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危言:危机正在逼近(中)

                           警世危言:危机正在逼近(中)
            ——————对中国爆发金融危机与政治危机的分析与预测——————

作者:亮剑 
【文章摘要】:面对无处不在的财富效应与资本贪婪,受制于制度性弊端的温家宝即使“满怀赤诚、信誓旦旦”,最终也难逃孤苦无告的绝望哀号与“天问”。宏观调控注定失败、资本管制的“柏林墙”已经坍塌,中共当局它又如何阻止一个货币自由流动兑换时代的到来?

目录
一、警世危言
1、亚洲金融危机历史回放
2、美国次贷金融危机蔓延
3、惊人的相似
4、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潜在影响
二、中国金融在劫难逃的原因之一:汇率政策的失败
三、中国金融的制度性腐败内幕:现行政治体制下无法治愈的两大顽疾
四、政府宏调失败,中国金融之滑铁卢之败
1、资本管制时代的结束
2、银行资金链的断裂
3、中国金融崩溃的骨牌效应:银行倒闭、经济崩溃、民生苦难、政府垮台

一、警世危言
早在今年的三月份,中国一位远见卓识的金融学家曾预言:最迟到2008年末,将爆发一场全局性经济金融危机,中国在劫难逃!

11月10日,重庆家乐福菜油促销活动中,3人被挤踏致死,31人受伤住院;两周前,因抢购上海超市半价售烹饪油,19人被踩踏致伤送进医院,物价上涨引发抢购潮;10月31日美联储降息救市,中国官员警告,近期将抛售美元储备,金融大战在即;11月12日,股市再现黑色星期一,自10月16日起,两市A 股总市值缩水4.83万亿元,股市连日暴跌、泡沫将破;9月以来,武汉商品房均价下降323元/平米,深圳豪宅楼均价下跌15%,房市高危、跌势迅猛;10月份,上海单月存款骤减近千亿,资金涌入股市;10~11月,按揭房贷利率提升,房贷储户被迫提前注资房产,还款潮席卷中国,金融危机逼近。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通胀率达 6.5%;广义货币供应量3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8.47%;贷款余额26.03万亿元,同比增长17.66%,居民存款下降5062亿元,同比下降5052亿元;贸易顺差再创270.5亿美元新高。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驻华盛顿的盖保德(Albert Keidel)警告,中国目前的局势似乎和1988-89年及1993-96年‘通胀灾难’前夕的情形类似。”[1]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金融、经济危机已经来临,这既是一场全民的大灾难、财富的大缩水,也是国家实现民主政治变革、实现制度更新的历史性机遇:

1、亚洲金融危机历史回放:1997年之前,东南亚各国持续十几年经济高速增长,房地产投资过度,外资推高房市,房价暴涨。结果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引发泰国挤兑风潮,房市崩溃,股市狂泻,挤垮银行56家,泰铢贬值60%。由泰国引起的金融动荡迅速蔓延,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台湾、日本、香港、韩国均受重创。这些国家资产缩水、财富贬值,社会秩序迅速陷入混乱。经济衰退,激化了国内矛盾,泰国的政府被推翻,印度尼西亚的政府被推翻,日本桥本龙太郎下台,俄罗斯一年之内换了六届总理。

历史告诉我们,凡遭遇金融危机而金融崩溃的国家,无不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引发全局政治危机。都难逃民主国家政府换届、专制政府垮台的结果,却同时也为全球民主政治的到来创造了机遇。

2、美国次贷金融危机蔓延:
“今年3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由于收不回贷款损失惨重,被迫向美国联邦破产法院提出破产保护申请。从此,“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30多家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先后停业。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大型银行、保险公司购买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纷纷受到重创。危险的气息正在蔓延......按照国际惯例,按揭贷款的风险暴露期通常为3-8年。中国是否已经进入风险多发时期?美国式危机是否会在中国上演?......预计2008年三季度,中国可能全面爆发次级抵押房贷危机。” [2]

据《财经〉8月7日快讯报道,中国持有超过千亿美元美国按证,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机构购入按揭证券急升516亿美元,从559亿美元剧增至1075亿美元,并高占同期亚洲投资按揭证券2260亿元的47.6%。其中,中资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都牵涉其中,其次贷损失不断暴露出来。究竟中国政府动用多少外汇储备购入美国按揭业务,至今还是个谜。

