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不应被拒于世卫门外

张田勘(北京)

  台湾要求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的申请在5月14日的日内瓦世界卫生大会第60届会议上遭拒,这已经是台湾第11次申请加入世卫失败,而前10次是以观察员的身份申请,这次是以台湾的名义提出。

  台湾屡求屡拒的理由主要有二:台湾不是主权国家,只有主权国家才有资格加入世卫;台湾是要借加入世卫实现其“台独”企图。然而,台湾坚持加入世卫的理由只有一个:台湾人民应享有健康权和人权,台湾不能被排除在国际卫生防疫体系之外。

  虽然台湾加入世卫的努力再次受挫,但是确有必要讨论一下台湾应不应当加入世卫,因为这是台湾人民应当享有的、以生存权和健康权为代表的基本人权。以此理由来看,任何反对台湾加入世卫的理由都显得苍白无力。

世卫在于让人人享有健康    

  不错,世卫的规则之一是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在规矩之外还有变通,这也是世卫早已用实践表明的立场和潜规则,也就是非国家(或非主权国家)的其他政治实体或群体可以加入世卫。比如库克群岛、马尔他骑士团、梵蒂冈,甚至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等,它们如非正式会员,便是观察员。

  世卫让非国家的实体加入世卫的做法,主要原因还不在变通,而在于实现它自创建以来一以贯之的宗旨:人人享有健康。世卫前身可以追溯到1907年成立于巴黎的国际公共卫生局和1920年成立于日内瓦的国际联盟卫生组织。1946年7月64个国家的代表于纽约举行了一次国际卫生会议,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1948年4月7日,该法得到26个联合国会员国批准后生效,世卫宣告成立。

  正是在这个组织明文规定,其宗旨是期望各民族尽可能获得高的健康水准。此后,在世卫和联合国的一系列文件、宣言和行动中都贯彻并扩大了这一宗旨。比如,1978年世卫/UNICEF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苏联阿拉木图联合国际会议提出宣言,在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台湾人民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自然是这人人享有卫生权中的一部分,世卫没有理由也不应当拒绝台湾加入世卫,从而充分、全面享有健康权。即使台湾不可能成为正式会员,也理应获得世卫对待其他实体的一视同仁待遇,成为观察员。

  另一方面,世卫的管理者和成员大都是医务人员或医务人员出身。作为医者,希波克拉底誓言和南丁格尔精神理应秉承。希氏曾说,“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人谋幸福。”也就是说凡遇求医者,无论是何人、身份和政治信仰有何不同,都不得将病人拒之门外。而南丁格尔则把医者的这种仁心发挥得更彻底,即使是不共戴天敌对双方,都一视同仁地尽自身的力量和医术予以护理和医治。

  台湾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更不是医家的敌人。医家连仇敌都要医治,更何况被一些人视为“同胞”和“兄弟”的台湾人。世卫拒绝台湾加入世卫以获得有效的疾病防治和健康保障,学医出身的世卫新掌门人陈冯富珍,是否需率领世卫的医学同仁以希波克拉底和南丁格尔的精神和原则深刻反省或深思?美国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杜尔一针见血地批评说,世卫和联合国一样,政治考量有时胜过它宣示的目标。因此,世卫实在有说一套做一套之嫌。
台湾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

  世卫一再拒绝台湾加入世卫当然是它的选择之一,可是世卫也应当认识到这种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台湾对此作出了声明:“如果世卫拒绝提供必要信息或与我们合作,导致全球疾病控制系统产生漏洞,世卫以及持续阻碍我们参与世卫的一方,应该负起全部责任。”

  台湾的这个说法很抽象,但可以用旁观者的眼光来审视,政治的恶斗只能让双方两败俱伤,同时殃及池鱼。现在就出现了一个实例。印尼是2007年遭受H5N1禽流感病毒侵袭最严重的国家,死于该病的人数也居全球之首。但从2006年12月起,印尼就拒绝世卫的要求,停止与外国实验室分享禽流感病毒样本。理由是各大跨国制药公司可能利用印尼提供的病毒样本研发疫苗,但世界上大多数的贫穷国家都无法负担这种价格昂贵的疫苗。(编按:印尼最近已同世卫达成协议,同意将禽流感病毒样本转交给世卫,作为研究用途。) 

  印尼的理由当然是充分的。同样的疫疾或更严重的疫疾,如鼠疫发生于台湾,台湾这个没有加入世卫的实体就恐怕不会只是世界的弃儿,而且也会让那些具有会员国的世界各国逃不过灾难的惩罚。固然,如果台湾以更充分的理由“我们非世卫成员,没有义务和责任”,拒绝同世卫共享疾病资源,台湾人固然会遭受到最大的灾难,但是,这种灾难也会因合作通道被堵,甚至会因全球化的因素,以及台湾实际上与全球各方面的联系而让灾难在不知不觉中扩大,或传播到世界各地。

  所以,拒绝台湾加入世卫并非只是台湾人的灾难,只是让台湾人民难堪,以及所谓战胜“台独的企图”,但却让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能蒙受祸害。

  如果以政治考量为先,以政治恶斗取代人类的普世价值,就会让所有的人都陷入火坑。如果让台湾参与世卫,不只符合台湾人民的利益,而且符合全世界所有人的利益和福祉。

·作者是中国《百科知识》副主编

登录后才可评论.