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漫谈:标点符号的奥妙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古时候,人们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就吃力,甚至产生误解。汉代开始有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念逗,相当于现在的逗号)。所以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可见断句的重要。

        大家都熟悉的一个断句经典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句话,使用不同的断句方法,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的意思:

1.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4.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5.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6.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7.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8.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

        相传明代的书画家祝枝山,在某年的除夕,给一家财主写了一副对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财主看后大怒,当即告到县衙。公堂上祝枝山说写的全是“吉庆之词”,财主听了越发怒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有这样的吉庆之词吗?”祝枝山听了哈哈大笑,念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县令和财主闻之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清末冤案故事《杨乃武与小白菜》中,杨乃武屈打成招,供词中暗伏玄机:

  乃武亲笔供招有意谋死小度
  案情实非冤枉到底吾命休矣

  衙门按此供词读为:

  乃武亲笔供招,有意谋死小度;
  案情实非冤枉,到底吾命休矣。

  于是将杨乃武定为死罪。后来复审时,杨乃武翻了供,说他的供词是:

  乃武亲笔,供招有意谋死小度;
  案情实非,冤枉到底吾命休矣。

  一段供词两种读法,前者自供有罪,后者则自诉无罪,全在断句的手法上。在标点符号不完整的“句读”时代,出现这样的故事是不奇怪的。

        乃武和白菜毕竟只是一个平头百姓的故事。标点符号引起的最大冤案莫过于孔老夫子的名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们现在看到的原句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秦伯》

  但是,如果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似乎可以看出这句话应该断为:“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就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西,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

        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并不之体现在汉语里。英语中的例子也是随处可见。例如:  
        A woman without her man is nothing.

        各位姐姐妹妹慢点砸砖,司令小花先别删贴,容我改改:
        A woman: without her, man is nothing.

        哈哈,该轮到玄斑竹和我理论了!不过咱爷儿们私下里理论?

        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要纪晓岚在折扇上题字,他就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可是这位才子一下子不小心,把第一句的“间”写漏了。于是就成了“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可是欺君之罪啊!纪大才子不动声色,巧用断句,化险为夷。各位看官,您的才华一定不输给纪晓岚,可是在皇帝震怒的龙颜面前能成定自若,纪晓岚的才学和心理素质不得不令人佩服吧?
campinglover 发表评论于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