受次级贷危机影响, 8月第一周全球股市市值蒸发2.1万亿美元。8月9日,全球股市大幅下挫。南美、亚太股市也放量下跌,指数跌幅最低2.6%,最高达3.28%。祸及池鱼,与美国经济高度关联之中国经济危机乍现:流动性过剩助长中国物价;楼市次贷真相浮出水面,房奴还贷信心丧失,银行资金链断裂,楼市拐点乍现;股市哀鸿遍野、连续一周暴跌,广大散户股民遭遇重灾;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

3、惊人的相似:
仔细研究,人们发现,美国房地产业成长、繁荣与危机爆发脉络与中国房市的变迁,有着惊人的相似与内在关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共同特征正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

21世纪之初,美国经济遭遇两大冲击,一是20世纪末的网络新经济泡沫破灭,二是9.11恐怖袭击及之后的全球反恐战争。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幅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加大货币投放量,让美元汇率不断贬值。由此避免了美国经济的衰退与通缩,经济逐步恢复、发展、繁荣。与此同时,其楼市也迅速活跃、快速上涨起,房价长幅平均超过100%,出现了空前的非理性繁荣局面。

上世纪下半叶,通胀紧缩困扰中国,经济持续低迷,为刺激经济增长,中国政府推行积极扩张型财政政策,加大货币投放量,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大幅度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以房地产业为经济支柱,开展了房改与大规模城市化建设。由此,中国经济摆脱通缩与衰退,迎来空前发展与繁荣。

惊人相似的是:两国房地产业都出现了空前的非理性“繁荣”;两国金融机构都先后推出金融创新产品——优惠宽松、分期付款的住房按揭贷款;财富效应的巨大诱惑把两国银行都卷入了房市之中,银行成了最大的“房地产”商;两国都出现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而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增值,还远远高于美国;从刺激增长到应对危机,两国央行都采取了先降低存贷款利率、后逐步提高存贷款利率的货币政策,由此都造成购房者按揭还贷困难,这成了引发了次贷危机的诱因。

4、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潜在影响
有人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很小:“不过是2000亿美元的次贷债券损失”其实不然。这只暴露出危机的冰山一角。这次金融危机,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中国金融市场发挥作用:

第一,由于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政策,次贷危机引发美元信用危机,一方面直接导致美联储对其银行的注资,加大美元货币发行量;另一方面削弱了公众对美元的信心,引发美元资产的大幅抛售,致使美元大幅度贬值泛滥。这导致人民币的实际贬值,从而推高中国贸易顺差、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助长外汇储备、造成人民币超量发行而引发通胀与经济危机。

第二,次贷危机改变了美联储多年来银行存贷款加息政策,10月底美联储降息救市,却刺激着美元贷款的迅速增长而大量投资涌入中国。与此同时,封住了央行存贷款利率上调空间,瘫痪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手段。银行利率无法大幅度上调(必须上调至银行存款利率超过通货膨胀率),就无法阻止贷款增长下的投资过热,无法增加储户银行存款额,无法分流源源不断涌向向股市与房市的资本。

第三,金融机构得以存续与发展的前提,就是国民对银行的信心。银行信用危机一旦爆发,谁也阻止不了它的蔓延。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银行按揭贷款的内幕与真相,购房者按揭贷款是“优质资产”的神话被打破。这一方面引发中资银行暂停按揭贷款购房业务,进行资产核查、内部整顿。并导致国家出台房贷新政策而提高按揭购房的准入门槛、限制楼市投资。另一方面,楼市的突然降温,在加大破泡危险的同时,大面积暴露出中资银行的次贷问题与腐败问题,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大减,银行存款大减。如骨牌效应一般,这将引发银行资金链的断裂,刺激引起挤兑潮。当此境地,中国的金融大爆炸、大毁灭已为期不远。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在了解到次贷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之后;在了解了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及如今美国与现实中国的相似性之后;在了解了美国金融与中国货币政策的微妙关联之后,我们更应该透过事物的表象,发现未来必将引发危机的制度性原因。

