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友柏從美式足球談到二○○四年的台灣總統大選,說連戰選輸不服,讓台灣亂了三個月。
這篇部落格的文章只說明了一件事:這個年輕人無情無義還兼沒有大腦。蔣友柏的母親方智怡說兒子只是說商人的話,意思是為了做生意,亂說一通,親戚嘜計較啦。如果這真是方智怡的心內話,那這個做媽的就是沒有大腦兼無情無義。
做生意的人如果可以為了行銷隨便說話,消費者憑什麼相信他賣的東西?有哪個做生意的人敢這樣大喇喇地說自己只是在講生意話,大家不要太認真?蔣友柏做為一個生意人才多久時間?一言一語,建立誠信都來不及了,哪能這樣公開表示只隨便講講?這種態度是做生意的人該有的態度嗎?更何況他說的事情涉及大是大非,不是能夠隨便講爽的。
台灣社會有個很奇怪的現象是,某些特定的時間點、場合、身分的人是可以亂說話的,像是:「這是選舉語言啦」,意思是大家不用太認真。奇怪了,出馬競選的人理論上都是社會的一時之選,或者領袖人物,當一個小小人物如你我,都必須為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承諾負責,為什麼這些「大人物」可以豁免?這是什麼鄉愿、無恥的價值觀?
現在好了,按方智怡的邏輯,做生意的人為了行銷、打知名度、拉關係,也可以信口開河了。台灣是什麼世界?只要是有頭有臉的人就可以沒頭腦、不要臉?
方智怡出面替蔣友柏緩頰,顯示的就只是蔣友柏的懦弱,闖了禍,就由家中長輩出來收拾,這跟余祥詮有什麼兩樣?蔣友柏都做爸了,可以自創品牌,做個生意人了,又豈是小孩?有骨氣的話,蔣友柏就自己出來說:「我不是小孩,我也不是在說生意經,就算大家認為『白木怡言』很白目,但我心裡就是這樣想的,大家別把我的話當成小孩子不懂事的胡說。」
如果事發之後,蔣友柏一言不發地躲起來,那表示他不過是用這種方式一,向綠營示好;二,打公司知名度;三,個人愛出風頭。這樣的話,意味著:一,他很投機;二,他很幼稚;三,他很沒有良心。這樣的人,大家還捧他什麼?應該抵制他。
結果呢,老 K 不敢動他,一派是怕傷了老蔣脈絡,一派是怕傷了蔣友柏背後所代表的時髦、流行、年輕族群。其實,像蔣友柏這麼不懂事的人,就該有長輩出來教訓他;再者,即使他代表年輕,年輕人也有不同的典範選擇,蔣友柏沒有通吃市場的本事啦。
蔣友柏曾提醒社會,兩蔣移靈是家事還是國事?是家事就該尊重家屬。好啊,有本事,方智怡你們母子倆不靠國民黨,就靠自己去移靈吧。我的估計,這事若真的成了蔣家的「家事」,蔣友柏根本就不會想處理,攤在那裡便是了。
靠著家世背景加上不錯的外型,蔣友柏在台灣的設計界崛起。多少父執長輩是用一種「欣慰」的心情,多少台灣年輕人是用一種「期待」的心情,用善意與愛心澆灌橙果,讓橙果日漸茁壯──難道,蔣友柏真的以為自己有那麼了不起、有什麼不世出的設計天分嗎?
到了蔣友柏這樣的「第四代」,再加上政治環境改變,其實並沒有什麼人在認真要求蔣家後代要如何如何,蔣家殘存的利益早已高過外界給予的壓力。蔣友柏回顧自己成長的過程,是否想過,相較於第一代的南征北討,第二代的兢兢業業,第三代的環境迷思,他們都有很多身不由己的地方,到了他這一代,有最好的養成(想想蔣友柏兄弟的求學與成長過程,是如何地優渥),也讓他們擁有最充分的自由意志;他是蔣家最得利的一代,是否懂得知恩圖報呢?
天底下誰都有資格損國民黨、不齒蔣家遺緒,就是方智怡與蔣友柏這對母子沒資格,因為他們正是享有蔣氏特權的「最後貴族」。每當看到蔣友柏一副義正詞嚴時,總叫人不齒。這個佔盡一切便宜卻又回過頭來痛踩一腳的人,實在愧對自己的家族與父執長輩──有本事,蔣友柏你回美國去創業,在那裡可就沒有「蔣家光環」的壓力了吧。
蔣家、國民黨,沒有對不起蔣友柏,而是給他太多了。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prayer/archive/2008/02/13/245512.html
2008-02-13 13:36 |作者:彭蕙仙|分類:時事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