,女性为负;白人为正,少数族裔为负;穿着气派的为正,寒酸的为负;有钱的为正,没钱的为负;版主为正,版徒为负;挖坑为正,灌水为负;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身份地位的定义是局限于特定情境和领域的。比如,足球场上我技术体力比你好,球风比你痞,下脚比你黑,这些身份特征导致我在球场上享有比你高的地位,但轮到上网写文章的时候,这些身份特征理论上讲就没关系了。同样,公司里管理方面白人一般被看好,技术领域亚裔的优势就出来了。

然而现实生活中往往跟理论上讲的不一样。陪审团选工头的时候,最容易当选的是四五十岁、西装革履的白人男性。年龄、性别、种族、衣着这些跟好工头有必然联系吗?联系很可能有,但肯定不是必然的。我有位朋友在数学系任教,完全吻合上面所说的profile,可这家伙不通世事,说话经常得罪人,让他做陪审团的工头不mistrial才怪。

言归正传。白人、男性、年纪不大不小、衣着得体这些在其他场合属于正面的身份特征,选陪审团工头的时候,大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这些或许有关或许无关的因素考虑进来并作为自己投票的依据,这个现象就叫status spillover。这种spillover,一方面可能是基于概率计算或估算,也就是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另一方面是基于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的、下意识的倾向,非要加些理性思维过程进去,即牵强也与现实不符。

壮胆心理学构筑于status spillover基础之上,其基本命题是:普通人对status spillover这一规律多少会有些感觉,因此在对自己的身份地位缺乏信心的时候,会主动地、策略性地引入本来与该情境无关的正向身份特征,通过引发spillover effect达到为自己壮胆的目的,缓解status anxiety。

以下我用壮胆这个概念来对某一类网络行为进行心理学分析。这个分析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用网络上的互动作为一个strategic research site来阐述壮胆行为的主要方式,说明壮胆心理学的科学价值;二是为走廊有壮胆需求的同志提供一些理论指导,以便于与他们了解什么样的壮胆策略比较有效,在什么样的听众面前比较有效;另外也是帮助大家认清某些行为的壮胆本质,把壮胆与反壮胆这场斗争的技术含量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分析的第一步是大致弄清楚壮胆的需求从哪里来。这部分不是本文的重点,没说清楚的地方廊友们可以自行探讨。

壮胆的需求产生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方面,大多数人都有装牛x、压倒别人的心理需要,马斯洛管那叫ego need,所以争议一出现就要分出个上下,在下的不服气,在上的不放心,都有anxiety,壮胆的需求就源于此。外因方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话题泛滥,谁也不能从根本上说服对方,所以壮胆的需求能够持久不衰,不象谈算数问题,一加二等于五,不服气的去数数脚趾头自己就知道谁对谁错了。

俗话说得好,观点就像屁眼,是人都有一个。这个说法在爱国呀台独呀等等这些意识形态话题上尤其适用。偏巧人又都有表现和倾诉的需要,于是本来没几个人讨论的问题,一旦提上日程,掺乎的人就越来越多。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打到一半,致力于灌水的生力军们就开始慢慢意识到,光表决心喊口号是不能压倒对方的,为什么呢?因为立场和口号本身是没有可信度、没有说服力的。网上讨论,谁也不知道你是谁,整天大喊我有一个屁眼,没用。这东西是人都有一个,别人凭什么要把你的当回事?屁眼再好也还要绿叶陪衬,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需要做点什么别的来壮壮胆了。

壮胆有两个主要策略。第一个是针对走廊崇尚写手的传统,自己想法写点儿东西。我知道你想说啥,对,我正在走的就是这个东施效颦的路子。毕竟,只灌水不发帖在走廊不是正向身份特征,看看别人博客里满满登登还天天见长,自己博客里空空如也,还没说话自己心气儿就先虚了。除我以外,采用这个策略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信你往前翻个五六十页看看,肯定能证实以下的理论假设及推论:

假设 1: 敏感话题上灌水越多的非写手,发表新作的可能性越大。

推论 1a: 非敏感话题上灌水的非写手,灌水量与发表新作没有相关关系。

推论 1b: 成名的老写手,灌水量与发表新作没有相关关系。为什么呢?因为成名的老写手已经有了正面的status characteristics,不需要整些新东西来给自己壮胆。

出于壮胆需要而写文章跟一般写文章有两个区别:前者看重时效性和装饰性。为了壮胆而写的文章需要尽快,目的是在争论白热话的时候把自己装扮的花团锦簇一点,文章质量不重要,只要多多少少能给自己的观点有些spillover就行了。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假设:

假设 2a:敏感话题上灌水多的非写手,发表的新作努力成分小,质量低于走廊平均水平。具体体现为文章较短,转贴和引用现成文献较多,爱用图片、歌曲等花哨把戏,等等。

假设 2b: 敏感话题上灌水多的非写手,把新作收入博客的比例高于其他发表新作的非写手。

壮胆的第二个主要策略是针对走廊以外、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传统,刻意告诉别人自己在家庭、事业、生活情趣方面的正面身份特征,树立起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高大、成功形象,以此暗示:我能把这些重要的事情做得这么好,我肯定很牛x,我的观点还会错吗?再拿自己现身说法一回:我这篇东西就是按照学术文章的路子写的,目的就是告诉别人,俺也是圈子里的人,资格多半比你还老,逻辑呀科学呀,咱多少也懂点儿。

假设 3a:敏感话题上灌水多的非写手,更喜欢扯一些跟敏感话题无关但往自己脸上贴金的生活实事,比如家庭幸福、学位高、科研出成果、什么牛校请自己去工作或给讲座、每周打打高尔夫、看个NBA、去个阿拉斯加旅游什么的。

假设 3b:敏感话题上灌水多的非写手,更喜欢说自己忙。
为什么呢?套用一下民间俗语,现在的社会,整天瞎JB忙的是牛人,没JB事儿的是loser。无心恋战的时候把“忙”这个理由祭出来,跑都跑得面子十足。

完了完了,俺也忙,得赶快把这帖子胡弄完准备吃饭了。壮胆行为的效果的问题来不及展开说了,随便提一下:这个坛子里的人脑子精着呢,眼睛毒着呢。壮胆的这点儿小把戏,老左派我不知道,老右派们可是一眼就看的穿。为啥这么说?还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人家年纪大,见多识广,另一个是右派普遍胆子小,怕打仗怕流血怕死人,胆子小的人,自己给自己壮胆的事即使没干过也不知道想过多少回,经验丰富着呢。

罗罗嗦嗦说了不少,估计司令看了不乐意了:这不是打击新生力量的创作积极性吗?我说司令不用担心,老百姓说“黑夜过坟地唱歌——自己给自己壮胆”,这背上冒冷汗腿肚子转筋的时候,他能唱出啥好歌来?嗓门估计挺大,调儿估计跑得够远,这歌咱不听也罢。

原注:本文尚在修改中,预定明年年初投到China Media Research的“建设和谐社会”特刊,版权所有,不征得作者同意不得应用或转载。本人对文中任何观点看法的真实性与正确性,均不负责。

---------------------------------------------- 再注:本贴写于文化走廊马甲林立、砖石横飞的多事之秋,贴出后还有数人继续壮胆不懈,观之令人莞尔。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