二、        中国金融在劫难逃的原因之一:中国汇率政策的失败
中国的汇率政策,直接导致中国经济受制于人,阻碍中国金融与世界接轨。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深圳银监局局长于学军最近在一次对监管者而言异常坦率的讲话中表示,汇率机制使得中国央行颇为‘被动’。他表示:‘汇率生成机制不能适应当前国际国内的环境,而且正日益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3]
 
由于人民币汇率在2005年7月之前一直采取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当美元贬值时,意味着人民币贬值。美国的弱势货币政策在促进其经济增长、楼市过热的同时,也提升着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大了中国的贸易顺差。由此不断加大着人民币升值国际压力,而人民币的逐步升值,又加大着国际资本投机人民币汇率的动力。其直接表现则为中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迫使人民币发行投放市场量的增大。

受此影响,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一直保持在18%左右,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强有力的引发资本的流动性过剩与物价逐步上涨。而这些过剩的资本正好满足中国城市化扩张与房地产建设的需要,房地产市场此时几乎成为吸收这种过剩资本的主要渠道。
 
由于人民币兑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央行的人民币高利率政策必将导致海外热钱的涌入。为缓解国际资本投机人民币的压力,中资银行不得不把人民币利率与美元利率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汇率制度不仅导致人民币跟随美元的不断贬值,还迫使中国回应美国的银行低息货币政策,实施银行存贷款的低利率,封住了中国利率上调的空间,银行存款的负利率直接导致中国储户存款大搬家、投资过热、流动性增长、股市房市泡沫疯长等等,其结果当然是中国楼市场与美国楼市的共同非理性“繁荣”。     

如今,美国楼市楼市泡沫破灭,美联储被迫放松银根以低息救市。这种结果对中国宏观调控十分不利,中国货币政策已无退路。在目前中美利差已经倒挂的情况下,尤其是美联储被迫降息的情况下,中国央行的任何价格性调控,都将导致大量的流动性逐鹿中国。

中国从2005年7月开始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成为有管理下的浮动汇率。但是,美元作为人民币的“锚”的这一基本性质实际没有根本改变,美元持续贬值,正在把人民币拉入不断下跌的态势。这不仅会使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随美元大幅贬值(中国目前外汇储备高达1.4万多亿美元,美元贬值10%,外储资产就会损失上千亿美元),还使得人民币兑其他货币(欧元)不断贬值,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现在欧盟对中国不断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这其中反映了人民币相对欧元贬值,促使欧元升值过快、中国对欧贸易顺差的现实问题。

人民币的逐步升值,吸引着更多的国际热钱流入中国,中国的外汇储备继续大幅增加,流动性增长令人堪忧。在股市连续一周暴跌与房市高危的情况下,不断增长累积的资本流动性将进一步引发国内资产价格的上涨。这最终迫使了央行第九次调高存款准备金,以期冻结多余的资本流动性,缓解物价飞涨。

然而,这又导致银行贷款资金链的断裂,引发股市的再度暴跌与房市低迷。在银行没有加息空间以缓解储存户存款贬值的情况下,即使有限调高银行存贷款利率,银行存款也将进一步减少(除非存款利率超过通货膨胀率),不断累积膨胀的流动性过剩,将流向一切可以保值的产品、原料、金融市场,导致物价飞涨。

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实际上兑国际货币还在贬值的人民币、可预期的人民币逐步升值政策,这一切制度性原因与决策失误,正引发着今天中国的经济危机,诱导未来金融危机与政治危机的发生。现行汇率政策才是这悲剧发生的始作俑者。

三、中国金融的制度性腐败内幕——现行政治体制下无法治愈的两大顽疾:
众所周知,中国的金融机构不是市场基于风险和收益原则进行资源配置的手段,而是支持政治目标的一个政策工具。推动和维系经济高增长一直是中共当局的首要任务。为此,中国金融机构必须提供政治性金融支持。这种支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表现为对传统国有企业慷慨的政策性输血;在九十年代中期之后主要表现为对改革时期涌现出来的新型国企的金融优惠、表现为对各级政府支持的项目的金融扶持、表现为对热点地区、热点行业(比如近年来的房地产、汽车等等)不顾后果的信贷注入。

1、国家政策性亏损:是否提供这种金融支持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们能否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即便这种增长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只要符合这个标准,各级政府便有强大的动力为之提供金融支持。这就导致了国家粗放型、扩张型积极财政政策所必然导致的国家政策性亏损。

2、金融腐败(政治性财富再分配):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中,金融市场的功能是按照市场原则将资金或者资本配置给最优者。然而,在缺乏金融监管的中国金融体系,稀缺资源配置权力者以“国家政策性亏损”为借口,掩盖其瓜分资本财富的再分配目的。具体表现为金融机构在发放信贷中的腐败行为上、表现在利益动机导向的融资目标选择上、表现在将违法违规操作导致的商业不良贷款算作政策性亏损让支持国家财政的纳税人买单。研究发现,寻租行为在金融机构大量存在。

3、转移支付:由于中国金融机构不属于市场经济环境中自主经营的独立经济实体,而是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实现其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的政策工具,为此所导致的“政策性亏损”(不良贷款、死账、呆账)实际上属于国债性质,国家必须承担起注销银行不良贷款的责任,由此形成了国家财政对金融机构的转移支付机制;由此形成了特权官商挥霍、政府支出、货币发行增长、储户纳税人买单的财富掠夺局面;由此形成了贪官绑架政府、政府绑架人民,永无止境敲诈勒索的恶性循环。

这种金融体制的特征,既为政府政治动机主导的扩张型积极金融行为惯性提供了制度性的保证,又为中共政权的制度性腐败提供着强有力的金融保证:大量发行广义货币,用转移支付的方式注资银行,弥补其金融腐败所必将导致的银行呆账、坏账与死帐。这不可避免的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存款贬值。这是官员以国家的名义,对中国公民权利最大的、制度性的侵害。

这种金融机构(政府及官员的钱柜)赖以存续的基础有二:一是资本的管制;二是高额而源源不断的储户存款。

如果中国政府没有对资本的强有力控制,就无法调动金融资源来为其锁定的政治经济目标服务。而如果没有不断补充的高额储户存款,银行政策性亏损与金融腐败所必将导致的金融缺血则会演变成一场全局性的金融危机。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总理温家宝为解决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对抗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曾一度提出开通“港股直通车”计划。然而当发现国内大量的银行资本外逃时,却又迫不得已来个急刹车——叫停港股直通车;这就是为什么当储户银行存款大搬家而大量涌入房市、股市时,政府出台一系列房贷新政策与规范股市管理新条例、打压股市房市;央行也不断调高存款准备金与存贷款利率,吸引储户存款、严格限制非政策性贷款,其共同的原因就是对金融缺血必将引发全局性金融危机的深刻惧怕与担忧。

不幸的是,资本管制与储户存款保障这两大金融基础正在分崩离析,中国正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大灾难、大毁灭。

五、        政府宏调失败,中国金融之滑铁卢之败
1、        资本管制时代的结束
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当时由于强大的资本管制,中国的金融防火墙把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挡在了国门之外,这时的中国经济才刚刚发育成长在与世隔绝的“胎盘”之中。后来加入世贸而与全球经济接轨,应对能源危机而启动海外投资全球能源战略,大力发展粗放型传统工业而成为世界工厂,积极推进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化建设而依托于全球资源供给。这个迅速膨胀、全球扩张的新兴经济体,如嗷嗷待哺的婴儿,弱不禁风的乞求着世界和平与资源保障,在和平崛起的梦幻中一步步打开了国门,在全球中国化的野心中贪婪而粗鲁的拥抱世界。如今,在全球金融危机再次爆发,它还能置身于事外吗?

不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中国再也无法阻止全球性资本流动与扩张对其金融市场的渗透。从众所周知的外汇贮备迅速膨胀、国际资本对房地产与股市的操控、贪官污吏的资本大举外逃、流动性过剩所持续推高的物价上涨等系列事件中可见一斑。

与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不同的是:一方面,如今中国的对外经济规模已经变得非常大,马上要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了,国际资本可以通过经常账户的自由兑换流入流出;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业也对外开放了,WTO五年过渡期结束,大量的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在国内开展业务会伴随着大量的资金流出入,再加上巨大规模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可以成为热钱流出入的渠道,资本流动已经很难靠行政手段来管制了。

如政府无法掌控的地下钱庄,就是破解金融防火墙的有效途径:“据海关统计,2006年,深圳纺织品服装出口一举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178.65%,较全球纺织配额取消前3年平均出口额增长近10倍,出口总额占广东全省的比重由配额取消前的8%-9%升至45%以上。针对这一现象,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曾派出调查组进行调查,据接触本案的人士透露,调查结果显示,一些深圳的进出口公司虚报产品价格,协同地下钱庄,帮助外资以货物回款的名义进入中国。” [4]

如今中国地下钱庄业务十分发达,国内外资本出入数额惊人,中国央行反洗钱机构分析师“柴青山不无担忧地指出,挥之不去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与此相关的境外资金的持续大量流入和短期外债比重的快速上升问题必须高度关注。......根据国际通行的测算游资流入的方法,当期外汇储备减去贸易顺差再减去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之后的余额即大约为游资流入的数量。由此测算,上半年流入中国的游资大约为1219亿美元。”[5]

从政府的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的失败中,我们既对中共当局惆然中丧失经济主权而感到悲哀,也看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国家地域政治形态的超越,这种唇亡齿寒、唇齿相依的经济格局,可以从十月份中国经济指数中清晰的表现出来:

虽然政府厉行宏观调控政策以严防经济过热,升值人民币以期降低出口能力、阻截外汇储备增长,调高存贷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以限制贷款、鼓励存款,然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7年10月金融运行情况显示,10月货币发行量及信贷持续高增长。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8.47%,这说明外汇储备与银行坏账的增长在助长推高着人民币发行量,进一步加大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风险。

10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26.03万亿元,同比增长17.66%。今年10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361亿元。这说明中央宏观政策遭遇地方政府官员利益动机下投资欲望高涨的阻击,国家的金融政策、法律法规被架空而名存实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彻底失灵。

10月贸易顺差仍然再创新高至270.5亿美元。不断增长、屡创新高的贸易顺差正好说明中共当局对国际资本涌入的无能、对流动性过剩之灾的无奈。

面对无处不在的财富效应与资本贪婪,受制于制度性弊端的温总理即使“满怀赤诚、信誓旦旦”,最终也难逃孤苦无告的绝望哀号与“天问”。宏观调控注定失败、资本管制的“柏林墙”已经坍塌,中共当局又如何阻止一个货币自由流动与兑换时代的到来?

2、银行资金链的断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户存款下降5062亿元,同比多降5052亿元。央行11月8日报告指出:上海当月本外币存款减少963.8亿元,创单月存款跌量历史新高,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分别减少763.1亿元和552.9亿元,同比分别多减564.1亿元和475.9亿元。今年5月,上海储蓄曾经减少了258.9亿元,创下了8年最大单月跌幅。而这次减少的552.9亿元比这一惊人跌幅又翻了一番还多。

如今,人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银行存款大搬家”,而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也出现了银行资金短缺,限制储户取款金额、取款机无钱可取的怪事。可怕是这种局面正在向沿海各商业化城市迅速扩展蔓延。

那么,作为中国金融支柱的储户存款究竟流到哪里去了?银行为什么要限制储户取款?这些资金,正变成亿万股民与房奴的资本,以惊人的速度,砸向了注定万劫不复的深渊——股市与房市。

银行储户的存款流向股市、房市可怕。那么,更可怕的事情又是什么呢?那就是,银行剩余的储户存款为资本权贵、贪官污吏利益动机所驱动,被投放到毫无经济效益、根本无法收回重复项目、面子工程中去了。仅存的银行存款,顿时变成了无法收回的呆账、坏账、死帐,这成了中资银行离岸资金高达98%以上的原因所在;这也成了央行注资而频频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仓促应对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所在。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银行存款准备金曾经就低于3%,泰国一度达到1.4%。危机的爆发,就是因为储户挤兑朝发生时,银行毫无准备,资金链断裂,没有应对的手段。那么中国央行频频调高银行准备金有用吗?

没有,资本的贪婪、特权的肆虐、监管的失控,让人深陷于非理性的财富追逐之中不能自拔。如今,中资银行已堕落成中国股市的最大“庄家”、房市的最大“房地产商”,它已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中央的货币财政政策、金融监管制度、政府行政手段名存实亡、毫无成效、彻底失败。

2、        中国金融崩溃的骨牌效应:银行倒闭、经济崩溃、民生苦难、政府垮台
日益高企的房价与疯狂上涨的股市,所展现出的巨大利润空间,对任何一家商业银行都是诱惑。近年来,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也都开始争食房贷“蛋糕”。

所有的危机里面最危险的危机就是银行大规模卷入的危机,一个行业、某些个人出现问题,最坏的影响也只是局部危机。但是一旦银行为利益所诱惑,大规模转入房市与股市投资,那就成了事关全局的重大金融危机问题。

“北方某两家国有上市公司的两名高管,投入股市的资金规模就分别超过5500万元和1.2亿元,与其公职人员的身份严重不相符。某股份制银行某城区支行的部分职工通过本行授信投入股市的累计金额就多达上亿元。如此性质的资金入市,一旦股市在泡沫破灭后出现逆转,极易引起群体性事件或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5]

多少年来,中国居民的住户按揭贷款一直被视为“优质资产”,只有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优质资产“神话破灭,居民按揭贷款风险才暴露无遗。

中国金融学者易宪容认为:“中国的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应该比美国次级债券的风险高许多。因为,很简单,首先,从住房按揭的对象来看,美国的次级按揭债券的次级贷款人的信用还有等级之分,即“次级信用”,但是对于中国的按揭贷款者来说,估计其中的大部分人连“次级信用”都不及。何以为证?据我调查所知,在这几年,凡是个人要申请住房按揭贷款的人,没有谁不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的。”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真相是,按揭购房用户只要有购房意愿,无需个人工资资产资信证明,房地产商都会包装用户,向银行提供虚假的资信证明,在利益的驱使下,银行也乐得个皆大欢喜。在房价一路攀升、不断上涨时,这种潜在的风险根本就不会暴露,但如果房价持续下跌的话,情况就发生逆转,聚集于银行的次贷风险就暴露出来。

实际上,中国的金融次贷危机正在酝酿发生,而且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扩张,上海银监局今年4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中资商业银行上半年新发生住房开发不良贷款13.25亿元,同比多增8.62亿元,其中接近90%的贷款是经过展期到期后再形成不良贷款。上半年三次的加息已经让个人住房贷款违约有增加的迹象。

如今,央行已连续五次加息,连续九次调高存款准备金,不断加大力度的冻结着资本的流动性,提高房贷贷款还款成本。同时政府出台一系列限制楼市投机新政策,限制外资炒房。这犹如引发楼市崩盘的导火线。《中国经营报》10月21日报道, 9月份深圳豪宅楼价平均跌幅达15%。而11月3日,武汉商品房成交均价已经下降323元/平方米,为5745元/平方米。深圳的一、二手房成交量已连续 4个月下滑。在广州,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加入降价队伍。10 月份的上海楼市成交量也呈现加速下滑之势。

失去外资托盘的中国房市已陷入即将崩溃的边缘,中国版的次贷金融危机即将爆发,它不要等到2008奥运后的股市大崩盘,这颗绑在中国政府身上的核弹将提前引爆,引发中国金融市场大爆炸之后的大毁灭。届时,银行倒闭、物价飞涨、经济崩溃、民不聊生、社会动乱。

当以国家信用为依托的中国金融市场崩溃时,当所谓的国家主人——人民,深陷于物价飞涨、穷困潦倒的生死存亡线时,国家信用荡然无存,众叛亲离之下,这种贪赃枉法的腐败政府还有谁支持?这个专制暴政又拿什么来调动国家暴力机器镇压人民、恐吓世界,推行其称霸世界的政治、军事、经济等系列全球战略?正所谓潮起潮落、祸福相倚,此消彼长之下,人类结束世界上最大专制暴政的历史性契机已经来临,它竟在2008的奥运前夜!

注释:
[1]:英国《金融时报》杰夫•代尔的文章《中国通胀危机的征兆?》
[2]:天泰研究《次级抵押房贷危机会否在中国另版重演》)
[3]:摘自文章《巨额外汇涌入:中国汇率机制遭内外夹攻?》
[4]:文汇报11月16日报道《三千亿美元境外热钱袭穗楼市,拉高房价》
[5]:东方早报文章《中国央行反洗钱机构:非法违规资金已大量流入股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